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0419发布日期:2019-08-09 21:4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



背景技术:

纬编织布指从横向编织的针织布。即纬编机将纱线从机器的一边到另一边做横向往复运动(或圆周运动),配合织针运动就可以形成新的针织纱圈。纬编针织物纱线走的是横向,织物的形成是通过织针在横列方向上编织出一横列一横列的上下彼此联结的纱圈横列所形成的。一横列的所有纱圈都是由一根纱线编织而成的。纬编针织物可以在横机或圆机上完成。其中纬编针织双面机能够编织布料两面,纱圈大小与退针三角、进针三角的相对位置有关,退针三角越靠外,所成型的纱圈越大,反之越小,现有的,纱圈大小调节多采用手动方式调节,由于双面针织机上的三角数量多,调节时间长,位置不精准,生产效率低,且容易遗漏和出错,导致布料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可以根据纱圈大小的不同需求,自动化、快速精准的调节退针三角的位置,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精准,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包括机架和编织机构,所述编织机构包括上针筒、与上针筒配合的上三角盘、下针筒以及与上三角盘配合的下三角盘,所述上针筒和下针筒上设置有织针,所述上三角盘和下三角盘上沿着圆周布置有多个三角编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编织单元包括三角底座、进针三角、退针三角、伺服电机和调节机构,所述进针三角固定于三角底座上,进针三角上设有用于与织针的针脚滑动配合的进针轨道,所述退针三角滑动设置于三角底座上,所述退针三角上设有与进针轨道相衔接的退针轨道,所述伺服电机藉由调节机构驱动退针三角沿着织针行进方向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三角底座上的滑轨、滑动设置于滑轨内的平移滑块和连接机构,所述滑轨的长方向沿着织针的行进方向,所述退针三角固定于平移滑块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机构驱动平移滑块沿着滑轨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平移滑块上的滑柱和固设于伺服电机轴端的调节转子,所述调节转子上设有与滑柱滑动配合的螺形轨道。

进一步的,所述螺形轨道由一大一小两个半圆形轨道拼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退针三角通过螺栓锁紧固定于平移滑块上,所述进针三角通过螺栓锁紧固定于三角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设于伺服电机轴端的螺纹柱和设置于平移滑块上的螺纹孔,该螺纹孔与螺纹柱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进针轨道包括上行轨道段和下行轨道段,所述退针轨道上设有与下行轨道段衔接的下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底座上设有用于放置调节机构的内腔。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通过伺服电机对退针三角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根据纱圈大小的不同需求,自动化、快速精准的无极调节退针三角的位置,适应不同布料的需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精准,表达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编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角编织单元第一种连接方式的俯视图。

图4为三角编织单元第一种连接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角编织单元第一种连接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三角编织单元第二种连接方式的俯视图。

图7为三角编织单元第二种连接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三角编织单元第二种连接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自由变换纱圈大小的纬编针织双面机,包括机架100、传动机构、编织机构200、卷布机构、纱架和PLC,编织机构200设置于机架100中心,卷布机构设置于机架100下部,纱架设置于机架100上部, PLC与传动机构、编织机构200和卷布机构信号连接。

如图2所示,编织机构200包括上针筒201、与上针筒201配合的上三角盘 202、下针筒203和与上三角盘202配合的下三角盘204,上针筒201和下针筒 203上均匀设置有织针205,织针205随着上针筒201和下针筒203转动,并在上三角盘202和下三角盘204限制下做出针和退针动作,上三角盘202和下三角盘204上均沿着圆周布置有多个三角编织单元205,且上三角盘202和下三角盘204上的三角编织单元205一一对应。

如图3至8所示,三角编织单元205包括三角底座1、进针三角2、退针三角3、伺服电机4和调节机构5,进针三角2固定于三角底座1上,进针三角2 上设有用于与织针205的针脚滑动配合的进针轨道21,退针三角3滑动设置于三角底座1上,退针三角3上设有与进针轨道21相衔接的退针轨道31,伺服电机4藉由调节机构5驱动退针三角3沿着织针205行进方向前后移动。进针轨道21包括上行轨道段211和下行轨道段212,退针轨道31上设有与下行轨道段 212衔接的下斜面311,。

三角底座1上设有用于放置调节机构5的内腔,调节机构5包括设置于三角底座1上的滑轨51、滑动设置于滑轨51内的平移滑块52和连接机构53,滑轨51的长方向沿着织针205的行进方向,退针三角3固定于平移滑块52上,伺服电机4通过连接机构53驱动平移滑块52沿着滑轨51移动。

三角编织单元205的连接机构53有两种连接形式,如图3至5所示,第一种连接形式中,连接机构53包括固设置于平移滑块52上的圆柱形的滑柱531 和固设于纱圈伺服电机4轴端的调节转子532,调节转子532上设有与滑柱531 滑动配合的螺形轨道533,螺形轨道533由一大一小两个半圆弧轨道拼接而成,螺形轨道533上的位置距离调节转子532圆心的距离,从外向内逐渐减小,由于滑柱531只能沿着纵向移动,且滑柱531与螺形轨道533内滑动配合,纱圈伺服电机4驱动调节转子532转动的过程中,将调节转子532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滑柱531(平移滑块52)的移动,进而带动退针三角3移动。退针三角3通过螺栓锁紧固定于平移滑块52上,进针三角2通过螺栓锁紧固定于三角底座1 上,图3、图4和图5b中所示为退针三角3处于最外侧位置,图5a中所示为退针三角3处于最内侧位置。

如图6至8所示,第二种连接形式中,连接机构53包括固设于纱圈伺服电机4轴端的螺纹柱534和设置于平移滑块52上的螺纹孔535,该螺纹孔535与螺纹柱534螺纹配合,纱圈伺服电机4驱动螺纹柱534转动,将螺纹柱534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滑块52的直线运动。图6和图7所示为退针三角3处于最外侧位置,图8中所示为退针三角3处于最内侧位置。

伺服电机4可选用上海纳兹机电控制设备有限公司的SMP80型号直流伺服电机4,供料选用50W。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由变换编织组织及纱圈大小的纬编针织双面机进行编制布料,传动机构带动上针筒201和下针筒203转动,织针205跟随上针筒201 和下针筒203转动,织针205的针脚位于三角编制单元上,在三角编制单元引导下完成出针、退针或平针等动作。

本实施例中,上三角盘202的纱圈调节机构5的连接机构53采用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种连接方式,下三角盘204的纱调节机构5的连接机构53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其他技术特征同具体实施例一。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由变换编织组织及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进行纱圈大小变换的方式如下:

调节上三角盘202的三角编织单元205,纱圈伺服电机4驱动调节转子532 转动,调节转子53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滑柱531在螺形轨道533内滑动,由于滑柱531只能沿着纵向移动,且滑柱531与螺形轨道内滑动配合,纱圈伺服电机4驱动调节转子532转动的过程中,将调节转子532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滑柱 531(平移滑块52)的移动,进而带动退针三角3移动。

调节下三角盘204的三角编织单元205,由于螺纹孔535与螺纹柱534螺纹配合,纱圈伺服电机4驱动螺纹柱534转动,将螺纹柱534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平移滑块52的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由变换编织纱圈大小的新型纬编针织双面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通过伺服电机4对退针三角3的前后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根据纱圈大小的不同需求,自动化、快速精准的无极调节退针三角3的位置,适应不同布料的需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精准,表达准确。

具体实施例二

上三角盘202的纱圈调节机构5的连接机构53采用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种连接方式,下三角盘204的纱调节机构5的连接机构53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其他技术特征同具体实施例一。

具体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上三角盘202和下三角盘204的纱圈调节机构5 的连接机构53均采用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一种连接方式,其他技术特征同具体实施例一。

具体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上三角盘202和下三角盘204的纱圈调节机构5 的连接机构53均采用具体实施例一中的第二种连接方式,其他技术特征同具体实施例一。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