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切刀的服装裁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573发布日期:2019-04-09 20:52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切刀的服装裁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切刀的服装裁床。



背景技术:

裁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待加工零件进行切刀或裁剪台的更换,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全自动吸塑一体机中,裁床设备已不是一个独立的设备,而是作为全自动吸塑一体机的一个部分,即裁床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其他设备相连共同完成全自动吸塑工序。

传统的裁床,结构比较复杂且切刀或裁剪台的更换都在入口或出口方向,由于与其他部件距离较近,故更换和维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出一种便于更换切刀的服装裁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便于更换切刀的服装裁床,包括裁床和设置在裁床上的四个裁床立腿,立腿之间设有裁剪台,在两个侧部立腿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中部内凹形成一换刀槽;在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刀架,所述吊刀架正对换刀槽槽底开设的进刀孔,所述进刀孔的形状尺寸与吊刀架的形状尺寸相适应;在所述支架两侧之间横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与安装在裁床一侧的驱动电机连接,在裁床的另一侧开设有换刀孔;在所述螺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在螺杆的驱动下可以左右移动,在所述滑套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一伸缩杆,在所述伸缩杆的活动部末端安装有压盘,在所述压盘的下端面上可拆卸安装有切刀,所述切刀可在压盘的带动下穿过进刀孔并卡接在吊刀架中;在所述吊刀架的内壁上开设有楔形槽,在所述切刀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槽相配合的楔形凸起,用于限定切刀的位置和固定切刀。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为液压缸,固定部安装在滑套上,活动部与压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刀孔、压盘、切刀及吊刀架的形状尺寸相互保持适应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为矩形框状的刀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支架之间设置螺杆,进而带动滑套往复移动移动与进刀孔和换刀孔之间,易于自动化控制,在需要换刀操作时,通过控制伸缩杆将切刀由吊刀架中提出,再平移至换刀孔,便于更换切刀,使用安全,便于操作,劳动强度小,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吊刀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刀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刀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

一种便于更换切刀的服装裁床,包括裁床和设置在裁床上的四个裁床立腿1,立腿1之间设有裁剪台2,在两个侧部立腿1之间固定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中部内凹形成一换刀槽31,所述换刀槽31用于容纳其他部件,为换刀操作提供空间,同时换刀槽31的断面形状为槽钢形状,具有适当的强度;在所述支架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刀架4,所述吊刀架4正对换刀槽31槽底开设的进刀孔,所述进刀孔的形状尺寸与吊刀架4的形状尺寸相适应;在所述支架3两侧内壁之间横跨设置有螺杆5,所述螺杆5一端与安装在裁床一侧的驱动电机6连接,在裁床的另一侧开设有换刀孔7;在所述螺杆5上套设有滑套8,所述滑套8在螺杆5的驱动下可以左右移动,在螺杆5的驱动下,滑套可根据使用要求滑动之换刀孔7内或者延伸至换刀孔7外,相应的螺杆5可适当延长,在所述换刀孔7上可选择设置安全盖板;在所述滑套8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一伸缩杆9,在所述伸缩杆9的活动部末端安装有压盘10,在所述压盘10的下端面上可拆卸安装有切刀11,所述切刀11可在压盘10的带动下穿过进刀孔并卡接在吊刀架4中;在所述吊刀架4的内壁上开设有楔形槽41,在所述切刀1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槽41相配合的楔形凸起111,用于限定切刀11的位置和固定切刀11,在楔形凸起111和楔形槽41的配合下,结合压盘10,使切刀10完全固定在吊刀架4中,便于使用。

所述伸缩杆9为液压缸,固定部安装在滑套8上,活动部与压盘10连接。液压缸通过油管与外部液压系统连接并受其控制,液压系统可以使油压泵或者气压泵。

所述进刀孔、压盘10、切刀11及吊刀架4的形状尺寸相互保持适应匹配。切刀11的形状及尺寸是根据生产需要限定的,因此切刀11,压盘10,吊刀架4及进刀孔的尺寸均需要根据使用要求制定,当时需要相互保持一致和匹配,本实施例选用切刀11为矩形框形状的刀片结构,相应的,压盘10为矩形盘,吊刀架4位矩形框结构,进刀孔为矩形孔。

所述切刀11为矩形框状的刀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名词以附图1为参考。

通过在支架之间设置螺杆,进而带动滑套往复移动移动与进刀孔和换刀孔之间,易于自动化控制,在需要换刀操作时,通过控制伸缩杆将切刀由吊刀架中提出,再平移至换刀孔,便于更换切刀,使用安全,便于操作,劳动强度小,易于推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