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喷无纺布、使用其的层叠体、熔喷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熔喷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58609发布日期:2020-04-10 23:31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熔喷无纺布、使用其的层叠体、熔喷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熔喷装置与流程

相关申请案

本申请主张2017年8月10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55193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其整体引用为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发明涉及热稳定性优异且具有柔软手感的熔喷无纺布、及使用其的层叠体、以及熔喷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熔喷装置。

现有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因其通用性高而以各种型态被用于无纺布中,但关于熔喷(mb)无纺布,基本上没有发展。作为其原因,可以举出:与其它大量用作熔喷无纺布的结晶性聚合物相比,pet的结晶化速度较慢。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因结晶化速度慢而无法在熔喷时充分提高其结晶度,结果是得到的熔喷(mb)无纺布的热稳定性降低。对于这样的热稳定性低的mb无纺布而言,例如在自由放置于超过pet玻璃化转变温度(130℃左右)70~80℃的温度、即200℃时,mb无纺布会大幅收缩。

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045768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mb无纺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将对pet树脂进行熔喷而成的网供于180℃以下的干热处理,从而在pet树脂的结晶度不超过30%的情况下使其结晶化。而且记载了得到的mb无纺布的热水面收缩率为20%以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045768号公报

发明的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必须增加对网进行热处理的工序,同时由于对网本身进行加热,因此得到的无纺布的手感变硬。而且,对于该mb无纺布在100℃以上、例如200℃的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并不确定。此外,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与由通常易结晶化聚合物所制造的mb无纺布相比,只能得到强度低的无纺布。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200℃的条件下面积收缩率也小且可赋予柔软手感的pet系mb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层叠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热塑性树脂mb无纺布赋予柔软手感并提高热稳定性的熔喷方法(或mb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熔喷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i)首先,由于在熔喷法中不存在纺丝后的拉伸工序,因此,在分子因加热而容易运动的情况下,可能因pet分子原本具有的“倾向形成卷曲状的性质”而因加热发生过度热收缩。接着,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发现,(ii)在熔喷纺丝后设置加热区域,在促进pet分子的结晶化的同时,通过伴随流而施加仿拉伸效果,由此,即使是pet系mb无纺布,在200℃的高温下也可以抑制热收缩。此外,作为新的课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发现,在该情况下会损害mb无纺布所具有的柔软的手感,为了解决该新的课题,更进一步研究的结果发现,(iii)在加热区域后接着的给定范围的气隙(air-gap)区域中使喷出丝状物与伴随流一起行进时,可以得到不仅具有热稳定性且具有柔软手感的mb无纺布,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可由以下方式构成。

[方式1]

一种熔喷无纺布,其由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200℃下的面积收缩率为20%以下,30℃下的纵向的10%模量为22n/5cm以下。

[方式2]

根据方式1中记载的熔喷无纺布,其在纵向上拉伸强度(tmd)为10n/5cm以上,纵向的拉伸强度(tmd)与横向的拉伸强度(tcd)的比值(tmd/tcd)为1.00~1.40。

[方式3]

根据方式1或2中记载的熔喷无纺布,其在纵向上伸长率(emd)为25%以上,纵向的伸长率(emd)与横向的伸长率(ecd)的比值(emd/ecd)为0.80~1.20。

[方式4]

根据方式1~3中任一方式中记载的熔喷无纺布,其按照jisl1906测得的透气度为30~90cm3/cm2·s。

[方式5]

根据方式1~4中任一方式中记载的熔喷无纺布,其用于交通工具吸声材料。

[方式6]

一种层叠体,其是由支撑体、和热压接于所述支撑体的至少一面的熔喷无纺布构成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熔喷无纺布是方式1~5中任一方式中记载的熔喷无纺布。

[方式7]

根据方式6中记载的层叠体,在所述层叠体中,在熔喷无纺布与支撑体的热压接面,按照jisk6854-3测得的剥离强度(t型剥离)为0.2n/5cm以上。

[方式8]

根据方式6或7中记载的层叠体,其中,所述支撑体由无纺布或毡(felt)构成。

[方式9]

一种交通工具用吸声材料,其由方式6~8中任一方式中记载的层叠体构成。

[方式10]

一种熔喷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

喷出工序,将包含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加热熔融,使熔融物与伴随流(伴随熔融喷出物而流动的气流)一起从喷嘴孔喷出;

加热工序,使从所述喷嘴孔喷出的喷出丝状物在加热区域中加热;

冷却工序,在气隙区域将所述经加热的喷出丝状物暴露于外部空气而进行冷却;以及

收集工序,在收集面收集所述经冷却的喷出丝状物而得到网,

其中,

在所述加热区域中,至少一部分的空间被加热至所述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结晶温度以上,并且,

所述气隙区域为所述加热区域下端与所述收集面之间的空间,在从喷嘴孔垂直向下的直线上,所述加热区域下端与所述收集面之间的距离l为5cm以上。

[方式11]

根据方式10中记载的熔喷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从喷嘴孔垂直向下的直线上,所述加热区域从所述喷嘴孔至所述加热区域下端的距离h为10cm以上。

[方式12]

根据方式10或11中记载的熔喷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加热区域中,在从喷嘴孔垂直向下10cm的位置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为结晶温度(tc)-25℃以上。

[方式13]

根据方式10~12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结晶性热塑性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

[方式14]

一种熔喷装置,其至少具备:

挤出部,其用于将包含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加热熔融;

模具,其用于将所述经加热熔融的树脂熔融物与伴随流一起喷出;

中空状盖部,其设于所述伴随流的下游侧,用于包围从模具喷出的喷出丝状物;

加热装置,其用于将所述喷出丝状物加热至给定温度(例如,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结晶温度以上);以及

收集构件,其具备用于使从所述中空状盖部朝向伴随流的下游方向流动的喷出丝状物聚集的收集面,

其中,

在从喷嘴孔垂直向下的直线上,以从中空状盖部下端至收集面的距离计,所述中空状盖部与收集构件间隔5cm以上。

[方式15]

根据方式14中记载的熔喷装置,其中,在从喷嘴孔垂直向下的直线上,从所述喷嘴孔至中空状盖部下端的距离为10cm以上。

[方式16]

根据方式14或15中记载的熔喷装置,其中,在所述中空状盖部形成有用于使加热空气流入的吹入口。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得到具有柔软手感且在200℃的高温下热稳定性也优异的pet系mb无纺布、以及使用其的层叠体。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在纺丝后设置特定的加热区域和气隙区域,可以得到在使用了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特别是结晶化速度慢的树脂)的情况下也能够赋予柔软手感并提高热稳定性的熔喷方法及熔喷装置。

附图说明

可根据参考附图的下述优选实施例的说明而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然而,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图示及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附带的权利要求书确定。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熔喷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熔喷装置中从模具10至收集构件60的收集面62之间的示意放大剖面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mb无纺布在加热试验后的照片。

图4是实施例2中得到的mb无纺布在加热试验后的照片。

图5是比较例2中得到的mb无纺布在加热试验后的照片。

符号说明

100熔喷装置

10模具

12喷嘴孔

14热风喷射槽

20中空状盖部

22吹入口

24加热空气流

26加热区域

28加热区域的下端(中空状盖部的下端)

30气隙区域

40挤出部

50喷出丝状物

60收集构件

62收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

(熔喷方法及熔喷装置)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熔喷装置的示意剖面图,图2是示出图1的熔喷装置中从模具10至收集构件60的收集面62之间的示意放大剖面图。如图1所示,在熔喷装置100中,在挤出部40将至少包含结晶性热塑性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树脂组合物加热熔融,且该树脂熔融物42被导入模具10。接着,从模具10喷出的喷出丝状物50朝向收集构件60的收集面62行进。

如图2所示,模具10具备用于喷出树脂熔融物42的喷嘴孔12及设在喷嘴孔12两侧的热风喷射槽14、14。并且,随着从热风喷射槽14、14喷射出来的伴随流,从喷嘴孔12喷出的喷出丝状物(或熔融树脂纤维)50在喷出后,首先在加热区域26被加热。加热区域26被设置在上述伴随流下游侧的中空状盖部20包围,并且被热风喷射机等加热装置23所加热。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上述加热区域26的至少一部分空间(例如喷嘴孔下5cm)的温度为上述热塑性树脂的结晶温度(tc)以上。从高效地进行加热的观点考虑,加热装置23优选从中空状盖部20的侧面对喷出丝状物50进行加热。这里,结晶温度是按照jisk77121测得的温度

在模具10的喷嘴孔12的下方,隔着根据需要而设置的间隔部(未图示),在伴随流的下游侧设置中空状盖部20。为了使喷出丝状物50通过,中空状盖部20的上端及下端可以为开放端,或者可以形成开口部。

从喷嘴孔12喷出的喷出丝状物50通常在喷出后其温度迅速降低,因此在结晶化速度慢的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难以促进其结晶化。然而,在上述加热区域26中,由于存在加热至上述热塑性树脂的结晶温度(tc)以上的空间,因此,即使是结晶化速度慢的热塑性树脂,也可以促进喷出丝状物50的结晶化。

接着,或者是由于在喷出丝状物50的阶段可以受到伴随流所带来的仿拉伸力并且促进结晶化,因此能够提高mb无纺布的热稳定性,例如在暴露于高温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无纺布大幅收缩。

在上述加热区域26中被加热的至少一部分空间只要能够在加热区域26中促进喷出丝状物50的结晶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在例如喷嘴孔12附近。这里,喷嘴孔附近例如可以是以喷嘴孔为中心的半径5cm的半球状空间。

加热区域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用距离h来表示,所述距离h是从设于模具10的喷嘴孔12垂直向下的直线上从加热区域26上端至下端的距离。该距离h通常相当于从喷嘴孔垂直向下的直线上从喷嘴孔12至中空状盖部20的下端28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在中空状盖部20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不均匀形状的情况下,中空状盖部20的下端可以是从中空盖部20的正侧方投影的图中、即正视图中的中空状盖部20下端的最上部。

上述距离h可以根据加热区域26的温度而适当设定,例如,可以为10cm以上,优选为10.5cm以上,更优选为11cm以上。另外,只要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上限就没有特别限定,从提高mb无纺布的伸长度的观点考虑,可以为18cm左右。

在不设置加热区域时,喷出丝状物在喷出后暴露于外部空气而迅速冷却。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被调节为特定温度的加热区域,因此,即使在喷出后,也可以抑制喷出丝状物在喷出后迅速冷却,例如,在从喷嘴孔12垂直向下10cm的位置处采集到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例如可以为(tc-25)℃以上,优选为(tc-20)℃以上。上限可以在能够促进喷出丝状物50的结晶化的范围内适当设定,例如,从经济效率的观点考虑,可以为tc+10℃以下,优选为tc℃以下。

例如,对于在从喷嘴孔12垂直向下10cm的位置处采集到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而言,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例如为105℃以上,优选为110℃以上。

作为用于对加热区域26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源)23,只要能够将中空状盖部20的内部加热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加热器、热风喷射机等。从加热效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热风喷射机。例如,如图2所示,中空状盖部20形成有用于使来自热风喷射机23的加热空气流24流入的吹入口22、22。在该情况下,加热空气流24、24通过吹入口22、22被喷射朝向喷出丝状物50的正面背面。加热空气流24、24可以被喷射于喷出丝状物50整体,也可以朝向喷出丝状物50的一部分(例如喷嘴孔附近)进行喷射。吹入口的形状只要能够将热风导入中空状盖部20内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中空状盖部配置单个或多个圆形、多边形等的窗口。例如,从沿宽度方向将喷出丝状物均匀加热的观点考虑,吹入口22、22可以具有与喷出丝状物的宽度(例如,形成于模具10的多个喷嘴孔12的排列宽度)相同程度的宽度。

从吹入口22、22喷射的加热空气流24的温度只要能够使加热区域为给定温度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选自(tc+30)℃~(tc+250)℃左右的宽广范围,优选为(tc+40)℃~(tc+240)℃左右。另外,作为每1m喷嘴宽度的空气量,优选为不妨害喷出丝状物行进的范围,例如为0.5~5nm3/分左右,优选为1~3nm3/分左右。

喷出丝状物50在经过加热区域26后,在气隙区域30暴露于外部空气而被冷却。在气隙区域30中,喷出丝状物50与伴随流一起流向收集构件60,在行进通过给定范围的气隙区域30后,在收集面62被收集。

气隙区域30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用距离l来表示,所述距离l是在从设于模具10的喷嘴孔12垂直向下的直线上从加热区域26的下端28(或中空状盖部20的下端28)至收集构件60的收集面62的距离。该距离l通常相当于从中空状盖部20的下端28至收集面62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中空状盖部20的下端28及收集构件60的收集面62在上下方向上具有不均匀形状的情况下,距离l可以是从中空盖部20及收集构件60的正侧方投影的图、即正视图中,中空盖部20下端的最上部至收集构件60的收集面62最上部的长度。

为了将柔软的手感赋予随着伴随流而经过加热区域26的喷出丝状物50,上述距离l需要为5cm以上。在加热区域中被仿拉伸并同时促进结晶化的喷出丝状物50通过随后与伴随流一起流过气隙区域30,可以在保持结晶化状态的同时实现大体积的网状态,可以使得到的mb无纺布的手感柔软。上述距离l优选为6cm以上,更优选为8cm以上。上述距离l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从提高收集效率的观点考虑,可以为15cm左右。

对于加热区域的距离h和气隙区域的距离l,两者之和(h+l)例如可以为13cm~30cm左右,优选为15cm~28cm左右,进一步优选为18cm~25cm左右。另外,加热区域的距离h和气隙区域的距离l例如可以为1<h/l<3.5,也可以为1<h/l<2,优选可以为1<h/l<1.5。

另外,关于从热风喷射槽14、14喷射的伴随流,例如,喷射时的热风温度可以根据使用的树脂组合物的熔融温度而适当设定,例如,可以为与树脂组合物的喷出温度相同的程度。另外,喷射速度可以在能够于加热区域对喷出丝状物50施加仿拉伸效果、并且能够于气隙区域30解开喷出丝状物50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设定,例如,作为每1m喷嘴宽度的空气量,可以为5~30nm3/分左右,优选为10~25nm3/分左右。

收集构件60只要是在制造mb无纺布时作为通常的收集构件使用的构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旋转辊,也可以为传送带。例如,如图1所示,收集构件60可以是单向循环的传送带,在收集面62聚集喷出丝状物50,随着传送带的旋转,连续地形成mb无纺布52。

(熔喷无纺布)

在上述的熔喷方法中,通过在与伴随流一起从喷嘴喷出的喷出丝状物的阶段进行特定的处理,对于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可以制造高温下的热稳定性良好且手感柔软的mb无纺布。

例如,mb无纺布由包含结晶性热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在将上述结晶性热塑性树脂的熔点设为tm的情况下,例如,(tm×3/4)℃下的面积收缩率为20%以下(优选为17%以下,更优选为16%以下),30℃下的纵向(md方向)的10%模量(mmd)为22n/5cm以下。作为上述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可列举:聚烯烃类、聚酰胺类、聚酯类等热塑性树脂。上述树脂组合物中,优选包含50质量%以上的结晶性热塑性树脂,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8质量%以上。

上述树脂组合物中可以包含氧化钛、硫酸钡、硫化锌等消光剂、磷酸、亚磷酸等热稳定剂、或光稳定剂、抗氧剂、氧化硅等表面处理剂等作为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可以在通过聚合得到结晶性热塑性树脂时预先加入聚合体系内,也可以在聚合后将结晶性热塑性树脂加热熔融时加入。

特别是,根据上述熔喷方法,即使在使用了结晶化速度慢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类树脂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率地抑制pet系mb无纺布的热收缩,制造高温下的热稳定性良好且手感柔软的pet系mb无纺布。

例如,这样的pet系mb无纺布由包含pet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构成。这样,pet类树脂为主成分是指构成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中包含50质量%以上的pet类树脂,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8质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mb无纺布是指不限定于pet系的mb无纺布,特别是在提及特定为pet类树脂的mb无纺布的情况下,有时称为pet系mb无纺布。

需要说明的是,pet类树脂由来自乙二醇的单元及来自对苯二甲酸的单元构成,可以根据用途包含低于2.0摩尔%的共聚成分。

本发明的mb无纺布(特别是pet系mb无纺布)可以提高200℃附近的热稳定性,而这对于现有的pet系mb无纺布而言是不可能的,并且可以使200℃下的面积收缩率为20%以下。上述面积收缩率优选为17%以下,更优选为16%以下。这里,面积收缩率是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值。通过降低这样的高温下的面积收缩率,可以在高温下进行加工,例如,能够缩短成型加工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mb无纺布不仅可提高热稳定性,而且也可以实现柔软的手感,30℃下的纵向(md方向)的10%模量(mmd)为22n/5cm以下。上述30℃下的纵向(md方向)的10%模量(mmd)优选为21n/5cm以下。另外,30℃下的横向(cd方向)的10%模量(mcd)优选为18n/5cm以下,更优选为16n/5cm以下。这里,10%模量为10%应变时的拉伸应力,具体而言,是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值。另外,从保持柔软手感的观点考虑,优选在纵向(md方向)与横向(cd方向)之间具有相同程度的10%模量,纵向10%模量(mmd)与横向10%模量(mcd)的比值(mmd/mcd)例如可以为1.00~1.50左右,也可以为1.05~1.45左右,或者可以为1.10~1.40左右。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具有实用上在操作性方面不存在问题的强度及伸长度,例如,纵向(行进方向或md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可以为10n/5cm以上,优选为14n/5cm以上,更优选可以为18n/5cm以上。这里,拉伸强度是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mb无纺布在纵向(md方向)与横向(cd方向)之间具有相同程度的拉伸强度,例如,纵向拉伸强度(tmd)与横向拉伸强度(tcd)的比值(tmd/tcd)可以为1.00~1.40左右,也可以为1.00~1.20左右,也可以为1.10~1.35左右,或者可以为1.10~1.20左右。

本发明的mb无纺布例如在纵向(或md方向)上的伸长率可以为25%以上,优选可以为30%以上。这里,伸长率是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值。

另外,本发明的mb无纺布在纵向(md方向)与横向(cd方向)之间具有相同程度的伸长率,例如,纵向伸长率(emd)与横向伸长率(ecd)的比值(emd/ecd)可以为0.80~1.20左右,也可以为0.80~1.15左右,也可以为0.90~1.20左右,或者可以为0.95~1.15左右。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根据用途来适当确定平均纤维径,其平均纤维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从吸声性及无纺布强度的观点考虑,平均纤维径例如可以为0.5~10μm左右,优选为1~8μm左右,更优选可以为1~5μm左右。这里,平均纤维径是用后述的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根据用途来适当确定密度,其密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从吸声性的观点考虑,密度例如可以为0.1~0.4g/cm3左右,优选为0.1~0.3g/cm3左右,更优选可以为0.1~0.2g/cm3左右。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根据用途来适当确定厚度,其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从操作性及吸声性的观点考虑,厚度例如可以为50~500μm左右,优选为80~400μm左右,更优选可以为100~300μm左右。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根据用途来适当确定单位面积重量,其单位面积重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从吸声性及生产性的观点考虑,单位面积重量例如可以为10~100g/m2左右,优选为20~70g/m2左右,更优选可以为20~50g/m2左右。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根据用途来适当确定透气度,其透气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从吸声性的观点考虑,透气度例如可以为30~90cm3/cm2·s左右,优选为35~85cm3/cm2·s左右,更优选可以为40~80cm3/cm2·s左右。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可以用于医疗及卫生材料、工业资材用途、日用品及衣料用途等各种用途,特别是由于高频吸声性优异,因此可合适地用于交通工具吸声材料(特别是汽车吸声材料)、户外用高频吸声面板、电子设备用噪声抑制片等。

另外,本发明的mb无纺布的热稳定性优异,因此可以与各种支撑体(例如,片状树脂构件、布帛等)组合而以层叠体的形式使用。上述层叠体例如可以是由支撑体和热压接于该支撑体的至少一面的mb无纺布所构成的层叠体,其中,所述mb无纺布为本发明的无纺布。

另外,本发明的mb无纺布具有柔软的手感,并且与支撑体的密合性良好,例如,在上述无纺布与支撑体的热压接面,按照jisk6854-3测得的剥离强度(t型剥离法)可以为0.2n/5cm以上,优选为0.25n/5cm以上,更优选可以为0.3n/5cm以上。

上述支撑体可以根据用途而从各种材料中适当选择,可以为各种树脂片、布帛(织物、编物、无纺布、毡)等。另外,布帛可以由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半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中的任一种形成。作为无纺布,例如,可以为湿式无纺布、干式无纺布(例如,化学粘合、热粘合、针刺、水刺、缝编、气流成网等)、纺丝直接制作型无纺布(例如,纺粘等)等中的任一种。从可以调整密度、厚度而提高吸声性的观点考虑,支撑体优选为毡或无纺布(例如,针刺无纺布)。

上述层叠体可以在mb无纺布方面用于上述的各种用途。特别是上述层叠体的高频吸声性优异,因此可以优选用作交通工具吸声材料(特别是汽车吸声材料)、户外用高频吸音面板、电子设备用噪音抑制片。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例的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通过下述方法测定了各种物性。

[纤维的平均纤维径]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mb无纺布纤维结构。从电子显微镜照片随机选择100条纤维,测定其纤维径,求出数均纤维径,作为纤维的平均纤维径。

[单位面积重量]

按照jisl1913“一般无纺布试验方法”的6.1,测定了mb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g/m2)。

[厚度]

按照jisl1913“一般无纺布试验方法”的6.2,测定了mb无纺布的厚度。

[密度]

根据上述无纺布的单位面积重量及厚度测定无纺布的体积,从这些结果计算出mb无纺布的密度。

[透气度]

按照jisl1096“织物及编物的材料试验方法”的8.26,通过弗雷泽(frazier)法测定了透气度(cm3/cm2·s)。

[强度/伸长度/10%模量]

分别在纵向及横向上以5cm宽度裁切试样,对于各样品,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autograph,按照jisl1906以拉伸速度10cm/分进行伸长,将切断时的负载值作为拉伸强度,并且将此时的伸长率作为伸长度。另外,测定了伸长度10%时的拉伸应力作为10%模量。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测定在温度30℃下进行。

[200℃下的面积收缩率]

对于20cm见方的正方形试样,在从各边向内侧5cm处划线,在试样内部标记10cm见方的正方形。将上述试样投入加热至200℃的烘箱中,在自由的状态下对试样进行了1分钟热处理。对于标记部位,分别测定热处理前后的尺寸,利用下式计算出面积收缩率。

(面积收缩率)={(热处理前面积)-(热处理后面积)}/(热处理前面积)×100

[200℃下的成型加工性]

将20cm见方的正方形试样与20cm见方的正方形基材(单位面积重量约600g/m2的毡)叠合,接着,在层叠状态下夹入铁板,在温度200℃、压力200pa下加热1分钟后,取出得到的层叠体。对于该层叠体,如果在加热后在皱褶等外观异常及来自mb无纺布的柔软手感方面没有问题,则视为a,如果在加热后产生了皱褶等外观异常或在来自mb无纺布的柔软手感方面存在问题,则视为b,对200℃下的成型加工性进行了评价。

[层叠体的剥离强度]

对于为了评价200℃下的成型加工性而得到的层叠体,按照jisk6854-3,利用t型剥离法测定了试样与基材的剥离强度。

(实施例1)

使温度300℃下的熔融粘度为80pa·s的pet树脂(结晶温度(tc)130℃)熔融,将树脂熔融物供给至具有喷嘴单孔径(直径)0.3mm、喷嘴单孔长度/喷嘴单孔径(l/d)=10、喷嘴孔间距0.75mm的喷嘴的模具,一边以每1m喷嘴宽度的空气量15nm3/分喷吹温度340℃的热风作为伴随流,一边以纺丝温度320℃、单孔喷出量0.13g/分从喷嘴喷出熔融物。需要说明的是,从喷嘴孔垂直向下5cm处的环境温度(以下,称为喷嘴下5cm的温度)为165.0℃。

在喷嘴的下方,如图1所示,用长度11.0cm的保温盖对喷嘴下侧进行保温,并且从设于该保温盖侧面的吹入口以每1m喷嘴宽度的空气量2nm3/分从喷嘴的两侧朝向喷嘴孔喷吹温度350℃的热风作为加热空气流,对来自喷嘴的喷出丝状物进行加热。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为138.9℃。

然后,喷出丝状物在离开保温盖后,行进通过9.0cm的气隙区域后,在收集网中被收集,未进行后加工而得到单位面积重量30g/cm2的pet系mb无纺布。这里,如图1所示,加热区域h的长度为11.0cm,气隙区域l的长度为9.0cm。将以200℃对得到的mb无纺布进行了热处理后的状态示于图3。

(实施例2)

使加热空气流的吹入温度为18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此时,喷嘴下5cm的温度为141.1℃,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为110.3℃。将以200℃对得到的mb无纺布进行了热处理后的状态示于图4。

(实施例3)

使设于喷嘴下侧的保温盖的长度为15.0cm,使气隙区域的长度为5.0cm,并且使加热空气流的吹入温度为30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此时,喷嘴下5cm的温度为142.0℃,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为130.7℃。

(实施例4)

使设于喷嘴下侧的保温盖的长度为15.0cm,使气隙区域的长度为8.0c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此时,喷嘴下5cm的温度为145.2℃,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为137.6℃。

(实施例5)

使设于喷嘴下侧的保温盖的长度为17.5cm,使气隙区域的长度为5.5cm,并且使加热空气流的吹入温度为18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此时,喷嘴下5cm的温度为138.9℃,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为123.6℃。

(比较例1)

不从保温盖的吹入口进行加热空气流的吹入,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即,在比较例1中,未对盖内进行加热,没有将纺丝喷嘴下的空间加热至pet类树脂的结晶温度以上,因此,距离h为0cm,距离l为9.0cm。另外,喷嘴下5cm的温度为119.1℃,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树脂的温度为100.8℃。

(比较例2)

从喷嘴喷出熔融物后,不设置保温盖,不喷射加热空气流,直接在距喷嘴孔13cm下设置的收集网中进行收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即,在比较例2中,未将纺丝喷嘴下的空间加热至pet类树脂的结晶温度以上,因此,距离h为0cm,距离l为13.0cm。另外,喷嘴下5cm的温度为82.6℃,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树脂的温度为54.6℃。将以200℃对得到的mb无纺布进行了热处理后的状态示于图5。

(比较例3)

使加热区域h的长度为10.5cm,使气隙区域l的长度为2.0c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即,在比较例3中,距离h为10.5cm,距离l为2cm。另外,此时,喷嘴下5cm的温度为148.0℃,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喷出丝状物的温度为119.3℃。

如表1所示,在比较例1中,尽管设置了保温盖,但未进行加热,因此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树脂的温度为低于实施例的值。而且,或者是由于没有加热区域而未促进结晶化,因此得到的试样在200℃下的面积收缩率超过30%。另外,与实施例相比,mb无纺布的强度也为较低的值。另外,对于将支撑体与mb无纺布热压接而成的层叠体而言,由于mb无纺布因加热而大幅收缩,因此外观上产生皱褶,成型加工性不足。

另外,在比较例2中,由于未设置保温盖,因此纺丝喷嘴下10cm测得的树脂的温度为实施例的一半以下。因此,得到的试样在200℃下的面积收缩率超过30%。另外,对于将支撑体与mb无纺布热压接而成的层叠体而言,由于mb无纺布因加热而大幅收缩,因此外观上产生皱褶,成型加工性不足。

此外,在比较例3中,尽管设有加热区域,但气隙区域的长度、即距离l为2.0cm,因此,无法在加热区域中使得到的喷出丝状物解开成大体积,纵向(md方向)的10%模量的值超过30n/5cm,成为手感硬的无纺布。另外,得到的无纺布的透气度为实施例的一半左右。而且,对于将支撑体与mb无纺布热压接而成的层叠体而言,层叠体僵硬,无法获得无纺布的柔软手感,因此成型加工性不足。

另一方面,在实施例1~5中,得到的试样均可以减小200℃下的面积收缩率,进而,纵向(md方向)的10%模量的值为20n/5cm左右或小于该值,可以获得手感柔软的无纺布。这些无纺布与比较例1相比,无纺布的强度高。此外,不仅是强度及伸长度,而且无纺布在纵向及横向之间各向同性高,可以得到纵-横平衡良好的无纺布。

另外,与比较例2及3相比,实施例1~5均可以提高透气度。

此外,对于将支撑体与实施例1~5中得到的mb无纺布热压接而成的层叠体而言,在加热后外观均未产生皱褶,成型加工性优异。

[表2]

表2中示出了将支撑体与实施例1~5中得到的mb无纺布热压接而成的层叠体的剥离强度。如表2所示,使用了实施例1~5中得到的mb无纺布的层叠体的剥离强度均为0.3n/5cm以上。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mb无纺布及使用其的层叠体,如上所述,可以用于医疗及卫生材料、工业资材用途、日用品及衣料用途等各种用途,特别是由于高频吸声性优异,因此可以合适地用于交通工具吸声材料(特别是汽车吸声材料)、户外用高频吸声面板、电子设备用噪音抑制片等。

虽然如以上所述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追加、变更或删除,这些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