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3519发布日期:2018-12-18 21:5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洗衣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衣物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染色、脱水、固色等步骤。染色是将纤维材料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当完成衣物染色后,需要用清水洗去浮色,在工业生产中,常用大型洗衣机完成大批量衣物的清洗过程。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现代的工业洗衣机可以用于洗涤各种棉织、毛纺、麻类、化纤混纺等衣物织品,在服装厂、水洗厂、工矿企业、学校、宾馆、酒店、医院等的洗衣房具有广泛应用,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的理想设备。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工业洗衣机为卧式洗衣机,与普通的家用洗衣机相比,最大区别就在于其容量:普通的家用洗衣机的容量最多也就在10千克左右,而现有的工业洗衣机的最大容量可以达到300千克甚至更高。正是由于其大容量,在进行洗衣步骤时,浸满水的衣物及洗衣机内的高水量会对洗衣机内桶、外桶及底座产生较大压力,且在洗衣机旋转过程中,浸满水的衣物及洗衣机内的水量对内筒产生的冲击和震动较大,常常导致内桶变形甚至损坏,大大缩短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降低洗衣机损坏的几率,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包括固定在机座上的外桶、内桶和由电机驱动的转轴;

所述内桶同轴水平设置在外桶内,且由转轴的驱动而转动;

所述内桶的围壁上分布有若干小孔,且内桶的围壁上设有内门;

所述外桶的围壁上设有与内门位置对应的外门;

所述内桶围壁上设有若干内凸棱。

在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主要由固定在机座上的外桶、内桶和由电机驱动的转轴构成;其次,工业用洗衣机还包括进水口、排水口、传动机构和散热装置。其中,转轴、传动机构和电机组成内桶的驱动机构,与转轴连接且用于洗涤衣物的内桶套装在外桶内,一般两者同轴水平放置;进水口一般设于外桶的中上部,排水口一般设于外桶的底部,与外界废水收集系统相连接;散热装置一般设于外桶上部,采用冷凝水的方式吸附洗衣机产生的热量。

洗衣机的外桶既是水箱,又是集水器;在洗涤衣物的过程中,外桶是水箱,用于储存自来水与洗涤剂的混合液,混合液在外桶中有一定的水位,用于浸湿内桶的衣物,内桶在转轴的驱动下,不断旋转,将在内桶底部的衣物提升到高处再摔下进行摔打式洗涤;在脱水的过程中,外桶是集水器,内桶在转轴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衣物中的水分从内桶围壁上的若干小孔甩出内桶外,甩出的水被外桶收集,并通过与外桶底部排水口连通的排水系统排出洗衣机。

以上过程中,在进行衣物洗涤的过程中,内桶底部的衣物从高处摔下,进行摔打式洗涤,由于吸饱水分后的衣物常常重达300千克甚至更高,导致其对内桶的冲击力巨大,更有甚者,从高处摔下的衣物会对外桶及机座带来冲击力余量;同样地,在进行衣物脱水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转轴高速旋转,在脱水之初,饱含水分的衣物在旋转过程中,会对内桶内部产生拉扯式的力,因此,无论是用作洗衣机还是脱水机,在带脱水功能的洗衣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外桶和内桶容易变形损坏。

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内桶围壁上设有若干内凸棱;所述内凸棱可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围边结构,也可采用实心钢管或扁钢制成,且长度与内桶内部长度略小或等同;所述内凸棱可采用与内桶相同材质制成,可充当内桶围壁的加强筋,在同等尺寸的内桶和壁厚的前提下,设置内凸棱后的内桶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在进行洗涤或脱水步骤时,结构强度增加后的内桶在承受饱含水分的衣物的冲击时,其耐受时间增长,即其受压变形的几率降低,且其对外桶和机座的冲击减小,可降低洗衣机损坏的几率,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由于三角形的稳定性优于四边形,因此,将内凸棱垂直于转轴轴向的横截面设置为类三角形的围边结构,即横截面为三角形,且为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点处采用圆弧过渡,减少其对衣物的摩擦,防止勾破或划破衣物;其次,所述内凸棱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内桶内壁,三角形的围边结构相对于实心钢管或扁钢而言,在进行焊接时,其焊缝更为均匀,从而减小应力集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内凸棱与内桶为一体成型,且在三角形内凸棱与内桶的凹陷处,焊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构成三角形内凸棱的底边,可进一步增强内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洗衣机的容量大小不同,可在内桶内设置3至5个内凸棱,均匀分布在内桶内部,所述内凸棱的最大高度与内桶半径之比为0.2至0.4之间,在保证内桶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不占用内桶内部空间,从而保证洗衣机具有足够的洗衣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桶下部两侧对称设有外凸棱,所述外凸棱与外桶最低点间的夹角α为50°至70°。

为了提高外桶的结构强度,最简便的办法是,可以增大外桶材料的厚度,但由于工业洗衣机尺寸较大,一般外桶外径可达1.5米,长度可达2.5米,若增大外桶材料的厚度,则随之带来的是,洗衣机整体重量的增加,不便于运输,且外桶材料的厚度的增加也会增加洗衣机的制造成本,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外桶下部两侧对称设有外凸棱,外凸棱可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围边结构,也可采用实心钢管或扁钢制成,且长度与外桶长度略小或等同;所述外凸棱可采用与外桶相同材质制成,可充当外桶的加强筋,在同等尺寸的外桶和壁厚的前提下,设置外凸棱后的外桶的结构强度会大大增强。

一般来讲,洗衣机内的水位在外桶内部的1/5至1/3,结合工业用洗衣机的外桶外径1米至1.5米,可得出外凸棱与外桶最低点间的夹角α位于50°至70°之间,更进一步地,夹角α为50°或55°或60°或65°或70°;换言之,即将固定在外桶下部两侧且对称设置的外凸棱位于洗衣机内的水位线的两侧左右,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在进行衣物洗涤或脱水时,洗衣机内的水位线下方所受压力最大,尤其是,在水位线的两侧位置,外桶还会收到剪切力,因此,在此处设置外凸棱,可增大外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考虑到外凸棱位于外桶外侧,为了避免其尖角过多而损伤工人,可将外凸棱设置为垂直于转轴轴向的横截面为梯形,更进一步地,为等腰梯形状的围边结构;其次,所述等腰梯形状的外凸棱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外桶外侧,梯形状的围边结构相对于实心钢管或扁钢而言,在进行焊接时,其焊缝更为均匀,从而减小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在进行衣物洗涤或脱水时,位于洗衣机水位线下方的外桶所受压力最大,因此,在所述外凸棱之间、即在洗衣机水位线下方的外桶区域设有加厚板,可进一步增强外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还包括设置在外桶的围壁外侧的搭接装置,当内门和外门均开启时,用于封闭内桶与外桶之间的间隙。

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洗衣机还具有脱水机的功能,因此,在洗衣机的外桶和内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一般为60mm至100mm之间,当工人打开内门和外门后,向内桶内投递衣物时,由于间隙的存在,会出现衣物掉落在间隙内,若不注意,当投递完毕,进行洗衣或脱水时,掉落在间隙内的衣物会缠绕在外桶和内桶之间,导致故障而停机。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本技术方案中,设有搭接装置,用于封闭内桶与外桶之间的间隙;避免衣物掉落在间隙内,维持洗衣机的正常运作。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装置包括肘板和搭接板;所述肘板固定在外桶的围壁外侧;所述搭接板与肘板转动连接,且搭接板的有效长度不小于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的宽度。

现代常用的工业洗衣机,在开设内门和外门时,为操作方便,在设计之初,将内门大小设置为略小于外门,且在外门上设置把手,用于工人打开或关闭外桶,且为了保证其水密性,在内桶与外桶的开口四周或内门和外门的开口四周设有密封条,且在内桶与外桶的开口四周设置加强筋,便于增大开口处结构强度。

在本技术方案中,搭接装置由肘板和搭接板构成,内门和外门关闭状态时,搭接板处于自然垂下的位置;当工人打开内门和外门后,需先将搭接板翻折,直至搭接板完全覆盖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的宽度,随后,工人可向内桶内投放需要洗涤的衣物或将已脱水的衣物去除,可以防止衣物从间隙间掉落;其中,将搭接板能覆盖间隙宽度的部分称为搭接板的有效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板为L型,且保证L型的长边长度不小于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的宽度,当工人将搭接板翻折后,L型的短边可扣在内桶上的开口内侧,使搭接板在内桶与外桶构成相对稳定的支架结构,便于工人操作。

进一步地,为使衣物能完成沉浸在水中,需要使内桶内的水位在内桶内部的1/5至1/3之间,若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越大,则实际需要的水量越多,因此,为了降低外桶内的水位,可以采取减小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的方法实现,因此,在本技术方案中,将内门为内陷式安装在内桶上,且保证安装在内门上的手柄最外端不超过内桶围壁的外侧,可使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降低在40mm至70mm之间,从而减少实际洗涤衣物的用水量,从而减少洗涤水的排放,降低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术方案中设置内凸棱,在同等尺寸的内桶和壁厚的前提下,内桶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其受压变形的几率降低,且其对外桶和机座的冲击减小,可降低洗衣机损坏的几率,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2、在内桶内设置3至5个内凸棱,在保证内桶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不占用内桶内部空间,从而保证洗衣机具有足够的洗衣空间;

3、设置外凸棱和加厚板,增强外桶的结构强度;

4、设置搭接板,覆盖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的宽度,防止衣物从间隙间掉落,降低洗衣机故障几率;

5、将内门为内陷式安装在内桶上,减小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的宽度,从而减少实际洗涤衣物的用水量,从而减少洗涤水的排放,降低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洗衣机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洗衣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桶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内桶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外桶截面图。

图7为图7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包括固定在机座1上的外桶2、内桶3和由电机驱动的转轴5;所述内桶3同轴水平设置在外桶2内,且由转轴5的驱动而转动;所述内桶3的围壁上分布有若干小孔,且内桶3的围壁上设有内门32;所述内门32与内桶3之间采用锁扣33锁止;所述外桶2的围壁上设有与内门32位置对应的外门24;所述内桶3围壁上设有4个类三角形的的内凸棱31,且内凸棱31垂直于转轴5轴向的横截面设置为类三角形的围边结构,即横截面为三角形,且为等腰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点处采用圆弧过渡,减少其对衣物的摩擦,防止勾破或划破衣物;其次,所述内凸棱31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内桶3内壁,三角形的围边结构相对于实心钢管或扁钢而言,在进行焊接时,其焊缝更为均匀,从而减小应力集中。

如图4所示,内桶3内设置4个内凸棱31,均匀分布在内桶3内部,所述内凸棱31的最大高度与内桶3半径之比为0.27,在保证内桶3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不占用内桶3内部空间,从而保证洗衣机具有足够的洗衣空间。

在现有技术中,适用于工业生产的洗衣机主要由固定在机座1上的外桶2、内桶3和由电机驱动的转轴5构成;其次,工业用洗衣机还包括进水口、排水口、传动机构和散热装置6。其中,转轴5、传动机构和电机组成内桶3的驱动机构,与转轴5连接且用于洗涤衣物的内桶3套装在外桶2内,一般两者同轴水平放置;进水口一般设于外桶2的中上部,排水口一般设于外桶2的底部,与外界废水收集系统相连接;散热装置6一般设于外桶2上部,采用冷凝水的方式吸附洗衣机产生的热量。

洗衣机的外桶2既是水箱,又是集水器;在洗涤衣物的过程中,外桶2是水箱,用于储存自来水与洗涤剂的混合液,混合液在外桶2中有一定的水位,用于浸湿内桶3的衣物,内桶3在转轴5的驱动下,不断旋转,将在内桶3底部的衣物提升到高处再摔下进行摔打式洗涤;在脱水的过程中,外桶2是集水器,内桶3在转轴5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衣物中的水分从内桶3围壁上的若干小孔甩出内桶3外,甩出的水被外桶2收集,并通过与外桶2底部排水口连通的排水系统排出洗衣机。

以上过程中,在进行衣物洗涤的过程中,内桶3底部的衣物从高处摔下,进行摔打式洗涤,由于吸饱水分后的衣物常常重达300千克甚至更高,导致其对内桶3的冲击力巨大,更有甚者,从高处摔下的衣物会对外桶2及机座1带来冲击力余量;同样地,在进行衣物脱水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转轴5高速旋转,在脱水之初,饱含水分的衣物在旋转过程中,会对内桶3内部产生拉扯式的力,因此,无论是用作洗衣机还是脱水机,在带脱水功能的洗衣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外桶2和内桶3容易变形损坏。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内桶3围壁上设有若干内凸棱31;所述内凸棱31可采用横截面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围边结构,也可采用实心钢管或扁钢制成,且长度与内桶3内部长度略小或等同;所述内凸棱31可采用与内桶3相同材质制成,可充当内桶3围壁的加强筋,在同等尺寸的内桶3和壁厚的前提下,设置内凸棱31后的内桶3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在进行洗涤或脱水步骤时,结构强度增加后的内桶3在承受饱含水分的衣物的冲击时,其耐受时间增长,即其受压变形的几率降低,且其对外桶2和机座1的冲击减小,可降低洗衣机损坏的几率,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6所示,在所述外桶2下部两侧对称设有外凸棱21;一般来讲,洗衣机内的水位在外桶2内部的1/5至1/3,结合工业用洗衣机的外桶2外径1米至1.5米,可得出外凸棱21与外桶2最低点间的夹角α位于50°至70°之间,优选地,所述外凸棱21与外桶2最低点间的夹角α为58°,即将固定在外桶2下部两侧且对称设置的外凸棱21位于洗衣机内的水位线的两侧左右,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在进行衣物洗涤或脱水时,洗衣机内的水位线下方所受压力最大,尤其是,在水位线的两侧位置,外桶2还会收到剪切力,因此,在此处设置外凸棱21,可增大外桶2的结构强度。

更进一步地,考虑到外凸棱21位于外桶2外侧,为了避免其尖角过多而损伤工人,可将外凸棱21设置为垂直于转轴5轴向的横截面为梯形,更进一步地,为等腰梯形状的围边结构;其次,所述等腰梯形状的外凸棱21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外桶2外侧,梯形状的围边结构相对于实心钢管或扁钢而言,在进行焊接时,其焊缝更为均匀,从而减小应力集中。

现代常用的工业洗衣机,在开设内门32和外门24时,为操作方便,在设计之初,将内门32大小设置为略小于外门24,且在外门24上设置把手23,用于工人打开或关闭外桶2,且为了保证其水密性,在内桶3与外桶2的开口四周或内门32和外门24的开口四周设有密封条,且在内桶3与外桶2的开口四周设置加强筋,便于增大开口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搭接装置4由肘板41和搭接板42构成,所述肘板42固定在外桶2的围壁外侧;所述搭接板42与肘板41转动连接,且搭接板42的有效长度不小于内桶3与外桶2之间间隙的宽度;内门32和外门24关闭状态时,搭接板42处于自然垂下的位置;当工人打开内门32和外门24后,需先将搭接板42翻折,直至搭接板42完全覆盖内桶3与外桶2之间间隙的宽度,随后,工人可向内桶3内投放需要洗涤的衣物或将已脱水的衣物去除,可以防止衣物从间隙间掉落;其中,将搭接板42能覆盖间隙宽度的部分称为搭接板42的有效长度。

优选地,所述搭接板42为L型,且保证L型的长边长度不小于内桶3与外桶2之间间隙的宽度,当工人将搭接板42翻折后,L型的短边可扣在内桶3上的开口内侧,使搭接板42在内桶3与外桶2构成相对稳定的支架结构,便于工人操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内门32为内陷式安装在内桶3上,且保证安装在内门32上的手柄最外端不超过内桶3围壁的外侧。

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为保证洗衣机的工作效果,需要将衣物能沉浸在一定深度的水中,一般来讲,需要保证内桶3内的水位在内桶3内部的1/5至1/3之间,若内桶3与外桶2之间间隙越大,则实际需要的水量越多,因此,为了降低外桶2内的水位,可以采取减小内桶3与外桶2之间间隙的方法实现,因此,在实施例中,将内门32为内陷式安装在内桶3上,且保证安装在内门32上的手柄最外端不超过内桶3围壁的外侧,可使内桶3与外桶2之间间隙降低在40mm至70mm之间,从而减少实际洗涤衣物的用水量,从而减少洗涤水的排放,降低污染。

以上两个实施例,在同等尺寸的内桶和壁厚的前提下,内桶的结构强度大大增强,其受压变形的几率降低,且其对外桶和机座的冲击减小,可降低洗衣机损坏的几率,延长洗衣机的使用寿命;在内桶内设置4个内凸棱,在保证内桶具有足够强度的前提下,不占用内桶内部空间,从而保证洗衣机具有足够的洗衣空间;设置外凸棱和加厚板,增强外桶的结构强度;设置搭接板,覆盖内桶与外桶之间间隙的宽度,防止衣物从间隙间掉落,降低洗衣机故障几率。

显然,本实用新型虽然以上述实施例公开,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