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吸光发热保温功能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6137发布日期:2018-12-28 19:4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吸光发热保温功能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功能面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吸光发热保温功能的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面料市场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面料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功能性面料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众多功能性面料中,吸光发热面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对于加工吸光发热面料的方法,一种是采用具有吸光发热功能的纤维进行织造,如公开号为CN104213242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及其纺丝加工工艺及面料,其使用添加有无机黑色粒子的纤维经纺纱织造制成,但该种面料虽然吸光发热效果较好,但保温效果较差。另一种是在面料表层涂敷吸光发热层,如公开号为CN20601538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兼具隔热保温和吸光发热功能的面料,其面料基底的外层涂敷了一层弥散有吸光发热助剂的吸光发热层,面料基底的内层涂敷了一层弥散有玻璃微珠的隔热保温层,使面料既具有吸光发热功能,又具有保温功能,但由于此种面料的吸光发热功能和保温功能是通过在面料两面涂敷涂层制成,而涂层不耐洗,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多,面料的吸光发热功能和保温功能会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光发热保温功能的针织面料,其能解决现有普通吸光发热面料不能兼顾耐洗涤与吸光发热保温功能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具有吸光发热保温功能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的三层结构,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通过所述中间层连接支撑,所述外层由吸光发热纤维和保温纤维交织而成,所述中间层由所述保温纤维编织而成,所述内层由所述保温纤维编织而成,且所述外层中,所述保温纤维的面积等于所述吸光发热纤维的面积;所述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且以4个纵行和8路为一个循环,其中,第1个纵行中,第2、3、6、7路为上针浮线,第1、5路为上针成圈,第4、8路为上针集圈;第2个纵行中,第1、5路为上针成圈,2、4、6、8路为上针浮线,第3、7路为上针集圈;第3个纵行中,第1、4、5、8路为下针浮线,第2、6路为下针成圈,第3、7路为下针集圈;第4个纵行中,第1、3、5、7路为下针浮线,第2、6路为下针成圈,第4、8路为下针集圈。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1路采用所述吸光发热纤维,所述第2、3、4、5、6、7、8路采用所述保温纤维。

所述保温纤维为聚丙烯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聚酯中空纤维、改性聚酯中空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吸光发热纤维为含有无机发热粒子和碳黑粒子的涤纶或锦纶。

所述无机发热粒子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吸光发热保温面料,其为由吸光发热纤维和保温纤维交织而成的三层结构,通过特定的路数循环,使得外层形成由吸光发热纤维与保温纤维共同交织的致密层,中间层形成由保温纤维织成的多孔层,内层形成由保温纤维织成的致密层,最终形成比较厚实的三明治空气层结构,并且外层中吸光发热纤维和保温纤维的面积相等,可使外层同时兼顾良好的吸光发热功能和保温功能,外层使用保温纤维还可减少吸光发热纤维的用量,节约成本,空气层结构能有效延缓降温时间,赋予面料非常好的保暖效果;并且,面料直接由两种纤维交织制成,无需涂覆涂层,耐水洗效果更好,通过10次水洗、20次水洗,仍能确保95%的面料保持吸光发热保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的三角图,其中,“-”代表浮线、“∨”代表上针成圈、“∧”代表下针成圈、“∪”代表上针集圈、“∩”代表下针集圈。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吸光发热保温功能的针织面料,其为具有外层1、中间层2和内层3的三层结构,外层1和内层3通过中间层2连接支撑,外层1由吸光发热纤维a和保温纤维b交织而成,中间层2由保温纤维b编织而成,内层3由保温纤维b编织而成,且外层1中,保温纤维b的面积等于吸光发热纤维a的面积;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两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且以4个纵行和8路为一个循环,其中,第1个纵行中,第2、3、6、7路为上针浮线,第1、5路为上针成圈,第4、8路为上针集圈;第2个纵行中,第1、5路为上针成圈,2、4、6、8路为上针浮线,第3、7路为上针集圈;第3个纵行中,第1、4、5、8路为下针浮线,第2、6路为下针成圈,第3、7路为下针集圈;第4个纵行中,第1、3、5、7路为下针浮线,第2、6路为下针成圈,第4、8路为下针集圈,其中,第1路采用吸光发热纤维,第2、3、4、5、6、7、8路采用保温纤维。

保温纤维b为聚丙烯纤维、改性聚丙烯纤维、聚酯中空纤维、改性聚酯中空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聚丙烯纤维和改性聚丙烯纤维的热传递指数较低,聚酯中空纤维和改性聚酯中空纤维由于具有中空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

优选的,吸光发热纤维a为含有无机发热粒子和碳黑粒子的涤纶或锦纶,无机发热粒子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无机发热粒子占吸光发热纤维的比重优选为0.5~5%。碳黑粒子占吸光发热纤维的比重优选为0.5~6.5%。无机发热粒子能吸收外界的热能,并将外界的热能以远红外线微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加热人体,吸光发热纤维中的碳黑粒子为全黑色物质,可使纤维呈现出黑色光泽,使纤维能够吸收全光普的光热,进而使无机发热粒子受到更多光热的激发,将更多的能量转化成远红外线微波,使面料升温更高,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的升温最高能升高22℃。吸光发热纤维也可选用公开号为CN104213242A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吸光发热功能性纤维。

吸光发热纤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加工获得:按规定重量称料,将无机发热粒子和聚酯切片或尼龙切片混合均匀,再与含有炭黑粒子的母粒分别喂入双螺杆混炼机,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混炼,混炼温度为260℃~300℃,将混炼得到的混合丝条通过切粒机切片造粒,得到既含有无机发热粒子又含有碳黑粒子的改性聚酯切片或改性尼龙切片;将改性聚酯切片或改性尼龙切片投入到温度为260℃~300℃的纺丝箱体中进行熔融,然后依次经喷丝板喷丝、侧吹风冷却、给油孔给油、交络嘴交络后,到达纺丝罗拉,以1500m/min~4000m/min的速度进行纺丝再卷取,得到POY半成品;再将POY半成品通过假捻制成DTY成品。假捻步骤中,先使POY半成品通过第一热箱进行加热,第一热箱的加热温度为170℃~200℃,第一热箱的加热板长度为70cm~120cm,卷曲速度为300m/min ~1200m/min;再经过假捻器进行假捻再解捻,假捻器为假捻盘式假捻器或皮带轮式假捻器;假捻器的前后张力比为0.8~1.2;再经过交络嘴交络后,通过第二热箱进行定型加热,第二热箱的加热温度为170℃~200℃,第二热箱的加热板长度为60 cm ~120 cm,最终以300m/min ~1200m/min的速度进行卷取成DTY成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