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纬机的电磁选针器的故障检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2947发布日期:2019-04-23 23:5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纬机的电磁选针器的故障检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纬机的配套装置,特别是选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机械中的圆纬机基本上采用电子选针器作为实现电子提花的关键部件。主流的电子选针器分包含压电陶瓷选针器和电磁选针器两种,而电磁选针器由于成本低,故障率低,因而得到市场普遍认可。电磁选针器一般由铝架、电磁线圈、电磁铁驱动板、带有永磁体的选针刀头、刀头转动轴和刀头挡板等部件组成。电磁选针器内部设有电器元件,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到提花动作数据后,分别实施到对应的电磁线圈,通过改变电磁线圈的电流方向,驱动内嵌永磁体的选针刀头摆动到不同位置,从而达到选针的目的,完成一次纱线的编织。

但是,目前电磁选针器的数据控制基本都采用开环控制的方式,也就是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主控系统发过来的数据实施在电磁线圈上就结束了。而实际上选针刀头是否动作,或者是否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动作到位,主控系统是不知道的。从而出现由于选针刀头的问题导致实际生产中产生大量的疵布,使客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不足的新式电磁选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圆纬机的电磁选针器的故障检修系统,包括选针器,所述选针器包括铝架,所述铝架内设有电磁铁,所述铝架的前端设有选针刀头,所述选针刀头与铝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铝架的后端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中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电磁铁电连接,还包括警报器,所述铝架上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选针刀头的旁边,所述检测装置、警报器均与控制元件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发光元件与感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分别安装在刀头的两侧面,所述感光元件与控制元件电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铝架的前端包括有电磁铁外壳,所述电磁铁外壳上开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靠近所述的选针刀头,所述发光元件安装在透光孔的上端,所述感光元件安装在透光孔的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选针刀头包括刀架、刀尖以及永磁体,所述刀尖安装在刀架的前端,所述永磁体安装在刀架的后端,所述转轴与刀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透光孔位于永磁体的旁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孔有两个,两个所述的透光孔分别位于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也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选针刀头旁安装了检测装置,利用检测装置判断选针刀头的到位情况,通过比对选针刀头的到位时间以及到位位置,提前对选针器的故障做出判断,减少疵布的产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选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圆纬机的电磁选针器的故障检修系统,包括选针器1,所述选针器包括铝架11,所述铝架11内设有电磁铁12,所述铝架11的前端设有选针刀头13,所述选针刀头13与铝架11通过转轴14连接,所述铝架11的后端设有线路板(图中未视),所述线路板中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电磁铁电连接,还包括警报器,所述铝架11上设有检测装置2,所述检测装置2安装在选针刀头13的旁边,所述检测装置2、警报器均与控制元件电连接。

引起选针器故障的原因有多种,有内因以及外因,但是现有的选针器故障检测系统中,基本都是只针对选针器内部的电磁铁或者是电器元件进行检修,即只排除了内因,但是对于外因(例如选针器的工作环境)所引起的故障,现行没办法进行检定。而通过在选针刀头旁边设置检测装置,对选针刀头的动作进行实时的检测,从根本上对选针器进行检修,从而尽早发现选针器的故障,将故障信号通过警报器通知维修人员,降低疵布的发生。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发光元件与感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分别安装在刀头的两侧面,所述感光元件与控制元件电连接。利用感光元件进行检修,不仅使得检修的精度高,而且检修的成本低,安装方便。因为选针器的结构很紧凑,想增加元件对选针刀头进行动作的检定,空间很有限。利用感光元件的特性,可以直接输出电信号,省去了模数转换器,使得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铝架的前端包括有电磁铁外壳,所述电磁铁外壳上开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靠近所述的选针刀头,所述发光元件安装在透光孔的上端,所述感光元件安装在透光孔的下端。为了进一步简化安装的结构,通过在电磁铁外壳上开了透光孔,将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安装在透光孔两侧,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当然了,所述的检测装置除了直接安装在铝架上,还可以安装在其他地方,只要检测装置能对选针刀头的摆动位置进行检测判断即可。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选针刀头包括刀架、刀尖以及永磁体,所述刀尖安装在刀架的前端,所述永磁体安装在刀架的后端,所述转轴与刀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透光孔位于永磁体的旁边。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透光孔有两个,两个所述的透光孔分别位于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也有两个。

选针刀的动作通常是通过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电流方向,在磁芯上产生N极或S极,从而驱动嵌有永磁体的选针刀往复摆动,实现选针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在选针刀的永磁体背面安装一个小的发光板,发光板的两边各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在选针刀的永磁体正面安装一个小的感光板,感光板的两边对应发光板的两个光源位置分别有一个感光元件(例如光敏三极管)。当选针刀向左摆动的时候,左边光线增多,从而令左边感光元件随着光强度加大产生一个电信号,系统便可根据电信号的变化判断选针刀的位置。同时右边的光线减少,当选针刀摆动到位时,右边的光线基本上被永磁体完全遮挡。当选针刀向右摆动的时候,右边光线增多,从而令右边感光元件随着光强度加大产生一个电信号,系统便可根据电信号的变化判断选针刀的位置。同时左边的光线减少,当选针刀摆动到位时,左边的光线基本上被永磁体完全遮挡。如此不断重复下去,便可实现对电磁选针器中选针刀的摆动位置进行实时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故障检修方法如下:A、在电磁选针器上安装检测装置;B、检定正常工作时选针刀头的动作时间以及到位位置,分别得出参考时间T1,以及参考位置S1;C、工作的时候,通过检测装置测量选针刀头的到位时间T2,以及到位位置S2;D、比对S1、S2以及T1、T2,并将结果反馈到控制元件,由控制元件做出逻辑判断。

现有的故障检修方法中,都没有考虑到选针刀头的到位时间,但是选针器在出现故障的时候,除了刀头到位不准确外,还有可能是到位的时间延后的,而当刀头到位延后后也会出现疵布,但是该疵布比较隐蔽,需要后期专门检查才能发现,而且刀头在运行中,收到粉尘以及布絮的侵扰,也会使得刀头的到位时间延误,而长期的延误就很容易导致刀头的不到位,从而出现疵布。而本方法中,创新地对选针刀头的到位时间进行检定,通过比对时间去判断选针器是否故障,缩短了故障的发现时间,减少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检测装置使用的是光敏检测元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