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水织机纱线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914发布日期:2018-12-05 20:01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水织机纱线张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水织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喷水织机纱线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喷水织机是采用喷射水柱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 无梭织机。喷水引纬对纬纱的摩擦牵引力比喷气引纬大,扩散性小,适应表面光滑的合成纤维、玻璃纤维等长丝引纬的需要。

现有的喷水织机如图5所示由前至后依次安装有经轴23、第一连接辊2及分经筘24,喷水织机织布时,纱线脱离经轴23后绕过第一连接辊2然后穿过分经筘24,然后通过喷水织机进行织布。在织布时,需要将纱线保持张紧,当出现有纱线断线时,需要放松纱线,然后在将断开的纱线接上;张紧或放松纱线很多是通过转动经轴来实现。这样通过转动经轴调节纱线的张紧度需要凭借工人的经验,不易控制纱线的张紧度。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水织机纱线张紧机构,能够方便张紧或放松经辊与分经筘之间的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喷水织机纱线张紧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喷水织机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有第一连接辊,所述第一连接辊位于经辊与分经筘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辊两端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两个所述转轴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辊,所述第二连接辊平行于第一连接辊,其中一个转轴穿出所述固定架侧壁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架外侧,且连接杆垂直于第一连接辊,所述连接杆设置有控制转轴转动的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脱离经辊后依次贴合于第一连接辊及第二连接辊然后穿过分经筘,并通过喷水织机织成布料,当需要放松纱线时,通过控制装置带动连接杆使转轴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辊往下转动,并使第二连接辊与纱线分离,从而达到放松纱线;当需要要张紧纱线时,通过控制装置驱动转轴反向转动,使第二连接辊向上转动,并与纱线抵接,达到张紧纱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远离转轴一端的控制杆、设置于所述控制杆下端面的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套筒、固定连接于地面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呈竖直向上设置并与所述套筒下端面铰接,所述控制杆转动轴向平行于第一连接辊的转动轴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转轴并将纱线张紧时,通过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套筒同步转动,套筒就相对于螺杆螺旋移动,并使控制杆部分旋出套筒,控制杆上端面与套筒之间的距离边长,这样通过控制杆推动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向上移动,并带动转轴转动,转动就带动连接板及第二连接辊向上旋转,第二连接辊抵接于纱线并将纱线张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均设置有万向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万象节方便调节套筒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之间的不同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杆侧壁靠近于下端面位置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的第一凸块,所述螺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供所述控制杆及第一凸块插入的套管,所述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上方,所述控制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凸块及第二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若干旋出套筒过快,导致纱线被过度张紧而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凸块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控制杆侧壁开设有供卡块上下滑移的卡槽,所述卡块穿设于所述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块穿设于卡槽有效防止控制杆相对于螺杆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底面开设有若干条用于测量控制杆伸入套管长度的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纱线张紧时,通过查看卡块与刻度线的位置即可判断出纱线被张紧强度,然后并通过驱动电机进行调节纱线的张紧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平行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辊下方,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与丝杠相对应的丝杠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纱线呈倾斜状态穿入分经筘时,转动丝杠通过丝杠带动丝杠螺母及转动块沿丝杠长度方向移动,转动块带动转轴、第一连接辊及第二连接辊同步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辊及第二连接辊带动纱线移动,使纱线垂直于分经筘穿入分经筘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轮方便驱动丝杠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需要放松纱线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套筒转动,并将螺杆部分旋入套筒内,并缩短控制杆上端面与套筒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连接杆向下旋转,这样连接杆带动转轴、连接板及第二连接辊同步旋转,第二连接辊脱离纱线,从而达到放松纱线;当张紧纱线时,驱动电机方向转动,使螺杆部分旋出套筒,并通过控制杆推动连接杆向上旋转,连接杆驱动第二连接辊同步向上旋转,第二连接辊抵接于纱线并张紧纱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现设备内部结构;

图4为图3的B部放大视图,主要用于表现套管及弹簧;

图5为现有喷水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第一连接辊;3、转轴;4、连接板;5、第二连接辊;6、连接杆;7、控制杆;8、螺杆;9、套筒;10、万向节;11、驱动电机;12、套管;13、第二凸块;14、第一凸块;15、弹簧;16、卡块;17、卡槽;18、刻度线;19、丝杠;20、转动块;21、丝杠螺母;22、手轮;23、经轴;24、分经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喷水织机纱线张紧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连接于喷水织机的固定架1,固定架1设置有第一连接辊2,第一连接辊2呈水平设置,并且第一连接辊2位于经棍与分经筘24之间,第一连接辊2两端面均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穿设于固定架1,且每个转轴3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辊5,第二连接辊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连接板4,并且第二连接辊5平行于第一连接辊2,其中一个转轴3穿出固定架1侧壁,且该转轴3远离第一连接辊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垂直于第一连接辊2,连接杆6还设置有控制转轴3转动的控制装置。纱线脱离经辊后依次贴合于第一连接辊2及第二连接辊5然后穿过分经筘24,并通过喷水织机织成布料,当需要放松纱线时,通过控制装置带动连接杆6使转轴3转动,从而使第二连接辊5往下转动,并使第二连接辊5与纱线分离,从而达到放松纱线;当需要要张紧纱线时,通过控制装置驱动转轴3反向转动,使第二连接辊5向上转动,并与纱线抵接,达到张紧纱线的作用。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连接杆6远离转轴3一端的控制杆7,控制杆7转动轴向平行于第一连接辊2的转动轴向,控制杆7下端面连接有螺杆8,螺杆8螺纹连接有套筒9,套筒9内壁设置有与螺杆8相对应的内螺纹,套筒9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万向节10,万向节10连接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固定连接于地面,并且驱动电机11输出轴呈竖直向上设置。这样当需要转动转轴3并将纱线张紧时,通过驱动电机11输出轴带动套筒9同步转动,套筒9就相对于螺杆8螺旋移动,并使控制杆7部分旋出套筒9,控制杆7上端面与套筒9之间的距离边长,这样通过控制杆7推动连接杆6远离转轴3的一端向上移动,并带动转轴3转动,转动就带动连接板4及第二连接辊5向上旋转,第二连接辊5抵接于纱线并将纱线张紧。

如图3和图4所示,螺杆8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管12,套管12内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的第二凸块13,且控制杆7下端面穿设于套管12内,控制杆7靠近于下端面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呈环形的第一凸块14,第一凸块14位于第二凸块13的下方,控制杆7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凸块14及第二凸块13。并且第二凸块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16,卡块16呈方块形设置,控制杆7的侧壁开设有供卡块16上下滑移的卡槽17,卡块16穿设于卡槽17内。这样通过弹簧15可以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若干旋出套筒9过快,导致纱线被过度张紧而产生损伤;同时通过卡块16穿设于卡槽17有效防止控制杆7相对于螺杆8旋转。

为方便检测纱线的张紧量,如图4所示,卡槽17底面开设有若条刻度线18,刻度沿卡槽17长度方向排列。这样当纱线张紧时,通过查看卡块16与刻度线18的位置即可判断出纱线被张紧强度,然后并通过驱动电机11进行调节纱线的张紧度。

当经辊上的纱线与分经筘24对应位置出现偏移时,为了确保纱线垂直于分经筘24穿入分经筘24内,如图3所示,固定架1转动连接有丝杠19,丝杠19呈水平设置且位于第一连接辊2下方;每个转轴3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并且转动块20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丝杠螺母21,丝杠螺母21螺纹连接于丝杠19;丝杠19的一端穿出于固定架1并固定连接有手轮22。这样当纱线呈倾斜状态穿入分经筘24时,通过转动手轮22使丝杠19转动,并通过丝杠19带动丝杠螺母21及转动块20沿丝杠19长度方向移动,转动块20带动转轴3、第一连接辊2及第二连接辊5同步移动,从而使第一连接辊2及第二连接辊5带动纱线移动,使纱线垂直于分经筘24穿入分经筘24内。

当需要放松纱线时,通过驱动电机11带动套筒9转动,并将螺杆8部分旋入套筒9内,并缩短控制杆7上端面与套筒9之间的距离,进而带动连接杆6向下旋转,这样连接杆6带动转轴3、连接板4及第二连接辊5同步旋转,第二连接辊5脱离纱线,从而达到放松纱线;当张紧纱线时,驱动电机11方向转动,使螺杆8部分旋出套筒9,并通过控制杆7推动连接杆6向上旋转,连接杆6驱动第二连接辊5同步向上旋转,第二连接辊5抵接于纱线并张紧纱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