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剪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0491发布日期:2019-06-22 00: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装剪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装剪裁机。



背景技术:

在进行制作服装时,首先需要对实际要使用到的布料进行批量裁剪,从而以减少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因而为了满足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设计出了服装相关的裁剪装置;现有的服装裁剪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可调节切刀的切割角度,裁剪的精度不够高,仅能够直线切割,不利于精细化剪裁工艺。目前,公告号为CN20776063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提高剪裁精确度的服装剪裁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桌台,且桌台的上端外表面设有中央控制台,所述桌台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装置主体,且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全杆,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有支撑脚。

上述技术方案,该服装剪裁机设有中央控制台、磨刀、传动轴、驱动器、转轴与安全杆,采用了双轮对旋磨刀的设计,可调节磨刀的时间间隔,但是该服装剪裁机仅能够直线切割布料,无法完成曲线路径的切割动作,适用的剪裁工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服装剪裁机,该服装剪裁机能够多方向调节切刀,使得剪裁机能够完成曲线路径的切割动作,适用的剪裁工艺灵活多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服装剪裁机,包括用于放置布料的平台、滑动安装在平台上的移动架、滑动安装在移动架上的安装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剪裁装置、用于驱动移动架沿布料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安装板沿布料宽度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用于在水平面上转动剪裁装置的转刀装置;所述剪裁装置包括与切刀头转动连接的装刀盒以及转动安装在装刀盒上的切刀头;所述转刀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转刀电机、中部与转刀电机输出轴固定的主动轮、绕在主动轮上的皮带、绕有皮带的随主动轮转动而转动的从动轮、一端与从动轮中部固定另一端与装刀盒上表面固定的转刀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装置工作时,使得移动架沿布料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架上的剪裁装置沿布料长度方向切割;当第二驱动装置工作时,使得安装板沿布料宽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安装板上的剪裁装置沿布料宽度方向切割;当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同时工作时,剪裁装置的移动为二者单独工作时剪裁装置的移动的合成运动,使得剪裁装置沿曲线路径移动;此时,转刀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从动轮随之转动,使得转刀轴转动,从而使得装刀盒带动切刀头转动,使得切刀头的切割方向与剪裁装置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当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转刀装置同时工作时,切刀头沿一定曲线方向切割并移动,使得剪裁机能够完成曲线路径的切割动作,适用的剪裁工艺灵活多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平台与布料长度方向平行的侧面上的滑动板、固定在滑动板两端的第一固定板、两端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第一丝杆以及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移动架与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穿过移动架且与之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电机转动时,丝杆转动,带动移动架沿布料长度方向移动,使得安装在移动架上的剪裁装置沿布料长度方向移动;该第一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移动架在第一固定板之间移动,该第一固定板防止了移动架从第一丝杆上滑出,避免了滑出的移动架误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移动架两端的第二固定板、转动安装在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平行于布料宽度方向的第二丝杆以及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穿过安装板且与之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电机工作时,第二丝杆转动,驱动安装板沿物料宽度方向移动;该第二驱动装置的设置,使得安装板在第二固定板之间移动,该第二固定板防止了安装板从第二丝杆上滑出,避免了滑出的安装板误伤使用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剪裁装置包括与装刀盒侧壁固定的切刀电机、中部与切刀电机输出轴固定的小锥齿轮、与小锥齿轮啮合的大锥齿轮以及一端与大锥齿轮中部固定另一端穿过装刀盒侧壁的切刀轴;所述大锥齿轮的齿数数倍于小锥齿轮的齿数;所述切刀轴与装刀盒转动连接且其位于装刀盒外的一端与所述切刀头的中部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切刀电机工作时,小锥齿轮转动带动大锥齿轮转动,使得切刀轴带动切刀头转动,将布料切割;由于该大锥齿轮的齿数数倍于小锥齿轮的齿数,使得切刀电机驱动小锥齿轮带动大锥齿轮所需的力矩小于直接驱动切刀头所需的力矩,使得安装驱动力矩相同的切刀电机时,切刀头的切割力变大,切割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刀头为片状且其端面为正多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多边形切刀头切割布料时,其切割刃接触布料后向上转动,对布料具有一个竖直的切割作用;而传统服装剪裁机的圆形切刀头,是转动圆形切割刃磨切布料的切割方式,与之相比,正多边形切刀头的切割动作更直接,切割效果也更明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竖直移动所述切刀头的抬刀装置,所述抬刀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抬刀气缸以及镶嵌在从动轮上部且其外壁与从动轮固定的抬刀轴承;所述抬刀轴承的内壁与抬刀气缸推动杆的下端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抬刀气缸的推动杆向上移动时,抬刀轴承向上移动,带动从动轮以及转到轴向上移动,使得切刀头向上移动,与布料分离;该抬刀轴承的设计,防止了从动轮的转动带动抬刀气缸推动杆转动,避免了抬刀气缸受到转刀装置工作的影响,有利于整个服装剪裁机的协调运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在布料上压切V形开口的冲刀装置,所述冲刀装置包括与安装板固定的冲刀气缸、与安装板固定的冲刀块、一端与冲刀气缸推动杆固定另一端穿过冲刀块并与之滑动连接的冲刀柱以及固定在冲刀柱下端的冲刀头;所述冲刀头的水平截面呈V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刀气缸工作时,其推动杆推动冲刀柱在冲刀块上滑动,使得固定在冲刀柱下端的V形冲刀头在布料上切出V形开口;该冲刀块的设计,稳定了冲刀柱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避免冲刀气缸受到水平方向的反作用力,减小了冲刀气缸的损坏程度,延长了冲刀气缸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刀头的底部刀刃两端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刀头向下移动切割布料时,V形冲刀头的底部刀刃在冲刀头两侧面相交的位置最先接触布料,然后倾斜的冲刀头的底部刀刃切割布料,形成V形的开口;底部刀刃水平的冲刀头压切布料的方式会由于刀刃的缺口导致在布料上压切出的V形开口不完整,而底部刀刃水平的冲刀头切割布料的方式由于其刀刃在竖直方向上切割布料,避免了刀刃缺口导致的切割出V形开口不完整的情况,其工作稳定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转刀装置同时工作时,切刀头沿一定曲线方向切割并移动,使得剪裁机能够完成曲线路径的切割动作,适用的剪裁工艺灵活多样;

2、正多边形切刀头切割布料时,其切割刃接触布料后向上转动,对布料具有一个竖直的切割作用,使得其切割动作更直接,切割效果也更明显;

3、当冲刀头向下移动切割布料时,V形冲刀头的底部刀刃在冲刀头两侧面相交的位置最先接触布料,然后倾斜的冲刀头的底部刀刃切割布料,形成V形的开口,由于冲刀头底部的倾斜刀刃在竖直方向上切割布料,避免了刀刃缺口导致的切割出V形开口不完整的情况,使得剪裁机的工作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剪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11、支腿;2、移动架;21、支架;22、横梁;3、第一驱动装置;31、滑动板;32、第一滑槽;33、第一滑条;34、第一固定板;35、第一丝杆;36、第一电机;4、安装板;41、安装面;5、第二驱动装置;51、第二滑条;52、第二滑槽;53、第二固定板;54、第二丝杆;55、第二电机;6、剪裁装置;61、装刀盒;62、切刀头;63、切刀轴;64、大锥齿轮;65、小锥齿轮;66、切刀电机;7、转刀装置;71、转刀电机;72、主动轮;721、凹槽;73、皮带;74、从动轮;75、转刀轴;76、固定块;8、抬刀装置;81、抬刀气缸;82、抬刀轴承;9、冲刀装置;91、冲刀气缸;92、冲刀块;93、冲刀柱;94、冲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服装剪裁机,包括平台1、移动架2、第一驱动装置3、安装板4、第二驱动装置5、剪裁装置6、转刀装置7、抬刀装置8以及冲刀装置9。平台1呈矩形板状结构,其上表面用于放置布料,其底面四角处设有四只支腿11;支腿11呈方形柱状,其上表面与平台1底面固定,使得平台1水平稳固。移动架2包括支架21和横梁22,横梁22为截面呈矩形的长板状结构。横梁22的截面竖直,且其截面与布料的长度方向垂直。支架21为长方体柱状结构,有两只,其上表面与横梁22底面固定,且支架21位于横梁22的两端。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装置3包括滑动板31、第一滑槽32、第一滑条33、第一固定板34、第一丝杆35和第一电机36。滑动板31为上表面为矩形的长板状结构,其一侧竖直侧面与平台1平行于布料长度方向的侧面固定。滑动板31的底面与平台1底面齐平且滑动板31两端与平台1平行于布料宽度的两侧面齐平。第一滑槽32开设于滑动板31的上表面,且第一滑槽32的截面呈方形。第一滑条33为长条状结构,截面为方形。第一滑条33固定于支架21底面且其长度方向与布料的长度方向平行,并与第一滑槽32滑动连接,使得支架21沿第一滑槽32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架2沿布料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固定板34为矩形块状,有两块,分别安装在滑动板31两端,且第一固定板34的底面与滑动板31的上表面固定。第一丝杆35位于第一固定板34之间,且其两端与第一固定板34转动连接。第一丝杆35穿过支架21表面并与之螺纹连接,当丝杆转动时,使得移动架2沿布料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电机36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4远离第一丝杆35的一侧面,其输出轴穿过第一固定板34与第一丝杆35固定,且其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丝杆35的轴线重合,使得第一电机36工作驱动第一丝杆35转动。

如图1所示,安装板4为矩形板状结构,竖直设置横梁22侧面位置,其远离横梁22的一侧面为安装面41,用于安装剪裁装置6、转刀装置7、抬刀装置8以及冲刀装置9。第二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滑条51、第二滑槽52、第二固定板53、第二丝杆54以及第二电机55。第二滑条51为长条状结构,有两条,其截面为梯形。第二滑条51水平设置,且其侧面与横梁22侧面固定。第二滑槽52开设于安装板4靠近横梁22的侧面,其截面为梯形,与第二滑条51滑动连接,使得安装板4沿布料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二固定板53为方形块状结构,有两块,分别设置于横梁22两端,且其侧面与横梁22侧面固定。第二丝杆54水平设置于第二固定板53之间,且其两端与第二固定板53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4穿过安装板4的竖直侧面并与至螺纹连接,使得当丝杆转动时,安装板4沿布料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二电机55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3远离第二丝杆54的一侧面,其输出轴穿过第二固定板53与第二丝杆54固定,且其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二丝杆54的轴线重合,使得第二电机55工作驱动第一丝杆35转动。

如图2、图3所示,剪裁装置6包括装刀盒61、切刀头62、切刀轴63、大锥齿轮64、小锥齿轮65和切刀电机66。装刀盒61为长方体结构,其内部中空。切刀头62为截面为正八边形的片状结构,其边线为刀刃,用于切割布料。切刀轴63一端与切刀头62的表面中心固定,另一端穿过装刀盒61侧面延伸到装刀盒61内。大锥齿轮64的端面与切刀头62截面平行,其中部与切刀轴63位于装刀盒61内的一端固定,使得大锥齿轮64的转动,驱动切刀头62转动。切刀电机66与装刀盒61平行于切刀轴63的侧面固定,切刀电机66的输出轴穿过装刀盒61侧壁与小锥齿轮65的中部固定,而小锥齿轮65与大锥齿轮64啮合,使得当切刀电机66转动时,带动小锥齿轮65转动,使得大锥齿轮64转动。而该大锥齿轮64的齿数数倍于小锥齿轮65的齿数,使得切刀电机66驱动小锥齿轮65带动大锥齿轮64所需的力矩小于直接驱动切刀头62所需的力矩。

如图3所示,转刀装置7包括转刀电机71、主动轮72、皮带73、从动轮74、固定块76和转刀轴75。转刀电机71与安装面41固定,其输出轴竖直朝下。主动轮72为圆柱体,其上端面中心与转刀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使得转刀电机71工作驱动主动轮72转动。从动轮74与主动轮72结构一致并水平设置。主动轮72和从动轮74的圆柱面均开设有环形的凹槽721,皮带73闭合并绕在主动轮72和从动轮74的凹槽721内,使得当主动轮72转动时,从动轮74在皮带73的摩擦作用下转动。固定块76为矩形块状,其一侧面与安装面41固定。转刀轴75竖直设置,其下端与装刀盒6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使得当转刀轴75转动时,带动装刀盒61转动。转刀轴75的上端穿过固定块76并与之滑动连接,且转刀轴75的上端与从动轮74的底面中心固定,使得从动轮74转动时,带动转刀轴75转动,使得装刀盒61转动,从而使得切刀头62水平转动。

如图3所示,抬刀装置8包括抬刀气缸81和抬刀轴承82,抬刀气缸81竖直设置,与安装面41固定,其推动杆朝下。抬刀轴承82为圆锥辊子轴承,使其能够承受轴向的力;从动轮74上表面开设有圆形槽,圆形槽的截面为圆形,用于安装抬刀轴承82。抬刀轴承82的外圆柱面与圆形槽的内壁固定,且抬刀轴承82的内壁与抬刀气缸81的推动杆固定,避免了从动轮74的转动影响抬刀气缸81的推动杆。当抬刀气缸81工作时,其推动杆向上移动,使得与抬刀轴承82固定的从动轮74向上移动,从而使得转刀轴75带动装刀盒61向上移动,此时转动安装在装刀盒61上的切刀头62远离平台1表面上的布料,停止了对布料的剪裁。此外,主动轮72和从动轮74外圆柱面上的凹槽721宽度大于皮带73宽度,使得当从动轮74向下移动时,皮带73在凹槽721内壁竖直滑动,避免了皮带73崩断。

冲刀装置9包括冲刀气缸91、冲刀块92、冲刀柱93以及冲刀头94。冲刀气缸91与安装面41固定,其推动杆竖直朝下。冲刀柱93为截面呈圆形的柱状结构,其上端面与冲刀气缸91的推动杆固定。冲刀块92为矩形块状结构,其一侧面与安装面41固定,冲刀柱93穿过冲刀块92并与之滑动连接。冲刀头94为截面呈V字形的柱状结构,竖直设置,且其上端与冲刀柱93的下端固定,其下端两边开锋,使得冲刀气缸91工作时,冲刀柱93向下移动,驱动冲刀头94向下移动,将布料切出V形的开口。此外,冲刀头94的下端刀刃两端向上倾斜,使得其两条刀刃的交点处首先接触布料,然后两条刀刃的端部再接触布料,对布料形成一种竖直方向的切割作用,避免了在布料上剪裁V形开口不完整。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第一驱动装置3工作时,移动架2沿布料长度方向移动,使得移动架2上的切刀头62沿布料长度方向移动;当第二驱动装置5工作时,安装板4沿布料宽度方向移动,使得安装板4上的切刀头62沿布料宽度方向移动;当第一驱动装置3和第二驱动装置5同时工作时,切刀头62的移动为二者单独工作时剪裁装置6的移动的合成运动,使得切刀头62沿曲线路径移动;同时,转刀电机71工作,带动主动轮72转动,从动轮74随之转动,使得转刀轴75转动,从而使得装刀盒61带动切刀头62转动,使得切刀头62的切割方向与切刀头62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得切刀头62沿一定曲线方向切割并移动,使得剪裁机能够完成曲线路径的切割动作,剪裁效果丰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