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经架的停经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1604发布日期:2019-04-23 20:3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停经架的停经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织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停经架的停经盒结构。



背景技术:

前述的织机如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等。如业界所知,停经架的功能是设置停经条,而停经条的功用是穿设停经片,每一枚(即“每一片”)停经片上穿过一根经纱,由经纱使停经片在停经条上处于悬空状态,在停经片相对于停经条处于悬空状态时,停经条的结构体系的芯片与包铁之间处于非导通状态(芯片与包铁之间通常由电气绝缘隔离层分隔)。在织机织造过程中,当穿过某一停经片的经纱出现断裂即断纱时,那么由于经纱失去了对停经片的悬空管束,使本来处于悬空状态的停经片跌落并挂着于停经条上,使前述芯片与包铁之间的电气回路接通,从而由停经架的停经盒(也称“停经条接线盒”)将信号反馈给织机电气控制装置,使织机停机,织机停机后由工人将断裂的经纱接续,织机恢复工作。由此可知,经纱断裂后由停经片将停经条的芯片与包铁导通而立即停机是保障织物质量避免织物出现瑕疵织物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前述停经架的技术信息,如cn2315126y(停经架)、cn2425097y(停经架)和cn202347215u(喷水织机上的停经装置),等等。通过对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专利文献的阅读并且结合专业常识可知:在前述的停经架上通常配备有一上面已提及的停经盒,对此的典型的例子还可参见由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3061010b推荐的“停经架”,在该cn103061010b的说明书第0028至0034段中详细地介绍了停经盒(专利称“停经条接线盒”)的结构以及电气连接原理。

依据织机状况并且结合实际的使用要求,通常情况下,一个停经架既可满足六根停经条的设置要求又能适应八根停经条的设置要求,这种设计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长处:一是由于将两种规格(六根及八根停经条)合而为一,因而可以节省制造成本并且节约资源;二是可以降低织物生产厂商的备配件成本;三是由于可在六根和八根停经条之间依需灵活选择,因而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当然,也有采用以六根及八根之和而使用十四根停经条的停经架,但这种情形十分少见。当在六根及八根停经条通用的停经架上设置六根停经条时,各两相邻停经条之间的间隔距离约为25.2mm,而当设置八根停经条时,各两相邻停经条之间的间隔距离约为18mm。

停经盒内的电气部件与停经条的芯片之间的电气连接可靠性的良好与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织物的质量产生影响,例如当停经条朝向停经盒的一端的芯片以及包铁与停经盒内的电气触头如电源负极触头以及电源正极触头接触不良时,会出现断经(经纱断裂)后即使停经片跌落而将停经条的芯片与包铁导通但不报警的情形,因织机电气控制器未接到来自于停经盒的断经信号,故织机不停机,从而产生瑕疵织物。

从上述cn103061010b的结构可知,其能满足六根或八根停经条的依需选择使用要求(专利例举的是六根即六列),但是存在停经条的芯片及包铁与信号输入触头的底面电气接触不良的欠缺,因为,为了兼顾六根与八根停经条的互换性即通用性要求,当使用六根停经条时,以芯片为例,停经条朝向停经盒一端的芯片与电源触头(专利称“信号输入触头”,以下同)的底面的一端如底面的右端接触,在电源负极导电弹簧对电源触头施加的作用力下,电源触头会向另一端如左侧侧倾,一方面使电源触头卡死在电极孔中,另一方面影响芯片与电源触头的整体的电气接触效果,前述的包铁同例。而当使用八根停经条时,由于停经条的位置有所变化,前述芯片与电源触头的底面的另一端如底面的左端接触,电源触头则向与前述相通的一端如右端侧倾,于是同样会影响芯片与电源触头的整体的电气接触效果。因此如何使停经盒既能满足对六根以及八根停经条的互换性使用要求,又能避免电源触头发生侧倾(即“偏倾”)而影响停经条与其电气接触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业界并且期望得到解决,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相应的技术启示,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内容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满足供六根或八根停经条的电气连接要求而得以体现良好的通用性、有利于避免电源触头出现偏倾而得以保障停经条与电源触头之间的可靠的电气接触效果的停经架的停经盒结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停经架的停经盒结构,包括一盒体,该盒体具有一盒体腔,在该盒体腔内并且位于盒体腔的前侧以垂直于盒体腔的盒体腔底壁的状态自左向右间隔构成有电源负极触头座,而位于盒体腔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电源负极触头座的后方的位置自左向右间隔构成有电源正极触头座,电源负极触头座构成有一电源负极触头孔,而电源正极触头座构成有一电源正极触头孔,电源负极触头孔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贯穿所述盒体腔底壁,在盒体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自左向右间隔开设有自盒体的前侧延伸至后侧的供停经条的端部插嵌的停经条端部插嵌槽,该停经条端部插嵌槽的下部形成敞口,所述的电源负极触头孔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与停经条端部插嵌槽相通;一信号输入机构,该信号输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源负极触头孔内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和设置于所述电源正极触头孔内的电源正极触头装置,所述停经条的端部与电源负极触头装置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电气接触;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在对应于所述电源负极触头座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座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所述盒体腔内,所述电源负极触头装置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与该电路板电气接触;一盒座和一盒盖,盒座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下方,在该盒座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停经条端部插嵌槽的位置构成有停经条端部限位槽,所述停经条的端部支承在该停经条端部限位槽上,盒盖位于所述盒体的上方,该盒盖通过盒盖螺栓将所述盒体以及所述盒座固定连接在一起,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负极触头孔中,对应于所述盒体腔的前侧居中位置的两个电源负极触头孔的形状构成为负极触头椭圆形孔,而其余电源负极触头孔的形状呈圆形孔,在所述电源正极触头孔中,对应于所述盒体腔的后侧居中位置的两个电源正极触头孔的形状构成为正极触头椭圆形孔,而其余电源正极触头孔的形状同样呈圆形孔,其中,在所述负极触头椭圆形孔内设有一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一端插拔配合或者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另一端插拔配合的负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而在所述正极触头椭圆形孔内设置有一与正极触头椭圆形孔的一端插拔配合或者与正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另一端插拔配合的正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所述负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以及正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所述停经条的根数为六根时,启用所述电源负极触头孔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的数量各为六个并且择用各两相邻电源负极触头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2mm的电源负极触头孔,并且启用各两相邻电源正极触头孔之间的间隔距离同样为25.2mm的电源正极触头孔,启用所述信号输入机构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的数量各为六个;当所述停经条的根数为八根时,启用所述电源负极触头孔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的数量各为八个并且择用各两相邻电源负极触头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8mm的电源负极触头孔,而各两相邻电源正极触头孔之间的间隔距离同样为18mm,启用所述信号输入机构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的数量各为八个。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盖的左端和右端各开设有一盒盖螺柱孔,在所述盒体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盒盖螺栓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盒体螺栓让位孔,在所述电路板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同样在对应于盒盖螺柱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电路板螺栓让位孔,在所述盒座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同样在对应于盒盖螺栓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盒座螺孔,由所述盒盖螺栓的下端依次穿过电路板螺栓让位孔和盒体螺栓让位孔旋入盒座螺孔而将盒盖、盒体以及盒座自上而下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盖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盒盖电路板线路让位腔,在所述盒体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盒盖电路板线路让位腔的位置构成有一盒体电路板线路让位腔,在所述电路板的右端引出有电路板信号线路,该电路板信号线路途经由所述盒盖电路板线路让位腔与盒体电路板线路让位腔共同构成的线路腔引至外界与织机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的盒体腔的前侧并且对应于各两相邻的所述电源负极触头座之间以垂直于所述盒体腔底壁的状态构成有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该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构成有一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在该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内插嵌有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防尘塞;在所述盒体的盒体腔的后侧并且位于各两相邻的所述电源正极触头座之间同样以垂直于所述盒体腔底壁的状态构成有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该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构成有一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在该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内插嵌有一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防尘塞。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盖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构成有一对螺孔柱,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螺孔柱的位置配设有一对电路板螺孔柱固定螺钉,该电路板螺孔柱固定螺钉自电路板的下方向上穿过电路板并且与一对螺孔柱固定。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一端的对应孔壁上各构成有一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一凸缘槽,而在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另一端的对应孔壁上各构成有一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二凸缘槽,在所述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的两侧并且循着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的高度方向各构成有一定位塞凸缘,该定位塞凸缘与所述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一凸缘槽插嵌配合或者与所述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二凸缘槽插嵌配合;所述正极触头椭圆形孔的结构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相同,所述正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的结构与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的结构相同。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负极触头装置包括电源负极触头、电源负极导电弹簧和电源负极电气接触片,电源负极触头设置在所述电源负极触头孔的下部,电源负极导电弹簧设置在电源负极触头与电源负极电气接触片之间,并且该电源负极电气接触片与所述电路板电气接触;所述电源正极触头装置包括电源正极触头、电源正极导电弹簧和电源正极电气接触片,电源正极触头设置在所述电源正极触头孔的下部,电源正极导电弹簧设置在电源正极触头与电源正极电气接触片之间,并且该电源正极电气接触片与所述电路板电气接触,所述停经条包括芯片、包铁和电气绝缘隔离层,芯片插嵌在包铁上并且探出包铁的上沿,电气绝缘隔离层设置在芯片与包铁之间,芯片与所述电源负极触头电气接触,包铁的上沿与电源正极触头电气接触。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盒座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自盒座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盒座连通导线嵌槽,在该盒座连通导线嵌槽内敷设有一盒座连通导线。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盒盖是透明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电源负极触头孔中,将对应于盒体腔的前侧居中位置的两个电源负极触头孔的形状设计为负极触头椭圆形孔,而其余均为圆形孔,又由于在电源正极触头孔中,将对应于盒体腔的后侧居中位置的两个电源正极触头孔的形状设计为正极触头椭圆形孔,而其余均为圆形孔,还由于在正、负极触头椭圆形孔内分别配设了正、负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因而既可满足供六根或八根停经条的电气连接要求而得以体现良好的通用性,又能通过圆形的电源正、负极触头孔对电源正、负极触头装置起到良好的限位作用而避免出现偏倾,保障停经条的端部与电源正、负极触头装置之间的电气接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位于盒体腔的前侧居中位置的两个电源负极触头座的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嵌置于停经条端部插嵌槽内的插嵌槽防尘插片的详细结构图。

图4为图1结构插配六根停经条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结构插配八根停经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优选采用塑料并且通过模制成形的一盒体1,该盒体1具有一盒体腔11,在该盒体腔11内并且位于盒体腔11的前侧以垂直于盒体腔11的盒体腔底壁的状态自左向右间隔构成有电源负极触头座111,而位于盒体腔11的后侧并且在对应于电源负极触头座111的后方的位置自左向右间隔构成有电源正极触头座112,电源负极触头座111构成有一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而电源正极触头座112构成有一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贯穿前述盒体腔底壁,即电源正、负极触头孔1121、1111为通孔,在盒体1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自左向右间隔开设有自盒体1的前侧延伸至后侧的供停经条6的端部插嵌的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该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的下部形成敞口121,因而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的形状呈n字形,前述的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与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相通;示出了一信号输入机构2,该信号输入机构2包括设置于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内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和设置于前述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内的电源正极触头装置22,前述停经条6的端部与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22电气接触;示出了一电路板3,该电路板3在对应于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座11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座112的上方的位置设置在前述盒体腔11内,前述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22与该电路板3电气接触;示出了一盒座4和一盒盖5,盒座4设置在前述盒体1的下方,在该盒座4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的位置构成有停经条端部限位槽41,前述停经条6的端部支承在该停经条端部限位槽41上,盒盖5位于前述盒体1的上方,该盒盖5通过盒盖螺栓51将前述盒体1以及前述盒座4固定连接在一起。

继续见图1,在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中,对应于前述盒体腔11的前侧居中位置的两个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的形状构成为负极触头椭圆形孔,而其余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的形状呈圆形孔(即负极触头圆形孔,以下同),在前述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中,对应于前述盒体腔11的后侧居中位置的两个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的形状构成为正极触头椭圆形孔,而其余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的形状同样呈圆形孔(即正极触头圆形孔,以下同),其中,在前述负极触头椭圆形孔内设有一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一端插拔配合或者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另一端插拔配合的负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11111,而在前述正极触头椭圆形孔内设置有一与正极触头椭圆形孔的一端插拔配合或者与正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另一端插拔配合的正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11211,前述负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11111以及正极电源触头机动限位塞11211的横截面形状呈半圆形。

实际上对应于前述盒体腔11的前侧居中位置的用于构建两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座111为共用触头座,所谓的共用触头座是指:在使用六根停经条或八根停经条时均要启用该两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与此相适应地对应于该两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前述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可称其为既可用于六根又能用于八根停经条6插嵌的共用插嵌槽122。由于对应于前述盒体腔11的后侧居中位置的用于构建两个正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前述电源正极触头座112的功用与前述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图1示意的是插嵌六根停经条6的例子,以前述两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为例,两个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中左边的一个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插嵌在了左边的一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右端的孔内,而右边的一个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插嵌在了右边的一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左端的孔内。基于此,如果启用八根停经条6,那么两个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中的左边的一个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转移至左边的一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左端的孔内,而右边的一个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转移至右边的一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右端的孔内。由于两个正极触头椭圆形孔以及两个正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211与前述雷同,因而不再赘述。由于负、正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11211的存在,因而能对设置在两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内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有效管束,不会出现偏倾,同例,能对设置于两个正极触头椭圆形孔内的电源正极触头装置22有效管束,不会出现偏倾。

当前述停经条6的根数为六根时,启用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的数量各为六个并且择用各两相邻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2mm的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并且启用各两相邻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之间的间隔距离同样为25.2mm的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启用前述信号输入机构2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22的数量各为六个;当前述停经条6的根数为八根时,启用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的数量各为八个并且择用各两相邻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8mm的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并且启用各两相邻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之间的间隔距离同样为18mm的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启用前述信号输入机构2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装置22的数量各为八个。

继续见图1,在前述盒盖5的左端和右端各开设有一盒盖螺柱孔52,在前述盒体1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盒盖螺栓孔5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盒体螺栓让位孔13,在前述电路板3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同样在对应于盒盖螺柱孔5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电路板螺栓让位孔31,在前述盒座4的左端和右端并且同样在对应于盒盖螺栓孔52的位置各开设有一盒座螺孔42,由前述盒盖螺栓51的下端依次穿过电路板螺栓让位孔31和盒体螺栓让位孔13旋入盒座螺孔42而将盒盖5、盒体1以及盒座4自上而下固定连接在一起。

由图1所示,在前述盒盖5的右端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盒盖电路板线路让位腔53,在前述盒体1的右端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盒盖电路板线路让位腔53的位置构成有一盒体电路板线路让位腔14,在前述电路板3的右端引出有电路板信号线路32,该电路板信号线路32途经由前述盒盖电路板线路让位腔53与盒体电路板线路让位腔14共同构成的线路腔引至外界与织机电气控制器电气连接。

继续见图1,在前述盒体1的盒体腔11的前侧并且对应于各两相邻的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座111之间以垂直于前述盒体腔底壁的状态构成有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113,该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113构成有一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1131,在该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1131内插嵌有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防尘塞11311;同样的道理,在前述盒体1的盒体腔11的后侧并且位于各两相邻的前述电源正极触头座112之间同样以垂直于前述盒体腔底壁的状态构成有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114,该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114构成有一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1141,在该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1141内插嵌有一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防尘塞11411。

前述的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防尘塞1131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防尘塞11411除了防尘以及便于清洁外还可增进电源负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113以及电源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114的强度。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电源负、正极触头座补强连接柱孔1131、1141的底部即底壁是封闭的。

在前述盒盖5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构成有一对螺孔柱54,在前述电路板3上并且在对应于一对螺孔柱54的位置配设有一对电路板螺孔柱固定螺钉33,该电路板螺孔柱固定螺钉33自电路板3的下方向上穿过电路板3并且与一对螺孔柱54固定。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由于前述的正极触头椭圆形孔以及正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211的形状及构造是分别与图2所示的负极触头椭圆形孔以及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结合图2仅对由图1所示的两个负极触头椭圆形孔以及两个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中的左边的一个作说明。

由图2所示,在前述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一端(也可称左侧)的对应孔壁上各构成有一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一凸缘槽11112,而在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另一端(也可称右侧)的对应孔壁上各构成有一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二凸缘槽11113,在前述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的两侧并且循着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的高度方向各构成有一定位塞凸缘11114,该定位塞凸缘11114与前述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一凸缘槽11112插嵌配合或者与前述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二凸缘槽11113插嵌配合。

形象地讲,前述负极触头椭圆形孔还可称为偏置90°的8字形孔,当前述的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的定位塞凸缘11114与前述的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第一凸缘槽11112插配时,则依据申请人在上面所述可以毫无疑问地确定:由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一端被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占领(即堵塞),因而前述信号输入机构2的结构体系中的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只能设置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的另一端,反之同例,以满足设置八根停经条6与六根停经条6的适应性变化要求。如前述,由于正极触头椭圆形孔的结构与负极触头椭圆形孔相同,以及正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211的结构与负极触头半圆形机动定位塞11111的结构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继续见图1,前述电源负极触头装置21包括电源负极触头211、电源负极导电弹簧212和电源负极电气接触片213,电源负极触头211设置在前述电源负极触头孔1111的下部,电源负极导电弹簧212设置在电源负极触头211与电源负极电气接触片213之间,并且该电源负极电气接触片213与前述电路板3电气接触;前述电源正极触头装置22包括电源正极触头221、电源正极导电弹簧222和电源正极电气接触片223,电源正极触头221设置在前述电源正极触头孔1121的下部,电源正极导电弹簧222设置在电源正极触头221与电源正极电气接触片223之间,并且该电源正极电气接触片223与前述电路板3电气接触,前述停经条6包括芯片61、包铁62和电气绝缘隔离层63,芯片61插嵌在包铁62上并且探出包铁62的上沿(上表面),电气绝缘隔离层63为绝缘薄膜,设置在芯片61与包铁62之间,由该电气绝缘隔离层63将作为正极的芯片61与作为负极的包铁62之间形成电气绝缘隔离。芯片61与前述电源负极触头211电气接触,包铁62的上沿与电源正极触头221电气接触。

在前述盒座4朝向上的一侧开设有一自盒座4的左端延伸至右端的盒座连通导线嵌槽43,在该盒座连通导线嵌槽43内敷设有一盒座连通导线431,前述停经条6的包铁62与该盒座连通导线431电气接触,以六根停经条6为例,只要有一根停经条6的芯片61以及包铁62分别与前述电源负极触头211以及电源正极触头221之间的电气接触良好,纵使其余五根全部出现电气接触不良的情形,那么仍能起到将断经信号输出的作用,八根停经条6同例,不再复述。

由于上面提及的停经条6的芯片61和包铁62在停经盒的结构体系中的电气原理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详细参见上面提及的cn103061010b,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盒盖5是透明的并且优选采用透明塑料或透明有机玻璃或其它等效的材料模制成型。

请参见图3,作为优选的方案可在前述盒体1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的位置设置插嵌槽防尘插片7,该插嵌槽防尘插片7朝向上的一侧的前端上部构成有一负极限位槽71,后端上部构成有一正极限位槽72,并且在正、负极限位槽72、71之间构成有一夹条让位腔73,在插嵌槽防尘插片7的一侧下部还构成有一对夹脚74。当插嵌槽防尘插片7插入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并且一对夹脚74与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的停经条端部插嵌槽槽壁的下部插配以及夹条让位腔73与构成于盒体1的底部的盒体隔片15(图4和图5示)配合后,前述的正、负极限位槽72、71分别对应于前述电源正、负极触头孔1121、1111的底部的一侧并且分别起到对前述的电源正、负极触头221、211的底面的支承。由前面的说明可知:插嵌槽防尘插片7除了起到防尘作用外,还可对停经条6的端部限定而避免松动以及起到对电源正、负极触头221、211支承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盒座4的前侧长度方向向上延伸一防尘盖板44,由该防尘盖板44对前述盒座1的具有停经条端部插槽12的区域遮闭,防止织机织造现场的纤维纱线尘屑从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侵入盒体1对停经条6与前述信号输入机构2的电源正、负极触头装置22、21的电气性能产生影响。

请参见图4,图4示出了将六根停经条6的端部在对应于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的位置与盒体1插配的情形,启用的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为六条并且各两相邻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2mm。

请参见图5,图5示出了将八根停经条6的端部在对应于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的位置与盒体1插配的情形,启用的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为八条并且各两相邻停经条端部插嵌槽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8mm。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