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增效复配体系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08620发布日期:2019-10-08 22:4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织物整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协同增效复配体系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纤维,它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暖性和舒适性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亲睐。但是棉在服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折皱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也做出大量研究。最早工业化的抗皱整理剂是n-羟甲基类整理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d树脂,此类整理剂整理织物后抗皱效果好,但是在服用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甲醛。随后研究人员开发出低甲醛或者超级甲醛树脂,甲醛的释放量大大减少,但是整理剂用量较大,普遍在120g/l左右。近几十年,人们发现多元羧酸是一类较好的抗皱整理剂,特别是丁烷四羧酸(btca),其整理效果可以和2d树脂相媲美。但是丁烷四羧酸作整理剂存在价格相对较高,用量大(80g/l左右),焙烘温度高(达175℃左右),一般工厂很难到达到这样的焙烘条件,且需要使用含磷的催化剂,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复配技术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任春莲等人将马来酸为单体合成的聚马来酸(pma)和btca混合多元羧酸对棉织物的抗皱整理,优化了最佳工艺为:pma6%,btca2%,shp4%,tea2%,pe3%,硼酸0.5%,轧液率为70%,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90s,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由原布175°提高至276°,此方法大大减少了单独使用btca的成本。cn101942750b公开了一种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方法,其工艺为:2d树脂80~120g/l、乙二醛树脂80~100g/l、二甲基脲40g/l、有机酸活化的氯化镁40g/l、强力保护剂20~40g/l、渗透剂1~2g/l。此方法充分利用了两种树脂以及两种催化剂的特点,大大提高了面料的抗皱性能,但是2d树脂用量较大,会导致织物游离甲醛含量偏高。目前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复配技术多采用一步法,也就是将各种整理剂混合在一起,然后浸轧、烘干、焙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协同增效复配体系对棉织物抗皱整理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丁烷四羧酸用量大、焙烘温度高以及免烫树脂用量大等缺陷,本发明中选用n-羟甲基类免烫树脂,采用低浓度多元羧酸和免烫树脂分两步对棉织物进行协同抗皱整理,使得棉织物获得良好的抗皱性能。本发明采用两步法技术,先整理多元羧酸整理液,再次浸轧免烫树脂整理液,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适当降低多元羧酸的用量以及焙烘温度,有利于实现工业化。降低免烫树脂用量,进一步降低甲醛的释放量。免烫树脂和btca都是小分子整理剂,相对于大分子整理剂而言,小分子整理剂能快速进入纤维内部进行有效的交联。多元羧酸分子比免烫树脂分子更小,在整理过程中,能进入纤维较小的空隙中与纤维发生交联,而免烫树脂只能扩散进入纤维内空隙稍大的区域与棉织物发生交联。倘若直接将免烫树脂和多元羧酸的混合液对棉织物进行整理,免烫树脂分子会“阻塞”住纤维内部的孔道,阻碍多元羧酸分子进一步向纤维内部扩散,则织物的抗皱性能并不理想。而将多元羧酸和免烫树脂分开整理,先整理多元羧酸溶液,使得多元羧酸能扩散到纤维内部较小空隙的区域与棉发生交联,然后再整理免烫树脂,使得免烫树脂在纤维内部较大的空隙区域与棉织物发生交联,两种整理剂分别在不同的区域发生有效的交联,利用这种协同作用,赋予棉织物较好的抗皱性能。本发明的一种复配抗皱整理液,所述整理液包括独立的整理液a和整理液b;其中整理液a包括:多元羧酸10g/l-60g/l,催化剂a5g/l-40g/l;整理液b包括:免烫树脂10g/l-100g/l,催化剂b8g/l-20g/l,柔软剂18g/l-30g/l。优选地,所述整理液a包括:多元羧酸30-50g/l,催化剂a15-25g/l;整理液b包括:免烫树脂10-50g/l,催化剂b10-15g/l,柔软剂20-26g/l。更优选地,所述整理液a包括:多元羧酸30g/l,催化剂a15g/l;整理液b包括:免烫树脂40g/l,催化剂b12g/l,柔软剂24g/l。所述多元羧酸为丁烷四羧酸(btca)、柠檬酸、马来酸、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催化剂a为次磷酸钠。所述免烫树脂为n羟甲基类免烫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催化剂b为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或催化剂nkb;柔软剂为柔软剂sg-8651。所述免烫树脂为免烫树脂felnew,免烫树脂ndf,免烫树脂mt-236,ty-xs025四合一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的一种复配抗皱整理液的抗皱整理方法,包括:(1)将织物浸渍整理液a,二浸二轧,烘干,焙烘,得到整理后的织物;(2)将上述整理后的织物浸轧整理液b,二浸二轧,烘干,焙烘。上述制备方法的优选方式如下:所述织物为棉织物。所述步骤(1)、(2)中二浸二轧,轧余率为60-80%。进一步地,所述轧余率为80%。所述步骤(1)中烘干为60-85℃烘干2-5min;焙烘为140℃-175℃下焙烘1.5-5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烘干为80℃烘干3min;焙烘为150℃-160℃下焙烘3-5min。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焙烘为150℃下焙烘3min。所述步骤(2)中烘干为90-100℃烘干2-5min;焙烘为140℃-175℃下焙烘1.5-5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烘干为100℃烘干3min;焙烘为150℃下焙烘3min。本发明中两步法协同增效作用机理:低浓度的多元羧酸先整理到棉织物上,多元羧酸小分子能够渗透到纤维内部较小的空隙处,在一定的焙烘温度下能和棉织物发生交联反应,由于多元羧酸浓度较低,纤维上的羟基相对较多,提高了多元羧酸与棉织物的交联度。随后,在此基础上浸轧一定浓度的免烫树脂,因为棉织物醚化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较酯化低,并且免烫树脂分子通常比多元羧酸分子大,可渗透进入纤维内较大的空隙处,在一定焙烘温度下,免烫树脂能和棉织物上剩余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同时,部分免烫树脂会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大分子聚合物,沉积在纤维的无定形区域,两种整理剂之间的协同作用赋予了棉织物较好的抗皱性能。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两步法工艺采用多元羧酸和免烫树脂协同增效作用对纯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利用,加工后棉织物的抗皱效果好;2.本发明采用两步法的工艺,大大降低了整理剂的浓度,也降低了多元酸的焙烘温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能源损耗,便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3.使用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整理后的棉织物,根据aatcc66-2008,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实验药品:丁烷四羧酸(btca,萨恩化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次亚磷酸钠(shp,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免烫树脂felnew(亨斯迈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亨斯迈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柔软剂sg-8651(江苏新瑞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免烫树脂ndf(上海享金化工有限公司);免烫树脂催化剂nkb(上海享金化工有限公司);免烫树脂mt-236(上海赛超化工助剂有限公司);免烫树脂ty-xs025四合一树脂(东莞市太洋纺织用品有限公司);柠檬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衣康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折皱回复角测试标准:aatcc66-2008实施例1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3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40g/l免烫树脂felnew,12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24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50.1°,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2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5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10g/l免烫树脂felnew,3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6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15.5°,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3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5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40g/l免烫树脂felnew,12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24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49.3°,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4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5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50g/l免烫树脂felnew,15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30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56.2°,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5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3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20g/l免烫树脂felnew,6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12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28.5°,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6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3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50g/l免烫树脂felnew,15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30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52.1°,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7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3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20g/l免烫树脂ndf,6g/l免烫树脂催化剂nkb和12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21.5°,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8将棉织物浸轧30g/l衣康酸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3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20g/l免烫树脂mt-236,和12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25.5°,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实施例9将棉织物浸轧30g/lbtca和1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50℃焙烘3min。将上述整理后的棉织物继续浸轧由40g/l免烫树脂ty-xs025四合一树脂和24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达到235.1°,原布折皱回复角128°对比例1将棉织物浸轧由30g/lbtca、15g/l次磷酸钠、40g/l免烫树脂felnew、12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24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烘干。由表可知,对比例1利用一步法,对棉织物进行抗皱整理,从折皱回复角而言,两步法效果明显大于一步法效果。表1:一步法与两步法比较:折皱回复角实施例1250.1对比例1206对比例2将棉织物浸轧70g/lbtca和35g/l次磷酸钠配置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80℃烘干3min,175℃焙烘1.5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烘干。对比例3棉织物浸轧由70g/l免烫树脂felnew,21g/l免烫树脂催化剂knittexcatalystmoliq和42g/l柔软剂sg-8651配置成的整理液,二浸二轧,轧液率80%,100℃烘干3min,150℃焙烘3min,经过一次标准水洗后烘干。表2复配体系与单独使用整理剂的比较:折皱回复角实施例1250.1°对比例2245.6°对比例3227.9°由表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1效果最好,其折皱回复角比单独使用70g/l的btca和70g/l的免烫树脂整理的效果好,主要原因是低浓度多元羧酸和免烫树脂的协同作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