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生产的染色机出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1227发布日期:2019-07-10 11:0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洁生产的染色机出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染色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清洁生产的染色机出布机构。



背景技术:

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主要用于各类纯棉、纯涤、涤棉、氨纶等针织胚布的前后处理及染色,特别对高附加值的新合纤及超细纤维染色尤为适宜,同时也可作为织物的煮炼、漂白、预缩、碱减量等加工。

公告号为CN20187386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高温高压染色机,包括染缸体、主泵、过滤器、化料筒及出布架,所述染缸体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手孔与操作口,该染缸体上部安装换热器,此换热器两端管路上分别装有主泵及测温器,位于主泵一侧装有主泵电机,位于主泵另一侧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化料筒连接,位于操作口位置处上方安装出布架并且架体两侧分别装有提布电机与出布电机。

由于布料在染缸体内进行漂洗,同时又没有专门挤水机构,因而布料移出过程中,布料会从染缸体内带出大量废水而溢出到地面上,废水落到地面上后飞溅,不仅弄脏地面,对操作人员的衣物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湿,操作清洁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洁生产的染色机出布机构,具有提高生产清洁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清洁生产的染色机出布机构,包括出布架、转动连接于出布架的出布轮,所述出布架包括与主体倾斜连接的倾斜架、连接于倾斜架顶端并呈水平设置的水平架,所述倾斜架设置有供布料穿过的沥水组件,所述沥水组件连接有用于废水收集的回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从染缸送出后,首先倾斜向上穿过沥水组件,经沥水组件可以将布料中的大部分水挤出,实现沥水,挤出的水向下落入回收组件,由回收组件实现导向收集,不仅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清洁度,降低了污水对工作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够实现废水回收,回收后的废水经处理后还可以用作其它用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水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倾斜架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均呈空心的圆柱状设置且轴线互相平行,布料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穿过,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侧壁均匀开设有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侧壁相互抵接,当带有大量水的布料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中穿过时,受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侧壁的挤压,从而将布料中的水挤出,并且通过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侧壁开设漏水孔,一方面可以避免布料黏贴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侧壁,另一方面便于挤出的水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压辊中心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倾斜架设置有调节组件,第二转轴两端连接于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第二压辊和第一压辊之间的距离,这样当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布料厚度发生变化时,第二压辊和第一压辊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保证对布料的挤压力恒定,实现可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开设于倾斜架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调节槽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连接于滑块,另一端连接于调节槽内壁,所述第二转轴两端连接于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滑块侧壁,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槽的内壁上,并且通过缓冲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二压辊始终有朝向第一压辊运动的趋势,保证第二压辊和第一压辊之间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收组件包括设置于倾斜架且位于沥水组件下方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倾斜设置,导水板的下端连接有集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经过沥水组件时,沥水组件将布料中大部分的水沥出并向下落,沥出的水经导水板向下导流,并且流入集水箱内进行收集储存,收集的水经过特定处理还可以用作其它用途,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水板呈上宽下窄设置,所述导水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沥水组件将布料中的水沥出时,容易向周围崩溅,通过将导水板设置成上宽下窄的形状,可以更大范围的收集废水,从而更大程度的保证生产清洁性,通过在导水板的边沿设置挡沿,防止水从导水板两侧流出,实现导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倾斜架固定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对布料进行挤压时污水向外崩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辊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中空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倾斜架,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压辊内部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机运行并向第一转轴内吹风,风经过第一转轴的出风口吹到第一压辊内,并通过第一压辊的漏水孔朝向布料吹风,可以防止布料在移动过程中黏贴在辊面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布料从染缸送出后,首先倾斜向上穿过沥水组件,经沥水组件可以将布料中的大部分水挤出,实现沥水,挤出的水向下落入回收组件,由回收组件实现导向收集,不仅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清洁度,降低了污水对工作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够实现废水回收,回收后的废水经处理后还可以用作其它用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2.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第二压辊和第一压辊之间的距离,这样当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布料厚度发生变化时,第二压辊和第一压辊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保证对布料的挤压力恒定,实现可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沥水组件和回收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沥水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摆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布架;2、出布轮;3、倾斜架;4、水平架;5、沥水组件;6、回收组件;7、第一压辊;8、第二压辊;9、漏水孔;10、第二转轴;11、调节组件;12、调节槽;13、滑块;14、缓冲弹簧;15、导水板;16、集水箱;17、挡沿;18、防护罩;19、第一转轴;20、风机;21、出风口;22、导向组件;23、摆布组件;24、防溅组件;25、滑槽;26、滑动架;27、定位螺栓;28、支架;29、摆架;30、驱动组件;31、驱动电机;32、驱动凸轮;33、复位弹簧;34、防溅罩;35、支撑环;36、第一挂钩;37、第二挂钩;38、顶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清洁生产的染色机出布机构,包括整体呈倾斜设置的出布架1、转动连接在出布架1上的出布轮2,出布轮2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出布轮2转动,从而带动布料的传送,出布架1包括与染缸固定连接并呈倾斜设置的倾斜架3,在倾斜架3的顶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架4,在倾斜架3上设置有沥水组件5,布料从沥水组件5穿过并向上传送至出布轮2,在沥水组件5的底端连接有用于废水收集的回收组件6。布料从染缸送出后,首先倾斜向上穿过沥水组件5,经沥水组件5可以将布料中的大部分水挤出,实现沥水,挤出的水向下落入回收组件6,由回收组件6实现导向收集,不仅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清洁度,降低了污水对工作环境的污染,而且还能够实现废水回收,回收后的废水经处理后还可以用作其它用途,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如图2和图3所示,沥水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在倾斜架3的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均呈空心的圆柱状设置且轴线互相平行,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的侧壁均开设有漏水孔9;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的侧壁相互抵接,当带有大量水的布料从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中穿过时,受到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侧壁的挤压,从而将布料中的水挤出,并且通过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侧壁开设漏水孔9,一方面可以避免布料黏贴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的侧壁,另一方面便于挤出的水排出。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二压辊8的中心转动穿设有第二转轴10,第二压辊8可以相对于第二转轴10实现转动,在倾斜架3上设置有一组调节组件11,第二转轴10的两端连接于调节组件11;通过调节组件11可以调节第二压辊8和第一压辊7之间的距离,这样当从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之间的布料厚度发生变化时,第二压辊8和第一压辊7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保证对布料的挤压力恒定,实现可调。

如图3所示,调节组件11包括沿倾斜架3的长度方向开设在倾斜架3侧壁的调节槽12,在调节槽12内滑动设置有滑块13,在调节槽12内设置有缓冲弹簧14,缓冲弹簧14设置有两根,且缓冲弹簧14的一端连接在滑块13侧壁,另一端连接在调节槽12的内壁上,并且通过缓冲弹簧14的弹力,使得第二压辊8始终有朝向第一压辊7运动的趋势,保证第二压辊8和第一压辊7之间的压力。

如图2所示,回收组件6包括设置在倾斜架3且位于沥水组件5下方的导水板15,导水板15呈倾斜设置并且在导水板15的底端连接有集水箱16;布料经过沥水组件5时,沥水组件5将布料中大部分的水沥出并向下落,沥出的水经导水板15向下导流,并且流入集水箱16内进行收集储存,收集的水经过特定处理还可以用作其它用途,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如图2所示,导水板15呈上宽下窄的形状设置,在导水板15的两侧设置有挡沿17;沥水组件5将布料中的水沥出时,容易向周围崩溅,通过将导水板15设置成上宽下窄的形状,可以更大范围的收集废水,从而更大程度的保证生产清洁性,通过在导水板15的边沿设置挡沿17,防止水从导水板15两侧流出,实现导向作用。

如图2所示,在倾斜架3上通过螺栓还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8,防护罩18罩设在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的外部;可以防止第一压辊7和第二压辊8对布料进行挤压时污水向外崩溅的问题。

如图3所示,第一压辊7的中心固定连接有中空的第一转轴19,第一转轴19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倾斜架3上,在第一转轴19的一端连接有风机20,第一转轴19位于第一压辊7内部的侧壁开设有出风口21;工作时,风机20运行并向第一转轴19内吹风,风经过第一转轴19的出风口21吹到第一压辊7内,并通过第一压辊7的漏水孔9朝向布料吹风,可以防止布料在移动过程中黏贴在辊面上。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水平架4上横向滑移设置有导向组件22,在导向组件22上还设置有摆布组件23,水平架4还设置有防溅组件24,防溅组件24罩设在导向组件22和摆布组件23上;布料绕过出布轮2并通过摆布组件23,通过导向组件22可以带动摆布组件23沿水平架4发生横向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完成出布位置的调节,布料经过摆布组件23时,摆布组件23可以带动布料实现前后摆动,从而使得布料下料时有一定的摆动,不仅使得布料下料堆叠更加整齐,便于工人整理,同时可以减少布料褶皱的产生,通过设置防溅组件24,可以缩小布料送出时崩溅污水的范围,从而提高操作环境的清洁度。

如图4所示,导向组件22包括沿垂直于布料方向开设于水平架4的滑槽25,还包括滑动设置于滑槽25内的滑动架26,滑动槽侧壁螺纹穿设有定位螺栓27,定位螺栓27穿过滑动槽侧壁的一端抵紧于滑动架26;当需要调节滑动架26的位置时,拧松定位螺栓27,使得滑动架26能够沿滑槽25移动,将滑动架26滑移到合适的位置后,拧紧定位螺栓27,从而将滑动架26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上,实现滑动架26的位置调节,从而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布料的下料位置。

如图5所示,摆布组件23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动架26的支架28、转动连接于支架28上端的摆架29,支架28设置有用于驱动摆架29摆动的驱动组件30;支架28可以带动布料随滑动架26移动,摆架29呈U形设置并且可以相对于支架28转动,布料绕过摆架29并由摆架29带动摆动,可以提高布料下料的整齐性。

如图5所示,驱动组件30包括固定设置于支架28的驱动电机31、连接于驱动电机31输出轴的驱动凸轮32,驱动凸轮32的侧壁抵接于摆架29的侧壁;工作时,布料绕过摆架29向下传送,同时对摆架29施加向下的拉力,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在凸轮的偏心位置,这样驱动电机31转动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的侧壁抵触在摆架29的侧壁上,从而对摆架29施加朝向背离支架28的力,将摆架29抬起一定的角度,当凸轮转动至低点与摆架29侧壁抵接时,在摆架29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摆架29向下转动复位,如此重复使得摆架29实现摆动。

如图5所示,在摆架29的自由端连接有复位弹簧33,复位弹簧33的一端连接于摆架29自由端,另一端连接于支架28;通过设置复位弹簧33,对摆架29施加一个始终朝向支架28转动的里,从而当凸轮将摆架29抬起之后,可以使得摆架29更加稳定的向支架28转动并且使得摆架29侧壁始终与凸轮侧壁保持贴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防溅组件24包括连接于水平架4下表面的防溅罩34,防溅罩34由透明的柔性材料制成;布料从防溅罩34内向下穿过,通过防溅罩34对布料周围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防止布料上的污水向外崩溅到操作人员身上,柔性的防溅罩34收纳更容易,并且将防溅罩34设置成透明的,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布料的情况。

如图4所示,防溅罩34整体呈圆柱形设置,并且沿防溅罩34的纵向等间隔缝制连接有环形支撑环35,位于顶端的支撑环35连接有第一挂钩36,位于底端的支撑环35连接有第二挂钩37;通过支撑环35对防溅罩34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防溅罩34保持圆柱形的桶状,便于下料,通过第一挂钩36将防溅罩34挂接在水平架4上,实现防溅罩34的安装,当需要将防溅罩34收起时,通过将第二挂钩37向上挂接到水平架4上实现收起。

如图1所示,在水平架4上方罩设有顶罩38,进一步的防止污水向外崩溅,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环境的清洁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