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1607发布日期:2019-04-30 19:07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熨斗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蒸汽熨斗。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蒸汽熨斗来熨烫衣服,通过由熨斗底板喷射的高温蒸汽穿过衣服纤维而消除其表面皱折,使衣服变得自然而平整;同时由于高温蒸汽的作用,又起到了去除异味和杀菌除螨的功效。但不管是早期的一体式带水箱蒸汽电熨斗,还是后来出现的分体式蒸汽电熨斗产品,使用时都会有水珠协同蒸汽一起出来,将衣服弄湿影响熨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更加稳定、不易喷出水珠的蒸汽熨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蒸汽熨斗,包括熨斗主体和固定在熨斗主体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熨斗主体包括底板和边沿与底板密封连接的盖体,所述底板的上侧面密封固定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下侧面冲压形成通气槽,所述底板上与通气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孔,所述三角板的上侧面固定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的第一出口与三角板的通气槽连通,所述调节阀的第二出口与底板和盖体围成的空腔连通,所述调节阀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连通,所述调节阀的进气口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与第一出口或第二出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盖体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调节阀的扳手。

其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当调节阀的进气口与第一出口连通的时候,蒸汽熨斗开始工作;当调节阀的进气口与第二出口连通的时候,蒸汽熨斗保持加热状态,当与蒸汽熨斗相连的锅炉关闭时,蒸汽熨斗停止工作;扳手的设计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调节阀,扳手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当扳手处于初始位置时,进气口与第二出口连通,当扳手向内转动后,进气口与第一出口连通。上述底板、三角板以及调节阀的结构有利于使蒸汽熨斗在熨烫间隙仍旧能够保持加热状态,随时可以重新开始熨烫,并且进一步的,由于底板和三角板一直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重新开始熨烫时水蒸气不容易预冷凝结成水珠,有利于提高本蒸汽熨斗的稳定性,熨烫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熨斗中,所述底板的上侧面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所述盖体的后侧设置有与进气管密封连接的进气孔以及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内侧连接有与底板的后端部连接吸管,排水孔的外侧密封固定有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水箱连通的排水管。上述底板和汽水分离器的设置有利于将底板上凝结的水抽出,有利于提高本蒸汽熨斗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熨斗中,所述调节阀包括筒状的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圆柱状的阀芯,所述进气孔位于阀体底部的中心处,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位于阀体底部的外侧,所述阀芯内设置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进气孔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端可以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蒸汽熨斗中,所述通气槽包括后宽前窄的中槽体,中槽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中槽体连通的侧槽体,侧槽体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侧槽体的长度沿从前到后方向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三角板以及调节阀的结构有利于使蒸汽熨斗在熨烫间隙仍旧能够保持加热状态,随时可以重新开始熨烫,并且进一步的,由于底板和三角板一直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重新开始熨烫时水蒸气不容易预冷凝结成水珠,有利于提高本蒸汽熨斗的稳定性,熨烫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和三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和三角板的剖视图。

图中,1、把手;2、底板;3、盖体;4、三角板;5、通气槽;6、出气孔;7、进气口;8、第一出口;9、第二出口;10、进气孔;11、排水孔;12、汽水分离器;13、阀体;14、阀芯;15、气体通道;16、中槽体;17、侧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本蒸汽熨斗包括熨斗主体和固定在熨斗主体上的把手1,熨斗主体包括底板2和边沿与底板2密封连接的盖体3,底板2的上侧面密封固定有三角板4,三角板4的下侧面冲压形成通气槽5,底板2上与通气槽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气孔6,三角板4的上侧面固定有调节阀,调节阀的第一出口8与三角板4的通气槽5连通,调节阀的第二出口9与底板2和盖体3围成的空腔连通,调节阀的进气口7与进气管连通,调节阀的进气口7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与第一出口8或第二出口9中的一个连通,盖体3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调节阀的扳手。

进一步的,底板2的上侧面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盖体3的后侧设置有与进气管密封连接的进气孔10以及排水孔11,排水孔11的内侧连接有与底板2的后端部连接吸管,排水孔11的外侧密封固定有汽水分离器12,汽水分离器12的另一端连接有与水箱连通的排水管。上述底板2和汽水分离器12的设置有利于将底板2上凝结的水抽出,有利于提高本蒸汽熨斗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调节阀包括筒状的阀体13以及设置在阀体13内的圆柱状的阀芯14,进气孔10位于阀体13底部的中心处,第一出口8和第二出口9均位于阀体13底部的外侧,阀芯14内设置有气体通道15,气体通道15的一端与进气孔10连通,气体通道15的另一端端可以与第一出口8和第二出口9连通。

进一步的,通气槽5包括后宽前窄的中槽体16,中槽体1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与中槽体16连通的侧槽体17,侧槽体17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侧槽体17的长度沿从前到后方向逐渐增大。

本蒸汽熨斗工作时,当调节阀的进气口7与第一出口8连通的时候,蒸汽熨斗开始工作;当调节阀的进气口7与第二出口9连通的时候,蒸汽熨斗保持加热状态,当与蒸汽熨斗相连的锅炉关闭时,蒸汽熨斗停止工作;扳手的设计能够更加方便的控制调节阀,扳手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当扳手处于初始位置时,进气口7与第二出口9连通,当扳手向内转动后,进气口7与第一出口8连通。上述底板2、三角板4以及调节阀的结构有利于使蒸汽熨斗在熨烫间隙仍旧能够保持加热状态,随时可以重新开始熨烫,并且进一步的,由于底板2和三角板4一直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重新开始熨烫时水蒸气不容易预冷凝结成水珠,有利于提高本蒸汽熨斗的稳定性,熨烫效果更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