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2932发布日期:2019-05-21 21: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洗衣机、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洗衣机作为一种家用电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仅仅快速的洗衣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有些时候人们还要求衣物洗完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可以穿,因此干衣机作为一种干衣设备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家中。干衣机是利用高温度气流流过需干燥衣服表面,加热衣物,并带走蒸发的水分,使衣物快速干燥的一种清洁类家用电器。对于北方的冬季和南方的梅雨天衣物难干的情况特别需要。

一般的干衣机具有烘干功能,用户需要对出现褶皱的衣物单独熨烫。而目前的具有蒸汽发生器的干衣机,可以在干衣机工作过程中不断产生蒸汽,并且往干衣机桶内吹入蒸汽。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灼热水蒸气不断接触衣物,软化衣物的纤维组织,通过“拉”、“压”的动作使衣物平整顺滑,灼热的水蒸气更具有清洁消毒的作用,可以使衣物平整、柔顺,无须烫衣板,省略了平时烫衣的繁琐步骤。如此,干衣过程中则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若直接排走,则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倘若这部分冷凝水能够收集,并且可控制的在不同的工作过程中进行重复利用,则能够合理的回收利用冷凝水,以完成干衣机或者洗干一体机的其它工作过程,节约水资源。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对换热元件的冷凝水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回收的冷凝水可以作为蒸汽发生装置的水源使用,产生的蒸汽能够在干衣的同时对衣物进行熨烫,使衣物平整顺滑,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洁消毒的效果。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由烘干风道进入干衣筒,不需要再额外增加驱动力即可达到良好的均匀扩散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至少设置有干衣装置,干衣装置包括烘干风道和与烘干风道中烘干风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元件;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换热元件的冷凝水经过蒸汽发生装置产生水蒸气,再通过烘干风道进入干衣装置的干衣筒内。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蒸汽发生器和蒸汽排出管路,蒸汽排出管路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元件和干衣筒的进风口之间的烘干风道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干衣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烘干风道中烘干风进行循环的风机,蒸汽排出管路与风机和干衣筒的进风口之间的烘干风道连通,风机将进入烘干风道的蒸汽输送至干衣筒内。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干衣装置包括用于将换热元件的冷凝水排出的冷凝水排出水路,所述的冷凝水排出水路的一端与靠近换热元件位置的烘干风道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冷凝水排出水路上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凝水的冷凝水过滤装置,冷凝水经冷凝水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冷凝水排出水路上设置有第一水路控制装置和用于将冷凝水直接排放的第一排放支路,第一水路控制装置控制冷凝水排出水路中的冷凝水进入第一排放支路或者进入蒸汽发生器;

优选的,第一水路控制装置位于冷凝水过滤装置的出水端;

优选的,第一水路控制装置为三通阀,三通阀的进水口与冷凝水过滤装置的出水端连通,三通阀的两个出水口,一个与第一排放支路连通,另一个与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干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换热元件上游的换热元件过滤装置和用于将冲洗换热元件过滤装置的冲洗水排出的冲洗排出水路,所述的第一排放支路与冲洗排出水路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洗衣装置,洗衣装置包括洗涤筒,换热元件的冷凝水经过蒸汽发生装置产生水蒸气,可控制的通过烘干风道进入干衣装置的干衣筒内,和/或通过管路进入洗衣装置的洗涤筒内。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衣装置的冷凝水排出水路上设置有第二水路控制装置、用于将冷凝水直接排放的第一排放支路和用于将冷凝水输送至洗涤筒的第二排放支路,第二水路控制装置控制冷凝水排出水路中的冷凝水进入第一排放支路,或者进入蒸汽发生器,或者经第二排放支路进入洗涤筒;

优选的,第二水路控制装置为控制阀,控制阀的进水口与冷凝水排出水路的进水口连通,控制阀的三个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排放支路、第二排放支路和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连通,控制冷凝水的流向;

优选的,所述的洗衣装置包括排水水路,第一排放支路和冲洗排出水路均连通排水水路。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干衣装置采用冷凝式模块,所述换热元件为冷凝器,

或者,所述的干衣装置采用热泵式干衣模块,所述换热元件为蒸发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对换热元件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回收的冷凝水可以作为蒸汽发生装置的水源使用,产生的蒸汽由烘干风道进入干衣筒,不需要再额外增加驱动力即可达到良好的均匀扩散的效果;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能够在干衣的同时对衣物进行熨烫,使衣物平整顺滑,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洁消毒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不仅可以回收冷凝水,还设置有过滤冷凝水的冷凝水过滤装置,将较为干净的冷凝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如此,过滤后的冷凝水可以作为蒸汽发生器的水源,避免产生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水排出水路上设置的支路和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衣物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执行的程序,控制冷凝水的去向,需要产生蒸汽时则输送至蒸汽发生器作为水源使用,不需要时则可以从支路直接排走。

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干衣装置包括换热元件过滤装置,过滤烘干风中携带的线屑,避免线屑随着冷凝水收集。另外,还设有能够进行冲洗换热元件过滤装置的冲洗管路和将能冲洗水排出的管路,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清除过滤线屑,从而保证冷凝水的洁净度。

3、本实用新型的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为干衣机,也可以为洗干一体机。当衣物处理设备为洗干一体机时,干衣装置的换热元件的冷凝水可以根据需要,可控制的输送到蒸汽发生器,或者洗涤桶,或者直接排走。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也可以输送至干衣筒或者洗涤筒,因此,可以真正实现冷凝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冷凝水排出水路和冲洗排出水路均连通洗衣装置的排水水路,因此可将换热元件过滤装置的冲洗水和换热元件的冷凝水都经由洗衣装置的排水水路排出,实现了干衣装置和洗衣装置更高的集成化程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衣物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干衣装置,3干衣筒,4烘干风道,5换热元件,6蒸发器,7冷凝器, 8蒸汽发生装置,9蒸汽发生器,10蒸汽排出管路,11风机,12冷凝水排出水路,13冷凝水过滤装置,14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5第一排放支路,16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7冲洗排出水路,18洗衣装置,19洗涤筒,20第二水路控制装置,21第二排放支路,22第二排水管,23 排水泵,24排水泵过滤器,25冲洗水路,26第一排水管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至少设置有干衣装置2,干衣装置2包括烘干风道4和与烘干风道4中烘干风进行热交换的换热元件5;还包括蒸汽发生装置8,换热元件5的冷凝水经过蒸汽发生装置8产生水蒸气,再通过烘干风道4进入干衣装置2的干衣筒3内。

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具有干衣装置2,可以为干衣机,也可以为洗干一体机。换热元件5用于与烘干风道4中的烘干风进行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能够被回收利用。回收的冷凝水可以作为蒸汽发生装置8的水源使用,产生的蒸汽由烘干风道4,随着烘干风进入干衣筒3。因此不需要再额外增加驱动力即可达到良好的蒸汽均匀扩散的效果;蒸汽发生装置8 产生的蒸汽能够在干衣的同时对衣物进行熨烫,使衣物平整顺滑,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洁消毒的效果。如此,既能够回收利用干衣装置2的冷凝水,又能够减少衣物的熨烫步骤,节约用水,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8包括蒸汽发生器9和蒸汽排出管路10,蒸汽排出管路 10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9的蒸汽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元件5和干衣筒3的进风口之间的烘干风道4连通。

蒸汽发生器9利用冷凝水作为水源,产生的水蒸气经过蒸汽排出管路10,按照烘干风的流动方向,蒸汽进入到换热元件5下游的烘干风道4中,也就是换热元件5和干衣筒3的进风口之间的烘干风道4中,不会对换热元件5产生影响,而是随着烘干风的流向快速的进入的干衣筒3内。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灼热水蒸气不断接触衣物,软化衣物的纤维组织,通过“拉”、“压”的动作使衣物平整顺滑,灼热的水蒸气更具有清洁消毒的作用,可以使衣物平整、柔顺,无须烫衣板,省略了平时烫衣的繁琐步骤。

进一步的,干衣装置2还包括用于驱动烘干风道4中烘干风进行循环的风机11,蒸汽排出管路10与风机11和干衣筒3的进风口之间的烘干风道4连通,风机11将进入烘干风道4 的蒸汽输送至干衣筒3内。

风机11可以设置在烘干风道4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只要能够驱动烘干风道 4中烘干风进行循环即可。本方案的蒸汽进入到风机11和干衣筒3的进风口之间的烘干风道 4中,也就是蒸汽进入烘干风道4的位置位于风机11下游,在风机11的作用下,蒸汽不会向上游流动,只会随着烘干风快速进入到干衣筒3内接触衣物,避免对上游换热元件5等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的干衣装置2包括用于将换热元件5的冷凝水排出的冷凝水排出水路12,所述的冷凝水排出水路12的一端与靠近换热元件5位置的烘干风道4连通,另一端与蒸汽发生器9的进水口连通。

换热元件5可以设置在烘干风道4内,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管路内,能够与烘干风道4内的烘干风进行热交换。当换热元件5设置在烘干风道4内,冷凝水排出水路12设置在换热元件5的下方附近的烘干风道4上,换热元件5的冷凝水流下后能够容易地进入到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中,进而进入到蒸汽发生器9中,准备形成蒸汽。

进一步的,换热元件5下方的烘干风道4具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换热元件5的冷凝水汇集到凹陷部,凹陷部的底部与冷凝水排出水路12连通,排出冷凝水。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上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凝水的冷凝水过滤装置13,冷凝水经冷凝水过滤装置13过滤后进入蒸汽发生器9产生蒸汽。

冷凝水过滤装置13可以为过滤网,可以为过滤芯,或者其它能够起到过滤作用的结构,进一步过滤冷凝水,保证进入到蒸汽发生器9的冷凝水的清洁度,避免堵塞。

本实施例所述的干衣装置2采用冷凝式模块,所述换热元件5为冷凝器7,或者,所述的干衣装置2采用热泵式干衣模块,所述换热元件5为蒸发器6。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干衣装置2采用热泵模式,换热元件5为蒸发器6,蒸发器6换热流下的冷凝水进入到蒸汽发生器9中,产生蒸汽,并经过烘干风道4进入到干衣筒3内部,对衣物起到熨烫、清洁消毒的作用,同时节约水资源。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例中,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上设置有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和用于将冷凝水直接排放的第一排放支路15,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控制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中的冷凝水进入第一排放支路15或者进入蒸汽发生器9。

本实施例通过在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上设置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可以实现水路的多流向控制。当用户没有选择执行蒸汽过程时,或者蒸汽发生器9的水源充足、水位高于预设值时;或者冷凝水的洁净度不符合要求时,可以控制冷凝水进入第一排放支路15直接排放;当需要执行蒸汽过程,蒸汽发生器9的水源需要补充,冷凝水洁净度符合要求时,控制冷凝水进入到蒸汽发生器9,以用于产生蒸汽。如此,可以根据需要,合理控制冷凝水的流向,合理利用,节约水资源。

优选的,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上设置冷凝水过滤装置13,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位于冷凝水过滤装置13的出水端。如此,冷凝水均经过过滤过程,保证冷凝水的洁净度。

进一步的,蒸汽发生装置8包括水箱,水箱与冷凝水排出水路12连通,接收冷凝水。水箱中设置有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箱中的水位。当水位低于预设值时,通入冷凝水,水位高于预设值时,则控制不再通入冷凝水。

冷凝水过滤装置13可以设置为可自动清洗的过滤装置,冷凝水过滤装置13的进水端的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检测其上游的压力,当压力大于预设值时,则冷凝水过滤装置13自动清洗。此时,冷凝水排出水路12到蒸汽发生器9的水路关闭,清洗后的水从进入第一排放支路15直接排放。

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的设置方式可以包括多种,能够根据情况判断控制冷凝水的流向。具体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方案1,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为三通阀,三通阀的进水口与冷凝水过滤装置13的出水端连通,三通阀的两个出水口,一个与第一排放支路15连通,另一个与蒸汽发生器9的进水口连通。本方案采用三通阀,设置方式简单,安装简便,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判断的情况,容易的控制三通阀,连通或者关闭第一排放支路15,保证蒸汽发生器9的正常工作。

方案2,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包括至少两个控制阀,控制阀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放支路15 的进水口和蒸汽发生器9的进水口,两个控制阀分别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通过分别控制这两个控制阀控制冷凝水的流向。

方案3,本方案中,第一排放支路15的进水口的高度低于冷凝水排出水路12到蒸汽发生器9的支路的进水口的高度,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设置在第一排放支路15的进水口,并且第一水路控制装置14为常闭阀。一般情况下,冷凝水流至蒸汽发生器9,在常闭阀打开时,冷凝水直接从第一排放支路15排放。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干衣装置2还包括设置在换热元件5上游的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 和用于将冲洗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的冲洗水排出的冲洗排出水路17,所述的第一排放支路 15与冲洗排出水路17连通。

本方案通过进水到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处进行线屑冲刷,实现了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 的冲洗,确保烘干风流经换热元件5之前能进行很好的过滤和足够的流通风量。冲洗排出水路17将携带线屑的水直接排放。第一排放支路15与冲洗排出水路17连通,可以共同排放不需要的水,达到更加集成化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S1,衣物处理设备执行干衣程序,需要执行蒸汽过程时,检测蒸汽发生器9的水位,若水位高于预设值,则打开第一排放支路15;若水位低于预设值,则进入步骤S2;

S2,检测冷凝水洁净度,若洁净度低于预设值,则打开第一排放支路15;若洁净度高于预设值,则打开冷凝水排出水路12到蒸汽发生器9的支路,控制冷凝水进入到蒸汽发生器9,以用于产生蒸汽。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为衣物洗干一体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干衣装置2和洗衣装置18,洗衣装置18 包括洗涤筒19,换热元件5的冷凝水经过蒸汽发生装置8产生水蒸气,可控制的通过烘干风道4进入干衣装置2的干衣筒3内,和/或通过管路进入洗衣装置18的洗涤筒19内。

本实施例的衣物洗干一体机,可以利用干衣装置2的换热元件5产生的冷凝水经过蒸汽发生装置8产生水蒸气,根据情况通入干衣筒3或者洗涤筒19,既能够在干衣过程中起到熨烫衣物的功能,还能够在洗衣过程中起到提高衣物清洁度的功能,循环利用冷凝水,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衣装置2的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上设置有第二水路控制装置20、用于将冷凝水直接排放的第一排放支路15和用于将冷凝水输送至洗涤筒19的第二排放支路 21,第二水路控制装置20控制冷凝水排出水路12中的冷凝水进入第一排放支路15,或者进入蒸汽发生器9,或者经第二排放支路21进入洗涤筒19。

第二水路控制装置20的设置方式可以包括多种,能够根据情况判断控制冷凝水的流向。具体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方案1,第二水路控制装置20为控制阀,控制阀的进水口与冷凝水排出水路12的进水口连通,控制阀的三个出水口,分别与第一排放支路15、第二排放支路21和蒸汽发生器9 的进水口连通,控制冷凝水的流向;本方案采用一个控制阀,设置方式简单,安装简便,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判断的情况,容易的控制该控制阀,连通或者关闭第一排放支路15,第二排放支路21以及到蒸汽发生器9的支路,实现冷凝水的合理利用,保证蒸汽发生器9的正常工作。

方案2,第二水路控制装置20包括至少三个控制阀,控制阀分别设置在第一排放支路15 的进水口、第二排放支路21的进水口和蒸汽发生器9的进水口,三个控制阀分别与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通过分别控制这三个控制阀控制冷凝水的流向,根据情况流入洗涤筒19作为洗涤水使用,或者进入蒸汽发生器9作为水源使用,或者直接排放。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S1,衣物处理设备执行干衣程序,需要执行蒸汽过程时,检测蒸汽发生器9的水位,若水位高于预设值,则判断洗衣装置18是否需要洗涤水,若需要,则进入步骤S2,若不需要,则打开第一排放支路15;若水位低于预设值,则进入步骤S2;

S2,检测冷凝水洁净度,若洁净度低于预设值,则打开第一排放支路15;若洁净度高于预设值,则通过打开冷凝水排出水路12到蒸汽发生器9的支路,控制冷凝水进入到蒸汽发生器9,以用于产生蒸汽;当蒸汽发生器9的水位高于预设值时,则关闭到蒸汽发生器9的支路,打开第二排放支路21,冷凝水进入洗涤桶。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洗衣装置18包括排水水路,第一排放支路15和冲洗排出水路17 均连通排水水路。因此可将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的冲洗水和换热元件5的需要排放的冷凝水都经由洗衣装置18的排水水路排出,实现了干衣装置2和洗衣装置18更高的集成化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排放支路15和冲洗排出水路17分别与排水水路相连通;

或者,所述的冷凝水排出水路12和冲洗排出水路17均连通至同一共用排水水路,所述共用排水水路与排水水路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的洗衣装置18包括洗涤筒19组件,所述的排水水路包括排水控制装置和排水管,所述的排水管包括连通排水控制装置的进水口与洗涤筒19组件的第一排水管26和连通排水控制装置的出水口的第二排水管22,所述的第一排放支路15和冲洗排出水路17均连通第二排水管22。这样,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的冲洗水和换热元件5的需要排放的冷凝水都经由洗衣装置18的排水水路直接排出,不受排水控制装置的控制,实现方式更为简便,不会对洗衣机的工作造成影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二排水管22上设置一连通接口,所述的第一排放支路15和冲洗排出水路17均连通至同一共用排水水路,共用排水水路连接至第二排水管 22上的连通接口。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洗衣装置18包括洗涤筒19组件,所述的排水水路包括排水泵23 和排水泵过滤器24,所述排水泵23包括泵壳,泵壳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排水泵过滤器24设置在泵壳内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所述排水水路还包括连通洗涤筒19组件与排水泵23的进水口的第一排水管26和连接排水泵23的出水口的第二排水管22;

所述冲洗排出水路17与排水泵23的进水口或者第一排水管26相连通,第一排放支路 15与第二排水管22相连通;或者,第一排放支路15和冲洗排出水路17均连通至同一共用排水水路,所述共用排水水路与排水泵23的进水口或者第一排水管26相连通。

进一步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洗干一体机还包括与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相连通的冲洗水路 25,冲洗水路25的进水端外接水源,出水端连通至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洗衣装置18包括进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进水阀和进水管,进水管的一端连接进水阀,另一端连接外筒;所述的冲洗水路25的进水端连接进水阀。本实施例通过将洗衣装置18的进水分支引入到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处进行线屑冲刷,实现了换热元件过滤装置16的冲洗。这样,本实施例的衣物洗干一体机只需要与水龙头通过一个进水水管连接,同时实现洗衣装置18的进水及干衣装置2的蒸发器6过滤装置的进水冲洗,简化了整体结构,更加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的洗衣装置18为滚筒式洗衣机,包括位于外筒内的内筒,所述的外筒上设置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排水软管,排水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水泵23的进水口,排水泵23的出水口连接排水管,所述的排水泵23内设置排水泵过滤器2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