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8702发布日期:2019-10-15 21:2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涉及纺织面料染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涤、丝混纺针织布通常采用酸性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在传统的酸性染色公司中,低聚物会附着在纤维表面,使得纤维变色粗糙,摩擦系数增大,从而影响纤维的性能及外观质量,如色泽,手感等,染色物色相也较为暗淡,畅游色花、色点和百分等现象发生,影响厚道工序,很难获得高品质的产品,此外,酸性条件下染色会产生大量油状低聚物也极易附着在高温高压的染色机内壁及管道中继而难以清洗。而且前处理过程中未洗净的油剂以及涤纶纤维中的低聚物在酸性染色浴中会析出,导致许多染色疵病,使染色质量降低,产品风格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过程简单且有效提高染色质量的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清洗,将涤、丝混纺针织布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内,在超声波清洗槽内设有清洗剂;

步骤二,热水洗,将完成超声波清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与含有热水的槽内进行二道水洗;

步骤三,染色,将完成二道水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在染色缸内进行染色,控制染色缸的内染浴液升温至55-65度,加入多活性基团活性染料,染色过程,设备运转10-15min,加入电解质,然后设备运转20-25mim,再加入碱性剂,再运转30-40mim;

步骤四,后处理,将染色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入温度为40-50度的清洗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在清洗池内加入醋酸溶液,清洗时间为15-20min;

步骤五,将清洗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置于烘干机中烘干即可得到所需的碱染后的染色布料。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超声波清洗槽内的首先将温度设置为50-60度,清洗时间为20-25mim,然后升温至80-90度,清洗时间为10-15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的清洗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松节油、水、乙醇、和柠檬油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所述清洗剂按重量份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5份;松节油5-10份;乙醇5-8份;柠檬油4-9份、余量为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的热水温度为60-80度,热水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清水,清洗时间为10-15mi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的多活形基团活性染料的溶液浓度为0.2-5%,电解质的溶液浓度为10-50%,碱性剂的溶液浓度为8-2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三中的电解质为食盐。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在清洗池中清洗后排放出清洗后的清洗水,然后在加入40度的热水,在加入固色剂以及柔软剂,混合后运转20min。

作为优选,所述固色剂为反应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所述柔软剂为脂肪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所述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使得染色工序更加简捷、合理,制作过程节能减排、降低染色成本,同时,也可避免传统的酸性条件染色经常出现的低聚物沾污造成的染斑、色点、染花等弊病,提高染色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涤、丝混纺针织布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内,在超声波清洗槽内设有清洗剂,清洗剂按重量份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松节油5份;乙醇5份;柠檬油4份、余量为水,超声波清洗槽内的首先将温度设置为50度,清洗时间为20mim,然后升温至80度,清洗时间为10min;

步骤二,将完成超声波清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与含有热水的槽内进行二道水洗,热水温度为60度,热水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清水,清洗时间为10mim;

步骤三,将完成二道水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在染色缸内进行染色,控制染色缸的内染浴液升温至55度,加入溶液浓度为0.2%的多活性基团活性染料,进行染色过程,设备运转10min,加入溶液浓度为10%食盐,然后设备运转20mim,再加入溶液浓度为8%碱性剂,再运转30mim;

步骤四,将染色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入温度为40度的清洗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在清洗池内加入醋酸溶液,清洗时间为15min,在清洗池中清洗后排放出清洗后的清洗水,然后在加入40度的热水,在加入反应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以及脂肪酸柔软剂,混合后运转20min;

步骤五,将清洗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置于烘干机中烘干即可得到所需的碱染后的染色布料,

通过本实施例染色后混纺针织布耐洗色牢度可达5级,摩擦牢度达5级,柔软度较好,具有较好的染色、固色以及制软效果。

实施例2

一种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涤、丝混纺针织布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内,在超声波清洗槽内设有清洗剂,清洗剂按重量份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5份;松节油10份;乙醇8份;柠檬油9份、余量为水,超声波清洗槽内的首先将温度设置为60度,清洗时间为25mim,然后升温至90度,清洗时间为15min;

步骤二,将完成超声波清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与含有热水的槽内进行二道水洗,热水温度为80度,热水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清水,清洗时间为15mim;

步骤三,将完成二道水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在染色缸内进行染色,控制染色缸的内染浴液升温至65度,加入溶液浓度为5%的多活性基团活性染料,进行染色过程,设备运转15min,加入溶液浓度为50%食盐,然后设备运转25mim,再加入溶液浓度为20%碱性剂,再运转40mim;

步骤四,将染色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入温度为50度的清洗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在清洗池内加入醋酸溶液,清洗时间为20min,在清洗池中清洗后排放出清洗后的清洗水,然后在加入40度的热水,在加入反应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以及脂肪酸柔软剂,混合后运转20min;

步骤五,将清洗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置于烘干机中烘干即可得到所需的碱染后的染色布料,

通过本实施例染色后混纺针织布耐洗色牢度可达5级,摩擦牢度达5级,柔软度较好,具有较好的染色、固色以及制软效果。

实施例3

一种专用于涤、丝混纺针织布的混合碱染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涤、丝混纺针织布放入超声波清洗槽内,在超声波清洗槽内设有清洗剂,清洗剂按重量份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松节油810份;乙醇7份;柠檬油6份、余量为水,超声波清洗槽内的首先将温度设置为55度,清洗时间为22mim,然后升温至85度,清洗时间为13min;

步骤二,将完成超声波清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与含有热水的槽内进行二道水洗,热水温度为70度,热水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清水,清洗时间为12mim;

步骤三,将完成二道水洗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放在染色缸内进行染色,控制染色缸的内染浴液升温至60度,加入溶液浓度为2.5%的多活性基团活性染料,进行染色过程,设备运转13min,加入溶液浓度为40%食盐,然后设备运转22mim,再加入溶液浓度为15%碱性剂,再运转35mim;

步骤四,将染色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投入温度为45度的清洗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在清洗池内加入醋酸溶液,清洗时间为18min,在清洗池中清洗后排放出清洗后的清洗水,然后在加入40度的热水,在加入反应性水性聚氨酯固色剂以及脂肪酸柔软剂,混合后运转20min;

步骤五,将清洗后的涤、丝混纺针织布置于烘干机中烘干即可得到所需的碱染后的染色布料,

通过本实施例染色后混纺针织布耐洗色牢度可达5级,摩擦牢度达5级,柔软度较好,具有较好的染色、固色以及制软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