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3691发布日期:2019-06-13 11:5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蒸汽熨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蒸汽熨斗。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蒸汽熨斗只在底板出蒸汽而没有蒸汽刷功能,同样的,蒸汽刷也不具有电熨斗的功能,现有技术鲜见有把电熨斗和蒸汽刷结合起来的产品,使得同一产品难以实现电熨斗及蒸汽刷两种产品的功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号为CN201510029830.1(授权公告号为CN104562614B) 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蒸汽刷的电熨斗》,其包括握柄、壳体、底座,所述的底座具有设在内部的汽化腔和底部的熨烫底板,所述的熨烫底板上分布平烫排汽孔,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汽化腔之间配置水阀,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挂烫排汽孔、用于引导来自所述挂烫排汽孔的蒸汽的蒸汽刷和临近所述握柄前端的推扭,所述的汽化腔、平烫排汽孔、挂烫排汽孔之间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连通所述汽化腔的进口、连通所述平烫排汽孔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挂烫排汽孔的第二出口,所述的推扭具有至少两个工作位置,所述的推扭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的进口连通第一出口、所述的第二出口被封堵,所述的推扭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进口连通第二出口、所述的第一出口被封堵。这种电熨斗在其前端增设蒸汽刷,通过推钮改变蒸汽的流向令蒸汽虫从熨烫底板上的平烫排汽孔喷出或者从壳体前端的蒸汽刷喷出,从而实现电熨斗及蒸汽刷两种产品的功能。

但是,上述电熨斗还存在有一定的不足,比如,该电熨斗是通过三通阀对汽化腔中的蒸汽进行分流,进而选择性地将蒸汽输送至电熨斗的底部平板位置或者壳体前端的蒸汽刷位置,由于水蒸气对密封性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电熨斗的两种出汽模式不好控制,容易出现蒸汽泄露;其次,在使用电熨斗的蒸汽刷功能对悬挂的衣物进行熨烫处理时,电熨斗与衣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对电熨斗的蒸汽刷位置的出汽强度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上述专利中的电熨斗的蒸汽是通过三通阀对汽化腔内的蒸汽进行简单分流,其蒸汽强度在满足熨烫底板的平熨要求时,不一定能够满足蒸汽刷功能的蒸汽强度,因而,用户使用体验度不高。

故,现有的蒸汽熨斗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第一个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且两种蒸汽模式切换方便、容易控制的蒸汽熨斗。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且两种蒸汽模式的出汽强度不同的蒸汽熨斗,同时满足了用户的平熨蒸汽需求及蒸汽刷功能的蒸汽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蒸汽熨斗,包括熨斗本体、具有汽化腔的底板组件及设于熨斗本体前端并具有挂烫排气孔的蒸汽刷组件,所述熨斗本体包括水箱,所述底板组件设于所述水箱的下方,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具有多个平烫排气孔的平烫底板及盖合在所述平烫底板上的汽化盖,所述平烫底板与所述汽化盖扣合后形成所述汽化腔,所述汽化腔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蒸汽腔和第二蒸汽腔,所述第一蒸汽腔与所述平烫底板的平烫排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蒸汽腔与所述蒸汽刷组件的挂烫排气孔相连通,所述水箱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蒸汽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及与所述第二蒸汽腔相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处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控制阀,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蒸汽腔之间设有能够向第二蒸汽腔送水的水泵;所述熨斗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开关状态的推扭杆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启闭状态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电连通,所述推扭杆组件在动作过程中能够触发或者远离所述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水泵启动或者关闭。

作为改进,所述推扭杆组件在动作过程中能够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或第三工作位置;其中,当所述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推扭杆组件驱动控制阀将第一出水口打开,所述控制器处于未触发状态,进而使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推扭杆组件驱动控制阀将第一出水口关闭,所述控制器处于未触发状态,进而使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推扭杆组件驱动控制阀将第一出水口关闭,所述控制器处于触发状态,进而使水泵处于启动状态。推扭杆组件处于上述三种不同的工作位置,可以使得所述蒸汽熨斗处于平烫功能模式、挂烫功能模式及无蒸汽的熨烫模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作为改进,所述推扭杆组件包括推杆及与推杆铰接的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熨斗本体,所述推杆铰接所述连动杆的第二端;所述推杆与所述连动杆之间还连接有拉簧,所述推杆与所述连动杆能够一起围绕所述连动杆的第一端进行转动;所述拉簧具有驱动所述推杆从相对所述连动杆转动一定角度的张开状态复位至闭合状态的趋势,其中,当所述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连动杆与所述推杆之间处于张开状态,当所述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及第三工作位置时,所述连动杆与所述推杆处于闭合状态。这样的推扭杆组件通过推杆与连动杆的铰接配合,缩短了整个推扭杆组件的转动过程中的路径,方便了用户推动推扭杆组件实现蒸汽熨斗不同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并且减少了推扭杆的占用空间,使得蒸汽熨斗的体积更加小巧。

作为改进,所述连动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在所述熨斗本体上,所述推杆具有第二销轴及分别设于推杆的两端的推动部和驱动部,所述第二销轴位于推动部与驱动部之间,所述连动杆的第二端上设有与该第二销轴套设连接的转动套,其中,移动所述推杆的推动部,所述驱动部可围绕所述第二销轴转动,并作用于所述控制阀使所述第一出水口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所述熨斗本体上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推扭杆组件上方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具有用于限定所述连动杆绕第一销轴转动的活动孔,所述连动杆的转动套限位在所述活动孔内。这样的结构设置,方便了推杆相对于所述连动杆进行转动,其中,所述固定架上的活动孔能够对所述连动杆的转动套进行限位,使得推杆相对所述连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实现推扭杆组件在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进行切换。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阀包括阀杆、复位弹簧及阀芯,所述阀芯设于阀杆底部并与所述水箱的第一出水口配合,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阀套,所述控制阀的阀杆上下可活动地设于所述阀套内,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阀杆上,并顶持在所述阀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以使所述阀芯具有向下移动以封堵第一出水口的趋势;所述推杆的驱动部具有一坡度渐增的倾斜面,相应地,所述阀杆的上端具有向一侧延伸与所述倾斜面配合的支部,当所述驱动部围绕所述第二销轴转动时,所述倾斜面能够作用于所述阀杆的支部,克服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并向上抬升所述阀杆以打开所述第一出水口。这种控制阀及推杆控制灵活,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较低。

作为改进,所述熨斗本体上还具有使所述推杆相对所述连动杆保持在张开状态的第一定位组件。当所述推扭杆组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推杆相对所述连动杆转动了一定角度,并且在拉簧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推杆具有复位到原有闭合状态的趋势,设置该第一定位组件可以使得推扭杆组件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避免推扭杆组件跳动,影响蒸汽熨斗的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熨斗本体上具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定位组件的安装槽,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定位柱、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的第一定位弹簧,所述第一定位弹簧顶持在定位柱与所述安装槽底部之间,以使所述定位柱具有远离所述安装槽的趋势;所述定位柱的上端部具有能够露出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的圆弧面,相应的,所述推杆上具有与所述定位柱的圆弧面配合的定位孔。这种第一定位组件,结构简单、便于装配。

作为改进,所述连动杆在围绕所述第一销轴转动时,所述连动杆的转动套能够停留在所述活动孔内的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所述固定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连动杆定位在所述活动孔内的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定位弹簧及滑动块,所述第二定位弹簧顶持在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滑动块朝向所述活动孔的一侧具有过渡弧面,在所述第二定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过渡弧面顶持在所述连动杆的转动套的外壁上。这种结构的第二定位组件,一方面实现了对连动杆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上的定位,另一方面,其滑动块的过渡弧面的设置,能够使得连动杆在所述活动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够平稳过渡,增加手感。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连动杆的下方,所述连动杆具有向下延伸的触发支杆,所述触发支杆在随所述连动杆围绕第一销轴转动过程中,能够触发或者远离所述控制器。也就是说,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触发支杆的转动路径上,当所述推扭杆组件移动至第三工作位置时,连动杆的触发支杆能够触发所述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水泵启动工作。

作为改进,所述熨斗本体的前端具有用于放置所述蒸汽刷组件的容置槽,所述蒸汽刷组件可前后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蒸汽刷组件上设置有传动架,所述传动架与所述推扭杆组件联动,所述推扭杆组件在动作过程中能够驱动传动架前后移动,进而使得所述蒸汽刷组件移出或进入所述容置槽。这种结构设置,一方面,能够避免蒸汽刷组件的外露对蒸汽熨斗使用平烫底板模式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将所述蒸汽刷组件收进所述容置腔内,减少了蒸汽熨斗的体积,使其更加小巧,方便储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蒸汽熨斗,通过推扭杆组件的动作对控制阀及水泵进行控制,使得所述水箱中的水流流经不同的路径,实现了蒸汽熨斗的两种蒸汽模式,其中,该蒸汽熨斗通过控制阀或者水泵对水流进行控制的方式相对现有技术中通过三通阀对水蒸气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说,其不容易出现蒸汽泄露,并且两种蒸汽模式切换更加方便;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熨斗的第一蒸汽腔是通过控制阀的开启进行下水,而蒸汽熨斗的第二蒸汽腔是通过水泵进行供水,因此,蒸汽熨斗的平烫底板位置及蒸汽刷位置的出汽强度不同,可以同时满足了用户的平熨蒸汽需求及蒸汽刷功能的蒸汽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蒸汽刷组件处于移出容置槽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三工作位置;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滑动块上方的压板未示出,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架及滑动块上方的压板未示出,推扭杆组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水箱的盖板未示出;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控制阀处于将第一出水口关闭状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控制阀处于将第一出水口打开状态;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省去了底板组件上方的隔热板;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省去了汽化盖;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底板组件的汽化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部分结构分解图,其中,未示出底板组件及蒸汽刷组件;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底板组件积极蒸汽刷组件的分解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推扭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推扭杆组件的分解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推扭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推杆与连动杆处于张开状态;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连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熨斗的固定架与第二定位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3,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蒸汽熨斗,包括熨斗本体、底板组件10、蒸汽刷组件20、推扭杆组件60、控制器51及水泵50,蒸汽刷组件20设于熨斗本体的前端,并具有挂烫排气孔200,通过该挂烫排气孔200喷射蒸汽可实现蒸汽熨斗的挂烫功能,熨斗本体包括水箱30及隔热板4,其中,水箱30包括水箱底板34及盖合在水箱底板34上的盖体35,底板组件10设于水箱30的下方,并具有汽化腔,隔热板 4位于底板组件10与水箱30之间,底板组件10上还设有温控器7,其中,底板组件10 包括具有多个平烫排气孔100的平烫底板11及盖合在平烫底板11上的汽化盖12,平烫底板11与汽化盖12扣合后形成汽化腔,汽化腔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蒸汽腔13和第二蒸汽腔14,第一蒸汽腔13与平烫底板11的平烫排气孔100相连通,第二蒸汽腔14与蒸汽刷组件20的挂烫排气孔200相连通,水箱30底部设有与第一蒸汽腔13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31,及与第二蒸汽腔14相连通的第二出水口32,详见图13及图14;具体地,第一出水口31与第一蒸汽腔13之间通过具有下水通道的硅胶件45连通,第一出水口31处设有控制水流通断的控制阀40,第二出水口32与第二蒸汽腔14之间设有水泵50,其中,第二出水口32通过引水管52与水泵50的进口连通,水泵50的出口通过下水管53与第二蒸汽腔14连通,引水管52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盖521,该进水盖可连接在水箱底板34的第二出水口32位置处,下水管53的一端连接有进水接头531,该进水接头531可安装到汽化盖12上,具体地,该水泵50可以将水从水箱30的第二出水口 32抽出,然后快速输送至第二蒸汽腔14中,底板组件10的平烫底板11内置有加热管 15,用于将进入到第一蒸汽腔13或者第二蒸汽腔14中的水流快速汽化,详见图8~图 10,底板组件10的平烫底板11的下方还设有均布有出汽孔101的包板111,其中,出汽孔101与平烫底板11上的平烫排气孔100相对应,详见图16;推扭杆组件60设于熨斗本体上用于控制控制阀40开关状态,以及用于控制水泵50启闭状态的控制器51,控制器51与水泵50电连通,具体地,推扭杆组件60设于水箱30的上方,水箱30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容置控制阀40的阀套33,控制阀40可上下活动地设于该阀套33内,推扭杆组件60在动作过程中能够作用于该控制阀40,使得水箱30底部的第一出水口31 打开或者关闭,推扭杆组件60在动作过程中还能够触发或者远离控制器51,进而控制水泵50启动或者关闭,详见图7;此外,熨斗本体上还设有用于握持的把手2,把手2 位于水箱30的上方,把手2上具有可转动开启的加水盖3,打开加水盖3可向水箱30 内加水,蒸汽熨斗还具有喷水功能,具体地,熨斗本体的前部具有喷水口19,把手2 上具有喷水按钮6,按动该喷水按钮6后,水流可以从喷水口19喷出,对待熨烫衣物进行快速润湿,详见图1及图2。

参见图3~图8,推扭杆组件60在动作过程中能够处于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或第三工作位置;其中,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推扭杆组件60驱动控制阀40将第一出水口31打开,控制器51处于未触发状态,进而使水泵50处于关闭状态;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推扭杆组件60驱动控制阀40将第一出水口31关闭,控制器51处于未触发状态,进而使水泵50处于关闭状态;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三工作位置时,推扭杆组件60驱动控制阀40将第一出水口31关闭,控制器51处于触发状态,进而使水泵50处于启动状态。推扭杆组件60处于上述三种不同的工作位置,可以使得蒸汽熨斗处于平烫功能模式、挂烫功能模式及无蒸汽的熨烫模式,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

参见图17~图21,推扭杆组件60,包括推杆61及与推杆61铰接的连动杆62,连动杆62具有第一端621和第二端622,推杆61具有位于其两端的推动部611及驱动部612,连动杆62的第一端621通过第一销轴(未示出)铰接在熨斗本体,连动杆62的第二端622铰接在推杆61上,具体地,推杆61上具有第二销轴613,该第二销轴613 位于推动部611与驱动部612之间,连动杆62通过设于其第二端622上的转动套623 与该第二销轴613套设连接,推杆61与连动杆62之间还连接有使两者相互贴紧配合的拉簧63,具体地,推杆61的第一端621具有第一挂杆615,连动杆62上具有第二挂杆 626,拉簧63的两端分别挂持在第一挂杆615及第二挂杆626上,相应地,推杆61上还设有用于限定连动杆62转动角度的限位挡部616,该拉簧63能够使得推杆61的限位挡部616及连动杆62处于相互贴紧的闭合状态,即在拉簧63的弹力作用下,推杆61 与连动杆62之间不能自由地进行转动,如需使得推杆61相对连动杆62进行转动需要克服拉簧63的弹力作用,因此,由于拉簧63的弹力作用,推杆61与连动杆62能够一起围绕连动杆62的第一端621进行转动,而不会出现相对转动;当然,熨斗本体上还具有设置在推扭杆组件60上方的固定架70,固定架70上具有用于限定连动杆62绕第一销轴转动的活动孔71,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限位在活动孔71内,详见图22及图 23。推动推扭杆组件60围绕第一销轴转动时,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能够停留在活动孔71内的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再继续推动推杆61的推动部611时,由于固定架 70的活动孔71对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的阻挡作用,连动杆62无法继续移动,而推杆61能够克服拉簧63的弹力作用,相对连动杆62进行转动至一定角度的张开状态,即推杆61的驱动部612可围绕第二销轴613转动,进而作用于控制阀40使第一出水口 31处于打开或关闭状态,此外,固定架70上在于第一挂杆615、第二挂杆626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限定第一挂杆615、第二挂杆626活动的第一孔72及第二孔73。本实施例中的推扭杆组件60通过推杆61与连动杆62的铰接配合,缩短了整个推扭杆组件60的转动过程中的路径,方便了用户推动推扭杆组件60实现蒸汽熨斗不同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并且减少了推扭杆的占用空间,使得蒸汽熨斗的体积更加小巧。

继续参见图3~图8,在本实施例中,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连动杆62与推杆61之间处于张开状态,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及第三工作位置时,连动杆62与推杆61处于闭合状态。具体地,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其中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位于活动孔71的第一位置,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同样位于活动孔71的第一位置,当推扭杆组件60从第二工作位置切换到第三工作位置时,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活动孔71的第一位置移动至活动孔71的第二位置。为了使得连动杆62在围绕第一销轴转动时,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能够稳定地停留在活动孔71内的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固定架70 上设有用于将连动杆62定位在活动孔71内的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 90,第二定位组件90包括第二定位弹簧91及滑动块92,第二定位弹簧91顶持在滑动块92与固定架70之间,详见图23;具体地,固定架70上具有安装第二定位弹簧91 的弹簧座74,滑动块92具有套设在弹簧座74外周的限位孔920,第二定位弹簧91能够顶持在弹簧座74与滑动块92的限位孔920的内壁之间,滑动块92朝向活动孔71的一侧具有过渡弧面,在第二定位弹簧91的弹力作用下,过渡弧面顶持在连动杆62的转动套623的外壁上。这种结构的第二定位组件90,一方面实现了对连动杆62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上的定位,另一方面,其滑动块92的过渡弧面的设置,能够使得连动杆 62在活动孔71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够平稳过渡,增加手感。此外,固定架70上还连接有用于对滑动块92进行限位的压板93,压板93位于滑动块92的上方,由于该压板93的限位作用,可以避免滑动块92发生晃动或者脱离固定架70。

在本实施例中,当推扭杆组件60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由于推杆61与连动杆62 处于相对张开状态,所以拉簧63具有驱动推杆61从相对连动杆62转动一定角度的张开状态复位至闭合状态的趋势,为了使得推扭杆组件60保持在第一工作位置,避免推杆61跳动,影响蒸汽熨斗的使用,熨斗本体上还具有使推杆61相对连动杆62保持在张开状态的第一定位组件80,相应地,熨斗本体上具有用于容置第一定位组件80的安装槽800,第一定位组件80包括可活动地设于安装槽800内的定位柱81、套设在定位柱81上的第一定位弹簧82,第一定位弹簧82顶持在定位柱81与安装槽800底部之间,以使定位柱81具有远离安装槽800的趋势;定位柱81的上端部具有能够露出安装槽800 的槽口的圆弧面,相应的,推杆61上具有与定位柱81的圆弧面配合的定位孔614,详见图7及图15。

参见图9、图10及图15,为了方便地实现推扭杆组件60对控制阀40的控制,控制阀40包括阀杆41、复位弹簧42、密封圈44及阀芯43,阀芯43设于阀杆41底部并与水箱30的第一出水口31配合,水箱30的顶部设有阀套33,控制阀40的阀杆41上下可活动地设于阀套33内,阀杆41的顶部露出水箱30的上方,复位弹簧42套设在阀杆41上,并顶持在阀杆41与固定架70之间,以使阀芯43具有向下移动以封堵第一出水口31的趋势,密封圈44套设在阀杆41上并与阀套33内壁密封接触,避免水箱30 中的水流从阀套33泄露;推杆61的驱动部612具有一坡度渐增的倾斜面610,相应地,阀杆41的上端具有向一侧延伸与倾斜面610配合的支部411,当驱动部612围绕第二销轴613转动时,倾斜面610能够作用于阀杆41的支部411,克服复位弹簧42的弹力并向上抬升阀杆41以打开第一出水口31。这种控制阀40及推杆61控制灵活,结构简单、方便加工、成本较低。为了实现推扭杆组件60在动作过程中对水泵50的控制,控制器 51位于连动杆62的下方,连动杆62具有向下延伸的触发支杆624,触发支杆624在随连动杆62围绕第一销轴转动过程中,能够触发或者远离控制器51,详见图7及图21。也就是说,控制器51位于触发支杆624的转动路径上,当推扭杆组件60移动至第三工作位置时,连动杆62的触发支杆624能够触发控制器51,进而控制水泵50启动工作。

参见图3及图16,蒸汽熨斗的熨斗本体的前端还具有用于放置蒸汽刷组件20的容置槽1,蒸汽刷组件20可前后活动地设置在容置槽1中,相应地,为了配合蒸汽刷组件 20的前后运动,第二蒸汽腔14与该蒸汽刷组件20通过一长度可伸缩的伸缩管5连接,伸缩管5的两端均通过蒸汽接头141分别连接在汽化盖12及蒸汽刷组件20上,蒸汽刷组件20包括刷头本体25、设于刷头本体25上方的刷头盖24及设于刷头本体25下方的刷头底板26,蒸汽刷组件20上设置有传动架21,具体地,传动架21固定在刷头本体 25上,传动架21与推扭杆组件60联动,推扭杆组件60在动作过程中能够驱动传动架 21前后移动,进而使得蒸汽刷组件20移出或进入容置槽1。具体地,传动架21通过一连接杆22与推扭杆组件60的连动杆62进行配合,其中,该连接杆22的一端与传动架 21连接,另一端与连动杆62的第二端622连接,具体地,连动杆62的第二端622上具有套设在连接杆22端部的固定孔625,此外,由于传动架21位于水箱30下方,连动杆 62位于水箱30上方,所以水箱30上还设有供连接杆22穿过的第三让位孔(未示出),该第三让位孔内设有隔水套23,连接杆22可前后活动地设于该隔水套23内,详见图8 及图15;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推扭杆在第二工作位置与第三工作位置进行切换时,其中,连动杆62能够绕第一销轴转动,连动杆62的转动能够驱动连接杆22在隔水套 23内前后移动,进而通过传动架21驱动蒸汽刷组件20移出或进入容置槽1,这种结构设置,一方面,能够避免蒸汽刷组件20的外露对蒸汽熨斗使用平烫底板11模式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将蒸汽刷组件20收进容置腔内,减少了蒸汽熨斗的体积,使其更加小巧,方便储藏。

本实施例中的具有两种蒸汽模式切换功能的蒸汽熨斗具有多个优点,首先,该蒸汽熨斗通过推扭杆组件60的动作对控制阀40及水泵50进行控制,使得水箱30中的水流流经不同的路径,实现了蒸汽熨斗的两种蒸汽模式,其中,该蒸汽熨斗通过控制阀40 或者水泵50对水流进行控制的方式相对现有技术中通过三通阀对水蒸气进行控制的方式来说,其不容易出现蒸汽泄露,并且两种蒸汽模式切换更加方便;其次,本实用新型中的蒸汽熨斗的第一蒸汽腔13是通过控制阀40的开启进行下水,而蒸汽熨斗的第二蒸汽腔14是通过水泵50进行供水,因而,蒸汽熨斗的平烫底板11位置及蒸汽刷位置的出汽强度不同,可以同时满足了用户的平熨蒸汽需求及蒸汽刷功能的蒸汽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