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植绒绣的平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5697发布日期:2019-03-15 20:3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植绒绣的平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刺绣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生产植绒绣的刺绣设备。



背景技术:

绣花机按照绣制功能可分为:普通平绣机、金片绣(分单金、双金、叠金、四金)、毛巾绣、缠绕绣(绳绣)、激光绣、植绒绣、帽绣成衣绣、高速机等。现有的平绣机主要包括刺布机构、引线机构、挑线机构及旋梭机构等。平绣机的绣品主要为平面,随着刺绣行业的发展,植绒绣因其立体绣品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对于已经大量采购了平绣机的厂家再次采购植绒绣机成本太高。平绣机改植绒绣机的做法逐渐兴起,但是将平绣机改为植绒绣需要较大的改动,且更改后便不能进行平绣作业,这成为一直困扰已大量采购平绣机的厂家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植绒绣的平绣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产植绒绣的平绣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平绣装置和传动装置,平绣装置包括刺布装置、引线装置、挑线装置,传动装置包括上轴和下轴,上轴与刺布装置连接带动刺布装置上下运动,还包括钩剪装置,所述钩剪装置包括安装框,安装框内铰接有通过摆动将垂直进入安装框内的绣线勾住的线钩,所述线钩旁设置有通过摆动与线钩侧面摩擦接触将线钩上绣线切断的切刀,所述安装框内设置有驱动线钩和切刀摆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铰接在安装框内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有驱动线钩摆动的线钩驱动块以及驱动切刀摆动的切刀驱动块,所述线钩驱动块和切刀驱动块均为偏心凸轮结构,下轴带动驱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内铰接有固定切刀的切刀轴、驱动轴、固定线钩的线钩轴,所述驱动轴铰接在安装框中部,所述切刀轴和线钩轴分别布置在驱动轴两侧的侧上方和侧下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钩通过线钩连接段固定在线钩轴上,所述切刀通过切刀连接段固定在切刀轴上,所述线钩连接段由安装框的一侧的下方向安装框另一侧的上方延伸,所述切刀连接段由安装框一侧上方向着安装框另一侧下方延伸,所述线钩开口与切刀相对,所述线钩在线钩驱动块作用下向切刀方向摆动,所述切刀在切刀驱动块作用下向线钩方向摆动并与线钩侧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钩轴和切刀轴上均设置有驱动线钩轴和切刀轴转动复位的扭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外通过铰接架铰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端部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伸出安装框的部分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下轴与主轴连接带动主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铰接架包括一个安装筒,所述主轴铰接在安装筒内,所述安装筒端部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框侧壁外的凸缘,安装筒靠近凸缘的一端圆周上设置有将驱动齿轮露出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钩驱动块和切刀驱动块均包括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弧段,圆弧段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所述线钩驱动块和切刀驱动块的圆弧中心开设安装孔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上,其中线钩驱动块的直径较大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直径较小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切刀驱动块的直径较大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小于直径较小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沿着驱动轴轴向,切刀驱动块直径较大的圆弧段投影在线钩驱动块直径较大的圆弧段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钩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侧面的U型开口,所述U型开口的内顶边、内侧边以及内底边均为直边,所述线钩顶部为弧面,所述线钩顶部与U型开口的内顶边相交形成一个尖角,所述U型开口的内底边长于内顶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钩的内顶边与内侧边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内侧边与内底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线钩驱动块和切刀驱动块通过顶丝与驱动轴紧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平绣机上的旋梭装置更换成钩剪装置,实现了对平绣机的快速改造,实现在不破坏原有平绣机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完成植绒绣品的加工。钩剪装置可以与驱动平绣机内悬梭装置的下轴连接,适应性更好,且更换和改造更加方便。驱动装置在下轴的带动下驱动驱动轴转动,通过驱动轴的转动带动线钩驱动块以及切刀驱动块转动,驱动轴在转动过程中线钩驱动块首先驱动线钩摆动,线钩在摆动过程中将进来的绣线钩住,然后切刀在切刀驱动块的摆动下与线钩摩擦接触最终实现将钩线快速平整的切断,实现在平绣机内进行植绒绣品的加工。

线钩驱动块和切刀驱动块均为偏心凸轮机构,且均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圆弧段组成,沿着驱动轴轴向看,即从驱动轴侧面看,切刀驱动块直径较大的圆弧段投影在线钩驱动块直径较大的圆弧段内,通过转动切刀驱动块或者线钩驱动块来改变切刀驱动块与线钩驱动块的较大的圆弧段对应的位置,如此便可实现线钩在不同的摆动位置与切刀接触,以达到植绒长短的调节。

线钩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侧面的U型开口,U型开口的内顶边、内侧边以及内底边均为直边,且内顶边与内侧边的夹角小于90度,内侧边与内底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绣线进入线钩侧面开口内以后不容出现脱钩现象,可以适应棉线、双线、尼龙线等多种绣线,并且可以进行双线绣,达到节能、高速、不挑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钩剪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线钩钩住绣线后切断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驱动轴、切刀轴、线钩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主视图;

图6是图4后视图;

图7是驱动轴与线钩驱动块以及切刀驱动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框,2、线钩,3、切刀,4、驱动轴,5、线钩驱动块,6、切刀驱动块,7、铰接架,8、主轴,9、驱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切刀轴,12、线钩轴,13、线钩连接段,14、切刀连接段,20、机架,21、引线装置,22、挑线装置,23、上轴,24、下轴,25、钩剪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生产植绒绣的平绣机,如图1~7所示,包括机架20以及设置在机架20上的平绣装置和传动装置,平绣装置包括刺布装置、引线装置21、挑线装置22、钩剪装置25,传动装置包括上轴23和下轴24,上轴23与刺布装置连接带动刺布装置上下运动。钩剪装置25包括安装框、铰接在安装框内的线钩2、切刀3以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线钩2摆动将垂直进入安装框1内的绣线勾住,同时驱动装置还驱动切刀3摆动与线钩2侧面接触并将绣线切断。

安装框1由两侧的端面和前后的侧壁围成,安装框1前后两个相对的侧壁上通过轴承铰接有切刀轴11、驱动轴4和线钩轴12,驱动轴4铰接在安装框1中部,切刀轴11和线钩轴12分别布置在驱动轴4两侧的侧上方和侧下方。同时为了使得切刀轴11和线钩轴12不会在安装框1内前后晃动,可以在切刀轴11上安装圆柱状的紧固块,紧固块可以通过顶丝固定在安装框的前侧壁的两侧面位置,通过紧固块将切刀轴11 与安装框1铰接的轴承内圈顶紧,线钩轴12也可用同样的方式固定。切刀3固定连接在切刀轴11上,线钩2固定连接在线钩轴12上,下轴24带动驱动轴4转动。

安装框1外通过铰接架7铰接有主轴8,其中铰接架7包括一个安装筒,主轴8铰接在安装筒内,安装筒端部设置有固定在安装框1侧壁外的凸缘,安装筒靠近凸缘的一端圆周上设置有将驱动齿轮9暴露的缺口,主轴8另一端用于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轴4伸出安装框1的部分安装有从动齿轮10,驱动齿轮9与从动齿轮10啮合。其中下轴4和主轴8之间也可以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连接,从而将下轴24的转动一级一级的传递到驱动轴4处。

线钩2通过线钩连接段13固定在线钩轴12上,切刀3通过切刀连接段14固定在切刀轴11上。线钩连接段13由安装框1的一侧的下方向安装框1另一侧的上方延伸,切刀连接段14由安装框1一侧上方向着安装框1另一侧下方延伸,线钩2开口与切刀3相对,线钩2在线钩驱动块5作用下向切刀3方向摆动,切刀3在切刀驱动块6作用下向线钩2方向摆动并与线钩2侧面接触。线钩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侧面的U型开口, U型开口上端的内顶边、侧端的内侧边以及底端的内底边均为直边,线钩顶部为弧面,线钩顶部与U型开口的内顶边相交形成一个尖角,所述U型开口的内底边长于内顶边。内顶边与内侧边的夹角小于90度,内侧边与内底边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其中线钩轴12和切刀轴11上均设置有驱动线钩轴12和切刀轴11转动复位的扭簧,线钩连接段13背面靠在切刀轴11上,切刀连接段14背面靠在线钩轴12上。

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轴4,驱动轴4上固定有驱动线钩2的线钩驱动块5以及驱动切刀3的切刀驱动块6,线钩驱动块5和切刀驱动块6均为偏心凸轮结构,线钩驱动块5和切刀驱动块6通过圆周上的顶丝与驱动轴4紧固。线钩驱动块5和切刀驱动块6均包括两个直径不同的圆弧段,圆弧段之间通过过渡段连接,线钩驱动块5和切刀驱动块6的圆弧中心开设安装孔固定连接在驱动轴4上,其中线钩驱动块5的直径较大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大于直径较小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切刀驱动块6的直径较大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小于直径较小的圆弧段对应的圆心角。沿着驱动轴4轴向角度看,切刀驱动块6直径较大的圆弧段投影在线钩驱动块5直径较大的圆弧段内。通过转动切刀驱动块或者线钩驱动块来改变切刀驱动块与线钩驱动块的较大的圆弧段对应的位置,如此便可实现线钩在不同的摆动位置与切刀接触,以达到植绒1~8cm长短的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