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74726发布日期:2019-10-29 03:1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对收纳在具有旋转轴的旋转槽内的衣服进行离心脱水的脱水机。



背景技术:

以往,家庭用的洗衣机和洗涤干燥机所使用的脱水机在洗涤兼脱水槽的上部具备流体平衡器,该流体平衡器对由洗涤兼脱水槽内的衣服的偏置引起的在脱水动作时的不平衡进行校正(参照专利文献1)。

使用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来说明以往的脱水机。

图7是以往的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的纵剖视图。在图7中,在全自动洗衣机主体101内借助多个悬吊装置109悬挂有外槽108。洗涤兼脱水槽102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外槽108内。在洗涤兼脱水槽102的上部固定有形成为圆环状的流体平衡器116。在脱水工序中,利用电动机111对洗涤兼脱水槽102进行驱动使其高速旋转。

流体平衡器116在内部封入有流体119而一体形成。当洗涤兼脱水槽102高速旋转时,流体平衡器116的内部的流体119相对于产生偏心载荷的不平衡而自动地向抵消不平衡的位置移动。由此,在流体平衡器116内发生流体119的偏倚。即,流体平衡器116利用了通过封入在流体平衡器116的内部的流体119的偏心来校正高速旋转时的不平衡的力学现象。流体平衡器116为了提高不平衡校正力而在空心密闭管路117设有分隔壁118,构成为沿径向具有多个流体封入部的多层构造。

但是,在这样的以往的脱水机中,平衡器装置(流体平衡器116)设为多层构造而提高不平衡校正力,通常,使用树脂材料将构成空心密闭管路17的轮廓等的主要部分一体成型。在平衡器装置中,为了构成多层构造,需要设置用于沿脱水槽(洗涤兼脱水槽102)的径向分割为多层的分隔壁118。此外,由于受到利用使用了树脂材料的一体成型进行制造的制约,必须使壁厚为比较均匀的厚度。由此,平衡器装置的内部容积被削减,能封入的液体量减少。结果,以往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有难以提高不平衡校正力的课题。

另外,通常将两个壳体熔接而接合,从而制造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在进行该制造时,可能会发生因成形不均或熔接夹具的松动等引起的熔接不良。因而,必须对各层间的水密性得到确保的情况进行检查。脱水机利用高离心力进行脱水运转,高离心力也作用于平衡器装置内的流体。此时,假如发生熔接不良,则各层间的水密性得不到保持,发生流体的移动,无法再维持期望的不平衡校正力。因此,以往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为了确保各层间的水密性而维持不平衡校正力,提高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需要在制造时充分地考量成形精度,并进一步在制造后进行检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409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平衡器装置薄壁化而提高不平衡校正力和水密性,抑制脱水振动,并且旋转槽的开口部较大的脱水机。

本公开的脱水机包括:平衡器装置,其呈圆环形状地形成于开口部;旋转槽,其形成为具有所述开口部的有底圆筒状,配置有所述平衡器装置,用于收纳衣服等洗涤物;外槽,所述旋转槽能旋转地内置于该外槽;驱动部,其配置于所述外槽,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槽使其旋转;以及隔振装置,其对所述外槽进行隔振支承。并且,所述平衡器装置具有:轮廓,其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壁部,其为至少一个,呈圆环状,用于将所述轮廓内沿所述旋转槽的径向分割为多层;以及流体,其被封入在由所述壁部分割出的多层内,所述轮廓和所述壁部相互独立地构成,并且构成为能够在所述多层间保持相对于所述流体而言的水密性。

另外,本公开的脱水机的所述平衡器装置具有:轮廓,其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内部肋,其配置在所述轮廓内;以及流体,其被封入在所述轮廓内。另外,所述内部肋具有将所述轮廓内沿所述旋转槽的径向分割为多层的分割壁部,所述内部肋与所述轮廓相互独立地构成。

本公开的脱水机具有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且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的各层间的水密性,并能够抑制脱水振动。另外,能在不使径向压溃强度下降的前提下实现平衡器装置的薄型化,因此能够增大旋转槽的开口部,能够提高相对于旋转槽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5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5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的在旋转槽低速旋转时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5c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的在旋转槽高速旋转时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a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脱水机的在旋转槽低速旋转时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c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脱水机的不平衡量小并且旋转槽高速旋转时的平衡器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6d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脱水机的不平衡量大并且旋转槽高速旋转时的纵剖视图。

图7是以往的全自动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形态的脱水机包括:平衡器装置,其呈圆环形状地形成于开口部;旋转槽,其形成为具有上述开口部的有底圆筒状,配置有上述平衡器装置,用于收纳衣服等洗涤物;外槽,上述旋转槽能旋转地内置于该外槽;驱动部,其配置于上述外槽,用于驱动上述旋转槽使其旋转;以及隔振装置,其对上述外槽进行隔振支承。并且,上述平衡器装置具有:轮廓,其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壁部,其为至少一个,呈圆环状,用于将上述轮廓内沿上述旋转槽的径向分割为多层;以及流体,其被封入在由上述壁部分割出的多层内,上述轮廓和上述壁部相互独立地构成,并且构成为能够在上述多层间保持相对于上述流体而言的水密性。

利用该结构,能够不一体成型平衡器装置,而是利用多个部件制作平衡器装置,并且能够实现多层构造。通过利用多个部件制作平衡器装置,与以往相比,能够简化平衡器装置的各壁面形状,从而能够实现内部构造的薄壁化。由此,能够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内填充的流体量,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的不平衡校正力的提高。另外,由于是确保水密性的结构,因此即使将平衡器装置分割构成为多层,也能防止各层间的流体的移动。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脱水机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的不平衡校正力,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的提高。因而,能够提供虽然具有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维持了平衡器装置的各层间的水密性并且抑制了脱水振动的脱水机。

另外,能在不使径向压溃强度下降的前提下实现平衡器装置的薄型化,因此能够增大旋转槽的开口部,能够提供一种提高了相对于旋转槽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方便性的脱水机。

第2形态的脱水机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在上述平衡器装置的上述壁部与上述轮廓之间设有防水构件,上述防水构件为圆环形状,用于在上述多层间保持相对于上述流体而言的水密性。利用该结构,虽然利用多个部件实现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能够防止流体因高离心力的作用而自内周侧的层向外周侧的层移动。由于能将平衡器装置设为确保了水密性的多层构造,因此能够维持不平衡校正力,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的性能的可靠性。

第3形态的脱水机在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上述平衡器装置的上述轮廓和上述壁部由互不相同的材料构成。利用该结构,平衡器装置的轮廓和平衡器装置内部的壁部能分别选定适当的材料。因此,与以往的利用树脂一体成型而成的结构相比,在耐久性、不平衡校正力的方面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的性能的提高。

第4形态的脱水机在第1形态~第3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上述平衡器装置的轮廓由金属材料形成,上述壁部由树脂材料形成。利用该结构,能在保持平衡器装置的轮廓的强度和内容积不变的状态下使平衡器装置小型化。由此,能够增大旋转槽的开口部,能够实现脱水机的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另外,通过将轮廓设为比重高于树脂的金属材料,使平衡器装置的重量增加,能够利用该重量对振动的抑制效果来抑制旋转槽的高速旋转时的振动。另外,通过将由平衡器装置重量的增加获得的不平衡校正力的提高量转换为对平衡器装置的流体填充量的削减以及对内容积的削减,能够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在立式的全自动洗衣机中,脱水槽通常兼作洗涤槽。在该情况下,混合有洗涤时的洗涤剂和污垢的洗涤水跳起而附着于平衡器装置,成为污垢的原因。在平衡器装置的轮廓由树脂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附着于该树脂部件的污垢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不易去掉,因此需要细致的处理。本公开的脱水机通过利用金属材料形成平衡器装置的轮廓,使所附着的污垢也比较易于打扫。另外,金属材料本身会让使用者感到清洁感,因此易于维持清洁的状态。

第5形态的脱水机在第1形态~第3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上述平衡器装置的上述壁部由金属材料形成,上述轮廓由树脂材料形成。利用该结构,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的内部构造的薄壁化。在平衡器装置的内部设有多个防止流体在内部沿圆周方向移动的肋,以便抑制平衡器装置的不稳定振动的发生。本公开的脱水机通过在平衡器装置的壁部使用金属材料,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内部的肋构造的薄壁化。

由此,能够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内填充的流体量,即使是与以往相同的外形的平衡器装置,也能提高脱水机的振动抑制效果。另外,即使是与以往相同的流体填充量,也能使平衡器装置的轮廓小型化,即使维持以往同样的不平衡校正力,也能够增大旋转槽的开口部。因而,能够提高脱水机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通过在平衡器装置的轮廓使用树脂材料,能够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易于碰到且使用者也易于注意到的平衡器装置的轮廓生锈。另外,通过利用树脂材料形成平衡器装置的轮廓,在旋转槽高速旋转时,即使平衡器装置的轮廓与外槽接触,也能将所产生的噪声抑制为较小。

第6形态的脱水机在第2形态~第5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上述防水构件形成为其重心位置存在于比上述防水构件与上述壁部的结合部靠上述旋转槽的旋转中心侧的位置。利用该结构,在脱水工序等的旋转槽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平衡器装置的防水构件受到高离心力而以填埋壁部与轮廓的间隙的方式贴在壁部和轮廓。由此,能使平衡器装置的多层间的水密性更可靠,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的不平衡校正力,实现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的提高。

第7形态的脱水机在第2形态~第6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上述防水构件包括:密封主部,其形成为圆环状;以及内缘部,其在上述密封主部的内周侧形成为遍布整周地延伸设置。并且,上述内缘部的内周面形成为朝向上述轮廓侧地向上述旋转槽的旋转中心侧倾斜。利用该结构,在旋转槽高速旋转而使朝外的力自流体施加于该倾斜部时,能使朝向轮廓方向的分力作用于防水构件。因而,能够进一步加强防水构件与轮廓之间的水密性。另外,能够利用延伸设置的内缘部的端面,将防水构件与轮廓的内表面的贴附面积确保为较大。由此,能使利用防水构件获得的流体移动防止效果更大。由此,能使平衡器装置的多层间的水密性更可靠,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的不平衡校正力,实现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的提高。

第8形态的脱水机在第1形态~第7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上述旋转槽由金属材料构成。利用该结构,包含平衡器装置的旋转槽整体由金属部件构成,使用者易于打扫旋转槽。随之提高美观,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第9形态的脱水机包括:平衡器装置,其呈圆环形状地形成于开口部;旋转槽,其形成为具有上述开口部的有底圆筒状,配置有上述平衡器装置,用于收纳衣服等洗涤物;外槽,上述旋转槽能旋转地内置于该外槽;驱动部,其配置于上述外槽,用于驱动上述旋转槽使其旋转;以及隔振装置,其对上述外槽进行隔振支承。并且,上述平衡器装置具有:轮廓,其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内部肋,其配置在上述轮廓内;以及流体,其被封入在上述轮廓内,上述内部肋具有将上述轮廓内沿上述旋转槽的径向分割为多层的分割壁部。另外,上述内部肋与上述轮廓相互独立地构成。

为了实现平衡器装置的薄型化,需要使平衡器装置沿上下方向伸长。本公开的脱水机利用所述结构,不必使轮廓与内部肋的壁厚相同。因而,能够为了确保径向压溃强度而维持轮廓壁厚,并且能使内部肋壁厚薄壁化。并且,能与内部肋的薄壁化的量相应地将多层结构的各层的空心密闭管路的宽度确保为较宽,因此能够维持径向压溃强度,并且能够增大能向平衡器装置填充的流体量。由此,能够实现不平衡校正力的提高。

另外,在平衡器装置是以往那样的使用了树脂的一体化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形成多个空心密闭管路,需要在轮廓的模具的芯侧设置多个凸部。在本公开的脱水机中,轮廓与内部肋相互独立地构成。利用该结构,能够利用一个宽幅的凸部形成轮廓的模具的芯侧,因此即使考虑脱模斜度,也能确保模具强度,并且能够进一步使平衡器装置的轮廓沿上下方向伸长。由此,能够增大能向平衡器装置填充的流体量,能够实现不平衡校正力的提高。

根据上述这些理由,本公开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能在不降低不平衡校正力的前提下实现薄型化。因而,本公开的脱水机虽然具有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的各层间的水密性,并且能够抑制脱水振动。另外,能在不使径向压溃强度下降的前提下实现平衡器装置的薄型化,因此能够增大旋转槽的开口部,能够提高相对于旋转槽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方便性。

第10形态的脱水机在第9形态的基础上,上述内部肋具有:底面部,其与上述分割壁部的下端连续;以及内层内周侧壁部,其自上述底面部的内周侧向上方延伸。

利用该结构,能使内部肋的底面部与轮廓的底面彼此面对,并且使内部肋的内层内周侧壁部与轮廓的内周壁面彼此面对。由此,能够降低可能流入内层内周侧壁部与轮廓的间隙的流体量。由此,能将多层结构的各层内的流体填充量保持为恒定,能够维持不平衡校正力,确保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设置内层内周侧壁部,能在流体的液面因离心力而开始倾斜的旋转槽的低速旋转时,尽早切断内周侧与外周侧的流体彼此的连通。由此,能够抑制流体自内层侧顺着平衡器装置的底面向外层侧移动。因而,在脱水运转时,也能将多层结构的各层内的流体填充量保持为恒定,能够可靠地维持不平衡校正力,确保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

第11形态的脱水机在第9形态或第10形态的基础上,上述内部肋具有在上述分割壁部的上端部朝向上述旋转槽的径向内侧延伸的内层顶面侧壁部。

利用该结构,能使内部肋的内层顶面侧壁部与轮廓顶面彼此面对。由此,能够降低可能流入内层顶面侧壁部与轮廓之间的间隙的流体量,抑制在旋转槽高速旋转时因离心力而贴在内部肋的分割壁部的流体自平衡器装置的内层侧向外层侧移动。因而,在脱水运转时,也能将多层结构的各层内的流体填充量保持为恒定,能够维持不平衡校正力,确保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

第12形态的脱水机在第9形态或第10形态的基础上,上述分割壁部与上述轮廓的顶面之间的水密性得到确保,上述脱水机具有管状突起部,上述管状突起部在上述分割壁部的上端部向上述旋转槽的径向内侧延伸,使上述多层间连通。

利用该结构,能够确保内部肋的分割壁部与轮廓的顶面侧之间的水密性,在旋转槽高速旋转时,能防止在分割壁部的上方流体自内层侧向外层侧移动。而且,通过具有使多层间连通的管状突起部,能在旋转槽停止旋转时,使空气在多层间连通。由此,能使各层内的液面平滑化,实现平衡器装置的可靠性的提高。

第13形态的脱水机在第9形态~第12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上述轮廓由金属材料形成,上述内部肋由树脂材料形成。

利用该结构,不再需要将轮廓和内部肋设为相同的壁厚。能够维持内部肋的成形性,并且能够提高轮廓的刚度,实现薄壁化。由此,能使平衡器装置比以往薄壁化,并且实现多层化构造。并且,通过使轮廓薄壁化,能在保持轮廓的强度和能封入的流体量不变的状态下使平衡器装置小型化。

另外,能与轮廓的薄壁化的量相应地增大轮廓的外层侧外周壁面的半径。由此,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的小型化,并且能够提高不平衡校正力。或者,能与轮廓的薄壁化的量相应地增大轮廓的内周壁面的半径。由此,能够增大旋转槽的开口部,能够提高相对于旋转槽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方便性。

另外,通过利用比重大于树脂的比重的金属材料构成轮廓,能够提高振动的抑制效果。由此,通过将该重量的量转换为对平衡器装置的流体的量的削减以及对内容积的削减,能够进一步小型化且薄型化。

此外,通过利用金属材料形成平衡器装置的轮廓,使所附着的污垢也比较易于打扫。另外,金属材料本身让使用者感到清洁感,因此易于维持清洁的状态。

第14形态的脱水机在第9形态~第13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上述旋转槽由金属材料构成。利用该结构,包含平衡器装置的旋转槽整体由金属部件构成。由此,使用者易于打扫旋转槽,随之提高美观,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脱水机也兼具洗涤功能,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公开。另外,在多个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内容能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组合。

(实施方式1)

例示使旋转槽进行高速旋转而进行衣服的脱水的脱水机来说明本公开的脱水机。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的纵剖视图。

如图1所示,脱水机31具有在内部蓄积洗涤水的外槽33以及收纳作为洗涤物的衣服的旋转槽34。自脱水机31利用作为隔振装置的4根悬吊装置32(图示为1根)悬挂外槽33。

悬吊装置32包括减震部321、弹簧部322以及棒构件323。减震部321、弹簧部322以及棒构件323的下端部连结而一体化,并收纳在外包装体324内。棒构件323穿过外包装体324的上部而向上方延伸设置,棒构件323在其上端部与脱水机31连结。外包装体324与外槽33的下部连结。弹簧部322相对于棒构件323的位移构成为拉伸弹簧。

另外,外槽33在侧面外侧设有垂直方向的多根肋(未图示)。由此,提高了外槽33的刚度,抑制了水平方向的挠曲。

旋转槽34在上部具有开口部43,旋转槽34利用金属材料的不锈钢材料形成为有底圆筒形状。旋转槽34兼作脱水槽和洗涤槽。旋转槽34旋转自如地配置在外槽33内,在内底部设有搅拌翼35。电动机36设于外槽33的底面外侧。电动机36由无刷直流电动机形成,形成为被变频控制,旋转速度自如地变化的结构。电动机36是经由减速机构37对搅拌翼35和旋转槽34进行驱动而使其绕大致铅垂的旋转轴旋转的驱动部。

洗涤水供给部38向旋转槽34内供给自来水。水位检测部39检测外槽33内的洗涤水的水位。排水部40排出外槽33内的洗涤水。

控制装置41设于脱水机31的背面。操作显示部42设于脱水机31的上表面。控制装置41基于由使用者自操作显示部42输入的设定内容,控制电动机36、洗涤水供给部38以及排水部40等,依次执行清洗、漂洗以及脱水这些各工序。

在脱水工序中,旋转槽34在收纳有被濡湿的衣服的状态下高速旋转。衣服以不均匀地偏置的状态收纳于旋转槽34内。因而,当旋转槽34高速地旋转时,成为不平衡状态而发生振动。用于抵消该衣服的不平衡状态的平衡器装置44配置于旋转槽34的上部的开口部43。平衡器装置44整体形成为圆环形状。利用平衡器装置44的内周部的直径大致限定开口部43的开口直径。

使用附图说明平衡器装置44。图2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

如图2所示,平衡器装置44包括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的轮廓443、沿径向将轮廓443内分割为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层)的圆环状的壁部444、利用轮廓443和壁部444形成的第1槽441(内层)及第2槽442(外层)以及分别封入在内侧的第1槽441内和外侧的第2槽442内的流体447。

形成平衡器装置44的多层结构的第1槽441(内层)和第2槽442(外层)均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并且,纵截面形状均实质为四边形。

壁部444与轮廓443相互独立地构成。在壁部444与轮廓443的顶面t之间的间隙内以及在壁部444与轮廓443的底面b之间的间隙内分别插入有防水构件445。轮廓443由金属材料形成。壁部444由树脂成型而成。即,轮廓443与壁部444由互不相同的材料形成。

另外,期望的是,轮廓443使用相对于被封入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的流体447具有耐腐蚀性的不锈钢等金属材料。通过利用金属材料构成轮廓443,能在防腐蚀效果的基础上,比树脂材料薄地构成轮廓443。

另外,也可以在外侧的第2槽442内的轮廓443的部分设有流体移动防止肋446,该流体移动防止肋446限制流体447沿周向的移动,提高不平衡校正力。

另外,考虑到成本和可靠性,期望的是,防水构件445使用o型密封圈或u型垫圈等橡胶垫圈等。但是,只要具有同样的防水效果,就也可以使用油封或机械密封等旋转机械用的防水部件。或者,也可以利用粘接剂使轮廓443与壁部444接合而形成为水密结构。

此外,平衡器装置44既可以仅设置于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也可以设置于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和底部外侧这两者。

另外,被封入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的流体447通常使用氯化钙水溶液。但是,也可以封入球体等滚动体或磁性流体等功能性流体。

以下,说明像以上那样构成的脱水机31的动作和作用。

首先,使用者向旋转槽34内投入衣服和洗涤剂。随后,使用者对操作显示部42进行操作而设定洗涤运转程序,开始洗涤运转。脱水机31兼具洗涤功能,由此,控制装置41开始清洗工序。控制装置41使洗涤水供给部38进行动作而向旋转槽34内和外槽33内供给洗涤水。在利用水位检测部39检测到已向外槽33内供给了预定量的洗涤水时,控制装置41控制洗涤水供给部38而停止供水。

接着,控制装置41控制电动机36和减速机构37而使搅拌翼35旋转。由此,洗涤剂溶解于洗涤水,成为洗涤液而浸湿衣服。控制装置41使搅拌翼35例如以130r/min程度的低速进行旋转,以预定时间进行在洗涤液中搅拌衣服的揉洗。当清洗工序结束时,控制装置41使排水部40进行动作。由此,溶入有自衣服洗掉的污垢的洗涤液被排出到外槽33外。当洗涤液的排出结束时,控制装置41使旋转槽34以高速进行旋转而进行中间脱水。随后,控制装置41与清洗工序同样地执行漂洗工序,随后进一步执行脱水工序。

在所述中间脱水和脱水工序中,控制装置41控制电动机36和减速机构37,使旋转槽34例如以约900r/min的高速进行旋转。此时,在相对于旋转槽34的旋转发生了衣服的不平衡的情况下,由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想要使旋转槽34和外槽33大幅地振摆回转。于是,对该不平衡发挥由配置于旋转槽34的平衡器装置44产生的不平衡校正效果。具体而言,当在旋转过程中检测到不平衡状态时,平衡器装置44的被封入在内侧的第1槽441的内部和外侧的第2槽442的内部的流体447向与不平衡相对的位置流动,从而消除不平衡状态。像这样地对包含旋转槽34的外槽33整体的振动进行抑制。

在与以往的脱水机比较的基础上,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作用效果。

在以往的脱水机中,如使用图7所述的那样,平衡器装置(流体平衡器116)在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也由树脂一体成型。另外,通常在平衡器装置中,可能会发生起因于高速旋转时的内部流体的沿周向的移动的被称为晃荡(日文:スロッシング)的振动。为了防止此振动,在平衡器装置的内部设有多种截面的流体移动防止肋(在图7中未图示)。通过使用流体移动防止肋,能够抑制流体沿周向的移动,防止晃荡振动。

在多层结构的平衡器装置中,在像以往那样利用树脂一体成型轮廓、壁部以及流体移动防止肋等时,需要确保成形加工时的树脂的流动性以及成型后的强度,由此使各部分的厚度大致均匀。因此,导致有些部位会增厚至所需程度以上。

另外,在以往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流体平衡器116)中,使用树脂材料构成用于构成空心密闭管路117的多个壳体的主要部分,并将其熔接,从而确保了各层间的水密性。在该情况下,从加工方法方面、可靠性的方面出发,流体平衡器116的分隔壁118和流体移动防止肋等内部肋构造在肋的厚度上存在极限,难以薄壁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的平衡器装置44中,如图2所示,轮廓443与壁部444相互独立地构成。利用该结构,能够不一体成型平衡器装置44,而是分为多个部件地制作平衡器装置44。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简化平衡器装置44的各壁面形状。因而,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构造的薄壁化,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44内填充的流体量。由此,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

另外,通过在平衡器装置44具备壁部444,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44的流体封入部的多层构造。由此,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中,在壁部444与轮廓443的顶面t处的接合部的间隙内以及在壁部444与轮廓443的底面b处的接合部的间隙内分别插入有防水构件445。由此,即使像上述那样利用多个部件制作平衡器装置44,也能在中间脱水和脱水工序等旋转槽34的高速旋转时,防止流体447因离心力而自内周侧的第1槽441向外周侧的第2槽442移动。由此,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能够实现具备可靠性高的平衡器装置44的脱水机3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通过相互独立地构成轮廓443和壁部444,能够使用互不相同的材料构成轮廓443和壁部444。具体而言,轮廓443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壁部444由树脂材料构成。与以往相比,轮廓443由强度高于树脂材料的强度的金属材料构成,从而能够薄壁化。另外,壁部444通过设为单纯的圆环形状而能够薄壁化。因而,在使平衡器装置44的外径相同时,能够增大内径。由此,能够增大旋转槽34的上部的开口部43的开口直径,从而易于取出和放入衣服。

另外,利用该结构能使流体447位于更外侧。因而,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能使更大的离心力作用于流体447而提高不平衡校正力。若使不平衡校正力相同,则能使平衡器装置44小型化或使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进一步大口径化。

或者,在将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443设为像以往那样的大小的外形时,能够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封入的流体447的量。由此,也能提高不平衡校正力。

此外,平衡器装置44的重量也能有效地抑制振动。因此,在利用比重大于树脂的比重的金属材料构成轮廓443时,重量增加,相应地提高振动的抑制效果。由此,通过将该重量的量转换为对平衡器装置44的流体447的量的削减以及对内容积的削减,能够进一步小型化且薄型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利用金属材料构成轮廓443,因此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本身的径向压溃强度。随之也能提高与平衡器装置44固定在一起而一体化的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的径向压溃强度。

另外,旋转槽34也可以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采用该结构,包含平衡器装置44的旋转槽34整体由金属部件构成,使用者易于打扫旋转槽34。随之提高美观以及清洁感,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此外,也能提高脱水机31的设计性。

另外,平衡器装置44和旋转槽34所使用的金属材料不限定于不锈钢。期望的是耐腐蚀性高的材料,钛合金等也是有用的。

(实施方式2)

使用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脱水机31。脱水机的基本结构与使用图1说明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不同的平衡器装置44。图3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2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

平衡器装置44整体形成为圆环形状。利用平衡器装置44的内周部的直径大致限定开口部43的开口直径。如图3所示,平衡器装置44包括轮廓443、将平衡器装置44沿径向分割为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层)的圆环状的壁部444、利用轮廓443和壁部444形成的第1槽441(内层)及第2槽442(外层)以及分别封入在内侧的第1槽441内和外侧的第2槽442内的流体447。

构成平衡器装置44的多层结构的第1槽441(内层)和第2槽442(外层)均形成为空心的圆环形状。并且,纵截面形状实质均为四边形。

壁部444与轮廓443相互独立地构成。在壁部444与轮廓443顶面t之间的间隙内以及在壁部444与轮廓443的底面b之间的间隙内分别插入有防水构件445。轮廓443由树脂材料成型而成,壁部444由金属形成。即,轮廓443和壁部444由互不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与实施方式1相比,使用材料由相反的组合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如所述那样利用树脂材料构成轮廓443,并利用金属材料构成壁部444。因而,与以往相比,能使壁部444薄壁化。由此,能够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44内封入的流体447的量,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

另外,在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设有多个防止流体447在内部沿圆周方向移动的流体移动防止肋446等肋,以便抑制平衡器装置44的不稳定振动的发生。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通过在壁部444使用金属材料,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的肋构造的薄壁化。

由此,能够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44内填充的流体447的液量,即使是与以往相同的外形的平衡器装置,也能提高振动抑制效果。另外,即使是与以往相同的流体填充量,也能使平衡器装置44小型化。因而,能够在维持与以往同样的不平衡校正力的同时增大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能够提高脱水机的使用便利性。

另外,轮廓443通过使用树脂材料,能够可靠地防止由与衣服的摩擦以及洗涤剂的影响导致的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443的劣化。另外,能够可靠地防止使用者的手易于碰到且使用者也易于注意到的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443生锈。

此外,即使旋转槽34内的衣服的不平衡量较大,在高速旋转时外槽33、旋转槽34以及脱水机31发生了接触,也能将因该接触而产生的噪声抑制为较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中也能同样地获得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其他效果,因此省略说明。

(实施方式3)

使用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脱水机31。脱水机31的基本结构与使用图1说明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的脱水机31相同,从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不同的平衡器装置44。图4a和图4b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3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在防水构件445具有特征性的结构。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的平衡器装置44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图4a和图4b中,平衡器装置44的基本结构呈现为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

如图4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的防水构件445构成为,在被插入壁部444与轮廓443的顶面t之间的间隙或壁部444与轮廓443的底面b之间的间隙时,其重心448(在图4a和图4b中用+表示)在比壁部444靠旋转槽34的旋转中心侧位于分割为两层的内侧的第1槽441的轮廓443侧。即,使防水构件445的重心448位于比防水构件445与壁部444的结合部靠旋转槽34的旋转半径的内侧的位置。

具体而言,防水构件445构成为在形成为圆环状的密封主部4451的内周侧遍布整周地延伸设置内缘部4452。沿旋转槽34的旋转半径的内侧方向和与轮廓443的顶面t或底面b相反的方向进行该延伸设置。并且,使防水构件445的内缘部4452的外周面44521与壁部444的内周面接触或靠近地安装防水构件445。另外,与轮廓443的顶面t或底面b接触或靠近地安装内缘部4452的与轮廓443的顶面t或底面b相对的端面44522。

防水构件445的内缘部4452的截面利用外周面44521、端面44522以及连结这两者的倾斜的内周面44523形成为大致直角三角形。并且,直角三角形的底边侧形成为位于轮廓443的顶面t和底面b侧。即,防水构件445的内周面44523形成为朝向轮廓443侧地向旋转槽34的旋转中心侧倾斜。

当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离心力施加于流体447。于是,防水构件445如图4b所示,自流体447受到朝外的力而以填埋壁部444与轮廓443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变形。由此,防水构件445的内缘部4452贴在壁部444的内周面和轮廓443的内表面(顶面t或底面b)。另外,防水构件445的密封主部4451贴在轮廓443的内表面(顶面t或底面b)和壁部444的端面(上表面或下表面)。由此,即使如上述那样利用多个部件制作平衡器装置44,也能防止流体447因离心力而自内周侧的第1槽441向外周侧的第2槽442移动。

此时,防水构件445形成为延伸设置于密封主部4451的内缘部4452的内周面44523朝向轮廓443侧地向旋转槽34的旋转中心侧倾斜。利用该结构,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而使朝外的力自流体447施加于该倾斜部时,能使朝向轮廓443方向的分力作用于防水构件445。因而,能够进一步加强防水构件445与轮廓443之间的水密性。

另外,防水构件445的内缘部4452也自密封主部4451向旋转槽34的旋转半径的内侧方向延伸设置。因而,能将防水构件445与轮廓443的内表面(顶面t或底面b)的贴附面积确保为较大。由此,能使防水构件445的流体移动防止效果更大。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虽然具有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因防水构件445的经时劣化而使水密性受损的情况少。因而,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44的多层构造。此外,即使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443与壁部444由相互独立且不同的材料构成,也能维持其不平衡校正力,提高作为振动降低装置的可靠性。

另外,虽然具有不平衡校正力大的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能够增大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由此,能够提高向旋转槽34取出和放入洗涤物的方便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也能同样地获得在所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其他的效果,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到壁部444与轮廓443的顶面t之间的间隙和壁部444与轮廓443的底面b之间的间隙这两者的防水构件445,设有具有所述那样的内缘部4452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于任一者的防水构件445。

另外,防水构件445的内缘部4452的截面形状并不限定于底边侧位于轮廓443的顶面t或者底面b侧的大致三角形的形状。只要不期待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由作用于防水构件445的分力引起的贴附效果,就也可以是例如倒三角形,也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半圆形。内缘部4452的截面形状只要是能使防水构件445的重心448位于比壁部444靠旋转槽34的旋转半径的内侧的位置的形状,就可以为任何形状。

(实施方式4)

使用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31。脱水机的基本结构与使用图1说明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使用附图说明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

图5a、图5b以及图5c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具体而言,图5a是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图5b是旋转槽34低速旋转时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并且,图5c是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

如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平衡器装置44包括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的轮廓51、将平衡器装置44即轮廓51内沿径向分割为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层)的圆环状的内部肋52、利用轮廓51和内部肋52形成的第1槽54(内层)及第2槽55(外层)以及被分别封入在内侧的第1槽54内和外侧的第2槽55内的流体53。形成平衡器装置44的多层结构的第1槽54(内层)和第2槽55(外层)均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并且,纵截面形状实质均为四边形。

轮廓51与内部肋52相互独立地构成。轮廓51由金属材料形成。内部肋52由树脂材料成形而成。即,轮廓51和内部肋52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整体形状形成为圆环状的内部肋52具有:分割壁部52a,其将平衡器装置44分割为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层);底面部52b,其自分割壁部52a的下端部向内周侧和外周侧延伸设置;内层内周侧壁部52c,其自底面部52b的内周侧向上方延伸;以及内层顶面侧壁部52d,其自分割壁部52a的上端部朝向旋转槽34的径向内侧延伸。

分割壁部52a、底面部52b、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以及内层顶面侧壁部52d均遍布形成为圆环状的内部肋52的整周地设置。

使底面部52b靠近轮廓51的底面b、使内层内周侧壁部52c靠近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使内层顶面侧壁部52d靠近轮廓51的顶面t和内周壁面iw地将内部肋52配置在轮廓51内。另外,内部肋52配置为在靠近轮廓51的状态下具有间隙,利用设于内部肋52或轮廓51的未图示的较小的突起等卡定内部肋52,以防止发生晃动或移动。

另外,期望的是,轮廓51使用对被封入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的流体53具有耐腐蚀性的不锈钢等。通过利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轮廓51,能在获得防腐蚀效果的基础上,比树脂材料薄地构成轮廓51。

另外,也可以在内部肋52设有流体移动防止肋,该流体移动防止肋限制流体53沿周向的移动,抑制平衡器装置44的不稳定振动,提高不平衡校正力。

此外,平衡器装置44既可以只设置于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也可以设置于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和底部外侧这两者。

另外,流体53通常使用氯化钙水溶液,期望的是,使用不易使轮廓51等生锈且比重高于水的流体。而且,期望的是,流体53的填充量是成为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以上的高度的那样的液量。

以上那样构成的脱水机31的动作和作用与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中,如图5a所示,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51和内部肋52相互独立地构成。利用该结构,能够不一体成型平衡器装置44,而是分为多个部件地制作平衡器装置44。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简化平衡器装置44的各壁面形状。因而,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构造的薄壁化,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44内填充的流体量。由此,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

另外,通过在平衡器装置44具备内部肋52,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44的流体封入部的多层构造。由此,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

此外,在想要将平衡器装置设为多层构造且实现薄型化时,为了确保与以往同等的校正力,需要使平衡器装置沿上下方向伸长。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而言,通过与轮廓51相互独立地构成内部肋52,能在使平衡器装置44沿上下方向伸长时,使通过树脂成形而形成的内部肋52的各部分的壁厚比以往薄。另外,通过利用金属材料构成轮廓51,而不是利用树脂材料构成轮廓51,能比以往薄壁化。因而,能够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44的多层构造的各层填充的流体量。由此,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并且能够实现平衡器装置44的薄型化。

接下来,详细说明内部肋52的作用和效果。首先,使用图5b说明在旋转槽34低速旋转时的内部肋52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5b所示,在内部肋52中,与将平衡器装置44分割为多层的分割壁部52a连续地设有底面部52b和内层内周侧壁部52c。底面部52b与轮廓51的底面b彼此面对地靠近配置,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与内周壁面iw彼此面对地靠近配置。利用该结构,能够降低流体53的可能流入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与轮廓51之间的间隙的流体量。

另外,内层内周侧壁部52c遍布圆环状的整周地与底面部52b连续形成,并且与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彼此面对地靠近配置。由此,在流体53的液面因离心力而开始倾斜的旋转槽34的低速旋转时,能够抑制流体53自内层侧的第1槽54顺着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51的底面b向外层侧的第2槽55移动。由此,能在旋转槽34的旋转开始初期切断内周侧与外周侧的流体彼此的连通,可靠地维持内层侧的第1槽54的不平衡校正力。并且,能够可靠地维持由多层结构获得的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力。

接下来,使用图5c说明内部肋52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5c所示,在内部肋52中,与将平衡器装置44分割为多层的分割壁部52a的上端部连续地设有内层顶面侧壁部52d。内层顶面侧壁部52d与轮廓51的顶面t彼此面对地靠近配置。利用该结构,能够降低可能流入分割壁部52a与轮廓51之间的间隙的流体量。

另外,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能够抑制因离心力而贴在分割壁部52a的流体53自平衡器装置44的内层侧的第1槽54向外层侧的第2槽55移动。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内层侧的第1槽54的不平衡校正力。并且,能够可靠地维持由多层结构获得的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力。

另外,当在旋转槽34内发生了较大的不平衡的情况下,旋转槽34的振幅增大,流体53在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的偏倚也增大。导致在不平衡的相反侧,流体53以填埋各层的内周壁面的方式偏倚。但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而言,内层顶面侧壁部52d延伸至靠近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利用该结构,即使在旋转槽34内的不平衡增大且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也能抑制自内层向外层的流体53的移动量。

接下来,使用图5a说明在旋转槽34的高速旋转结束后的旋转停止时的内部肋52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5a所示,在内层顶面侧壁部52d与轮廓51的顶面t之间以及在内层顶面侧壁部52d与内周壁面iw之间存在间隙。另外,在底面部52b与轮廓51的底面b之间也存在间隙。由此,在旋转槽34的高速旋转结束后的旋转停止时,在内层(第1槽54)和外层(第2槽55)发生空气的移动,内层与外层的压力成为相同。并且,能使在旋转槽34的高速旋转过程中自内层移动到外层的流体53经过底面部52b与轮廓51的底面b之间的间隙向内层返回。

此外,在底面部52b与轮廓51的底面b之间以及在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与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之间分别存在间隙。并且,将流体53的封入量调整为旋转槽34旋转停止时的流体53的液面的高度为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以上的高度。利用上述结构,在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在内层侧与外层侧之间发生流体53的移动,使流体53的液面平滑化。由此,能使各层的流体填充量返回为不平衡校正前的状态并保持恒定。由此,平衡器装置44能为多层结构,并且保持始终稳定的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力,在每次脱水动作时进行发挥。

根据上述这些理由,无论在旋转槽34以哪种转速范围进行旋转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都能维持不平衡校正力,确保可靠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通过相互独立地构成轮廓51和内部肋52,能够使用互不相同的材料构成轮廓51和内部肋52。具体而言,轮廓51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内部肋52由树脂材料构成。由此,不再需要将轮廓51的壁厚与内部肋52的壁厚构成为相同,内部肋52能够维持与以往同等的成型性,并且能够薄型化。

另外,轮廓51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够提高刚度。另外,利用金属材料构成轮廓51,因此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本身的径向压溃强度。随之也能提高与平衡器装置44固定在一起而一体化的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的径向压溃强度。

此外,通过利用金属材料构成轮廓51而薄壁化,能够增大轮廓51的外径或内径。当增大轮廓51的外径时,轮廓51的外层侧外周壁面的半径增大,能使流体53位于更外侧。结果,作用于流体53的离心力增大,能够提高不平衡校正力。另一方面,在增大轮廓51的内径时,能在获得所述的不平衡校正力提高效果的基础上,增大旋转槽34上部的开口部43的开口直径,能够易于取出和放入衣服。

此外,通过利用金属材料构成轮廓51而薄壁化,在将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51设为像以往那样的大小的外形时,能够增加能向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封入的流体53的量。由此,也能够提高不平衡校正力。或者,在将不平衡校正力设为相同时,能使平衡器装置44小型化,或者能使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进一步大口径化。

另外,平衡器装置44的重量也能有效地抑制振动。因此,在利用比重大于树脂的比重的金属材料构成轮廓51时,轮廓51的重量增加,相应地提高振动的抑制效果。由此,通过将该重量的量转换为平衡器装置44的流体53的量的削减以及内容积的削减,能够进一步小型化且薄型化。

根据上述这些理由,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不平衡校正力,并且能够进一步实现薄型化。另外,在将平衡器装置44的内径构成为较大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相对于旋转槽34取出和放入衣服的方便性。

另外,在利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旋转槽34时,包含平衡器装置44的旋转槽34整体由金属部件构成,使用者易于打扫旋转槽34。随之提高美观以及清洁感,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此外,也能提高脱水机的设计性。

另外,平衡器装置44和旋转槽34所使用的金属材料不限定于不锈钢。期望的是耐腐蚀性高的材料,钛合金等也是有用的。

如在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能够实现不平衡校正力的提高,并且能够实现薄型化。并且,能防止在旋转槽34旋转时流体53自内层侧向外层侧的移动,能实现在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各层的液面的平滑化。由此,能够为多层结构,并且保持始终稳定的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力,在每次脱水动作时进行发挥。

因而,具备这样的平衡器装置44的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虽然具有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能在脱水动作时维持平衡器装置的各层间的水密性,并且能够抑制脱水振动。

(实施方式5)

使用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脱水机31。脱水机的基本结构与使用图1说明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脱水机31相同,省略详细的说明。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31不同的平衡器装置44。

图6a、图6b、图6c以及图6d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5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具体而言,图6a是表示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的状态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图6b是表示旋转槽34低速旋转时的状态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图6c是表示不平衡量小且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的状态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并且,图6d是表示不平衡量大且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流体53发生了偏倚的状态的平衡器装置44的纵剖视图。

如图6a、图6b、图6c以及图6d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包括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的轮廓51、沿径向将轮廓51内分割为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层)的圆环状的内部肋52、利用轮廓51和内部肋52形成的第1槽54(内层)及第2槽55(外层)以及分别封入在内侧的第1槽54内和外侧的第2槽55内的流体53。形成平衡器装置44的多层结构的第1槽54(内层)和第2槽55(外层)均形成为空心圆环形状。并且,纵截面形状实质均为四边形。

轮廓51与内部肋52相互独立地构成。轮廓51由金属材料形成。内部肋52由树脂材料成形而成。即,轮廓51和内部肋52由不同的材料形成。

整体形状形成为圆环状的内部肋52具有:分割壁部52a,其将平衡器装置44分割为多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层);底面部52b,其自分割壁部52a的下端部向内周侧和外周侧延伸设置;内层内周侧壁部52c,其自底面部52b的内周侧向上方延伸;以及管状突起部52e,其自分割壁部52a的上端部向旋转槽34的径向内侧延伸,使内层与外层连通。

使底面部52b靠近轮廓51的底面b、使内层内周侧壁部52c靠近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使管状突起部52e的内周侧端部靠近内周壁面iw地将内部肋52配置在轮廓51内。另外,内部肋52配置为在靠近轮廓51的状态下具有间隙,利用设于内部肋52或轮廓51的未图示的较小的突起等卡定内部肋52,以防止发生晃动或移动。

此外,在分割壁部52a的上端与轮廓51的顶面t之间的间隙内插入有橡胶垫圈等密封构件56。利用密封构件56在平衡器装置44的上部确保内层与外层间的水密性。另外,也可以代替密封构件56,通过由粘接剂进行的粘接来确保水密性。

管状突起部52e例如形成为圆筒形状,在其中央部具备使平衡器装置44的内层与外层连通的连通孔52f。期望的是,在分割壁部52a的内周圆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管状突起部52e,以便无论在哪一方向上发生不平衡都能应对。

另外,期望的是,轮廓51使用对被封入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的流体53具有耐腐蚀性的不锈钢等。通过利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构成轮廓51,能在获得防腐蚀效果的基础上,比树脂材料薄地构成轮廓51。

另外,也可以在内部肋52设有流体移动防止肋,该流体移动防止肋限制流体53沿周向的移动,提高不平衡校正力。

此外,平衡器装置44既可以只设置于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也可以设置于旋转槽34的开口部43和底部外侧这两者。

另外,流体53通常使用氯化钙水溶液,期望的是,使用不易使轮廓51等生锈且比重高于水的流体。而且,期望的是,流体53的填充量是成为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以上的高度那样的液量。

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作用效果。

在以往的脱水机中,如上所述,从加工方法方面、维持不平衡校正力的方面出发,平衡器装置44有在一体成型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薄型化的课题。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相互独立地构成平衡器装置44的轮廓51和内部肋52的就是所述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31。但是,所述实施方式4的脱水机31的平衡器装置44的在平衡器装置44内的上部的各层间的水密性未得到确保。因而,在不平衡量大且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存在因离心力而发生流体53自内层侧向外层侧的移动,无法维持不平衡校正力的隐患。

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中,如图6a所示,平衡器装置44与实施方式4同样,利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轮廓51和使用树脂材料成形而成的内部肋52相互独立地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的内部肋52确保了分割壁部52a与轮廓51的顶面t之间的水密性。并且,在分割壁部52a的上端部具有向旋转槽34的径向内侧延伸且连通内层与外层的管状突起部52e。

接下来,详细说明像以上那样构成的内部肋52的作用和效果。首先,使用图6a说明内部肋52在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6a所示,在平衡器装置44内的上部配置有具有连通孔52f的管状突起部52e,从而与实施方式4同样,在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空气在内层侧与外层侧之间连通。由此,能使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的过程中自内层向外层移动的流体53在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经过内部肋52的底面部52b与轮廓51的底面b之间的间隙而返回到内层。

此外,在底面部52b与轮廓51的底面b之间以及在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与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之间分别存在间隙。并且,将流体53的封入量调整为旋转槽34旋转停止时的流体53的液面的高度为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以上的高度。利用上述结构,在旋转槽34停止旋转时,在内层侧与外层侧之间发生流体53的移动,使各层内的流体53的液面平滑化。由此,在下次的脱水运转开始时,各层的流体填充量恒定,平衡器装置44为多层结构,并且维持始终稳定的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力,提高可靠性。

接着,使用图6b说明内部肋52在旋转槽34低速旋转时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6b所示,与实施方式4同样,在内部肋52设有将平衡器装置44分割为多层的分割壁部52a以及与分割壁部52a连续地设置的底面部52b和内层内周侧壁部52c。底面部52b与轮廓51的底面b彼此面对地靠近配置,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与内周壁面iw彼此面对地靠近配置。利用该结构,能够降低流体53的可能流入内层内周侧壁部52c与轮廓51之间的间隙的流体量。

另外,内层内周侧壁部52c遍布圆环状的整周地与底面部52b连续形成,并且与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彼此面对地靠近配置。利用该结构,在流体53的液面因离心力而开始倾斜的旋转槽34的低速旋转时,能够抑制流体53自内层侧顺着轮廓51的底面b向外层侧移动。由此,能在旋转槽34的旋转开始初期切断内周侧与外周侧的流体53彼此的连通,可靠地维持内层侧的第1槽54的不平衡校正力。并且,能够维持由多层结构获得的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力,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可靠性。

接着,使用图6c说明不平衡量小且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的内部肋52的作用和效果。

如图6c所示,在分割壁部52a上端与轮廓51的顶面t之间的间隙内插入有密封构件56,构成为水密。另外,管状突起部52e的内周侧端部靠近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地配置。利用该结构,能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防止在分割壁部52a的上方流体53自内层向外层移动。

另外,通过将分割壁部52a的上方设为水密结构,与使用了实施方式4的内层顶面侧壁部52d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流体移动防止功能,并且能够增大内层侧的内容积。由此,能够增加内层侧的第1槽54的流体填充量。同样,通过将分割壁部52a的上方设为水密结构,与实施方式4的内层顶面侧壁部52d不同,管状突起部52e配置于内层周向的局部即可。由此,能以较小的构造实现内部肋52。因而,内部肋52的成形性也变得良好,能够降低成本。同时,能够实现内层侧的不平衡校正力的提高。

另外,通过设置具备连通孔52f的管状突起部52e,能在分割壁部52a的上方将内层与外层之间构成为水密,并且能够实现使内层与外层的空气连通。

接下来,使用图6d说明不平衡量大且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的内部肋52的作用和效果。

如在实施方式4中所述的那样,随着不平衡量的增大,旋转槽34的高速旋转时的振幅增大。并且,如图6d所示,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在不平衡的相反侧,流体53以填埋各层的内周壁面的方式偏倚。在由实施方式4那样的内层顶面侧壁部52d形成的结构的情况下,无法避免内层内的流体53越过内层顶面侧壁部52d的上端面而向外层侧移动的现象。

而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将分割壁部52a的上方设为水密结构,并在内层的局部配置管状突起部52e,从而能在旋转槽34高速旋转时,在内部肋52的上方减小流体53可能会移动的路径。利用该结构,能够几乎完全地防止流体53自内层侧向外层侧的移动。

此外,管状突起部52e只设于内层的局部,并且靠近轮廓51的内周壁面iw地配置管状突起部52e的内周侧端部。利用该结构,即使在不平衡量大且在内层处在不平衡的相反侧流体53的偏倚增大了的状态下,也能抑制流体53的可能在管状突起部52e的内部移动的流体量。而且,在不平衡量较大的情况下,外层的不平衡的相反侧的流体53的偏倚也较大,流体53也向不平衡的相反侧的外层侧内周面汇聚。由此,能够利用外层侧的流体53封闭管状突起部52e的连通孔52f,进一步抑制流体53的自内层侧向外层侧移动的流体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31中也能同样地获得在所述实施方式4中说明的其他效果,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也可以代替管状突起部52e地设置与实施方式4的内层顶面侧壁部52d同样的壁部,在该壁部设置连通孔52f。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在与内层顶面侧壁部52d同样的壁部的上表面配置密封构件。由此,能够进一步加强平衡器装置44的上部的内层与外层间的水密性。

如在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与实施方式4同样,能够是多层结构,且保持始终稳定的较高的不平衡校正力,并能够实现薄型化。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平衡器装置44将分割壁部52a的上方设为水密结构,并且配置具备连通孔52f的管状突起部52e,从而能够维持流体53的液面的平滑化,降低内层与外层之间的流体移动量。由此,能够提高不平衡校正力,能够提高平衡器装置44的可靠性。

因而,具备这样的平衡器装置44的本实施方式的脱水机虽然具有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能在脱水动作时维持平衡器装置的各层间的水密性,并且能够抑制脱水振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公开的脱水机虽然具有多层构造的平衡器装置,但能够维持平衡器装置的各层间的水密性,并且抑制脱水振动。因而,不仅能应用于脱水机,也能应用于具备同样的脱水功能的洗衣机、洗涤干燥机等。另外,不限定于旋转槽纵向配置的结构,也能应用于旋转槽倾斜地配置、水平地配置的脱水机、洗衣机以及洗涤干燥机等。

附图标记说明

31、脱水机;32、悬吊装置(隔振装置);33、外槽;34、旋转槽;35、搅拌翼;36、电动机(驱动部);37、减速机构;38、洗涤水供给部;39、水位检测部;40、排水部;41、控制装置;42、操作显示部;43、开口部;44、平衡器装置;51、轮廓;52、内部肋;52a、分割壁部;52b、底面部;52c、内层内周侧壁部;52d、内层顶面侧壁部;52e、管状突起部;52f、连通孔;53、流体;54、第1槽(内层);55、第2槽(外层);56、密封构件;iw、内周壁面;441、第1槽(内层);442、第2槽(外层);443、轮廓;444、壁部;445、防水构件;4451、密封主部;4452、内缘部;44521、外周面;44522、端面;44523、内周面;446、流体移动防止肋;447、流体;448、重心(防水构件的重心);t、顶面;b、底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