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呢剖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2935发布日期:2019-03-27 12:12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呢剖缝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呢剖缝机。



背景技术:

双层面料是近几年流行的梭织面料,织造时,上下层分别用独立线梭,中间用结节纱相连接。在使用双面呢缝制服装时,根据服装设计和裁剪要求,需要进行揭剥缝头工序。揭剥缝头根据面料厚薄程度、拼接处理形式、以及周边处理方法不同,首先确定揭剥宽度,揭剥宽度应等于2倍的缝头宽面料与面料厚度之和,把双层面料中间的结节纱布剪断,剥离成独立的两层,最后沿分离部位按剥离宽度缉线。双面呢绒料的剖缝机的发明,使得可以将二层合在一起的呢绒面料剖切开,切开后的面料宽窄一致、深度一样、整体美观,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7295146u)公开了一种双面呢剖缝机,包括机架和固定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中心部转动连接有刀片安装轴,所述刀片安装轴上键连接有剖缝刀头,所述剖缝刀头顶部则对应设有与工作台螺纹连接的透明挡板。机架上还固定有与刀片安装轴传动连接并控制刀片安装轴带动剖缝刀头转动剖缝的变频电机。该剖缝机能够实现将二层合在一起的呢绒面料剖切开的功能,但当刀片安装轴与变频电机的转动轴针对某一厚度的双面呢绒料调节好后,当双面呢绒料改变导致面料的厚度发生变化时,为了保证剖切面料的质量,需要重新调节刀片安装轴与变频电机的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来调节刀片的高度,但是调节刀片安装轴与变频电机的转动轴之间的连接十分复杂,而且由于不同双面呢绒料厚度的变化通常不会太大,因此刀片需要调整的高度十分微小,采用调节刀片安装轴与变频电机的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来调节刀片的高度的方式其调节精度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面呢剖缝机,解决双面呢缝机剖切不同面料时存在的调节复杂,不能精确微调刀片的高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面呢剖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工作台板,所述工作台板一端与下方的电机安装层板的一端铰接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层板下方的主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层板的中部,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安装层板并与所述电机安装层板上方的刀片主轴连接,所述刀片主轴的顶端穿过所述工作台板的上方并固定设置有刀片,所述工作台板另一端在下方固定安装有升降螺杆基座,所述升降螺杆基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电机安装层板另一端在下方抵接连接有辅助电机,所述辅助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安装层板并与所述电机安装层板上方的升降螺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螺杆通过其螺纹杆配合连接到所述螺纹孔中。

进一步,所述工作台板一端在下方固定安装有后铰链基座,所述电机安装层板的一端在上方固定安装有后铰链,所述后铰链通过后铰链销与所述后铰链基座连接。

进一步,所述后铰链基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板上。

进一步,所述后铰链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层板上。

进一步,所述主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层板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刀片主轴上设置有沿轴线的内螺纹通孔,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内螺纹通孔配合连接的外螺纹,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沿轴线的内螺纹孔,调节螺钉可从所述刀片主轴的上方伸入所述内螺纹通孔并拧入到所述内螺纹孔中,拧紧所述调节螺钉可使所述调节螺钉的螺帽压紧在所述刀片主轴的顶部,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沿轴线延伸的长条形定位槽,所述刀片主轴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孔,定位销可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上并抵接在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所述刀片主轴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刀片穿过所述刀片主轴定位在所述定位凸台上,刀片帽可穿过所述调节螺钉并拧紧在所述刀片主轴上以将所述刀片压紧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台上。

进一步,所述升降螺杆基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板上。

进一步,防尘罩穿过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设置在所述主电机的端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辅助电机转动,进而带动升降螺杆在升降螺杆基座中转动实现辅助电机的升降,从而带动电机安装层板转动,电机安装层板的转动再带动主电机和与主电机连接的刀片位置的升降,刀片高度调节的操作简单;(2)由于升降螺杆和辅助电机设置在工作台板与电机安装层板铰接的另一端,而主电机和刀片设置在装置的中部,因此刀片的升降位移相对升降螺杆的升降位移被缩小,升降螺杆升降一个螺距时,刀片高度的升降仅有升降螺杆螺距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实现精确微调刀片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双面呢剖缝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面呢剖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双面呢剖缝机的隐去工作台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板;2-电机安装层板;3-主电机;4-刀片主轴;5-刀片;6-升降螺杆基座;7-辅助电机;8-升降螺杆;9-后铰链基座;10-后铰链;11-后铰链销;12-调节螺钉;13-刀片帽;14-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简要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双面呢剖缝机,包括固定的工作台板1,所述工作台板1一端与下方的电机安装层板2的一端铰接连接,铰接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为:所述工作台板1一端在下方固定安装有后铰链基座9,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的一端在上方固定安装有后铰链10,所述后铰链10通过后铰链销11与所述后铰链基座9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下方的主电机3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的中部,固定的方式可以为:所述主电机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的中部;所述主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并与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上方的刀片主轴4连接,所述主电机3的输出轴与所述刀片主轴4的连接方式具体可以为:所述刀片主轴4上设置有沿轴线的内螺纹通孔,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可与所述内螺纹通孔配合连接的外螺纹,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沿轴线的内螺纹孔,调节螺钉12可从所述刀片主轴4的上方伸入所述内螺纹通孔并拧入到所述内螺纹孔中,拧紧所述调节螺钉12可使所述调节螺钉12的螺帽压紧在所述刀片主轴4的顶部,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沿轴线延伸的长条形定位槽,所述刀片主轴4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孔,定位销可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上并抵接在所述定位槽中;通过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刀片主轴4与主电机的输出轴相对位置的大调和固定,即可以大调刀片的高度,调节方式为:将所述刀片主轴4拧在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直到合适的位置,将调节螺钉12可从所述刀片主轴4的上方伸入所述内螺纹通孔并拧入到所述内螺纹孔中,拧紧所述调节螺钉12可使所述调节螺钉12的螺帽压紧在所述刀片主轴4的顶部从而锁定所述刀片主轴4与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然后将定位销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上并抵接在所述定位槽中,防止缝机剖切面料的过程中作用在刀片上的反作用力引起刀片主轴4相对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而导致刀片高度的改变。当从一个刀片高度调节到另一个刀片高度时,先取出定位销,然后松开调节螺钉12,再重复上述调节步骤即可。上述调节方式适合于刀片初始安装或在较大尺寸的范围内对刀片高度的调节。

所述刀片主轴4的顶端穿过所述工作台板1的上方并固定设置有刀片5,刀片5设置在刀片主轴4上的方式为:所述刀片主轴4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刀片5穿过所述刀片主轴4定位在所述定位凸台上,刀片帽13可穿过所述调节螺钉12并拧紧在所述刀片主轴4上以将所述刀片5压紧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台上。

所述工作台板1另一端在下方固定安装有升降螺杆基座6,升降螺杆基座6固定在工作台板1上的具体方式可以为:所述升降螺杆基座6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板1上;所述升降螺杆基座6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另一端在下方抵接连接有辅助电机7,所述辅助电机7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并与所述电机安装层板2上方的升降螺杆8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螺杆8通过其螺纹杆配合连接到所述螺纹孔中。

所述双面呢剖缝机调节刀片高度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向上调节刀片5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辅助电机7从下往上看顺时针转动一定的圈数,从而带动升降螺杆8在升降螺杆基座6中转动实现辅助电机7上升一定高度,由于辅助电机7与电机安装层板2抵接,于是辅助电机7顶着电机安装层板2绕其与工作台板1铰接的一端向上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与电机安装层板2固定连接的主电机3向上移动一定高度,从而通过刀片主轴4带动刀片5向上移动一定位移。当需要向下调节刀片5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辅助电机7从下往上看逆时针转动一定的圈数,从而带动升降螺杆8在升降螺杆基座6中转动实现辅助电机7下降一定高度,由于辅助电机7与电机安装层板2抵接,于是电机安装层板2由于没有辅助电机7的支撑力会绕其与工作台板1铰接的一端向下转动一定角度,从而带动与电机安装层板2固定连接的主电机3向下移动一定高度,从而通过刀片主轴4带动刀片5向下移动一定位移。

本发明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辅助电机7转动,进而带动升降螺杆8在升降螺杆基座6中转动实现辅助电机7的升降,从而带动电机安装层板2转动,电机安装层板2的转动再带动主电机3和与主电机3连接的刀片5位置的升降,刀片5高度调节的操作简单。另外,由于升降螺杆8和辅助电机7设置在工作台板1与电机安装层板2铰接的另一端,而主电机3和刀片5设置在装置的中部,因此刀片5的升降位移相对升降螺杆8的升降位移被缩小,升降螺杆8升降一个螺距时,刀片5高度的升降仅有升降螺杆螺距8一个螺距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实现精确微调刀片5的高度,本发明的双面呢剖缝机可以实现刀片高度0.5mm精度的调节。

还包括防尘罩14,防尘罩14穿过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设置在所述主电机3的端部,通过该设置防止灰尘从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处的间隙进入主电机3而损坏主电机3。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