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562发布日期:2019-04-09 20:5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筒布布料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



背景技术:

圆筒布是一种织布的方法,其指机针在机身上呈圆筒形分布,坯布是一个大圆筒,圆筒布需要经过清洗、脱水、开幅定型之后才可以做进一步使用,其中开幅定型工序通常选用退捻开幅设备加工。退捻开幅机主要用于将脱水打卷的布料进行撑开、开幅的工艺。圆筒布的加工工艺一般先经退捻装置出来后通过开幅装置将圆筒布撑开、并沿预设的布缝切开,切开后的圆筒布向下运动,然后经过滚轴分布展平,最后由摆布装置输出。现有的开幅机中采用单一滚轴进行分布展平,这样,不利于解决布料褶皱的问题,为能够实现更好的将布料整平退皱,现需要一种开幅效果好,布料平整输出的退捻开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实现圆筒布的退捻开幅功能,并通过第一震动辊装置、第二震动辊装置达到布料展开平整,去褶皱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退捻装置、设置在机架顶部并位于退捻装置后方的导布装置、设置在机架内并位于导布装置下方的开幅装置、与机架转动连接并位于开幅装置下方的开幅辊、依次设置在开幅辊后方的第一震动辊装置、第二震动辊装置、设置在机架后侧的摆布装置、PLC控制器,所述第一震动辊装置包括第一震动气缸、第一导布辊、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设置在机架内,所述第一导布辊与第一导向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震动气缸固定在第一导向装置并驱动第一导布辊沿竖直方向上震动,所述第二震动辊装置包括第二震动气缸、第二导布辊、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设置在机架内,所述第二导布辊与第二导向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震动气缸固定在第二导向装置并驱动第二导布辊沿竖直方向上震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退捻装置、导布装置、开幅装置、第一震动气缸、第二震动气缸、摆布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均采用直径从中间往两端逐渐减小的柱体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一横梁、第一导柱、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内部两侧,两个第一固定架内均竖直固定有第一导柱,所述第一横梁两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接于第一导柱并固定于第一横梁与第一固定架内底部之间,所述第一震动气缸与第一横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布辊两末端分别与第一横梁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横梁、第二导柱、拉簧,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内部两侧并位于第一震动辊装置后方,两个第二固定架内均竖直固定有第二导柱,所述第二横梁两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导柱滑动连接,所述拉簧套接于第二导柱并固定于第二横梁与第二固定架内顶部之间,所述第二震动气缸与第二横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布辊两末端分别与第二横梁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退捻装置包括退捻头、退捻检测器、退捻电机,所述退捻电机固定在机架顶部,并通过皮带传动驱动退捻头转动,所述退捻检测器用于检测圆筒布的打卷方向,PLC控制器分别与退捻检测器、退捻电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导布装置包括导布电机、导布轮,所述导布轮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导布电机固定在机架顶部用于驱动导布轮转动,PLC控制器与导布电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开幅装置包括底座、伞状结构的开幅架、切布器、驱动装置,所述底座固定在机架内,所述开幅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切布器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并驱动切布器朝向或远离开幅架的方向运动,切布器控制开幅架的展开幅度,PLC控制器与切布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摆布装置包括主动辊、摆布电机、摆动架、转轮、连接杆,所述主动辊与机架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架一侧与机架铰接,并位于主动辊下方,所述转轮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转轮边缘铰接,另一端与摆动架铰接,所述摆布电机固定在机架顶部,摆布电机通过链传动驱动主动辊转动,摆布电机通过链传动驱动转轮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架左右摆动,PLC控制器与摆布电机电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导布装置与退捻装置配合使用,实现将打卷的圆筒布上拉、退捻功能;(2)采用伞状的开幅架将圆筒布撑开,切刀由切布电机驱动转动将圆筒布沿布缝切开,其中设有布缝检测器,可以更好地将布缝对准切刀,设有驱动装置,可以对切布器、开幅架的位置进行调节;(3)采用第一震动辊装置、第二震动辊装置对布料进行震动展幅,震动的辊轴作用于布料时,布料的下层褶皱、上层褶皱被震平,且布料向两端展开,从而实现对布料祛褶皱的功能;(4)采用摆布装置可将布料对折输出,利于整齐地存放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退捻装置、导布装置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退捻检测器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开幅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开幅装置主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第一震动辊装置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第一震动辊装置主视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第二震动辊装置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的第二震动辊装置主视剖视图。

图中:1、机架;2、退捻装置;21、退捻头;211、壳体;212、滚轮;22、退捻检测器;221、检测轮;222、检测支架;223、接近开关;23、退捻电机;3、导布装置;31、导布电机;32、导布轮;4、开幅装置;41、底座;42、开幅架;43、切布器;431、滑板;432、竖板;433、切布电机;434、切刀;435、布缝检测器;44、驱动装置;441、丝杠;442、丝杠螺母;443、滑块;444、导轨;445、手轮;446、连接杆;447、提升环;5、开幅辊;6、第一震动辊装置;61、第一震动电机;62、第一导布辊;63、第一导向装置;631、第一固定架;632、第一横梁;633、第一导柱;634、弹簧;7、第二震动辊装置;71、第二震动电机;72、第二导布辊;73、第二导向装置;731、第二固定架;732、第二横梁;733、第二导柱;734、拉簧;8、摆布装置;81、主动辊;82、摆布电机;83、摆动架;831、摆动辊;84、转轮;85、连接杆;9、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9,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退捻开幅机,它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顶部的退捻装置2、设置在机架1顶部并位于退捻装置2后方的导布装置3、设置在机架1内并位于导布装置3下方的开幅装置4、与机架1转动连接并位于开幅装置4下方的开幅辊5、依次设置在开幅辊5后方的第一震动辊装置6、第二震动辊装置7、设置在机架1后侧的摆布装置8、PLC控制器9,所述第一震动辊装置6包括第一震动气缸61、第一导布辊62、第一导向装置63,所述第一导向装置63设置在机架1内,所述第一导布辊62与第一导向装置63连接,所述第一震动气缸61固定在第一导向装置63并驱动第一导布辊62沿竖直方向上震动,所述第二震动辊装置7包括第二震动气缸71、第二导布辊72、第二导向装置73,所述第二导向装置73设置在机架1内,所述第二导布辊72与第二导向装置73连接,所述第二震动气缸71固定在第二导向装置73并驱动第二导布辊72沿竖直方向上震动,所述PLC控制器9分别与退捻装置2、导布装置3、开幅装置4、第一震动气缸61、第二震动气缸71、摆布装置8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8,所述第一导布辊62、第二导布辊72均采用直径从中间往两端逐渐减小的柱体,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当第一导布辊62、第二导布辊72转动时,与辊面接触的布料向两边伸展,促使布料开幅、祛除褶皱。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7,所述第一导向装置63包括第一固定架631、第一横梁632、第一导柱633、弹簧634,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架631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1内部两侧,两个第一固定架631内均竖直固定有第一导柱633,所述第一横梁632两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导柱633滑动连接,第一导柱633起导向的作用,所述弹簧634套接于第一导柱633并固定于第一横梁632与第一固定架631内底部之间,所述第一震动气缸61与第一横梁63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布辊62两末端分别与第一横梁6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震动辊装置6用于布料下层褶皱的祛皱,PLC控制器9控制第一震动气缸61启动(第一震动气缸61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震动气缸61驱动第一横梁632震动,使第一导布辊62沿第一导柱633的方向上震动,当布料经过第一导布辊62的下周面时,布料的下层褶皱因震动而向第一导布辊62的两端展开,从而达到祛皱的目的;设置有弹簧634,弹簧634受第一震动气缸61、第一横梁632、第一导布辊62的重力作用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回弹力,当第一震动气缸61震动时,使得弹簧634在受压与回弹的状态中不断循环,从而实现第一导布辊62往复震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8、9,所述第二导向装置73包括第二固定架731、第二横梁732、第二导柱733、拉簧734,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架731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1内部两侧并位于第一震动辊装置6后方,两个第二固定架731内均竖直固定有第二导柱733,所述第二横梁732两末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导柱733滑动连接,第二导柱733起导向的作用,所述拉簧734套接于第二导柱733并固定于第二横梁732与第二固定架731内顶部之间,所述第二震动气缸71与第二横梁73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布辊72两末端分别与第二横梁73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震动辊装置7用于布料上层褶皱的祛皱,PLC控制器9控制第二震动气缸71启动(第二震动气缸71与空气压缩机连接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二震动气缸71驱动第二横梁732震动,使第二导布辊72沿第二导柱733的方向上震动,当布料经过第二导布辊72的上周面时,布料的上层褶皱因震动而向第二导布辊72的两端展开,从而达到祛皱的目的;设置有拉簧734,拉簧734受到第二震动气缸71、第二横梁732、第二导布辊72的重力作用而产生一个向上的恢复力,当第二震动气缸71震动时,使得拉簧734在受拉与恢复的状态中不断循环,从而实现第二导布辊72往复震动。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3,所述退捻装置2包括退捻头21、退捻检测器22、退捻电机23,所述退捻电机23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退捻头21包括壳体211和设置在壳体211内的两个滚轮212,所述壳体211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退捻电机23通过皮带传动驱动壳体211转动,两个所述滚轮212均与壳体211转动连接,所述退捻检测器22包括检测轮221、检测支架222、接近开关223,所述检测轮221与所述检测支架222转动连接,所述检测支架222顶部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导布装置3下方,所述检测轮221左右摆动能触碰到安装于机架1两侧的接近开关223,两个所述接近开关223用于检测圆筒布的打卷方向。PLC控制器9分别与接近开关223、退捻电机23电连接,所述接近开关223采用电容式接近开关,接近开关223将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9,所述退捻电机23采用异步电机,PLC控制器9通过变频器驱动退捻电机23,PLC控制器9根据接近开关223发送的信号,从而控制退捻电机23的转向。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导布装置3包括导布电机31、导布轮32,所述导布轮32与所述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导布电机31固定在机架1顶部用于驱动导布轮32转动,PLC控制器9与导布电机31电连接,所述导布电机采用异步电机,PLC控制器9通过变频器驱动导布电机31。

参见图2、3,本实用新型的退捻路线依次为:两个滚轮212、导布轮32、检测轮221。PLC控制器9控制导布电机31启动,导布轮32带动圆筒布开始走布,打卷的圆筒布经过检测轮221时,使得检测轮221左右摆动,以图3视图为参考系,以逆时针方向打卷的圆筒布经过检测轮221时,使得检测轮221向左摆动接触到左侧的接近开关223,接近开关223将信号传送至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驱动退捻电机23正转,从而使壳体211顺时针转动;以顺时针方向打卷的圆筒布经过检测轮221时,使得检测轮221向右摆动触碰到右侧的接近开关223,接近开关223将信号传送至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驱动退捻电机23反转,从而使壳体211逆时针转动,如此循环,达到对打卷的圆筒布进行退捻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5,所述开幅装置4包括底座41、伞状结构的开幅架42、切布器43、驱动装置44,所述底座41固定在机架1内,所述开幅架42与底座41转动连接,开幅架42底部连接有一转动电机45用于驱动开幅架42作转动运动,PLC控制器9与转动电机45电连接,转动电机45采用伺服电机,所述切布器43包括滑板431、竖板432、切布电机433、切刀434、布缝检测器435,所述竖板432一端竖直固定在滑板431上,所述切布电机433固定在竖板432上,所述切刀434由切布电机433驱动转动用于将圆筒布切开,所述布缝检测器435固定在竖板432顶部,布缝检测器435采用电眼,布缝检测器435对圆筒布预设的布缝进行检测,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接收信号后控制转动电机45转动使得开幅架42转动,从而保证布缝在竖直方向上。所述驱动装置44包括丝杠441、丝杠螺母442、滑块443、导轨444,所述导轨444固定在底座41上,导轨444与滑块443滑动连接,所述丝杠441与底座41转动连接,并丝杠441与导轨444平行设置,所述丝杠441与丝杠螺母442配合,滑块443、丝杠螺母442均固定在所述滑板431底部,所述丝杠441一末端连接有手轮445,为达到切布器43朝向或远离开幅架42的方向运动时可控制开幅架42展开幅度的目的,所述竖板422顶部铰接有一连杆446,连杆446另一端铰接有一提升环447,提升环447与开幅架42滑动连接。根据圆筒布的直径尺寸,转动手轮445,使得切布器43沿导轨444方向上移动,当切布器43远离所述开幅架42移动,切布器43拉动连杆446,连杆446带动提升环447往上运动,从而使开幅架42展开;当切布器43朝向开幅架42移动,切布器43推动连杆446,连杆446带动提升环447往下运动,从而使开幅架42收缩,这样,实现了对不同直径的圆筒布进行开幅切割。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摆布装置8包括主动辊81、摆布电机82、摆动架83、转轮84、连接杆85,所述主动辊81与机架1后侧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架83一侧与机架1铰接,并位于主动辊81下方,所述转轮84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85一端与转轮84边缘铰接,另一端与摆动架83铰接,所述摆动架83包括两条摆动辊831,所述摆布电机82固定在机架1顶部,摆布电机82通过链传动驱动主动辊81转动,摆布电机82通过链传动驱动转轮84转动从而带动摆动架83左右摆动,PLC控制器9与摆布电机82电连接,所述摆布电机82采用异步电机,PLC控制器9通过变频器驱动摆布电机82,主动辊81带动布料走布,布料经过两条摆动辊831后输出,所述摆动架83在转轮84的驱动下往复摆动,从而实现将展平后的布料对折输出,便于存放布料。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开幅的工作路线为:圆筒布向上送至退捻装置2,然后经过导布装置3,从导布装置3出来后套接在开幅架42上进行撑开,并由布缝检测器425检测预设的布缝,布缝检测器425将结果送至PLC控制器9,PLC控制器9接收信号后驱动转动电机45,转动电机45带动开幅架42转动,从而实现切刀424始终沿布缝将圆筒布切开,切开后的布料向下运动,并依次经过开幅辊5、第一震动辊装置6、第二震动辊装置7进行展幅、祛皱,最后由摆布装置8输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现圆筒布的退捻开幅功能,并通过第一震动辊装置6、第二震动辊装置7达到布料展开平整,去褶皱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