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距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8882发布日期:2019-09-25 00:4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针距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距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目前,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上的抬压脚装置用于将压脚抬起或放下,通过抬压脚装置的抬起和落下,以将缝纫线穿设在布料上,以实现缝合。

现有技术中,缝纫机的针距一般为手动调节,在缝纫机上设置有调节按钮,在缝纫开始前通过调节按钮以调节针距大小。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调节按钮不能在缝纫时对针距进行调节,因而,给操作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距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缝纫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调节针距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针距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结构;压脚,驱动结构的驱动端与压脚连接,以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压脚抬起或落下;送料调节器,驱动结构的驱动端与送料调节器连接,以通过驱动结构调节送料调节器的位置以调节针距大小;送料调节组件,设置在送料调节器远离驱动端的一侧,送料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送料调节器的位置以调节针距大小。

进一步地,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结构,与驱动结构的驱动端连接,送料调节器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面,第一传动结构的至少部分用于抵接在第一调节面上以带动送料调节器转动,驱动结构驱动第一传动结构运动,以通过调节调节器的转动角度来调节针距大小。

进一步地,驱动结构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传动结构包括齿条,第一齿轮与齿条啮合以带动送料调节器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抵接结构,抵接结构设置在齿条靠近送料调节器的一端,抵接结构用于与第一调节面抵接以带动送料调节器转动。

进一步地,抵接结构包括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均用于带动送料调节器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抵接件的抵接端为圆弧结构;和/或,第二抵接件的抵接端为圆弧结构。

进一步地,送料调节器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面,第二调节面与送料调节组件相对设置,送料调节组件通过第二调节面带动送料调节器转动。

进一步地,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结构,第二传动结构的一端与驱动结构的驱动端连接,第二传动结构的另一端与压脚连接,当驱动结构通过第二传动结构驱动压脚抬起时,齿条与送料调节器脱离;当驱动结构通过第二传动结构驱动压脚落下时,齿条与送料调节器抵接以调整送料调节器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以带动压脚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结构还包括连杆结构,连杆结构的一端与第二齿轮连接,连杆结构的另一端与压脚连接,第二齿轮通过连杆结构带动压脚抬起或落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缝纫机包括:机壳;针距调节装置,设置在机壳上,针距调节装置为上述提供的针距调节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针距调节装置工作时,驱动结构启动,通过驱动结构不仅可以驱动带动压脚抬起或落下,同时还能够调节送料调节器的位置,并通过调整送料调节器的位置来调节针距的大小。通过送料调节组件可以手动调节送料调节器的位置,该送料调节组件用于在缝纫开始前或结束后对针距进行调节,驱动结构主要用于在缝纫时对针距进行调节。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调节针距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针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针距调节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的针距调节装置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驱动结构;20、压脚;30、送料调节器;31、第一调节面;32、第二调节面;40、第一齿轮;50、齿条;80、第二传动结构;81、第二齿轮;82、连杆结构;821、第一连杆;822、第二连杆;823、第三连杆;8231、铰接点;90、升降板;100、压杆;110、压杆导架;120、压杆轴套;130、调压螺母;140、调压螺钉;150、安装板;160、偏心轮;170、送料连杆;180、第一摆动板;190、第二摆动板;200、摆动板座;210、送料曲柄;220、送料轴;230、牙架曲柄;240、牙架部件;250、抬牙连杆;260、第一抬牙曲柄;270、抬牙轴;280、第二抬牙曲柄;290、连接板;300、倒缝电磁铁;310、倒送料连杆;320、送料调节组件;321、送料调节螺柱;322、送料调节旋钮;330、针板;340、送料牙;350、倒缝轴;360、倒缝曲柄;370、倒缝轴套;380、第一弹簧;390、抵接结构;391、第一抵接件;392、第二抵接件;400、倒料板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针距调节装置,该针距调节装置包括:驱动结构10、压脚20、送料调节器30和送料调节组件320。其中,驱动结构10的驱动端与压脚20连接,以通过驱动结构10带动压脚20抬起或落下。驱动结构10的驱动端与送料调节器30连接,以通过驱动结构10调节送料调节器30的位置以调节针距大小。送料调节组件320设置在送料调节器30远离驱动端的一侧,送料调节组件320用于调节送料调节器30的位置以调节针距大小。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针距调节装置,当针距调节装置工作时,驱动结构10启动,通过驱动结构10不仅可以驱动带动压脚20抬起或落下,同时还能够调节送料调节器30的位置,并通过调整送料调节器30的位置来调节针距的大小。通过送料调节组件320可以手动调节送料调节器30的位置,该送料调节组件320用于在缝纫开始前或结束后对针距进行调节。驱动结构10主要用于在缝纫时对针距进行调节,以便于进行加密缝。本实施例中的送料调节组件320用于进行粗调节,驱动结构10用于进行细调节,驱动结构10是在送料调节组件320调节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微调,以对针距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10可以为电机,电机设置在缝纫机的机壳上。

为了更好地通过驱动结构10调整送料调节器3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结构,第一传动结构与驱动结构10的驱动端连接,送料调节器30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面31,第一传动结构的至少部分用于抵接在第一调节面31上以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驱动结构10驱动第一传动结构运动,以通过调节调节器的转动角度来调节针距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10的驱动端设置有第一齿轮40,具体的,第一齿轮40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传动结构包括齿条50,第一齿轮40与齿条50啮合以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结构还包括抵接结构390,抵接结构390设置在齿条50靠近送料调节器30的一端,抵接结构390用于与第一调节面31抵接以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采用这样的传动方式,能够方便且稳定地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以调节针距的大小。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结构10还包括安装板150,安装板150上设置有导向孔,齿条50穿设在安装板150的导向孔内。

为了更好地带动送料调节器30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抵接结构390包括第一抵接件391和第二抵接件392。第一抵接件391和第二抵接件392间隔设置,第一抵接件391和第二抵接件392均用于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

具体的,送料调节器30的第一调节面31为平面,第一抵接件391和第二抵接件392均用于抵接在第一调节面31上,抵接结构390与弧形面抵接后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

具体的,可以将第一抵接件391的抵接端设置为圆弧结构;或者将第二抵接件392的抵接端为圆弧结构;或者将第一抵接件391的抵接端和第二抵接件392的抵接端均设置为圆弧结构。为了减小驱动过程中对第一调节面31的冲击,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抵接件391的抵接端和第二抵接件392的抵接端均设置为圆弧结构,以对第一调节面31进行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调节器30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面32,第二调节面32与送料调节组件320相对设置,送料调节组件320通过第二调节面32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具体的,第二调节面32为弧形面,送料调节组件320与第二调节面32抵接后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本实施例中的弧形面为对称面,沿弧形面的对称轴将弧形面分为两部分。当送料调节组件320与弧形面中的其中一部分抵接时,缝纫机处于正缝状态;当送料调节组件320与弧形面中的另一部分抵接时,缝纫机处于倒缝状态。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送料调节组件320包括送料调节螺柱321和送料调节旋钮322,送料调节旋钮322固定设置在送料调节螺柱321上,送料调节螺柱321通过螺纹与缝纫机的机壳连接设置,当顺时针旋转送料调节旋钮322时,送料调节螺柱321的末端会向靠近送料调节器30的方向运动,送料调节器30的摆动幅度会变小,对应的缝纫时的针距会变小,反之则会变大。缝纫过程中送料调节旋钮322的位置不发生变化,缝纫时的针距则保持恒定。具体的,针距使指针和针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结构80,第二传动结构80的一端与驱动结构10的驱动端连接,第二传动结构80的另一端与压脚20连接。当驱动结构10通过第二传动结构80驱动压脚20抬起时,齿条50与送料调节器30脱离。当驱动结构10通过第二传动结构80驱动压脚20落下并压紧针板330,驱动结构10同时也会带动齿条50向下运动,当齿条50运动至与送料调节器30抵接后齿条50将带动送料调节器30转动,以调整送料调节器30的转动角度。

为了便于使第一齿轮40带动第二传动结构80运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动结构80包括第二齿轮81,第一齿轮40与第二齿轮81啮合以带动压脚20运动。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针距调节装置,当第一齿轮40转动时,第一齿轮40将同时带动第二齿轮81和齿条50运动,以分别带动压脚20和送料调节器30运动。

为了更好地带动压脚20抬起或落下,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传动结构80还包括连杆结构82。其中,连杆结构82的一端与第二齿轮81连接,连杆结构82的另一端与压脚20连接,第二齿轮81通过连杆结构82带动压脚20抬起或落下。

本实施例中的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调压螺钉140和调压螺母130,调压螺钉140穿设在缝纫机的机壳上,通过调节调压螺钉140的旋入深度可以调节第一弹簧380的压缩量,再通过压杆100能够控制压脚20向下的压力大小。压杆轴套120固定设置在机壳上,压杆100穿设在压杆轴套120内,压杆100顶端抵靠在第一弹簧380的下端,压杆导架110设置在压杆100上,针板330设置在缝纫机的底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板150,安装板150设置在机壳上,第二齿轮81为扇形齿轮,扇形齿轮铰接在安装板150上。连杆结构82包括第一连杆821、第二连杆822和第三连杆823,第一连杆821的第一端与扇形齿轮铰接,第一连杆821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82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822的第二端与第三连杆823的第一端铰接,第三连杆823的第二端用于带动压杆100抬起或落下。第三连杆823上设置有铰接点8231,铰接点8231设置在机壳上,以便于提高连杆结构82整体运动的稳定性。通过在第一连杆821和第三连杆823之间设置第二连杆822,能够增加装置整体运动的灵活性,便于通过连杆结构82带动压杆100运动。本实施例中的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升降板90和压杆导架110,第三连杆823的第二端与升降板90的第一端抵接,升降板90的第二端与压杆导架110抵接,具体的,升降板90的第二端抵接在压杆导架110的下端面上,以带动压杆100抬起或落下。

本实施例中的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偏心轮160、倒料板销400和上轴,上轴在图中未示出,偏心轮160设置在上轴上并随上轴的转动而转动。偏心轮160的第一端与抬牙连杆250的第一端铰接,抬牙连杆250的第二端与第一抬牙曲柄260的第一端铰接,第一抬牙曲柄260的第二端设置在抬压轴上,以通过第一抬牙曲柄260带动抬牙轴270转动,抬牙轴270穿设在底板上。第二抬牙曲柄280设置在抬压轴上,以通过抬牙轴270带动第二抬牙曲柄280运动,第二抬牙曲柄280为叉形曲柄。

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轮160的第二端与送料连杆170的第一端铰接,送料连杆170的第二端与第一摆动板180的第一端铰接,送料连杆170的第二端与第二摆动板190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摆动板190的第二端与送料曲柄210的第一端铰接,第一摆动板180的第二端与摆动板座200的第一端铰接,送料曲柄210固连在送料轴220上,送料轴220穿设在底板上。牙架曲柄230的第一端固连在送料轴220上,牙架曲柄230的第二端与牙架部件240的第一端铰接,牙架部件240的第二端在第二抬牙曲柄280的滑槽内可前后滑动,送料牙340固连在牙架部件240上。送料调节器30的第一端与倒送料连杆310铰接,倒送料连杆310的第二端与摆动板座200的第一端铰接。

本实施例中的针距调节装置还包括倒缝曲柄360和倒缝轴套370,倒缝轴套370固连在底板上,倒缝轴350穿过倒缝轴套370与摆动板座200固连。倒缝曲柄固连在倒缝轴350的第一端,倒缝曲柄的第一端与连接板290的第一端铰接,连接板290的第二端与倒缝电磁铁300的铁芯铰接,倒缝电磁铁300固连在底板上。

具体的,上轴带动偏心轮160旋转,偏心轮160的第一端通过抬牙连杆250、第一抬牙曲柄260,将旋转运动转换为抬牙轴270的往复摆动,再经过第二抬压曲柄转换为牙架的上下往复运动,运动幅度是固定的。偏心轮160的第二端通过送料连杆170、摆动板座200、第一摆动板180、第二摆动板190、送料曲柄210等零件转换为送料轴220的往复摆动,再经过牙架曲柄230转换为牙架的前后运动。通过调节摆动板座200的角度,可以调节送料轴220的摆动幅度,达到控制缝纫时针距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摆动板座200、倒送料连杆310、送料调节器30和缝纫机的机壳组成四杆机构,通过调节摆动板座200的摆动角度可以转换为调节送料调节器30的摆动角度来控制针距。

在缝纫结束后,为了防止布料上的缝线松脱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固,即在缝纫结束位置前后缝几下,形成一个结;另一种是让针距变密后再缝一至多针。

本实施例中的针距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密缝功能,即让送料调节器30的摆动幅度变小。缝纫过程中送料调节旋钮322无法对送料调节器30进行调节,此时,便可通过驱动机构对送料调节器30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控制抵接结构390向下运动,达到进一步限制送料调节器30的目的。

当电机轴逆时针转动时,第二齿轮81转动并带动第一连杆821转动,当第一连杆821的的铰接处和第二连杆822的铰接处抵接在一起时,形成一个整体。第一连杆821的远离第二连杆822的一端与第二连杆822的远离第一连杆821的一端的距离固定,第二连杆822会拉动第三连杆823绕A处旋转,第三连杆823的第二端向上运动,并带动升降板90、压杆导架110、压杆100、压脚20部件向上运动,完成抬压脚20动作。当台压脚20时,齿条50向上运动,远离送料调节器30,此时送料调节器30不受齿条50的限制,进而不会影响摆动板座200的运动。因为抬压脚20时不会进行缝纫操作,只要抬压脚20动作完成后齿条50及时下移到需要位置,并不影响下次缝纫。

桑缝纫结束时,要开始进行密缝,此时,电机顺时针转动,齿条50通过电机齿轮的啮合向下运到限位位置,缩小送料调节器30的摆动幅度,达到密缝的目的。此时,扇形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一连杆821和第二连杆822通过两者的共同的铰接端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第一连杆821的远离第二连杆822的铰接端与第二连杆822的远离第一连杆821的铰接端相互靠近,且二者的中心距变小,从而不会影响到第三连杆823,压脚20也不会被抬起。也就不会影响到密缝时的缝纫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包括:机壳和针距调节装置。其中,针距调节装置设置在机壳上,针距调节装置为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针距调节装置。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能够方便地调节针距大小,能够实现加密缝,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