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割边料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008发布日期:2018-12-25 20:57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切割边料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切割边料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一般缝纫机都由机头、机座、传动和附件四部分组成,机头是缝纫机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钩线、挑线、送料四个机构和绕线、压料、落牙等辅助机构组成,缝纫机的传动部分由机架、手摇器或电动机等部件构成。机架是机器的支柱,支承着台板和脚踏板,使用时操作者踩动脚踏板,通过曲柄带动皮带轮的旋转,又通过皮带带动机头旋转,再通过机头带动针杆上下往复运动,针杆带动缝纫针对物料进行缝合。

授权公告号为CN20457021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缝纫机,它包含机头、控制开关、踏板、拉杆、电机、操作面板、传送带、接头、撑杆、卡槽,电机与控制开关连接,电机通过传送带与机头的主轴连接,控制开关与机头连接,踏板通过拉杆与控制开关连接,操作面板与数根撑杆固定连接,机头上设置有接头,操作面板上设置有卡槽,机头通过卡槽与操作面板连接。

上述缝纫机在使用时,通过踏板前后运动带动控制电机转动,通过电机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针杆上下往复运动,针杆带动缝纫针对物料进行缝合。但是当缝制一些带有边料的物料,并且需要去掉边料时,上述缝纫机只能对物料进行缝合,等到缝合后,再利用人工采用剪刀将边料剪除,进而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生产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割边料的缝纫机,具有自动切割边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切割边料的缝纫机,包括机座、固定于所述机座上的机头,所述机头包括机体、位于所述机体内的主轴、固定于所述主轴端部的针杆,所述针杆位于所述机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缝纫针,所述机座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机轴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主轴转动的传动系统,所述机体外壁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支撑座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机体侧壁开设有连通于机体内部的缺口,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另一端穿设过所述缺口后铰接于所述针杆,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安装杆,所述机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缝纫针下方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外壁设置有第一切刀,所述第一切刀的刀刃部朝上设置且与工作台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铰接有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的刀刃部朝下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切刀的刀刃部相契合,所述第二切刀位于所述安装座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切刀且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缝合物料时,将所需的缝纫线安装至机体上,然后将物料平整的铺设至工作台上,启动电机,使得电机的机轴往复转动并带动传动系统运动,传动系统带动主轴转动,此时主轴带动针杆上下往复运动,针杆带动缝纫针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物料进行缝合,并且缝合时,通过人工推动物料运动,进而对所需要缝合的物料进行缝合。当针杆上下往复运动时,针杆带动连接件沿着铰接处往复转动,连接件带动转轴往复转动,转轴带动限位杆摆动,限位杆带动安装杆上下运动。此时安装杆带动第二切刀沿着铰接处往复转动,进而利用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的刀刃部对边料进行切割,进而达到了缝合时自动切割边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杆体、设置于所述杆体两端的连接头,所述杆体包括杆一、套设于所述杆一外壁的杆二,所述杆一、所述杆二的外壁贯穿有相互连通且沿所述杆一和所述杆二长度方向设置的锁定孔,所述锁定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上螺纹连接有抵紧于所述杆二外壁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根据物料的厚度调整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距离时,先旋松螺母,将螺栓以及螺母取下后,再拉动杆二沿着杆一外壁滑动,此时杆二带动连接头以及第二切刀运动,当第一切刀与第二切刀之间的距离位置合适时,将螺栓依次穿设过杆二与杆一上的锁定孔后,旋紧螺母直至螺母抵紧杆二外壁,完成调节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外壁贯穿有多个沿所述螺栓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螺纹有用于抵紧所述螺母外壁的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柱并使得定位柱外壁抵紧螺母外壁,限制螺母位移,进而避免螺母松动后导致连接杆传动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的两相对侧壁均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侧壁且另一端呈向下弯曲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杆使得导向杆位于物料的上方,并且通过导向杆将物料捋平整,避免物料出现褶皱导致缝合后规格不达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侧壁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位于所述第一切刀的正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收纳盒对边料进行收集和存储,避免边料污染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内竖直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机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压脚,所述机体外壁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滑动杆上下运动的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缝合物料时,扳动手柄带动滑动杆向上运动,滑动杆带动压脚向上抬起,然后将物料平整的铺设至工作台上,反向扳动手柄使得滑动杆带动压脚压紧物料,通过设置压脚压紧物料,避免物料相对工作台发生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外壁设置有防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板避免尘土以及边料落入工作区,避免废削影响缝纫机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座上设置有朝向所述工作台方向设置的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屋内光线较暗或夜间工作,则打开照明灯,通过设置照明灯,以方便工人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切刀以及第二切刀对边料进行切割,使得上述缝纫机具有自动切割边料的效果;通过设置压脚对物料进行压紧,避免物料缝合时发生滑动;又通过设置长度可调节的连接杆,使得可根据物料的厚度调节第一切刀以及第二切刀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上述缝纫机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定位孔、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11、收纳盒;2、机头;21、机体;22、主轴;23、针杆;231、缝纫针;24、滑动杆;25、压脚;26、手柄;27、防护板;28、照明灯;29、缺口;3、电机;4、传动系统;41、带轮;42、皮带;5、工作台;51、通孔;52、第一切刀;53、安装座;531、第二切刀;532、导向杆;6、供线装置;7、支撑座;8、转轴;81、连接件;82、限位杆;83、安装杆;9、连接杆;91、杆体;911、杆一;912、杆二;913、锁定孔;914、螺栓;915、螺母;916、定位孔;917、定位柱;92、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切割边料的缝纫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座1、固定于机座1上的机头2,机头2包括机体21、位于机体21内的主轴22、设置于主轴22端部的针杆23,针杆23位于机体2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缝纫针231。机座1上设置有电机3,电机3的机轴上设置有驱动主轴22转动的传动系统4,传动系统4包括分别固定于电机3机轴以及主轴22上的带轮41、缠绕于带轮41外壁的皮带42。机体21上设置有位于缝纫针231下方的工作台5,工作台5上设置有供缝纫针231穿设的通孔51,机座1位于通孔51的下方设置有供线装置6。

如图1、图2所示,机体21内竖直设置有滑动杆24,滑动杆24位于机体21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压脚25,机体21外壁设置有用于控制滑动杆24上下运动的手柄26,机体21外壁设置有防护板27,机座1上设置有朝向工作台5方向设置的照明灯28。

当缝合物料时,如果屋内光线较暗或夜间工作,则打开照明灯28;若不需要,则不必打开。将所需的缝纫线安装至机体21上,然后扳动手柄26带动滑动杆24向上运动,滑动杆24带动压脚25向上抬起,然后将物料平整的铺设至工作台5上,反向扳动手柄26使得滑动杆24带动压脚25压紧物料,再启动电机3,使得电机3的机轴往复转动并带动带轮41以及皮带42运动,进而带动主轴22转动,此时主轴22带动针杆23上下往复运动,针杆23带动缝纫针231上下往复运动,当缝纫针231刺过物料时,缝纫针231也穿设过工作台5上的通孔51,然后缝纫针231将供线装置6上的缝纫线钩住,进而往复运动对物料进行缝合,并且缝合时,通过人工推动物料运动,进而对所需要缝合的物料进行缝合。

如图2所示,机体21外壁设置有一对相对设置的支撑座7,两个支撑座7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8,转轴8位于支撑座7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件81,机体21侧壁开设有连通于机体21内部的缺口29,连接件81一端固定于转轴8且另一端穿设过缺口29后铰接于针杆23,转轴8的中部固定有限位杆82,限位杆82上铰接有安装杆83。

如图2所示,工作台5外壁设置有第一切刀52,第一切刀52的刀刃部朝上设置且与工作台5的上端面平齐,工作台5上设置有安装座53,安装座53上铰接有第二切刀531,第二切刀531的刀刃部朝下设置且与第一切刀52的刀刃部相契合,第二切刀531位于安装座53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9,连接杆9一端固定于第二切刀531且另一端固定于安装杆83。安装座53的两相对侧壁均设置导向杆532,导向杆532一端固定于安装座53侧壁且另一端呈向下弯曲设置。机座1侧壁设置有上端开口的收纳盒11(参见图1),收纳盒11位于第一切刀52的正下方。

当缝合物料时,将物料沿着导向杆532下端平整的铺设至工作台5,并且当针杆23上下往复运动时,针杆23带动连接件81沿着铰接处往复转动,连接件81带动转轴8往复转动,转轴8带动限位杆82摆动,限位杆82带动安装杆83上下运动。此时安装杆83带动第二切刀531沿着铰接处往复转动,进而利用第一切刀52与第二切刀531的刀刃部对边料进行切割,并且切割完毕的边料掉落至收纳盒11内进行收集。通过设置导向杆532使得导向杆532位于物料的上方,并且通过导向杆532将物料捋平整,避免物料出现褶皱导致缝合后规格不达标。

如图3、图4所示,连接杆9包括杆体91、设置于杆体91两端的连接头92,杆体91包括杆一911、套设于杆一911外壁的杆二912,杆一911、杆二912的外壁贯穿有相互连通且沿杆一911和杆二912长度方向设置的锁定孔913,锁定孔913内穿设有螺栓914,螺栓914上螺纹连接有抵紧于杆二912外壁的螺母915。螺栓914外壁贯穿有多个沿螺栓914长度方向设置的定位孔916,定位孔916内螺纹有用于抵紧螺母915外壁的定位柱917。

当需要根据物料的厚度调整第一切刀52(参见图2)与第二切刀531(参见图2)之间的距离时,先旋松定位柱917并将定位柱917取下,然后旋松螺母915,将螺栓914以及螺母915取下后,拉动杆二912沿着杆一911外壁滑动,此时杆二912带动连接头92以及第二切刀531运动,当第一切刀52与第二切刀531之间的距离位置合适时,将螺栓914依次穿设过杆二912与杆一911上的锁定孔913后,旋紧螺母915直至螺母915抵紧杆二912外壁,然后将旋紧定位柱917并使得定位柱917外壁抵紧螺母915外壁,进而避免螺母915松动。

工作原理:当缝合物料时,将所需的缝纫线安装至机体21上,通过扳手以及滑动杆24使得压脚25向上抬起,然后将物料沿着导向杆532下端平整的铺设至工作台5,再反向扳动手柄26使得压脚25压紧物料;启动电机3,使得电机3的机轴通过传动系统4带动主轴22转动,主轴22带动针杆23以及缝纫针231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对物料进行缝合。当缝合时,并且当针杆23上下往复运动时,针杆23带动连接件81沿着铰接处往复转动,连接件81带动转轴8往复转动,转轴8带动限位杆82摆动,限位杆82带动安装杆83上下运动。此时安装杆83带动第二切刀531沿着铰接处往复转动,进而利用第一切刀52与第二切刀531的刀刃部对边料进行切割,并且切割完毕的边料掉落至收纳盒11内进行收集。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