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保暖整理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523发布日期:2019-03-13 23:36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户外服装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保暖整理液。



背景技术:

户外内衣的主要用途是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如果人体排出的汗水造成表面蒸发就会带走身体的巨大热量,从而使人感到寒冷。所以,内衣应为合成纤维物质的内衣,避免穿着纯棉、纯毛的内衣。

保暖衣的作用是在衣服内形成空气层。空气是良好的隔热媒介,在保暖衣内形成空气层之后,外界的冷空气与身体被隔开,达到保持体温的目的。

登山、户外运动的外衣一般是指冲锋衣、冲锋裤、风雨衣之类的服装,其主要的功能是防水、防风、防撕。随着科技的发展,冲锋衣裤已开发出gore-tex、first-tex等防水透气的面料。其原理是在薄膜状态下,表面的小孔直径正好处于水分子与蒸汽分子之间,蒸汽分子可以通过,而水分子则被阻拦,从而达到防水透气的效果。

在户外活动者来说,衣物的保暖性尤为重要,一般的衣服保暖性只随着衣物的厚度增加而增加,但是户外穿太多的衣服不便于活动,现有户外服装不能实现即轻便又保暖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户外服装不能实现即轻便又保暖的功效。为此,提供一种织物保暖整理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织物保暖整理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远红外陶瓷粉15~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5份、磷酸二氢钠6~8份、甲壳素5~9份、粘合剂2~4份和交联剂1~2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远红外陶瓷粉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磷酸二氢钠6份、甲壳素5份、粘合剂2份和交联剂1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远红外陶瓷粉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磷酸二氢钠8份、甲壳素9份、粘合剂4份和交联剂2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远红外陶瓷粉17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磷酸二氢钠7份、甲壳素7份、粘合剂3份和交联剂1.5份。

进一步的,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在10~20℃条件下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织物保暖整理液。

进一步的,所述远红外陶瓷粉粒径为10~30nm。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3-吖丙啶基丙酸酯)。

进一步的,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具体使用方法为,将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对织成的织物进行涂层处理,再经干燥和焙烘处理,使纳米陶瓷粉附着于织物表面和纱线之间,即得经过保暖处理的织物。

远红外陶瓷粉是一种白色粉末,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远红外陶瓷粉以能够辐射出比正常物体更多的远红外线(红外辐射率更高)为主要特征功能。在高温区主要应用于锅炉的加热,烤漆,木材、食品的加热和干燥等;在常温区主要应用于制造各种远红外保暖材料,如远红外陶瓷粉、远红外陶瓷纤维、远红外陶瓷聚酯,以及远红外功能陶瓷等。远红外陶瓷涂料(含纳米氧化钛涂料)具有催化氧化功能,在太阳光(尤其是紫外线)照射下,生成oh-,能有效除去室内的苯、甲醛、硫化物、氨和臭味物质,并具有杀菌功能。在本发明中加入远红外陶瓷粉,可使得整理液处理之后的织物表面发射出的波长为8~14μm的远红外线,使得织物具有优异的保温、蓄热性能。

甲壳素,分子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在本发明中加入甲壳素可以起到一定的抗菌抑菌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可以使得织物表面发射出的波长为8~14μm的远红外线,使得织物具有优异的保温、蓄热性能;本发明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制得的户外服装使得穿着者即使在长时间不更换衣物也不会有不良感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织物保暖整理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远红外陶瓷粉1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3份、磷酸二氢钠6份、甲壳素5份、粘合剂2份和交联剂1份。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在10~20℃条件下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织物保暖整理液。

所述远红外陶瓷粉粒径为10~30nm。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3-吖丙啶基丙酸酯)。

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具体使用方法为,将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对织成的织物进行涂层处理,再经干燥和焙烘处理,使纳米陶瓷粉附着于织物表面和纱线之间,即得经过保暖处理的织物。

实施例2

一种织物保暖整理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远红外陶瓷粉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5份、磷酸二氢钠8份、甲壳素9份、粘合剂4份和交联剂2份。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在10~20℃条件下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织物保暖整理液。

所述远红外陶瓷粉粒径为10~30nm。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3-吖丙啶基丙酸酯)。

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具体使用方法为,将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对织成的织物进行涂层处理,再经干燥和焙烘处理,使纳米陶瓷粉附着于织物表面和纱线之间,即得经过保暖处理的织物。

实施例3

一种织物保暖整理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远红外陶瓷粉17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份、磷酸二氢钠7份、甲壳素7份、粘合剂3份和交联剂1.5份。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在10~20℃条件下充分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织物保暖整理液。

所述远红外陶瓷粉粒径为10~30nm。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3-吖丙啶基丙酸酯)。

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具体使用方法为,将上述织物保暖整理液对织成的织物进行涂层处理,再经干燥和焙烘处理,使纳米陶瓷粉附着于织物表面和纱线之间,即得经过保暖处理的织物。

本发明可以使得织物表面发射出的波长为8~14μm的远红外线,使得织物具有优异的保温、蓄热性能;本发明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制得的户外服装使得穿着者即使在长时间不更换衣物也不会有不良感觉。

选用同样的20cm*20cm的纤维织物面料块,分别置于实施例1至3在上述整理液中进行整理,两浸两轧,轧液率为70%,预烘至干燥,140℃下焙烘2min,水洗烘干,得到整理后的纤维面料。对比例为没有经过整理液处理的上述相同品质及规格的纤维面料。

将整理后的面料置于温度25±2℃,湿度为60±5%的环境中,相同的射灯照射条件下,采集15min温度值。

实施例1至3和对比例于15min温度值分别依次为:45.12℃、41.20℃、40.98℃,对比例温度值为30.12℃。

相同条件下,实施例1至3的升温速率较快。由上述实测值可知,实施例1至3的整理液对于纤维面料的辐照升温有改善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