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齿伸缩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6445发布日期:2018-11-13 19:41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斜齿伸缩筘,属于浆纱机用斜齿伸缩筘装置制作和操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毛巾织造工艺要求,浆纱加工的织轴纱线需要按照顺序均匀排列、纱线之间不能有黏连、交叉现象,满足毛巾上经轴分纱无张力的技术要求,经轴平整,特予以发明。

现有浆纱机伸缩筘为直立筘齿,筘片首尾相连的“人”字型结构,依靠人工逐个筘齿摆纱,纱线大体均匀的排列在筘齿中;在卷轴过程中,随着筘座上下、左右摆动,纱线在直立的在筘齿内会发生换位、扭转现象,经纱退绕中,纱线分纱困难,易在停经片位置发生纱线打结、断纱、起毛球现象;现有筘针根数多,筘针直径小容易变形易损;这种入筘方法,无法保证每筘齿间的纱线均匀分布,造成织轴不平整,而且,纱线摆筘耗时长,浪费纱线多;卷轴过程中断纱处理时,可以快速找到该纱线的层,但很难快速找到原筘齿的位置,造成纱线并头粘连,织轴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斜齿伸缩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齿伸缩筘,包括:固定底座、连接底座、固定板、联动板、固定孔洞、斜齿针和经纱,所述固定底座上方的两侧均紧密焊接有连接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贯穿固定有固定孔洞,所述连接底座的上方嵌入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紧密焊接有斜齿针,所述斜齿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经纱,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联动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底座设置呈“圆柱”状,且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斜齿针设置有若干个,且与Y轴形成一个十二度的夹角。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经纱设置有若干组,每组设置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材质的斜齿,直径粗、刚性和耐磨性都很好;筘片分布采用平行固定方式,不同密度的斜齿筘片分别安装,生产中根据织轴经密选用,整体更换筘座简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斜齿伸缩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斜齿伸缩筘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固定底座(1),连接底座(2),固定板(3),联动板(4)、固定孔洞(5),斜齿针(6),经纱(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斜齿伸缩筘,包括:固定底座(1)、连接底座(2)、固定板(3)、联动板(4)、固定孔洞(5)、斜齿针(6)和经纱(7),所述固定底座(1)上方的两侧均紧密焊接有连接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贯穿固定有固定孔洞(4),所述连接底座(2)的上方嵌入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紧密焊接有斜齿针(6),所述斜齿针(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经纱(7),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联动板(4)。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底座(2)设置呈“圆柱”状,且设置有两个,并对称固定在固定底座(1)的上方。

如图2所示,所述斜齿针(6)设置有若干个,且与Y轴形成一个十二度的夹角。

如图2所示,所述经纱(7)设置有若干组,每组设置有三个。

在使用时,将该种斜齿伸缩筘固定在指定位置后,选用密度合适的排纱筘,将各个经轴的纱线手排筘,顺序从前向后层次从右向左每齿一根依次放入,用时2.5min*经轴个数,不能空筘、重筘,将全部排好的各层经纱分成8等份与前一套纱线连接,用排纱定幅筘固定全部经纱(7),用浆液将每筘齿纱线黏合固定形成为一缕,分层绳固定纱线上,拖引向前5m,随后关闭退绕张力放压浆辊,下轴撤去分纱杆,收紧伸缩筘至要求幅宽。将纱线拖引到前车拖引辊5cm处,升起伸缩筘,取下排纱定幅筘,按顺序将经纱放入伸缩筘中,扩幅至织轴幅宽,分层,排绞使纱线横向纵向分离,总结标准单元工时,安装织轴,开机运行,用手顺在着筘齿针倾斜方向梳理纱线,使纱线均贴付在筘针,纱线卷入织轴,利用卷取张力使纱线顺序定位,出现断纱情况时,因斜齿针(6)筘纱线排列密度均匀,断纱后在浆纱前车直接发现纱线密度变化,利用分层杆排列找到重叠纱线放回原纵向筘齿针位置操作简单轻松。

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