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4621发布日期:2020-07-04 04:3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瓷扇包边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团扇它承载着中国传统审美精神里对于“物以载道,材擅其美”的追求,是传统工艺文化、诗词书画等艺术的承载体;就团扇本体而言,目前,其材质的创新在传统扇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展开;近年来,当代中国设计师和制扇的专家开始广泛关注、研究、借鉴和运用团扇这一艺术形式,让瓷扇成为一种独特的设计对象,从材质、文化内涵、装裱手法、展陈方式等方面赋予了团扇新的装饰语言与装饰表达。

传统瓷扇制作工序非常复杂,其中就有烤框,绷扇面、打浆糊、包边、装饰工艺等等,一把精品瓷扇制作起来是非常费功夫的;在绷扇面过程中会用浆糊进行粘连,为了美观会进行包边工艺;传统瓷扇以宋锦包边,这是瓷扇制作的一个难点;包边讲就扇面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匀称平滑为美,包边越窄工艺越难。

所以在装裱工艺上需要设计一款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用来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是:以支撑架、上模座和下模座为主体;所述支撑架后端设置有方形滑动柱和套在滑动柱上的一号弹簧以及二号弹簧;上模座上设置有握把和配合在滑动柱上可上下滑动的一号滑动块,上模座内设有橡胶垫、隔热卡板、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所述上模座中间设有圆形滑动柱和配合在圆形滑动柱上可上下滑动的内压圈,且握把和内压圈之间设有三号弹簧分别与握把和内压圈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外缘设有外压圈,且外压圈后端设有可在方形滑动柱上上下滑动的二号滑动块,且二号滑动块与二号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包边布和压在包边布上的竹条扇框。

优选的,所述在上模座下端和隔热卡板下端设有盖板,且橡胶垫、隔热卡板、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均为环形结构镶嵌在上模座内,且橡胶垫为给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可均匀烫到包遍布起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上设有插头,插头接通电源后给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加热。

优选的,所述包边布设有一号布面、二号布面和三号布面铺开贴合在下模座上。

优选的,所述竹条扇框设有一号竹面、二号竹面、三号竹面和四号竹面呈梯形排列。

优选的,所述一号布面翻折后可贴合压在一号竹面和二号竹面上,一直延伸到三号竹面中间位置;三号布面翻折后可贴合压在四号竹面上,一直延伸到三号竹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一号热阻丝压烫位置位于一号布面外边缘,二号热阻丝压烫位置位于三号布面内边缘;包边布分别与内压圈和外压圈压住的布料为废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阻丝的压烫实现包边布的剪裁不会产生凌乱线头,且在内压圈和外压圈的配合下节省工序,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a-a处剖视图。

图3为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剖切后的轴测图。

图4为图3中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中:1、支撑架,12、方形滑动柱,13、下模座;2、上模座,21、握把,22、圆形滑动柱,23、一号滑动块;3、一号弹簧,31、二号弹簧,32、三号弹簧;4、插头;5、内压圈;6、外压圈,61、二号滑动块;7、一号热阻丝,71、二号热阻丝,72、隔热卡板,73、橡胶垫,74、盖板;8、包边布,81、一号布面,82、二号布面,83、三号布面;9、竹条扇框,91、一号竹面,92、二号竹面,93、三号竹面,94、四号竹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是:以支撑架1、上模座2和下模座13为主体;所述支撑架1后端设置有方形滑动柱12和套在滑动柱上的一号弹簧3以及二号弹簧31;上模座2上设置有握把21和配合在滑动柱上可上下滑动的一号滑动块23,上模座2内设有橡胶垫73、隔热卡板72、一号热阻丝7和二号热阻丝71;所述上模座2中间设有圆形滑动柱22和配合在圆形滑动柱22上可上下滑动的内压圈5,且握把21和内压圈5之间设有三号弹簧32分别与握把21和内压圈5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13外缘设有外压圈6,且外压圈6后端设有可在方形滑动柱12上上下滑动的二号滑动块61,且二号滑动块61与二号弹簧3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13上设有包边布8和压在包边布8上的竹条扇框9。

使用时,先将包边布8铺在下模座13上,然后将竹条扇框9压合在下模座13内;上模座2通电,一号热阻丝7和二号热阻丝71加热;然后按压握把21,一号滑动块23底部固定的二号弹簧31上连接的二号滑动块61带动外压圈6向下运动,同时握把21中间三号弹簧32底部固定的内压圈5向下运动,内压圈5与外压圈6同时压住包边布8多余的废料表面;接下来继续向下按压握把21,上模座2此时克服一号弹簧3的拉力和二号弹簧31以及三号弹簧32的压力继续向下运动,此刻上模座2上的一号热阻丝7和二号热阻丝71分别压烫包边布8,完成后松开握把21,上模座2在一号弹簧3的拉力下向上抬起,同时内压圈5和外压圈6在二号弹簧31和三号弹簧32的拉力下被拉起;包边布8剪裁工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是:以支撑架、上模座和下模座为主体;所述支撑架后端设置有方形滑动柱和套在滑动柱上的一号弹簧以及二号弹簧;上模座上设置有握把和配合在滑动柱上可上下滑动的一号滑动块,上模座内设有橡胶垫、隔热卡板、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所述上模座中间设有圆形滑动柱和配合在圆形滑动柱上可上下滑动的内压圈,且握把和内压圈之间设有三号弹簧分别与握把和内压圈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外缘设有外压圈,且外压圈后端设有可在方形滑动柱上上下滑动的二号滑动块,且二号滑动块与二号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包边布和压在包边布上的竹条扇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模座下端和隔热卡板下端设有盖板,且橡胶垫、隔热卡板、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均为环形结构镶嵌在上模座内,且橡胶垫为给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可均匀烫到包遍布起缓冲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模座上设有插头,插头接通电源后给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边布设有一号布面、二号布面和三号布面铺开贴合在下模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竹条扇框设有一号竹面、二号竹面、三号竹面和四号竹面呈梯形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和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布面翻折后可贴合压在一号竹面和二号竹面上,一直延伸到三号竹面中间位置;三号布面翻折后可贴合压在四号竹面上,一直延伸到三号竹面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热阻丝压烫位置位于一号布面外边缘,二号热阻丝压烫位置位于三号布面内边缘;包边布分别与内压圈和外压圈压住的布料为废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瓷扇包边的装置,其特征是:以支撑架、上模座和下模座为主体;所述支撑架后端设置有方形滑动柱和套在滑动柱上的一号弹簧以及二号弹簧;上模座上设置有握把和配合在滑动柱上可上下滑动的一号滑动块,上模座内设有橡胶垫、隔热卡板、一号热阻丝和二号热阻丝;所述上模座中间设有圆形滑动柱和配合在圆形滑动柱上可上下滑动的内压圈;所述下模座外缘设有外压圈,且外压圈后端设有可在方形滑动柱上上下滑动的二号滑动块;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包边布和压在包边布上的竹条扇框;本发明通过电阻丝的压烫实现包边布的剪裁不会产生凌乱线头,且在内压圈和外压圈的配合下节省工序,操作简单,使用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蔡念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职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2.26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