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轮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0203发布日期:2019-04-20 05:4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波轮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物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轮洗衣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洗衣机,不管是波轮洗衣机还是滚筒洗衣机,一般都没有针对衣领、袖口、衣服正面等处的顽固污渍进行局部清洗的功能,导致洗完后的衣服存在以下现象:衣领、袖口或衣服正面等部位依然存有污渍印记,若未被清洗掉的污渍长时间存于衣物上,不仅影响美观,且存留的污渍易滋生细菌,影响健康;另外,如果为了将衣物局部的顽渍尽量清洗干净,而对整个衣物采用强力清洗或选择预清洗等操作,采用强力清洗,可能导致衣物因过度洗涤而受损,采用预清洗功能,对顽固污渍的清洗效果依然不是很明显,还会导致衣物因过度洗涤而受损,且会对水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轮洗衣机,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衣物的局部进行单独清洗的洗衣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轮洗衣机,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内外筒总成,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附加清洗装置,所述附加清洗装置包括:

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用于夹持衣物的待清洗部位;

清洗结构,所述清洗结构产生振动,产生的所述振动可作用在所述待清洗部位上以对所述待清洗部位进行清洗;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清洗结构连接,且能够带动所述清洗结构沿所述待清洗部位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轮洗衣机,通过附加清洗装置可对衣物的待清洗部位进行单独清洗,这样能够保障待清洗部位的清洗效果,例如,当需要对衣领进行单独清洗时,可将衣领通过夹持结构夹持,再利用清洗结构对产生振动,通过衣领的不断振动,以使污渍脱离衣领,且清洗结构在驱动结构的带动下,可沿着衣领的清洗方向移动,通过清洗结构的移动,有效的将衣领各个位置处的污渍进行清洗,通过该附加清洗装置只对衣物的待清洗部位进行清洗,其余部位不清洗,避免了对整个衣物清洗时,导致衣物部分因过度洗涤而受损的现象,还可节约水和清洗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轮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附加清洗装置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另外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波轮洗衣机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轮洗衣机,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内外筒总成2,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附加清洗装置3,其中,参照图2和图3,附加清洗装置3包括:夹持结构31、清洗结构32和驱动结构33,夹持结构31用于夹持衣物的待清洗部位,清洗结构32产生振动,产生的振动可作用在待清洗部位上以对待清洗部位进行清洗,驱动结构33与清洗结构32连接,且能够带动清洗结构32沿待清洗部位移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轮洗衣机中的附加清洗装置3和内外筒总成2是两个独立的清洗装置,附加清洗装置3是对衣物的局部部位进行清洗,附加清洗装置3和内外筒总成2的清洗过程互不影响。为了便于下述描述,将衣物的需要清洗的局部称为待清洗部位,例如图2所示,采用附加清洗装置3对衣物4的待清洗部位41进行清洗;示例的,待清洗部位41可以是容易粘有污渍的衣领、袖口、衣服的正面或者是床上用品的局部,通过附加清洗装置3对衣物部分的专门清洗,保障待清洗部位的清洗效果,尤其是具有顽固污渍的衣物,清洗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若待清洗部位具有污渍,其他部位没有污渍且不需清洗时,就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附加清洗装置3进行局部清洗,相比对衣物整体清洗,不仅节约水和清洗液,也避免对不需要清洗部位过度清洗而造成损坏现象。

采用附加清洗装置3对待清洗部位41进行清洗时,将待清洗部位41通过夹持结构31进行夹持,且需要使待清洗部位41的待清洗面朝向清洗结构32,清洗结构32向浸湿有清洗液的待清洗部位41产生振动,以使待清洗部位41处的污渍脱离衣物,进而被清洗液带走,且清洗结构32在清洗的过程中,还可在驱动结构33的带动下沿着待清洗部位41移动,通过清洗结构32的移动,能够对待清洗部位41的多个位置清洗,扩大了清洗面积,提高了清洗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洗结构31可产生振动,产生的振动作用在待清洗部位41,在衣物产生振动时,与衣物纤维结合的顽固污渍就会落入清洗液中,相比采用提升摔落的清洗方式,不仅可减少清洗空间,也可减弱清洗力度,相比采用揉搓的清洗方式,不仅降低清洗噪音,同样也可减弱清洗力度。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指待清洗部位41振动的振动方向可以为与待清洗部位41布设方向相垂直,也可以与待清洗部位41布设方向呈锐角,本发明对振动方向不做限定。另外,清洗结构32在待清洗部位41上的移动轨迹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在此对运动轨迹也不做限定。

实现清洗结构32对待清洗部位41产生振动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清洗结构32包括:驱动源和与驱动源连接的机械手,机械手在驱动源的带动下,可上下振动,机械手在上下振动的过程中直接作用在待清洗部位41上,从而使待清洗部位41产生振动,采用该种清洗结构清洗衣物时,由于机械手上下振动是类似于拍打的方式作用在衣物上,所以会发出较大的声音,这样会影响用户体验,同时,驱动源一般包括电机和与驱动电机连接的转动结构,转动结构用于将电机输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上下摆动,从而带动机械手上下振动,当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源时,会进一步增加噪音,同时也会增加制造成本。再例如,参照图2、图3和图4,清洗结构32为超声波清洗组件,通过超声波清洗组件对待清洗部位41产生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振动相比上述提供的拍打振动,会明显减小噪音,提高用户体验,且结构简单。

超声波清洗组件可以直接作用于清洗液,通过清洗液的振动去除待清洗部位上的污渍,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清洗液和待清洗部位41,直接作用于清洗液和待清洗部位41相比仅作用于清洗液会提高清洗效果,所以本发明优选于超声波清洗组件直接作用于清洗液和待清洗部位41。

参照图3和图5,超声波清洗组件包括:超声波发生件321和振动件322,振动件322的一端与超声波发生件321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待清洗部位41相接触,振动件322用于接收超声波发生件321传递的超声波,以使振动件322产生超声波振动。其中,振动件322为超声波的震荡波释放面,振动件322再将振动的能量传递给待清洗部位41和清洗液,传递给清洗液的能量能够使清洗液形成空化作用,以将衣物上的污渍去除,同时,振动件322作用在待清洗部位41的能量,可以使衣物产生振动,进而也能够去除污渍,通过对清洗液和衣物的同时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果,且超声波振动具有低振幅、高频率等特点,振动声音小,清洗效果很明显。

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可以增加振动件322在待清洗部位41上的作用面积,例如,参照图4,振动件322可以为板状结构,除此之外,其余结构的振动件322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振动件322的材质可以选择不锈钢,不锈钢的强度较高,在超声波高频振动下,不容易变形,且在潮湿环境中(例如,波轮洗衣机所处环境较潮湿)也不容易生锈,保障振动件322的使用性能。

为了防止超声波发生件321接触清洗液,以造成损坏,参照图2,超声波发生件321安装在保护罩323内,通过保护罩323避免待清洗部位41在振动过程中清洗液飞溅至超声波发生件321上,造成超声波发生件321电路出现故障的现象。

驱动结构33的结构也具有多种;参照图2,驱动结构33包括:驱动电机331、螺杆332、螺母333和导向结构,螺杆33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31连接,螺杆332沿平行于待清洗部位41的方向设置,螺母333与螺杆332配合,且清洗结构32与螺母333连接,导向结构与清洗结构32连接,以引导清洗结构32沿平行于待清洗部位41的方向移动。

图2所示的驱动结构33中,螺杆332也可以为丝杆,当需要使清洗结构32移动速度较慢时,可以选择螺距较小的丝杆,螺母333也可以采用其他与螺杆332螺纹连接的结构。

在清洗的过程中,为了使清洗结构32在待清洗部位41上重复清洗,则驱动结构33可带动清洗结构32沿待清洗部位41往复移动。例如,可以将驱动电机331选择为能够正反转的电机,即当驱动电机331正转时,带动螺杆332正转,螺母333沿着螺杆332的第一方向移动,当驱动电机331反转时,带动螺杆332反转,螺母333沿着螺杆332的第二方向移动,螺杆332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通过驱动电机331的正反转,实现清洗结构32在待清洗部位41上的往复直线运动,另外,通过设置其他结构实现清洗结构32在待清洗部位41上的往复曲线运动。

参照图2,附加清洗装置3还包括限位结构,清洗结构32沿待清洗部位41移动过程中接触限位结构时,限位结构用于限定清洗结构32的移动距离。限位结构可以为限位开关,若清洗结构32沿着待清洗部位41往复移动,则限位开关包括第一限位开关301和第二限位开关302,第一限位开关301和第二限位开关302分别设置在待清洗部位41的两端。当驱动电机331正转,清洗结构32朝第一限位开关301方向移动,移动中触碰第一限位开关301时,驱动电机331反转,清洗结构32又朝第二限位开关302方向移动,移动中触碰第二限位开关302时,驱动电机331又正转,清洗结构32又朝第一限位开关301方向移动,如此反复,实现清洗结构32在第一限位开关301和第二限位开关302之间的往复移动,第一限位开关301和第二限位开关302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可根据波轮洗衣机的空间位置具体设置。

夹持结构31的结构具有多种,例如,参照图2和图5,夹持结构31包括多个衣夹,多个衣夹可沿着待清洗部位41的边缘布设,以将待清洗部位41的边缘夹持住,其中,衣夹包括本体和扭簧,本体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扭簧的两个支臂中的一个支臂连接在第一夹臂上,另一个支臂连接在第二夹臂上;再例如,夹持结构31可以采用粘结结构,示例的,采用粘结带。但是,相比图1所示的夹持结构,夹持力较小,衣物在清洗过程中容易产生移动,影响清洗效果。

采用图2和图5所示的夹持结构31时,为了防止衣物被衣夹夹伤,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与衣物接触的部位采用圆弧结构。

为了防止衣领、袖口等待清洗部位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移位,在保证不损伤衣物的情况下,采用具有较大夹持力的夹持结构,例如,可以采用具有较大扭转力的扭簧,若采用较大夹持力的夹持结构,可能会对将衣物夹伤,所以,在夹持结构与衣物接触的位置处设置缓冲结构,例如,橡胶垫,通过缓冲结构就可避免衣物被夹伤的现象。

参照图3,附加清洗装置3还包括蓄水槽37,夹持结构31设置于蓄水槽37的边缘,待清洗部位41位于蓄水槽37内,通过将待清洗部位41设置在具有清洗液的蓄水槽37内,就可以完全将待清洗部位41浸湿,以保证清洗效果。

示例的,可以通过设置支撑板,并在支撑板的边缘设置延伸部,支撑板与延伸部形成蓄水槽37,具体实施时,将待清洗部位41铺设在支撑板上,这样还可保障清洗结构32对待清洗部位41产生振动时,待清洗部位41不会从夹持结构31上脱落,支撑板可以为表面光滑的板,也可以为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板,若支撑板的表面具有凹凸结构,当待清洗部位41放置在凹凸结构上产生振动后,在凹凸结构的作用下也能够使污渍快速脱离衣物。

参照图2,附加清洗装置3还包括清洗液供给结构34和排水结构35,清洗液供给结构34用于供给清洗液以将待清洗部位41浸湿,清洗液供给结构34的出口与蓄水槽37连通,排水结构35用于将污水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清洗液供给结构34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例如可以设置在待清洗部位的下方,也可以设置在待清洗部位的上方,同理,排水结构35的具体设置位置也不做限定,任何位置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4,清洗液供给结构34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341、洗涤液管342和清洗液管343,且清洗液管343与蓄水槽37连通,具体的,可以通过三通阀将进水管341、洗涤液管342和清洗液管343相连通,通过进水管341和洗涤液管342分别将相应的水和洗涤液流入清洗液管343,并在清洗液管343内混合流入蓄水槽37内。

为了便于对水和洗涤液的流量进行控制,参照图3,进水管341上安装有进水控制阀6,洗涤液管342上安装有洗涤液控制阀7,进一步为了实现自动控制,进水控制阀6和洗涤液控制阀7均为电控阀。

另外,本领域中,波轮洗衣机包括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附加清洗装置中的清洗液供给结构34可以与现有的波轮洗衣机中的进水系统为同一个系统,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系统,同样,附加清洗装置中的排水结构35可以与现有的波轮洗衣机中的排水系统为同一个系统,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系统,在此不做限定,当然,优选于在现有波轮洗衣机的进水系统上安装相对应的进水管和洗涤液管,进水管和洗涤液管与清洗液供给结构34的蓄水槽连通。同理,优选于排水结构35与现有的波轮洗衣机的排水系统相连通。

为了将水和清洗液充分混合以发挥其清洗效果,清洗液管343为文丘里管,由于文丘里管具有依次连通的直筒段、收缩段、喉部直管段和扩张段,当水和清洗液通过直筒段进入收缩段时,由于收缩段的内径逐渐变小,以使水和清洗液的流速逐渐增大,加快洗涤液溶解在水中,进而有效发挥清洗效果,所以,采用文丘里管可实现充分混合的目的。

参照图3,附加清洗装置3还包括封盖36,封盖36与蓄水槽37相扣合形成清洗腔38,夹持结构31和清洗结构32位于清洗腔38内,采用封盖36可提高外观整体性。由于驱动结构33位于清洗腔38外部,参照图3,清洗结构32通过连接件8与驱动结构33连接,并在保护罩323开设连接孔,连接件8穿过连接孔与螺母333连接,通过连接件8与连接孔相配合形成上述所述的导向结构,通过导向结构限定了螺母333和清洗结构32的旋转。

当清洗结构32对待清洗部位41清洗时,为了防止清洗液对衣物4的其余部分淋湿,参照图3,封盖36和蓄水槽37之间形成有允许衣物中除过待清洗部位41的其余部位穿过的开口39,待清洗部位41通过夹持结构31夹持后,衣物4的其余部分可穿过开口39位于清洗腔外部。例如,需要清洗衣领时,就可将衣领夹持在清洗腔内,除过衣领的其余部分穿过开口位于清洗腔外部,这样就可保证衣领处淋湿,其余不会被淋湿,也能够节省这个衣服的晾干时间。

附加清洗装置3在箱体1内的安装位置具有多种情况,参照图1、图4和图5,附加清洗装置3设置在内外筒总成2的筒口的上方,且附加清洗装置3和内外筒总成2的筒口之间具有间距。将附加清洗装置3设置在内外筒总成2的筒口上方,充分利用了该处的空间位置,且附加清洗装置3和内外筒总成2的筒口之间具有间距,也避免了附加清洗装置3与内外筒总成2的相互影响,保证了两者可以同时对衣物进行清洗,且穿过开口39位于清洗腔外部的衣物4可悬挂在内筒中,充分利用波轮洗衣机内的有效空间,这样就可实现在不增加波轮洗衣机整体尺寸的情况下,使洗衣机具有较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

为了不遮挡内筒口的空间,可以将附加清洗装置3设置在内外筒总成2的边沿,尽量不靠近内外筒总成2的中心位置。

采用上述安装方式安装附加清洗装置3时,参照图1,螺杆332可以沿着箱体1的长度方向x布设,另外,螺杆332也可以沿着箱体1的宽度方向y布设,在此对螺杆332的布设方向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波轮洗衣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附加清洗装置3对待清洗部位41的清洗,例如,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结构33中的驱动电机运转,控制清洗结构32在待清洗部位41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附加清洗装置3的清洗时间,例如,通过控制驱动电机331转动时间得以控制清洗时间;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清洗强度,例如,通过控制超声波清洗组件的振幅得以控制振动力的大小,或者通过控制机械手的振动角度得以控制拍打力的大小,最终控制清洗强度。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还用于控制清洗时间和清洗强度;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待清洗部位的脏污程度或者衣物材质选择清洗时间和清洗强度。清洗时间可以为多个离散的时间,示例的,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清洗强度可以设置有弱洗、中洗、强洗,不仅省水省电,还可以防止过度洗涤对衣物造成损坏。具体实施时,可以在操作面板上设置控制清洗时间和清洗强度的按键,这样就可将待清洗部位通过夹持结构31夹持后,按键启动,再无额外操作,解放双手。

在波轮洗衣机的操作面板上设置“局部清洗(具体名称不限定)”操作键,并在“局部清洗”功能下设置清洗时间按键和清洗强度按键,具体清洗时,启动“局部清洗”功能,就可自动对待清洗部位进行清洗,同时,与内外筒总成2对衣物的清洗互不干扰,附加清洗装置3可以与内外筒总成2同时运转,也可以不同时运转,这样进一步提高了该波轮洗衣机的使用性能。

示例的,图1至图5所示的波轮洗衣机对衣物的衣领清洗的工作过程为:

打开洗衣机顶盖9,再打开封盖36;将衣物的衣领放置在蓄水槽37内,用夹持结构31将衣领的边沿固定,其余部位自然落入内筒中;依次关闭封盖36和洗衣机顶盖9;用户根据衣物的材质和衣领的脏污程度,按下操作面板上相对应的清洗时间和清洗强度按键,并启动局部清洗程序;水和洗涤剂通过清洗液管流入衣领上,超声波清洗组件根据用户选择的清洗时间和清洗强度对衣领进行清洗,衣领在高频振动作用下,衣领上的污渍分子脱离衣领进入清洗液中,污水通过排水系统排出;完成清洗后,依次打开洗衣机顶盖9和封盖36,打开夹持结构31,若需要再对整个衣服进行清洗,就将衣服投入内筒进行正常清洗,若不需要再对整个衣服清洗,则将衣服取出,关闭洗衣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