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及节水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865发布日期:2019-11-15 21:4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及节水滚筒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水洗衣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及节水滚筒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滚筒洗衣机都为内筒有孔的结构,内筒和外筒相通,存在的问题一是外筒与内筒之间的水不参与洗涤,成为浪费的水;二是外筒内的污垢进入到内筒内,对衣物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现有技术中对此进行了改进,把内筒做成无孔的筒,使得滚筒洗衣机在洗涤状态时能够保持内筒内的水不损失。而在滚筒洗衣机进行排水和脱水时,如何将无孔内筒中的洗涤水排出,以实现高效且可靠的排水效果,是目前滚筒洗衣机节水环保技术研究的课题。

专利cn105696248a提供了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包括外筒、设置在外筒内的内筒和连通内筒的进水管路,内筒和外筒同轴安装在中心轴上,所述的内筒为无孔内筒,内筒的内壁安装多个提升装置;所述的中心轴的内部设置中空结构;所述的进水管路和提升装置分别连通中空结构,提升装置上设置多个出水口。该申请中无论是排水或脱水阶段,无孔内筒中的洗涤水均通过中空的中心轴排出,但需要排水泵提供动力才能进行排水过程;从而该申请虽然能够实现对无孔内筒中的洗涤水进行排水的功能,但在其排水过程中,尤其是在脱水阶段进行排水时,其排水效果较不理想,较难实现快速高效地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及节水滚筒洗衣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效率及排水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所述洗衣机包括无孔内筒、外筒,所述无孔内筒设置在外筒内,所述外筒设置外筒端盖,所述无孔内筒设置内筒端盖,所述内筒端盖在靠近无孔内筒的边缘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装置与外筒端盖连接,且所述排水装置与排水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电磁导杆、活动推板、复位弹簧、固定环、滑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外筒端盖上,所述滑环以能够活动的方式套接在固定环上,所述活动推板以能够沿轴向活动的方式套接在滑环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推板、滑环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导杆与外筒端盖连接,所述活动推板与电磁导杆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推板一端与复位弹簧连接,另一端上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排水孔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推板、密封圈、固定环、滑环与无孔内筒的转动轴为同轴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与外筒端盖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滑环均为圈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推板上设置透明盖,且所述透明盖以能够进行活动或能够拆卸的方式与活动推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筒端盖与无孔内筒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孔内筒内部设有螺旋状的拨水筋。

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包括所述的排水装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及节水滚筒洗衣机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及节水滚筒洗衣机,通过在滚筒洗衣机的内筒端盖上设置排水孔,并通过活动推板打开或关闭排水孔,以实现洗涤水的保持与排放,不仅兼具常规节水滚筒洗衣机的环保、节水的作用,而且确保了滚筒洗衣机的排水可靠性,同时在排水和脱水过程中,洗涤水的外排速度较快,提高了滚筒洗衣机的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洗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或脱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筒;2.无孔内筒;3.拨水筋;4.内筒端盖;5.排水孔;6.密封圈;7.活动推板;8.透明盖;9.外筒端盖;10.固定环;11.滑环;12.复位弹簧;13.电磁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性用语,均是以滚筒洗衣机在正常装配以及正常安装放置下的情况为基准,其中“上”指滚筒洗衣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的上部方向或空间,“下”指滚筒洗衣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的下部方向或空间,“水平”指滚筒洗衣机正常装配及正常安装放置时的水平面方向,与常规理解相同,“水平”方向与“上下”方向或称为“竖直”方向垂直。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滚筒洗衣机,是指节水滚筒洗衣机,其内筒为无孔内筒,使得滚筒洗衣机在洗涤状态时能够保持内筒内的水不损失,从而起到环保、节水的作用;但在现有技术中,如何高效可靠地将无孔内筒中的洗涤水排出,便成了目前滚筒洗衣机节水环保技术研究的课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效率及排水可靠性较低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节水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如附图1-3所示,所述滚筒洗衣机包括无孔内筒2、外筒1、排水装置,所述无孔内筒2设置在外筒1内,所述外筒1的前端设有外筒端盖9,所述无孔内筒2的前端设有圆环状的内筒端盖4,所述内筒端盖4在靠近无孔内筒2的边缘设有排水孔5,所述排水装置与外筒端盖9连接,且所述排水装置与排水孔5配合,用于对无孔内筒2中的洗涤水进行排放。

具体的,所述排水装置包括电磁导杆13、活动推板7、复位弹簧12,所述电磁导杆13与外筒端盖9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2与活动推板7连接,所述活动推板7与电磁导杆13配合;同时,在活动推板7的一端与复位弹簧12连接的基础上,活动推板7的另一端上设置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与排水孔5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6为橡胶密封圈,以利用橡胶材质的弹性,进一步提高密封圈6对排水孔5的密封性能。

为了对活动推板7进行进一步的支撑,以提高排水装置运作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所述排水装置还包括固定环10、滑环11,所述固定环10设置在外筒端盖9上,所述滑环11以能够活动的方式套接在固定环10的外表面,所述活动推板7以能够沿轴向活动的方式套接在滑环11上,且所述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推板7、滑环11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滑环11相对于固定环10而言,在固定环10固定不动的基础上,滑环11能够以轴心为旋转轴进行转动;所述活动推板7相对于滑环11而言,在滑环11固定不动的基础上,活动推板7能够沿着轴向进行前后移动;从而避免了活动推板7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位移,以提高排水装置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对于上述排水装置,在电磁导杆13未通电时,复位弹簧12处于轻微压缩的状态,此时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力下,活动推板7通过密封圈6与排水孔5紧密贴合,对排水孔5进行封堵,滚筒洗衣机不进行排水;在电磁导杆13通电时,电磁导杆13产生电磁吸力,拉动活动推板7,使活动推板7朝向远离内筒端盖4的方向移动,此时复位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密封圈6与排水孔5脱离,滚筒洗衣机进行排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轴向或轴心均是针对无孔内筒2的内筒轴而言,固定环10、滑环11均为环状的圈体结构,其截面呈“l”形状相配合,且活动推板7、密封圈6、固定环10、滑环11与无孔内筒2的内筒轴为同轴心设置,所述固定环10与外筒端盖9为一体成型,从而使得滚筒洗衣机在不进行排水的洗涤阶段时,在固定环10不进行转动的基础上,活动推板7、密封圈6、滑环11能够平稳地随着无孔内筒2一同进行转动。

同时,所述活动推板7上设置有透明盖8,且所述透明盖8以能够进行活动或能够拆卸的方式与活动推板7连接。

此外,对于无孔内筒2而言,所述内筒端盖4与无孔内筒2之间通过铆接的方式构成一体结构;无孔内筒2内部设有螺旋状的拨水筋3。对于外筒1而言,所述外筒端盖9与外筒1相连接并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滚筒洗衣机的具体工作过程:

洗涤开始状态,电磁导杆13不动作,活动推板7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推向内筒端盖4,内筒端盖4上的排水孔5被紧压在内筒端盖4上的密封圈6堵住,无孔内筒2变成一个储水筒,水开始进到无孔内筒2内,当达到一定水量时,开始洗涤,洗涤时活动推板7和滑环11与无孔内筒2一起转动,无孔内筒2的水位被保持。

洗涤结束,电磁导杆13通电,产生电磁吸力,拉动活动推板7,使活动推板7朝向远离内筒端盖4的方向移动,压缩复位弹簧12,克服复位弹簧12的作用力,密封圈6脱离内筒端盖4,使内筒端盖4上的排水孔5畅通,无孔内筒2内的水流出。

排水一定时间后,无孔内筒2高速转动,活动推板7固定不动,在无孔内筒2内的拨水筋3的作用下,无孔内筒2和衣物内的残留水抛向无孔内筒2的侧壁,并沿拨水筋3流到内筒端盖4处,从排水孔5抛出无孔内筒2外,进入外筒1,然后从外筒1上设置的排水管排出。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筒洗衣机的内筒端盖上设置排水孔,并通过活动推板打开或关闭排水孔,以实现洗涤水的保持与排放,不仅兼具常规节水滚筒洗衣机的环保、节水的作用,而且确保了滚筒洗衣机的排水可靠性,同时在排水和脱水过程中,洗涤水的外排速度较快,提高了滚筒洗衣机的排水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所述滚筒洗衣机,还包括壳体、前面板等结构在内的洗衣机外壳构件,同样包括电机、离合器、电控部件等结构在内的洗衣机内部构件,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