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泵单筒纱线双向染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2947发布日期:2018-10-02 20:4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染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泵单筒纱线双向染色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染色方法多在常压的状态下用水作为染料的载体对待染物进行染色。然而,一方面,染色工艺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大量的废水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而且回收困难,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染色是在常压下进行的,在输入染液、开始染色后,待染物上所吸附的气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排挤掉,这样,在染色时,待染物空隙中存在的空气往往阻碍染液的渗入,所以待染物的染色时间长、耗能比较大,染色不均匀且容易产生色差。

目前市场上使用中的染色机构中,其染液大部分采用单向流动的方式,染色效果不好,影响了织物漂染质量,且染液中的残渣无法排出染槽,影响后续加工;也有染液双向流动的染色机;

例如在专利号CN 104452141 A中提出了一种筒子纱染色机,包括染槽和储液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子架、筒子纱、循环泵、循环自动换向装置和加液泵,在染槽内设置有筒子架,筒子架能够安装筒子纱,储液槽通过管路与加液泵相连接,所述加液泵通过进液管与循环泵正向流动口相连接,循环泵通过管路与染槽进液口相连接,染槽出液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泵反向流动口相连接,循环泵通过出液管与加液相连接,循环自动换向装置与循环泵连接,用于控制循环泵流动方向的变换。

上述结构解决了染色机的染液只能单向流动,染色效果不好,且染液中的残渣无法排出染槽,影响后续加工的问题。但是这种染色机在进行染色时,在进行换向染色时,通过循环自动换向装置切换循环泵工作方向,使得染液反向流动继续染色,因此需要使用到功率较大的循环泵进行工作,否则无法满足其需求,成本较高;该种染色机一次只能对一组筒子纱进行染色,工作效率不高,需要的染液的量也比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泵单筒纱线双向染色机构,能够解决一般的纱线染色机构仅仅采用常压的染色方式和单向染液流动的方式存在色差和染色成本高,染液浪费严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泵单筒纱线双向染色机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染料筒、纱线架组和高压循环装置;

所述染料筒通过支撑架在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染料筒的顶端在中心处设置有一进液管,所述染料筒的底端在中心处设置有一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包括一进液主管体和若干进液管单元,所述出液管包括一出液主管体和若干出液管单元;

所述进液管单元的一端呈发散状结构连接在进液主管体的端部;所述各进液管单元上均独立设置有一液控阀;所述染料筒的顶端设置有与若干与进液管单元另一端相连的进液口;所述出液管单元的一端呈发散状结构连接在出液主管体的端部,所述出液管单元上均独立设置有一液控阀,所述染料筒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与出液管单元另一端相连的出液口;

所述染料筒上的进液口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带有若干透液孔的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上设置有纱线架组;所述导液管的两端在染染料筒的上、下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所述染料筒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第二出液口;

所述高压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泵、第一电动机、第二循环泵、第二电动机和染料箱;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一循环泵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液端通过液压管道伸入染料箱中且出液端通过液压管道分别连接在染料筒进液主管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电动机与第二循环泵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二循环泵的一端通过液压管道伸入染料箱中且第二循环泵的另一端与出液主管体的一端相连;所述染料筒的第二出液口与染料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主管体与出液主管体上均设置有主控阀。

进一步的,所述伸入染料箱中的液压管道的端部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单元与染料筒的衔接处也设置有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高压循环装置先将筒纱线通过浸染实现染色,采用高压双泵结构的增加染色时的压力,能够同时双向进行快速染色,效率高;在输入染液、开始染色后,待染物上所吸附的气体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排挤掉,这样,在染色时,待染物空隙中就不存在的大量的空气阻碍染液的渗入,所以待染物的染色时间短,耗能小,染色均匀且不容易产生色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泵单筒纱线双向染色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泵单筒纱线双向染色机构,包括染料筒1、纱线架组2和高压循环装置3。

染料筒1通过支撑架在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染料筒1的顶端在中心处设置有一进液管11,所述染料筒1的底端在中心处设置有一出液管12;所述进液管11包括一进液主管体13和若干进液管单元14,所述出液管12包括一出液主管体15和若干出液管单元16。

进液管单元14的一端呈发散状结构连接在进液主管体13的端部;所述各进液管单元14上均独立设置有一液控阀17;所述染料筒1的顶端设置有与若干与进液管单元14另一端相连的进液口;所述出液管单元16的一端呈发散状结构连接在出液主管体15的端部,所述出液管单元15上均独立设置有一液控阀17,所述染料筒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与出液管单元16另一端相连的出液口。

染料筒1上的进液口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一带有若干透液孔的导液管18,所述导液管18上设置有纱线架组2;所述导液管18的两端在染染料筒1的上、下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相连;所述染料筒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一第二出液口。

高压循环装置3包括第一循环泵31、第一电动机32、第二循环泵33、第二电动机34和染料箱35;所述第一电动机32与第一循环泵31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一循环泵31的出液端通过液压管道伸入染料箱35中且出液端通过液压管道分别连接在染料筒1进液主管体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电动机34与第二循环泵33之间通过联轴器相连,所述第二循环泵33的一端通过液压管道伸入染料箱35中且第二循环泵33的另一端与出液主管体15的一端相连;所述染料筒1的第二出液口与染料箱35相连。

进液主管体13与出液主管体15上均设置有主控阀。

伸入染料箱35中的液压管道的端部设置有过滤器4。

出液管单元16与染料筒1的衔接处也设置有过滤器4。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