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2437发布日期:2019-05-31 20:2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脱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布料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脱水处理,通常布料的脱水过程都是在脱水机中进行的。

公告号为cn20603408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脱水机进布机构,包括t字支架、转动连接于t字支架长度方向两端的主传动辊和副传动辊,所述t字支架靠近脱水机一端设有绕布组件,所述绕布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t字支架靠近脱水机一端的转轴、连接于转轴外壁且用于穿设布条的导布环,所述导布环随转轴旋转带动布条沿圆周方向均匀绕于脱水机内部转子的外缘。该实用新型通过t字支架上的主传动辊与副传动辊对脱水前或脱水后的布料进行装载,将布料放入脱水机内或将脱水后的布料放入运输载具内进行运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染色或水洗后的布料需要先放入运输载具内,然后载具运输到脱水机旁再通过主传动辊和副传动辊将布料送入脱水机内进行脱水,布料脱水完后需要重新装载,因此增加了布料中转的工作量,耗费了操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水系统,减少布料的中转,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脱水系统,包括脱水机、设置在脱水机一侧的运输车、设置在脱水机上方的吊装架,以及设置在吊装架上的吊装机构,所述脱水机包括机体、转动设置在机体内的主轴、与主轴可拆卸连接且供布料放置的内胆,以及驱动主轴转动以带动布料离心脱水的驱动件,所述内胆上分布有多个孔,所述内胆内同轴固定有与主轴插接配合的套筒,所述套筒与吊装机构连接,所述运输车顶部设置有与套筒连接的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洗或染色后的布料放入内胆后,经过吊装机构吊装至脱水机机体上方,并放入机体内,套筒与主轴插接配合,以此使脱水机带动内胆旋转,内胆带动布料进行离心脱水,减少布料中的水,同时吊装机构吊起脱水完成后的内胆,并将内胆放置于运输车上,此时套筒与立柱插接配合,以此稳固内胆并方便远程运输,从而方便布料的加工,减少布料中转所需的时间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布料与其他载具的接触,减少布料的污染,保持布料的整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输车包括基座,以及多个转动设置在基座底部的万向轮,所述立柱与基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立柱与套筒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的设置方便内胆的定位,以此与吊装机构相对,方便装卸内胆;由于布料呈圈状放置于内胆中,因此使立柱与基座转动连接,且立柱与套筒插接配合,当内胆运输至下一加工设备后,转动内胆以使立柱与基座相对转动,布料在转动过程中一圈一圈脱离内胆,以此降低布料的捻度,保持布料的蓬松,方便布料的开幅和进一步加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装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吊装机构包括与滑轨滑移连接的滑座、与滑座连接的倒钩、驱动倒钩升降的升降部件、与倒钩连接的夹持部件,以及驱动滑座滑移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座上的齿轮、设置在滑座上的第一电机,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齿轮同轴固定,所述齿条沿滑轨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座沿滑轨定向滑移,以此减少倒钩或夹持部件的摆动,从而减少内胆的摆动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同时滑座带动升降部件与夹持部件在脱水机与运输车之间来回,提高运输的稳定性,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滑座沿齿条传动,以此实现滑座的滑移,对内胆进行分离或安装,方便内胆的清洗与布料的运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宽度方向的截面呈t形,所述滑轨上滑移设置有调节块,所述吊装架上沿滑轨长度方向穿设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吊装架螺纹连接且其一端抵紧调节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螺栓穿过吊装架与调节块螺纹连接,当限位螺栓转动时带动调节块滑移,同时限位螺栓具有自锁作用,当滑座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沿滑轨滑移时,调节块起到限位作用,阻碍滑座在内胆与自身惯性作用下脱离滑轨而造成高空坠物的事故,同时限位螺栓调节调节块的位置以方便内胆与脱水机的定位,从而减少每次校准的时间,方便内胆与脱水机的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与水平线呈夹角,且朝向所述脱水机一侧倾斜向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与水平线呈夹角,当水洗或染色后的布料放入内胆后,内胆的整体重量大于完成脱水后的内胆重量,内胆在自身的重力分力下带动滑座沿滑轨滑移,以此减少第一电机的负荷;当内胆内的布料脱水后,内胆整体重量减轻,驱动部件在牵引内胆沿吊装架滑移时的负荷减小,从而使第一电机来回运载内胆的整体电能消耗与零件耗损减少,提高节能性,延长第一电机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穿过滑座且与滑座滑移连接的滑杆、与滑座连接的第二电机,以及一端与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的拉索,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与滑杆连接,所述滑杆与内胆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带动拉索缠绕在其输出轴上,拉索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拉索上升,以此吊起内胆,实现内胆与脱水机的分离或安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机的导线外套设有束线管,所述束线管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孔,所述滑杆的一侧平行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与滑杆的两端连接,所述束线管的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滑座连接,所述连杆上开设有供束线管容纳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的一侧平行设置连杆,连杆用于支撑滑杆,避免滑杆歪斜,同时避免滑杆脱离滑座;容置槽用于放置束线管,束线管用于收纳导线,由于滑座与滑轨滑移,束线管随滑座伸缩,并通过容置槽进行收纳,避免束线管卡在吊装架上而影响滑座的滑移,同时减少束线管上沾染的杂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束线管上涂覆有导磁层,所述连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磁条,所述束线管与磁条相互吸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线管上涂覆有导磁层,当束线管靠近连杆时,束线管上的导磁层与磁条相互吸附,以此使束线管自动进入容置槽内暂时容纳,从而减少束线管上沾染的灰尘。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缠绕有皮带,所述皮带的缠绕方向与拉索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皮带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倒钩与夹持部件具有重量,使第二电机在空载时承受倒钩与夹持部件的扭力影响,增加了第二电机的运载负荷;皮带与配重块的设置用于平衡倒钩与夹持部件的重量,减少输出轴的扭力影响,降低第二电机的负荷,降低能耗,提高节能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轨,所述运输车的万向轮与导向轨底壁滚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导向轨相互平行,所述导向轨的两侧侧壁朝向其两端呈扇形向外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运输车的万向轮进入导向轨内时,运输车的万向轮与扇形侧壁接触并在斜面的引导下进入导向轨内,运输车沿导向轨定向移动至吊装架下方,以此方便校准位置并吊起内胆进行装卸。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套筒与主轴插接配合,以此使机体与内胆可分离,同时吊装机构吊起内胆进行运输,套筒与立柱插接配合,以此稳固内胆并方便远程运输,减少布料中转所需的时间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滑座带动升降部件与夹持部件在脱水机与运输车之间来回,提高运输的稳定性,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滑座沿齿条传动,以此实现滑座的滑移,对内胆进行分离或安装,方便内胆的清洗与布料的运输;

3.当滑座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沿滑轨滑移时,调节块起到限位作用,阻碍滑座在内胆与自身惯性作用下脱离滑轨而造成高空坠物的事故,同时限位螺栓调节调节块的位置以方便内胆与脱水机的定位,从而减少每次校准的时间,方便内胆与脱水机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主轴;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体;11、主轴;12、内胆;121、套筒;13、驱动件;2、运输车;21、立柱;22、基座;23、万向轮;3、吊装架;31、滑轨;32、调节块;321、限位螺栓;33、吊装机构;331、滑座;332、倒钩;34、升降部件;341、滑杆;342、连杆;343、容置槽;344、第二电机;345、拉索;35、夹持部件;36、驱动部件;361、第一电机;362、齿条;37、束线管;4、皮带;41、配重块;42、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脱水系统,包括脱水机、设置在脱水机一侧的运输车2、设置在脱水机上方的吊装架3,以及设置在吊装架3上的吊装机构33,脱水机包括机体1、转动设置在机体1内的主轴11、与主轴11可拆卸连接且供布料放置的内胆12,以及驱动主轴11转动以带动布料离心脱水的驱动件13。内胆12内同轴固定有与主轴11插接配合的套筒121,套筒121与吊装机构33连接。

机体1呈圆柱体状,机体1放置于地面上,主轴11呈圆柱体状且竖直设置,内胆12呈圆柱体状,内胆12的周向表面上星散开设有多个用于透水的孔,套筒121内部中空且开口朝向机体1内部底壁,套筒121与内胆12焊接固定,且套筒121与主轴11插接配合,以此实现内胆12与机体1的安装与拆卸。内胆12、机体1、主轴11与套筒121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驱动件13包括与机体1通过螺钉固定的电机,电机带动主轴11转动,以此驱动与主轴11插接配合的套筒121转动,且套筒121带动内胆12转动以带动布料离心脱水,完成脱水工序。主轴11的顶端设置有圆锥形的锥形头,锥形头尖锐的一端朝向套筒121开口,锥形头与主轴11一体成型,且锥形头与吊装机构33连接。

运输车2包括基座22,以及四个转动设置在基座22底部的万向轮23。基座22呈长方体状,且四个万向轮23安装在基座22四个角上。运输车2顶部设置有与套筒121连接的立柱21,立柱21呈圆柱体状,立柱21与套筒121插接配合时其中心轴线与内胆12的中心轴线重合,且立柱21与基座22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由于布料呈圈状放置于内胆12中,当内胆12运输至下一加工设备后,转动内胆12以使立柱21与基座22相对转动,布料在转动过程中一圈一圈脱离内胆12,以此降低布料的捻度,保持布料的蓬松,方便布料的开幅和进一步加工。

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导向轨42,两个导向轨42相互平行,运输车2的万向轮23与导向轨42底壁滚动连接,导向轨42的两侧侧壁朝其两端端部方向呈扇形向外延伸。当运输车2的万向轮23进入导向轨42内时,运输车2的万向轮23与扇形侧壁接触并进入导向轨42内,运输车2沿导向轨42定向移动至吊装架3下方,以此方便校准运输车2的位置,并使吊装机构33吊起运输车2上的内胆12进行装卸。

吊装架3呈方框形,吊装架3底端与地面通过螺钉固定,吊装架3上设置有滑轨31,滑轨31与吊装架3焊接固定。吊装机构33包括与滑轨31滑移连接的滑座331、与滑座331连接的倒钩332、驱动倒钩332升降的升降部件34、与倒钩332连接的夹持部件35,以及驱动滑座331滑移的驱动部件36。滑轨31沿吊装架3顶部长度方向设置,驱动部件36包括齿轮、与滑座331通过螺钉螺帽固定的第一电机361,以及设置在滑轨31上的齿条362,齿条362与齿轮啮合连接,齿条362与滑轨31内壁焊接固定,第一电机361的输出轴与齿轮键连接,齿条362沿滑轨31长度方向设置。

滑座331沿滑轨31定向滑移,以此减少倒钩332或夹持部件35的摆动,从而减少内胆12的摆动而产生的安全隐患。滑轨31与水平线呈夹角,且朝向脱水机一侧倾斜向下。当水洗或染色后的布料放入内胆12后,内胆12的整体重量大于完成脱水后的内胆12重量,内胆12在自身的重力分力下向滑座331施加沿滑轨31朝向脱水机的力,以此减少第一电机361的负荷,节约能耗;当内胆12内的布料脱水后,内胆12整体重量减轻,驱动部件36在牵引内胆12沿吊装架3滑移时的负荷减小,从而使第一电机361来回运载内胆12的整体电能消耗与零件耗损减少,提高节能性,延长第一电机361使用寿命。同时滑座331带动升降部件34与夹持部件35在脱水机与运输车2之间来回,提高运输的稳定性,第一电机361带动齿轮转动以带动滑座331沿齿条362传动,以此实现滑座331的滑移,对内胆12进行分离或安装,方便内胆12的清洗与布料的运输。

滑轨31宽度方向的截面呈t形,滑轨31上设置有调节块32,调节块32嵌设在滑轨31内且与滑轨31滑移连接,吊装架3上沿滑轨31长度方向穿设有限位螺栓321,限位螺栓321与吊装架3螺纹连接且其一端穿入滑轨31内且抵紧调节块32。当限位螺栓321转动时带动调节块32滑移,同时限位螺栓321具有自锁作用,当滑座331在第一电机361的驱动下沿滑轨31滑移时,调节块32起到限位作用,阻碍滑座331在内胆12与其自身惯性作用下脱离滑轨31而造成高空坠物的事故,同时限位螺栓321调节调节块32的位置以方便内胆12与脱水机的定位,从而减少每次校准的时间,方便内胆12与脱水机的安装。

升降部件34包括穿过滑座331且与滑座331滑移连接的滑杆341、与滑座331连接的第二电机344,以及一端与第二电机344输出轴周向表面焊接固定的拉索345,拉索345的另一端与滑杆341底端焊接固定。滑杆341与内胆12通过夹持部件35可拆卸连接。滑杆341的长度方向与滑轨31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电机344通过螺钉与滑座331固定。第二电机344带动拉索345缠绕在其输出轴上,第二电机344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拉索345上升,以此吊起内胆12,实现内胆12与脱水机的分离或安装。夹持部件35包括与滑杆341通过螺钉固定的四爪卡盘,四爪卡盘与套筒121插接固定,以此连接内胆12与滑杆341,方便升降部件34吊起内胆12进行装卸。

参照图3,第二电机344的输出轴上缠绕有皮带4,皮带4的缠绕方向与拉索345的缠绕方向相反,皮带4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41。皮带4的一端通过螺钉与第二电机344的输出轴固定,另一端与配重块41通过螺钉固定。由于倒钩332与夹持部件35具有重量,使第二电机344在空载时承受倒钩332与夹持部件35的扭力影响,增加了第二电机344的运载负荷。皮带4与配重块41的设置用于平衡倒钩332与夹持部件35的重量,减少输出轴的受扭力的影响,降低第二电机344的负荷,降低能耗,提高节能性。

第二电机344的导线外套设有束线管37,减少导线与束线管37宽度方向的截面呈长方形,且束线管37采用橡胶材质,以此确保输线管的韧度和弹性,以适应滑座331移动时导线弯曲的路径。束线管37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孔,以此提高束线管37的柔软度。滑杆341的一侧平行设置有连杆342,连杆342沿滑杆341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滑杆341间隔分布。连杆342的两端与滑杆341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杆342用于支撑滑杆341,避免滑杆341歪斜,同时避免滑杆341脱离滑座331。

束线管37的一端与连杆342的一端插接固定,另一端穿入滑座331内与第二电机344电连接以供电,连杆342上开设有供束线管37容纳的容置槽343,容置槽343开口朝向滑杆341一侧。容置槽343用于放置束线管37,由于滑座331与滑轨31滑移,束线管37随滑座331伸缩,并通过容置槽343进行收纳,避免束线管37卡在吊装架3上而影响滑座331的滑移,同时减少束线管37上沾染的杂质。

束线管37上涂覆有导磁层,连杆342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磁条,磁条与容置槽343底壁通过强力胶粘接固定,束线管37与磁条相互吸附。导磁层采用铁片,铁片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与导磁性,以此与磁条相互吸附。当束线管37靠近连杆342时,束线管37上的导磁层与磁条相互吸附,以此使束线管37自动进入容置槽343内暂时容纳,从而减少束线管37与导线上沾染的灰尘。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水洗或染色后的布料放入内胆12后,经过吊装机构33吊装至脱水机机体1上方,并放入机体1内,套筒121与主轴11插接配合,以此使主轴11带动内胆12旋转,内胆12带动布料进行离心脱水,减少布料中的水,同时吊装机构33吊起脱水完成后的内胆12,并将内胆12放置于运输车2上,此时套筒121与立柱21插接配合,以此稳固内胆12并方便远程运输,从而方便布料的加工,减少布料中转所需的时间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减少布料与其他载具的接触,减少布料的污染,保持布料的整洁。

上述方案中,套筒121与主轴11插接配合,以此使机体1与内胆12可分离,同时吊装机构33吊起内胆12进行运输,套筒121与立柱21插接配合,以此稳固内胆12并方便远程运输,减少布料中转所需的时间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