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0113发布日期:2019-03-15 23:43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织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背景技术:

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因表面具有星星点点的花纹而得名,目前市面上广泛存在的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都使用同种原料但不同颜色的纱线,并采用色织工艺织成(即先给纱线染色,而后利用染色后的纱线进行织造),在原理上可理解为通过织物组织的变化,进而使其呈现出“满天星”的效果。这种织造工艺较为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而且在织造前对布料原料的质量选择要求较高,这就使得织造成本较高,且现有对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较高,但是织物产量却较低,不能满足市场的大批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所述织物包括棉纱和涤纶纱两种纱线,且所述棉纱位于织物的正面,所述涤纶纱位于织物的背面;所述织物的经纬纱为jc40s+t40s(1:1)×jc40s+t40s(1:1),经纬密度为160×130根/英寸,布幅宽度为66英寸;所述织物缎纹为满天星;

其中:j代表“精梳”,c代表“棉”,jc40s代表“40英支精梳棉纱线”,t40s代表“40英支涤纶纱线”。

优选地,位于所述织物正面的棉纱通过活性染料染色,位于所述织物背面的涤纶纱不染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方案:

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的织造工艺,所述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为上述所述的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其加工工序如下:

(1)络筒工序:采用全自动络筒机,将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并除杂,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工序:采用整经机将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张力,车速430m/min;

(3)浆纱工序:采用浆纱机,单浸双压上浆,工作参数为:浆纱压浆力1.3~1.7×10kn,蒸汽压力0.33~0.45mpa,浆槽温度83℃~92℃,主锡林温度51℃~92℃,浆液粘度60里泊,最高车速38m/min;

(4)穿筘工序:将经纱按下述织物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方法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并采用4入穿法,穿法为:

(5.6.7.8)×3次+5.6+(1.2.3.4)×4次+1.2+(9.10.11.12)×3次+9.10+(1.2.3.4)×4次+1.2,

其中,数字代表经纱穿在第几页综框上,“+”与“+”之间仅表示间隔作用,1、2、3、4、5、6、7、8、9、10、11、12表示经纱页框号;

(5)织造工序:采用多臂喷气织机,其开口时间295度,后梁高度55mm,送经时间300度,送经张力2800n,车速480r/min;采用“小张力、大开口”的生产工艺,将后梁、停经架高度适当提高,使得后梁75mm×1、停经架为no2.1-1-6,后梁向前推进;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

(6)整理工序: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和修补。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在对纱线进行疵点和杂质清除时,通过电清和剔除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在对织物进行检验、测量时,通过光电检验装置进行;在对步骤(5)中形成的织物进行修补时,通过剥色方法来处理。

优选地,所述电清操作采用电清机来完成,所述剔除操作采用剔除装置来进行。

优选地,所述剥色操作采用剥色剂来实现。

采用以上织造工艺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采用两种不同原料的纱线(棉纱和涤纶纱),先利用纱线织造成坯布,再对坯布染色,在染色的工程中利用某些染料特殊的染色性能(活性染料对于棉纱能染上颜色,对于涤纶纱则染不上色),使得一种纱线被染色,另一种纱线不被染色;而后与织物组织设计相配合,进而在布面上呈现出“满天星”的效果;故本发明所涉及的面料,可以采用普通的织造和染色工艺,相较于现有的色织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技术要求低、耗损低、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织物组织示意图;

图2是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纹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通过依靠纱线原料和织物组织的变化来实现了织造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的目的。

结合附图1~2,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织物包括棉纱和涤纶纱两种纱线,且棉纱位于织物的正面,涤纶纱位于织物的背面;织物的经纬纱为jc40s+t40s(1:1)×jc40s+t40s(1:1),经纬密度为160×130根/英寸,布幅宽度为66英寸;织物缎纹为满天星;

其中:j代表“精梳”,c代表“棉”,jc40s代表“40英支精梳棉纱线”,t40s代表“40英支涤纶纱线的纱线”。

位于织物正面的棉纱通过活性染料染色,位于织物背面的涤纶纱不染色,进而形成一种均布满天星花纹的效果。

上述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的加工工序如下:

(1)络筒工序:采用全自动络筒机,将管纱卷绕成容量大、成型好的筒子并除杂,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工序:采用整经机将经纱从络纱筒子上引出,组成一幅纱片,使经纱具有均匀的张力,车速430m/min;

(3)浆纱工序:采用浆纱机,单浸双压上浆,工作参数为:浆纱压浆力1.3~1.7×10kn,蒸汽压力0.33~0.45mpa,浆槽温度83℃~92℃,主锡林温度51℃~92℃,浆液粘度60里泊,最高车速38m/min;

(4)穿筘工序:将经纱按下述织物工艺要求所规定的方法依次穿过停经片、综丝和钢筘,并采用4入穿法,穿法为:

(5.6.7.8)×3次+5.6+(1.2.3.4)×4次+1.2+(9.10.11.12)×3次+9.10+(1.2.3.4)×4次+1.2,

其中,数字代表经纱穿在第几页综框上,“+”与“+”之间仅表示间隔作用,1、2、3、4、5、6、7、8、9、10、11、12表示经纱页框号;

(5)织造工序:采用多臂喷气织机,其开口时间295度,后梁高度55mm,送经时间300度,送经张力2800n,车速480r/min;采用“小张力、大开口”的生产工艺,将后梁、停经架高度适当提高,使得后梁75mm×1、停经架为no2.1-1-6,后梁向前推进;通过开口、引纬、打纬、卷取和送经五大系统的配合,使经纬纱按照设计的要求交织形成织物;

(6)整理工序: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和修补。

其中:

步骤(1)中在对纱线进行疵点和杂质清除时,通过电清机和剔除设备来进行操作。

步骤(6)中在对坯布进行检验、测量时,通过光电检验装置进行;在对步骤(5)中形成的织物进行修补时,通过剥色剂来处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织物包括棉纱和涤纶纱两种纱线,且棉纱位于织物的正面,涤纶纱位于织物的背面;织物的经纬纱为JC40s+T40s(1:1)×JC40s+T40s(1:1),经纬密度为160×130根/英寸,布幅宽度为66英寸;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棉涤满天星双层平布织物织造工艺,其加工顺序依次为络筒→整经→浆纱→穿筘→织造→整理。本发明提供的满天星织造工艺,其涉及的面料可以采用普通的织造和染色工艺完成,相较于现有的色织工艺,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技术要求低、耗损低、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市场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于纺织生产织造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吴钊;唐昌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乐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3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