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大圆机上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2159发布日期:2018-11-30 19:57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织大圆机上用以调整三角间隙的机构,尤指一种在针织大圆机的上针盘及下针筒间的相对位置被调整至理想状态后,能确保该上针盘及下针筒间的相对位置始终被精准地定位在该理想状态,而不易因该针织大圆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震动而偏离该理想状态,从而确保该针织大圆机所编织出的针织物的内缘及外缘表面,始终能维持预期质量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纺织产业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其所使用的原料、机械与工艺亦因为不断地改良及创新,而使得各类纺织品的质量远较过往数百年更为精致及完美,其中,圆编针织物由于手感细腻、柔软且舒适,并具备弹性及透气性佳等特性,故,时至令日,仍广泛地被应用至制作许多不同领域的针织物。

以目前普遍使用的已知圆编针织机1为例,请参阅图1所示,该圆编针织机1上设有一针织机构10,请参阅图2所示,该针织机构10基本上包括一上针盘11及一下针筒12,该上针盘11的顶面周缘是与该下针筒 12的顶端内缘呈垂直相交,且彼此间保持一圈间隙13,请参阅图3所示,该上针盘11的顶面沿径向水平且均匀地布设有多支水平织针111,该下针筒12的顶端则沿垂直向均匀地布设有多支垂直织针121,各该水平织针 111及各该垂直织针121的一端分别设有一弯钩部(图中未示),且任二相邻的水平织针111间是搭配一对应的垂直织针121,以通过所述水平织针 111及其间对应的垂直织针121上的所述弯钩部,依预定的编织程序,相互钩线,而编织出一针织物20,并使该针织物20能通过该间隙13,进入该上针盘11与下针筒12间对应的一通道14内。

然而,复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由于,在该针织机构10中,经常会因组装上的需要,或其它设计上的需求,而在邻近该上针盘11底面及(或)该下针筒12底端的位置,分别形成各式的第一凸出件112及(或) 第二凸出件122,如:螺杆头或元件边角等;另一方面,由于,完成编织的该针织物20在刚进入该通道14时,常会因该针织物20中丝线或棉线所产生的编织应力,而使该针织物20朝向该通道14内收缩,导致该针织物20的内缘表面经常会触碰到邻近该上针盘11底面的所述第一凸出件 112,使得所述第一凸出件112会在该针织物20被继续编织完成,且持续进入该通道14的过程中,持续摩擦到该针织物20内缘表面的特定位置,而在该针织物20内缘表面的所述特定位置处形成钩纱、断纱及起毛等瑕疵。

此外,当继续编织该针织物20,而令该针织物20深入该通道14,直到邻近该下针筒12底端的位置时,该针织物20又会因其中丝线或棉在线编织应力的释放,而朝向该通道14外扩张,导致该针织物20的外缘表面会触碰到邻近该下针筒12底端的所述第二凸出件122,使得所述第二凸出件122会在该针织物20持续经过该通道14的过程中,持续摩擦到该针织物20外缘表面的特定位置,而在该针织物20外缘表面的所述特定位置处形成钩纱、断纱及起毛等瑕疵问题。所述瑕疵问题,造成许多针织物20 在进行起毛、起球等测试后,被列为不合格,而遭到退货,尤其是,某些有颜色的纱线或棉线,常会因发生钩纱、断纱或起毛等…问题,使得其上编织的条纹,产生颜色飞花,而在针织物20上互相污染,成为瑕疵,所述瑕疵不仅令生产厂商需花费大量人工及时间进行修补,且若因瑕疵严重,无法修补,则将被列为低价次级品,无疑地将对生产厂商造成极大损失。

为了确保该针织机构10能提供各该水平织针111及各该垂直织针121 均匀的喂纱张力,从而解决前述问题,请参阅图4所示,乃有业者在此种针织大圆机的该上针盘11及该下针筒12间增设了一三角间隙调整座15,期通过通过该三角间隙调整座15上的一间隙调整机构,来微调各该水平织针111及各该垂直织针121间的相对关系位置,且通过反复操作该间隙调整机构,且逐一检查并调整各该水平织针111及各该垂直织针121上每一根纱线的张力,而使每一根纱线所承受的喂纱张力趋于一致时,该上针盘11及该下针筒12间的相对关系位置即可被视为处于一理想状态,而能据以编织出预期且无瑕疵的理想针织物20。查,复请参阅图4所示,该三角间隙调整座15上沿垂直向开设有一滑槽151,该三角间隙调整座15的前缘在对应于该滑槽151的位置沿垂直向开设有多个间隙调整旋转槽 152,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152是分别与该滑槽151相连通,且相邻的所述间隙调整旋转槽152间沿垂直向是保持一定的间距Sp,该三角间隙调整座15上设有一三角间隙调整机构,该三角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多个滑块16 及多个间隙调整旋转钮30,其中,所述滑块16是沿垂直向可上下滑动地依序嵌卡在该滑槽151中;复请参阅图4所示,各该滑块16的表面上在对应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152的位置,分别垂直地凸设有一定位销161;请参阅图5所示,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30的构形是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152的构形相匹配,以令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30能被安装至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152中,且能沿着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152的中心轴定点旋转,复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30的一端面31分别凹设有一螺旋状的导引槽310,以在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30被安装至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152中的状态下,请参阅图6所示,该定位销161的自由端能嵌入至对应的导引槽310中,令各该滑块16能因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30 的旋转(如实线箭头所示),而随着对应的导引槽310,沿垂直向在该滑槽 151中上下滑动(如虚线箭头所示),以调整各该滑块16的位置,从而据以调整该上针盘11与该下针筒12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令该针织机构10能提供各该水平织针111及各该垂直织针121均匀的喂纱张力,从而令该针织机构10编织完成的该针织物20的内缘表面不会触碰到邻近该上针盘11 底面的所述第一凸出件112,或令该针织机构10编织完成的该针织物20 的外缘表面不会触碰到邻近该下针筒12底端的所述第二凸出件122。

据上所述,虽然,前述三角间隙调整机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前述针织机构10在该针织物20的内缘或外缘表面的特定位置处形成钩纱、断纱及起毛…等瑕疵的问题。但是,复请参阅图6所示,由于在通过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30完成该上针盘11与该下针筒12间相对位置关系的调整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30端面31上的导引槽310内壁与各该滑块16 上对应的定位销161外壁间仍存在着间隙G,所述间隙G极易在该针织机构10高速运转的震动过程中,使该上针盘11与该下针筒12间原本已被调整好的理想相对位置关系逐渐偏离,最终仍不可避免地导致该针织机构 10所编织完成的该针织物20的内缘表面触碰到邻近该上针盘11底面的所述第一凸出件112,或令该针织机构10编织完成的该针织物20的外缘表面触碰到邻近该下针筒12底端的所述第二凸出件122,而在该针织物20 的内缘或外缘表面的特定位置处仍形成钩纱、断纱及起毛…等瑕疵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针对前述已知圆编针织机1上的该三角间隙调整机构进行改良,以在不大幅改变该针织机构10上既有基本构造的前提下,能以最简便的改良结构及最低廉的改良成本,令前述已知圆编针织机1上的该上针盘11与该下针筒12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被轻易地调整至一理想状态,且令该理想状态能被继续地维持下去,以有效防止该圆编针织机1所编织出的该针织物20的内外缘表面发生损坏,进而确保该针织物20具有完美无瑕的编织质量,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已知圆编针织机,在实际使用上,仍存在前述待改进的缺点,创作人根据多年来投入圆编针织机设计及制造的丰富实务经验,通过细心观察与研发,并经过多次调整设计与效能评估,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针织大圆机上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以期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在最低改装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现有圆编针织机的产能,且确保其所产出的针织物能维持完美无瑕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上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该针织大圆机上设有一三角间隙调整座,该三角间隙调整座上沿垂直向开设有一滑槽,该三角间隙调整座的前缘在对应于该滑槽的位置沿垂直向开设有多个间隙调整旋转槽,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是分别与该滑槽相连通,且相邻的所述间隙调整旋转槽间沿垂直向是保持一定的间距,该三角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多个滑块、多个间隙调整旋转钮、一止挡销及一止挡弹簧;其中,所述滑块是沿垂直向可上下滑动地依序嵌卡在该滑槽中;且各该滑块的表面上在对应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的位置,分别垂直地凸设有一定位销;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的构形是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的构形相匹配,以令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能被安装至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中,且能沿着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的中心轴定点旋转,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的一端面分别凹设有一螺旋状的导引槽,以在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被安装至对应的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中的状态下,该定位销的自由端能嵌入至对应的该导引槽中,令各该滑块能因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的旋转,而随着对应的该导引槽,沿垂直向在该滑槽中上下滑动,以调整各该滑块的位置,从而据以调整该针织大圆机的上针盘与下针筒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该止挡销的一端是固定至该三角间隙调整座的前缘对应于该滑槽底缘的位置,该止挡销的另一端则是延伸至该滑槽内邻近该滑槽底缘的位置;该止挡弹簧的一端是抵靠至该止挡销,该止挡弹簧的另一端则是抵靠至位在该滑槽内最底下一个滑块的底部,以令各该滑块表面上凸设的各该定位销的外壁,能因该止挡弹簧的弹力推抵作用,而抵靠至对应的各该导引槽内壁,以确保各该定位销的外壁与对应的各该导引槽内壁间不存在任何间隙,且令彼此间能因强大的金属摩擦力,始终被精准地定位在原先调校好的理想位置,而不易因针织大圆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偏离该理想位置,从而使得针织大圆机上三角间隙的调整变得更为精准且稳定,进而确保该针织大圆机所编织出的针织物内缘及外缘表面,始终能完美无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上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尚包括多个区隔弹簧,其中,各该区隔弹簧是分别被装设至任二相邻的所述滑块间,以令各该区隔弹簧的两端能沿着垂直方向分别抵靠至相邻的所述滑块,以分别推抵及区隔开相邻的所述滑块,从而令各该滑块表面上凸设的各该定位销的外壁,能因各该区隔弹簧的弹力推抵作用,而抵靠至对应的导引槽内壁,以确保各该定位销的外壁与对应的各该导引槽内壁间不存在任何间隙,且令彼此间能因强大的金属摩擦力,始终被精准地定位在原先调校好的理想位置,从而使得对针织大圆机上三角间隙的调整变得更为精准且稳定。

尚包括一C型弹性卡环,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的内壁上在邻近其槽口的位置处沿圆周向凹设有一卡环限位槽,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的外壁上在邻近其另一端的位置处则沿圆周向凹设有一卡环定位槽,该卡环定位槽供该C型弹性卡环嵌套定位其上,该C型弹性卡环的外径略大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的内径,但略小于各该卡环限位槽的内径。

其中,各该滑块在对应于各该区隔弹簧或该止挡弹簧的一侧面上凹设有一抵靠凹槽,且该抵靠凹槽的构形与各该区隔弹簧或该止挡弹簧上对应的抵靠端的构形相符,以使各该区隔弹簧或该止挡弹簧上对应的抵靠端不易脱离抵靠至各该滑块上对应的抵靠凹槽的位置。

其中,该区隔弹簧或该止挡弹簧分别为一螺旋弹簧,能沿其轴向分别对其两端提供弹力。

其中,各该定位销由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材料制成,分别为一实心杆体,且其横断面呈圆形。

其中,各该滑块由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材料制成。

其中,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由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成本低,有效提高现有圆编针织机的产能,且确保其所产出的针织物能维持完美无瑕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已知圆编针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已知圆编针织机的针织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已知圆编针织机的针织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已知圆编针织机上三角间隙调整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已知三角间隙调整机构中间隙调整旋转钮的透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已知三角间隙调整机构中各该定位销嵌入至对应的各该导引槽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及

图9是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中各该定位销嵌入至对应的各该导引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织大圆机上的三角间隙调整机构,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针织大圆机上设有一三角间隙调整座50,该三角间隙调整座50上沿垂直向开设有一滑槽51,该三角间隙调整座50的前缘在对应于该滑槽51的位置沿垂直向开设有多个间隙调整旋转槽52,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是分别与该滑槽51相连通,且相邻的所述间隙调整旋转槽52间沿垂直向是保持一定的间距Sp,该三角间隙调整机构包括多个滑块60、多个间隙调整旋转钮70、一止挡销80及一止挡弹簧90,其中,所述滑块60是沿垂直向可上下滑动地依序嵌卡在该滑槽51中,且各该滑块60的表面上在对应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 的位置,分别垂直地凸设有一定位销61;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的构形是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的构形相匹配,以令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 能被安装至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中,且能沿着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 的中心轴定点旋转,请参阅图9所示,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的一端面 71分别凹设有一螺旋状的导引槽710,以在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被安装至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中的状态下,该定位销61的自由端611能嵌入至对应的导引槽710中,令各该滑块60能因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的旋转(如实线箭头所示),而随着对应的导引槽710,沿垂直向在该滑槽51 中上下滑动(如虚线箭头所示),以调整各该滑块60的位置,从而据以调整该针织大圆机的上针盘与该下针筒(图中未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令该针织大圆机的针织机构能提供均匀的喂纱张力予该上针盘的各水平织针及该下针筒的各垂直织针;请参阅图8所示,该止挡销80的一端是固定至该三角间隙调整座50的前缘对应于该滑槽51底缘的位置,该止挡销80 的另一端则是延伸至该滑槽51内邻近该滑槽51底缘的位置;该止挡弹簧 90的底端是抵靠至该止挡销80,该止挡弹簧90的顶端则是抵靠至位在该滑槽51内最底下一个滑块60的底部,以令各该滑块60表面上凸设的各该定位销61的外壁,能因该止挡弹簧90的弹力推抵作用,而抵靠至对应的各该导引槽710内壁,以确保各该定位销61的外壁与对应的各该导引槽710内壁间不存在任何间隙,且彼此间能因强大的金属摩擦力,始终被精准地定位在原先调校好的理想位置,而不易因针织大圆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偏离该理想位置,从而使得针织大圆机上三角间隙的调整变得更为精准且稳定,进而确保该针织大圆机所编织出的针织物内缘及外缘表面,始终能完美无瑕。

复请参阅图7-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为确保作业人员在逐一通过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反复调整该针织大圆机的上针盘与下针筒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至一理想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该针织大圆机的针织机构能提供均匀的喂纱张力予该上针盘的各水平织针及该下针筒的各垂直织针后,尚能令该针织大圆机的上针盘与下针筒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始终能维持在该理想的相对位置关系,本实用新型的该三角间隙调整机构尚包括多个区隔弹簧95,各该区隔弹簧95是装设在任二相邻的所述滑块60间,各该区隔弹簧95的两端是沿垂直方向分别抵靠至相邻的所述滑块60,以推抵及区隔开所述滑块60,且令各该滑块60表面上凸设的各该定位销61的外壁,能因各该区隔弹簧95的弹力推抵作用,而抵靠至对应的导引槽710内壁,以确保各该定位销61的外壁与对应的各该导引槽 710内壁间不存在任何间隙,且彼此间能因强大的金属摩擦力,始终被精准地定位在原先调校好的理想位置,而不易因针织大圆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偏离该理想位置。

复请参阅图7-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施例中,为了令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被精准地定位在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中,以确保作业人员能逐一通过旋转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反复、稳定且精准地微调该针织大圆机的上针盘与下针筒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至一理想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使该针织大圆机的针织机构能提供均匀的喂纱张力予该上针盘的各水平织针及该下针筒的各垂直织针;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的内壁上在邻近其槽口的位置处沿圆周向凹设有一卡环限位槽53,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的外壁上在邻近其另一端的位置处则沿圆周向凹设有一卡环定位槽703,该卡环定位槽703是供一C型弹性卡环73嵌套定位其上,该C 型弹性卡环73的外径是略大于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的内径,且略小于各该卡环限位槽53的内径;如此,当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被安装至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中后,该C型弹性卡环73的外缘将因其本身的弹性作用力而嵌入至各该卡环限位槽53中,从而令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受到各该卡环限位槽53的限制,仅能沿着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的中心轴被定点旋转,而不会沿着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的轴向位移,从而能完全避免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自各该间隙调整旋转槽52内掉落出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施例中,该区隔弹簧95或该止挡弹簧90是分别为一螺旋弹簧,该区隔弹簧95或该止挡弹簧90能在两端受力后,沿其轴向先压缩后再伸展,以分别对其两端提供一相同大小的弹性作用力。各该定位销61、滑块60及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均是由不锈钢或其它金属材料制成,其中,各该定位销61尚分别为一实心杆体,且其横断面是呈圆形,以确保各该定位销61的外壁与对应的各该导引槽710内壁间不存在任何间隙时,各该定位销61的外壁与对应各该导引槽710的内壁间能因相互抵接而在彼此间产生强大的金属摩擦力,从而令各该滑块60及各该间隙调整旋转钮70始终能被精准地定位在原先调校好的理想位置,而不易因针织大圆机高速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偏离该理想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为了使各该区隔弹簧95或该止挡弹簧90能稳定地抵靠至各该滑块 60,各该滑块60在对应于各该区隔弹簧95或该止挡弹簧90的一侧面上凹设有一抵靠凹槽63,且该抵靠凹槽63的构形是与各该区隔弹簧95或该止挡弹簧90上对应的抵靠端950、900的构形相符,以使各该区隔弹簧95 或该止挡弹簧90上对应的抵靠端950、900不易脱离抵靠至各该滑块60 上对应的抵靠凹槽63的位置。

据此,凡熟悉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士,在参酌本实用新型后所能轻易思及的变化暨修饰,亦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