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捻机构、复捻机构以及加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62683发布日期:2019-08-07 00:5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初捻机构、复捻机构以及加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绳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初捻机构、复捻机构以及加捻装置。



背景技术:

绳索是通过将原料线经制股工序、在经合股工序后制出,传统的制绳机大都没有将制股工序和合股工序设计在一台机上,不仅制绳效率低,而且制绳质量也不高,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市场上也逐渐出现即有制股功能,又有合股功能的制绳机,但此类制绳机不仅结构复杂繁琐,且制股机构和合股机构分开设置,因而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初捻机构,以将多股原纱制成带有捻度的单股线;提供一种复捻机构,以将多股单股线制成带有捻度的合股线;提供一种加捻装置,解决传统加捻装置占地面积大以及加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初捻机构,包括:制股加捻组件和制股传动机构;所述制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制股加捻组件转动,以对穿过制股加捻组件并处于张紧状态的若干原纱进行加捻,制成单股线。

进一步,所述制股加捻组件包括:均呈中空状的第一、第二制股同步轴;所述第一制股同步轴上设有第一制股加捻摇臂,且所述第二制股同步轴上设有第二制股加捻摇臂;各股原纱适于从第一制股同步轴内穿出,再依次绕经第一、第二制股加捻摇臂后,从第二制股同步轴内穿出;以及所述制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第二制股同步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第二制股加捻摇同步转动,以对各股原纱进行加捻,制成单股线。

进一步,所述初捻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制股同步轴之间的制股线架板;所述制股线架板上设有分线盘和若干纱杆;以及所述分线盘靠近第一制股同步轴设置,且所述分线盘上设有若干引线孔;各纱杆上的原纱分别经一引线孔汇入所述第一制股同步轴内。

进一步,所述制股线架板上还设有若干分线板;所述分线板上设有若干分线孔;以及远离分线盘的纱杆上的原纱适于穿过分线孔后,再从分线盘上的引线孔穿出。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复捻机构,包括:合股加捻组件和合股传动机构;所述合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合股加捻组件转动,以对穿过合股加捻组件并处于张紧状态的若干单股线进行加捻,制成合股线。

进一步,所述合股加捻组件包括:均呈中空状的第一、第二合股同步轴;所述第一合股同步轴上设有第一合股加捻摇臂,且所述第二合股同步轴上设有第二合股加捻摇臂;各股单股线适于从第一合股同步轴内穿出,再依次绕经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后,从第二合股同步轴内穿出;以及所述合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第二合股同步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同步转动,以对各股单股线进行加捻,制成合股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钢丝绳组件;所述钢丝绳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合股加捻摇臂上的第一钢丝绳固定块、位于第二合股加捻摇臂上的第二钢丝绳固定块以及至少两根钢丝绳;以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固定块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钢丝绳固定块相连。

进一步,沿各钢丝绳走线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定位块;各定位块的两端分别设有适于钢丝绳穿过的穿孔;以及各定位块的中部设有适于各单股线穿过的定位孔。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加捻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复捻机构和若干如前所述的初捻机构;各初捻机构通过连接组件架设在复捻机构内。

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第二制股架板;所述初捻机构的一端与第一制股架板的内侧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制股架板的内侧相连;以及所述复捻机构的一端与第二制股架板的外侧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一制股架板的外侧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初捻机构通过制股加捻组件和制股传动机构实现将多股原纱制成带有捻度的单股线;本实用新型的复捻机构通过合股加捻组件和合股传动机构实现将多股单股线制成带有捻度的合股线;本实用新型的加捻装置将各初捻机构架设在复捻机构内,不仅能够大大缩小本加捻装置的占地面积,且本加捻装置将初捻功能和复捻功能组合在一起,能够将原纱直接制成合股线,与传统只能进行单股线制作或只能进行合股线制作的加捻设备相比,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初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复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初捻机构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连接组件1、第一制股架板11、第二制股架板12、第一延伸侧副13、第二延伸侧副14;

初捻机构2、制股线架板21、分线盘210、引线孔2100、分线板211、分线孔2110、纱杆22、第一制股同步轴23、内导线轮230、第一制股加捻摇臂24、外导线轮240、第二制股同步轴25、内导线轮250、第二制股加捻摇臂26、外导线轮260、制股传动轴27、驱动电机28、传动带29;

复捻机构3、第一合股同步轴31、第一合股加捻摇臂32、外导线轮320、第一钢丝绳固定块321、第一钢丝绳导线轮322、第二合股同步轴33、第二合股加捻摇臂34、外导线轮340、第二钢丝绳固定块341、第二钢丝绳导线轮342、钢丝绳39、定位块30、定位孔3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初捻机构,包括:制股加捻组件和制股传动机构;所述制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制股加捻组件转动,以对穿过制股加捻组件并处于张紧状态的若干原纱进行加捻,制成单股线。

所述制股加捻组件包括:均呈中空状的第一、第二制股同步轴;所述第一制股同步轴上设有第一制股加捻摇臂,且所述第二制股同步轴上设有第二制股加捻摇臂;各股原纱适于从第一制股同步轴内穿出,再依次绕经第一、第二制股加捻摇臂后,从第二制股同步轴内穿出;以及所述制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第二制股同步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第二制股加捻摇臂同步转动,以对各股原纱进行加捻,制成单股线。

具体的,所述制股传动机构包括:制股传动轴27和驱动电机28;所述制股传动轴27的一端和驱动电机28通过传动带29相连,所述制股传动轴27的一端还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制股同步轴25相连,所述制股传动轴27的另一端通过同步带与第一制股同步轴23相连;当所述驱动电机28驱动制股传动轴27转动后,由制股传动轴27带动第一制股同步轴23和第二制股同步轴25同步转动,实现对各股原纱进行加捻,制成单股线。

具体的,所述第一制股同步轴23内设有内导线轮230,且所述第一制股加捻摇臂24的一端设有外导线轮240;所述第二制股同步轴25内设有内导线轮250,且所述第二制股加捻摇臂26的一端设有外导线轮260;各股原纱进入第一制股同步轴23内,绕过其内的内导线轮230后,再依次绕过第一制股加捻摇臂24上外导线轮240、第二制股加捻摇臂26上的外导线轮260后进入第二制股同步轴25内,最后从第二制股同步轴25内的内导线轮250穿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28驱动所述制股传动轴27带动第一、第二制股同步轴转动,使第一、第二制股加捻摇臂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对各股原纱进行加捻,制成单股线。

所述初捻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一、第二制股同步轴之间的制股线架板21;所述制股线架板21上设有分线盘210和若干纱杆22;以及所述分线盘210靠近第一制股同步轴23设置,且所述分线盘210上设有若干引线孔2100;各纱杆上的原纱分别经一引线孔2100汇入所述第一制股同步轴23内。

具体的,所述第一制股同步轴2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制股线架板21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制股同步轴2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制股线架板21的另一端相连。

具体的,所述制股线架板21用于放置绕有原纱的纱杆22,且所述制股线架板21上可以放置多个纱杆22,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纱杆22的数量,以制成不同粗细的单股线。

具体的,通过所述分线盘210可以初步汇聚各股原纱,并引导各股原纱有序穿入第一制股同步轴23内,避免各原纱直接穿入第一制股同步轴23内的过程中出现互相交缠的情况。

所述制股线架板21上还设有若干分线板211;所述分线板211上设有若干分线孔2110;以及远离分线盘210的纱杆上的原纱适于穿过分线孔2110后,再从分线盘210上的引线孔2100穿出。

具体的,由于所述制股线架板21上设有多个纱杆22,有些纱杆22距离分线盘210较远,为了防止这些纱杆22上的原纱在走线过程中出现互相交缠的问题,本实施例在沿原纱的走线路径上均匀设置若干带有分线孔2110的分线板211,使远离分线盘210的纱杆22上的原纱依次穿过各分线板211的相应分线孔2110后,再从分线盘210上的引线孔2100穿出。

实施例2

如图2所述,本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复捻机构,包括:合股加捻组件和合股传动机构;所述合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合股加捻组件转动,以对穿过合股加捻组件并处于张紧状态的若干单股线进行加捻,制成合股线。

所述合股加捻组件包括:均呈中空状的第一、第二合股同步轴;所述第一合股同步轴31上设有第一合股加捻摇臂32,且所述第二合股同步轴33上设有第二合股加捻摇臂34;各股单股线适于从第一合股同步轴31内穿出,再依次绕经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后,从第二合股同步轴33内穿出;以及所述合股传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第二合股同步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同步转动,以对各股单股线进行加捻,制成合股线。

具体的,所述合股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包括:合股传动轴和合股驱动电机;所述合股传动轴的一端和合股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相连,所述合股传动轴的一端还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合股同步轴33相连,所述合股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同步带与第一合股同步轴31相连;当所述合股驱动电机驱动合股传动轴转动后,由合股传动轴带动第一合股同步轴31和第二合股同步轴33同步转动,实现对各股单股线进行加捻,制成合股线。

具体的,所述第一合股加捻摇臂32的两端分别设有外导线轮320;所述第二合股加捻摇臂34的两端也分别设有外导线轮340;各股单股线从各第二制股同步轴25穿出后进入第一合股同步轴31内后,依次绕过第一合股加捻摇臂32一端的外导线轮320、第二合股加捻摇臂34一端的外导线轮340后进入第二合股同步轴33内,再从第二合股同步轴33穿出,通过所述合股驱动电机38驱动所述合股传动轴37带动第一、第二合股同步轴转动,使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对各股单股线进行加捻,制成合股线。

所述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一钢丝绳组件;所述钢丝绳组件包括:位于第一合股加捻摇臂32上的第一钢丝绳固定块321、位于第二合股加捻摇臂34上的第二钢丝绳固定块341以及至少两根钢丝绳39;所述钢丝绳39的一端与第一钢丝绳固定块321相连,其另一端与第二钢丝绳固定块341相连。

具体的,通过所述钢丝绳组件能够确保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固性,从而提高复捻效率和复捻质量。

沿各钢丝绳39走线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定位块30;各定位块30的两端分别设有适于钢丝绳39穿过的穿孔;以及各定位块30的中部设有适于各单股线穿过的定位孔300。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固性,各根钢丝绳之间设有若干定位块30,为了方便各股单股线在第一、第二合股加捻摇臂之间的走线,每个定位块30上均设有定位孔300,从第一合股加捻摇臂32一端的外导线轮320绕出的各股单股线适于穿过各定位孔300后从第二合股加捻摇臂34一端的外导线轮340绕出;第一合股加捻摇臂32上还设有适于钢丝绳走线的第一钢丝绳导线轮322;第二合股加捻摇臂34上还设有适于钢丝绳走线的第二钢丝绳导线轮342。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加捻装置,包括:如实施例2所述的复捻机构和若干如实施例1所述的初捻机构;各初捻机构2通过连接组件1架设在复捻机构3内。

具体的,关于所述初捻机构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实施例1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关于所述复捻机构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实施例2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初捻机构2例如但不限于为三个或四个,以使本加捻装置能够制作三股绳或四股绳;本实施例以设置三个所述初捻机构2为例,三个所述初捻机构2上下分布,下层分布两个初捻机构2,上层分布一个初捻机构2;所述制股传动轴27的一端通过同步带与各初捻机构中的第二制股同步轴25相连,所述制股传动轴27的另一端通过同步带与各初捻机构中的第一制股同步轴23相连;当所述驱动电机28驱动制股传动轴27转动后,由制股传动轴27带动各第一制股同步轴23和各第二制股同步轴25同步转动,以确保各初捻机构制成的单股线有相同的捻度。

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第一、第二制股架板;所述第一制股架板11位于所述初捻机构2的一侧与所述复捻机构3的一侧之间;所述第二制股架板12位于所述初捻机构2的另一侧与所述复捻机构3的另一侧之间。

具体的,所述第一制股同步轴2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一制股架板11相连;所述第二制股同步轴2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制股架板12相连。

具体的,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第一、第二延伸侧副;所述第一合股同步轴31的一端通过第二延伸侧副14与第二制股架板12相连;所述第二合股同步轴33的一端通过第一延伸侧副13与第一制股架板11相连;通过第一、第二制股架板和第一、第二延伸侧副将各初捻机构2架设在复捻机构3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加捻装置将各初捻机构2架设在复捻机构3内,不仅能够大大缩小本加捻装置的占地面积,且本加捻装置将初捻功能和复捻功能组合在一起,能够将原纱直接制成合股线,与传统只能进行单股线制作或只能进行合股线制作的加捻设备相比,效率更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