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训练服领子的夹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950发布日期:2019-01-25 17:3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作训练服领子的夹紧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子制作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制作训练服领子的夹紧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服装最主要的部位之一的领子较其他部位的缝制存有很大的难度,一般普通工人难以达到其质量要求,即使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将内领与外领缝制的很好,服装企业培养这样的熟练工人是需要时日的,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认真细致的训练,而服装领子缝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服装的品质。在大批量、工业化的服装生产中,制领工序需要由多个工人来承担,由于个体之间的技术差异,缝制出的领子也会存在差异,从而降低了服装的质量。对于服装来说,领子的摆型也很重要,需要达到领子不反翘的效果,因此在加工时需要领里平整,领面留有一定松量。服装加工厂在生产制作服装领子时,一般是徒手加工,劳动强度高、质量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作训练服领子的夹紧固定装置,其克服了上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现有服装加工厂在缝制内领与外领一般是徒手加工,劳动强度高、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制作训练服领子的夹紧固定装置,包括设有限位板的缝纫机工作面板、压紧装置、模板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杆安装支架、至少一个液压杆、中部设有上针缝槽的压板,所述上针缝槽纵向贯穿压板,所述模板装置包括底板、下针缝槽、固定安装在底板右端的固定模边、设置在底板左端的滑动模边、设置在固定模边上下两端的限位模边、滑轨槽、内丝套筒、滑块、调节螺栓,所述下针缝槽设置在底板上面中间,所述限位模边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滑轨槽设置在底板下部中间并与下针缝槽相连通,所述内丝套筒固定安装在底板左端中间部位并贯穿底板与滑轨槽相连通,所述滑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滑轨槽内,所述调节螺栓贯穿内丝套筒与滑块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部通过连接杆与滑动模边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安装支架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一侧,所述液压杆上端固定安装在液压杆安装支架上端,所述液压杆下端固定安装在压板上,所述底板可滑动的安装在限位板内,所述上针缝槽、下针缝槽、滑轨槽中心均在同一竖直线上。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和/或改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针缝槽左端还设有刻度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杆下端与压板之间还设有过渡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底板、过渡板均为透明材料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模边、固定模边与限位模边的高度均超过5毫米。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将嵌装好的内领与外领放置在固定模边与滑动模边之间,通过液压杆将压板压在固定模边与滑动模边上,继而将内领与外领固定在固定模边与滑动模边之间,通过底板与限位板将压紧好内领与外领的压板同底板一同推至缝纫下部,通过上针缝槽与下针缝槽进行缝制,待缝制完成通过液压杆将压板升起,将缝制好的内领与外领取出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在缝制不同尺寸的内领与外领时,无需再更换模板装置,仅需通过调节螺栓调节滑块的的位置来改变滑动模边与固定模边之间的尺寸,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服装加工厂在缝制内领与外领一般是徒手加工,劳动强度高、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模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压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限位板,2为缝纫机工作面板,3为液压杆安装支架,4为液压杆,5为上针缝槽,6为压板,7为底板,8为下针缝槽,9为固定模边,10为滑动模边,11为滑轨槽,12为内丝套筒,13为滑块,14为调节螺栓,15为连接杆,16为刻度线,17为过渡板,18为限位模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列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行描进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3、4所示,一种制作训练服领子的夹紧固定装置,包括设有限位板1的缝纫机工作面板2、压紧装置、模板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液压杆安装支架3、至少一个液压杆4、中部设有上针缝槽5的压板6,所述上针缝槽5纵向贯穿压板6,所述模板装置包括底板7、下针缝槽8、固定安装在底板6右端的固定模边9、设置在底板7左端的滑动模边10、设置在固定模边上下两端的限位模边18、滑轨槽11、内丝套筒12、滑块13、调节螺栓14,所述下针缝槽8设置在底板7上面中间,所述限位模边18固定安装在底板7上,所述滑轨槽11设置在底板7下部中间并与下针缝槽8相连通,所述内丝套筒12固定安装在底板7左端中间部位并贯穿底板7与滑轨槽11相连通,所述滑块13可滑动的设置在滑轨槽11内,所述调节螺栓14贯穿内丝套筒12与滑块13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3上部通过连接杆15与滑动模边10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安装支架3下端固定安装在底板7一侧,所述液压杆4上端固定安装在液压杆安装支架3上端,所述液压杆4下端固定安装在压板6上,所述底板6可滑动的安装在限位板1内,所述上针缝槽5、下针缝槽8、滑轨槽11中心均在同一竖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时,将嵌装好的内领与外领放置在固定模边9与滑动模边10之间,通过液压杆4将压板6压在固定模边9与滑动模边10上,继而将内领与外领固定在固定模边9与滑动模边10之间,通过底板7与限位板1将压紧好内领与外领的压板6同底板7一同推至缝纫下部,通过上针缝槽5与下针缝槽8进行缝制,待缝制完成通过液压杆4将压6升起,将缝制好的内领与外领取出进行下一道工序的生产,在缝制不同尺寸的内领与外领时,无需再更换模板装置,仅需通过调节螺栓14调节滑块13的的位置来改变滑动模边10与固定模边9之间的尺寸,实用性更强,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服装加工厂在缝制内领与外领一般是徒手加工,劳动强度高、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种制作训练服领子的夹紧固定装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或/和改进:

如图1、3所示,所述下针缝槽8左端还设有刻度线16。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刻度线16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判断滑动模边10与固定模边9之间的距离。

如图1所示,所述液压杆4下端与压板6之间还设有过渡板17。根据实际需要这里设置过渡板17是为了将液压杆4对压板6的压力分散到过渡板17上,通过过渡板17对压板6进行施压。

如图1、2、3、4所示,所述压板6、底板7、过渡板17均为透明材料制成。这里将压板6、底板7、过渡板17均设为透明材料制成是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在缝制过程中观察缝制状态。

如图1、2、3所示,所述滑动模边10、固定模边9与限位模边18的高度均不超过5毫米。根据实际需要,这里将滑动模边10与固定模边9之间的尺寸设为不超过5毫米是为了避免其高度过高导致压板6与底板7之间的空隙过大,导致在缝制过程中内领与外领发生位移,不能保证缝制质量。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的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