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1582发布日期:2019-01-15 23:4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切边机,特别是一种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



背景技术:

无纺布生产完成后需要剪裁成特定的宽度,这样就需要对无纺布多余的边料进行剪裁,传统一些的车间,仍然是通过人工用刀具将无纺布废边进行裁剪的,现在的一些车间使用无纺布切边机对无纺布的废边进行切边,这样能对无纺布进行批量的切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纺布切边机【CN206477179U】,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无纺布起导向作用的导辑,机架上设置有呈圆柱状的第一连接杆和呈棱柱状的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活动连接有第二移动件,第一移动件一端与第一连接杆配合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筒,转动筒上转动设置有与导辑相配合的切刀,切刀工作时与导辑形成抵触,第二连接杆上活动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二移动件,第二移动件靠近导辑的二侧设置有固定件,穿过固定件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第一移动件的压紧件。上述切边机是在无纺布传输过程中进行切边,在传输过程中无纺布是摊开状态,此时无纺布会出现向中部收拢的情况,这就到无纺布切边后其宽度不均等,特别是高吸水性无纺布,其较蓬松,在输送过程中无法保证高吸水性无纺布的松紧状态统一,因此切边后得到的无纺布宽度不均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在收卷时实现切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收布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布辊轮靠近两端处均设有切边凹槽,所述机架上设有两组与切边凹槽一一对应的切割组件,每组切割组件均包括上滑座、下滑座以及连接在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的切割线,所述上滑座滑动连接在机架的顶板上,所述下滑座滑动连接在机架的底板上,所述切割线竖直设置,所述上滑座和下滑座能同步移动使得切割线穿过切边凹槽或者远离收布辊轮。

收布辊轮在完成高吸水性无纺布的收卷后,上滑座和下滑座带动切割线靠近收布辊轮,此时收布辊轮持续转动,切割线持续靠近收布辊轮,在靠近的过程中切割线会向对应收布辊轮上高吸水性无纺布一侧的边沿切割,当切割线移动至穿过切边凹槽的位置时完成切边工序;由于此时高吸水性无纺布为收卷状态,卷绕紧密,位于两根切割线之间的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宽度均相同,不会出现褶皱等情况,因此切边后的高吸水性无纺布宽度均等;进一步的将切边和收卷集成到一起,使得高吸水性无纺布的生产线结构更紧凑,占用面积更小,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上述的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中,所述机架的顶板和底板上均固定有电缸,所述上滑座固定在位于机架顶板上的电缸的移动端上,所述下滑座固定在位于机架底板上的电缸的移动端上。通过电缸的移动端来回移动来带动上滑座或者下滑座来回移动,且使得滑座和下滑座移动保持同步,保证切割线保持竖直。

在上述的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中,所述上滑座上开设有供切割线穿过的穿孔,所述切割线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位于切割线的两侧分别具有抵靠斜面,两个抵靠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上滑座和限位板之间设有两块斜楔块,两块所述斜楔块分别与两个抵靠斜面抵靠。通过将斜楔块向限位板内移动能将限位板向上顶起,从而使得切割线保持绷紧状态,保证切割效果,两个斜楔块的朝向相反,因此能起到自锁作用,避免在切割时两个斜楔块被推动。

在上述的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中,所述机架的顶板上开设有呈长条形且与收布辊轮垂直的通孔,固定有上滑座的电缸固定在顶板的上侧面上,所述上滑座位于通孔的正上方,所述切割线穿过通孔。该结构保证上滑座的固定稳定。

在上述的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中,所述切割线为钢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具有能在收卷时实现切边,使得切边后的高吸水性无纺布宽度均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上滑座与限位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顶板;12、通孔;13、底板;2、收布辊轮;21、切边凹槽;22、辊体;23、插接杆;24、连接头;25、插接孔;3、上滑座;31、下滑座;32、切割线;33、限位板;331、抵靠斜面;34、斜楔块;35、电缸;4、摆杆;41、压紧辊;42、扭簧;43、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切边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收布辊轮2,收布辊轮2靠近两端处均设有切边凹槽21,机架1上设有两组与切边凹槽21一一对应的切割组件,每组切割组件均包括上滑座3、下滑座31以及连接在上滑座3和下滑座31之间的切割线32,切割线32为钢丝,上滑座3滑动连接在机架1的顶板11上,下滑座31滑动连接在机架1的底板13上,切割线32竖直设置,上滑座3和下滑座31能同步移动使得切割线32穿过切边凹槽21或者远离收布辊轮2。

机架1的顶板11和底板13上均固定有电缸35,上滑座3固定在位于机架1顶板11上的电缸35的移动端上,下滑座31固定在位于机架1底板13上的电缸35的移动端上。通过电缸35的移动端来回移动来带动上滑座3或者下滑座31来回移动,且使得滑座和下滑座31移动保持同步,保证切割线32保持竖直。机架1的顶板11上开设有呈长条形且与收布辊轮2垂直的通孔12,固定有上滑座3的电缸35固定在顶板11的上侧面上,上滑座3位于通孔12的正上方,切割线32穿过通孔12。

上滑座3上开设有供切割线32穿过的穿孔,切割线32的上端固定有限位板33,限位板33上位于切割线32的两侧分别具有抵靠斜面331,两个抵靠斜面331的倾斜方向相反,上滑座3和限位板33之间设有两块斜楔块34,两块斜楔块34分别与两个抵靠斜面331抵靠。通过将斜楔块34向限位板33内移动能将限位板33向上顶起,从而使得切割线32保持绷紧状态,保证切割效果,两个斜楔块34的朝向相反,因此能起到自锁作用,避免在切割时两个斜楔块34被推动。

收布辊轮2包括辊体22和位于辊体22一端的连接头24,辊体22上靠近另一端处开设有上述切边凹槽21,连接头24的直径与辊体22的直径相同,连接头24的一端具有插接杆23,插接杆23的直径小于连接头24的直径,辊体22的一端端部开有插接孔25,插接杆23的长度大于插接孔25的深度,插接杆23插入插接孔25内并通过花键与辊体22周向定位,在插接杆23插入插接孔25后连接头24和辊体22的一端之间形成另一个切边凹槽21。使用时连接头24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一侧上,辊体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的另一端,在需要将收卷切边后的无纺布取下时只需将连接头24从辊体22上抽出即可将辊体22取下,方便了收卷切边后的无纺布的拿取。

机架1的两侧板上均铰接有摆杆4,两根摆杆4的摆动端之间转动连接有压紧辊41,压紧辊41位于收布辊轮2的上方,机架1的侧板和摆杆4的中部之间还设使得摆杆4始终具有向下摆动趋势的压紧弹性件。压紧弹性件为扭簧42,扭簧42的两段均具弯折呈套环,机架1的侧板上固定有套杆43,扭簧42一端的套环套设在套杆43上,摆杆4中部的上侧开设有挂钩,扭簧42另一端的套环套在挂钩上。压紧辊41位于收布辊轮2远离切割线32的一侧,保证不会与切割线32接触;在收卷时压紧辊41会压在收卷后无纺布的外侧,避免无纺布收卷时出现蓬松的状态,压紧弹性件使得压紧辊41作用在无纺布上的压力足够压实无纺布。

收布辊轮2在完成高吸水性无纺布的收卷后,上滑座3和下滑座31带动切割线32靠近收布辊轮2,此时收布辊轮2持续转动,切割线32持续靠近收布辊轮2,在靠近的过程中切割线32会向对应收布辊轮2上高吸水性无纺布一侧的边沿切割,当切割线32移动至穿过切边凹槽21的位置时完成切边工序;由于此时高吸水性无纺布为收卷状态,卷绕紧密,位于两根切割线32之间的高吸水性无纺布的宽度均相同,不会出现褶皱等情况,因此切边后的高吸水性无纺布宽度均等;进一步的将切边和收卷集成到一起,使得高吸水性无纺布的生产线结构更紧凑,占用面积更小,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