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洗机倒流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7550发布日期:2019-11-13 01:1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洗机倒流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洗机倒流控制系统,属于印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绳状水洗机简称绳洗机,通常用于织物在染色后的水洗,以清洗掉织物表面残留的浮色浆料,并使面料进一步固色。传统的绳状水洗机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针对每个水洗腔需单独供水,在水洗过程中需多次洗涤多次换水,导致用水量大、严重浪费资源、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水洗机倒流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洗机倒流控制系统,包括多个串联的水洗单元,所述水洗单元内设置有多个水洗腔,每个水洗腔的一侧均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口,多个水洗腔的溢流口沿进布方向高度逐渐增加,即最前侧的水洗腔的溢流口的高度最高,最后侧的水洗腔的溢流口的高度最低,前一个水洗腔的溢流口与后一个水洗腔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溢流管相连接。

优选的,多个溢流管下方设置有总管,所述总管通过多个支管分别与多个溢流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溢流管和支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优选的,每个水洗腔内均设置有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下箱体一侧设置有输水总管,输水总管通过多个输水管分别与下箱体内的多个水洗腔相连接。

优选的,前一水洗单元最后侧水洗腔的溢流口与后一水洗单元最前侧水洗腔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溢流管相连接。

优选的,最前侧水洗单元的最前侧水洗腔的进水口连接设置有补水管。

优选的,最后侧水洗单元的最后侧水洗腔的溢流口连接设置有出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水洗机倒流控制系统,在每个水洗腔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口(最高液位点),沿进料方向排列的多个水洗腔的溢流口高度逐一增加,前一个水洗腔的溢流口均外接一套溢流管道接入后一个水洗腔的进水口,使得多个水洗腔能够逐级倒流,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循环利用,避免了传统的多次清洗需多次排放的弊端,既能够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每套溢流管道之间连接有总管,根据实际需求,通过阀门控制,可实现越级倒流,提高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连续绳状喷射水洗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多个水洗腔的溢流口位置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侧视图。

图6为图2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走布管以横向角度看去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走布管以竖向角度看去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提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提布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提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

其中:

水洗单元1

上箱体201、下箱体202、隔板202.1、水洗腔202.2、底板202.3、顶板202.4、排水管202.5、输水管202.6、下箱体第一竖段202.7、下箱体第二竖段202.8、下箱体弧形段202.9

走布管3、第一竖段301、第一弧形段302、第一横段303、斜段304、第二横段305、第二弧形段306、第二竖段307

提布机构4

图9-图11中:提布轮组件401a、传动轴401.1a、提布轮401.2a、圆盘401.2.1a、横档401.2.2a、驱动电机401.3a、压辊组件402a、气缸402.1a、气缸座402.2a、转动轴402.3a、转臂402.4a、压布辊402.5a

图12-图13中:提布轮组件401b、传动轴401.1b、提布轮401.2b、圆盘401.2.1b、横档401.2.2b、橡胶条401.2.3b、驱动电机401.3b

进料口5

出料口6

落布辊7

轧辊组8

支架901、过滤装置902、过滤装置箱体902.1、过滤装置进水管902.2、排水阀902.3、过滤插板902.4、水泵903、取水管903.1

连接管10

循环管11

进水口121、溢流口122、溢流管123、支管124、总管1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3,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连续绳状喷射水洗机,包括多个串联的水洗单元1,所述水洗单元1包括上箱体201和下箱体202,所述下箱体202设置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下箱体202内沿进布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块竖立的隔板202.1,多块隔板202.1将下箱体202分隔成多个水洗腔202.2,相邻两个水洗腔202.2之间通过走布管3相连接,所述上箱体201内沿进布方向设置有一排提布机构4,每个水洗腔202.2上方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提布机构4;

所述下箱体202包括左右布置的下箱体第一竖段202.7和下箱体第二竖段202.8,所述下箱体第一竖段202.7和下箱体第二竖段202.8之间连接有下箱体弧形段202.9,所述下箱体弧形段202.9包括底板202.3和顶板202.4,所述底板202.3与顶板202.4之间形成弧形水洗槽;

所述上箱体201设置于下箱体第二竖段202.8的顶部;

所述上箱体201的后侧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上箱体201的前侧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出料口6内设置有轧辊组8和落布辊7,所述轧辊组8和落布辊7之间设置有中间导布辊。

所述下箱体202一侧设置有支架901,所述支架901上沿进布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过滤装置902,多个过滤装置902分别与多个水洗腔202.2一一对应,每个水洗腔202.2的底部均设置有排水管202.5,所述过滤装置902与对应水洗腔202.2的排水管202.5之间通过连接管10连接,每个过滤装置902一侧均对应设置有水泵903,所述水泵903与过滤装置902之间通过取水管903.1相连接,所述水泵903与对应水洗腔202.2上方的走布管3之间通过循环管11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902包括过滤装置箱体902.1,所述过滤装置箱体902.1内设置有过滤插板902.3,所述过滤装置箱体902.1的底部设置有过滤装置进水口,所述过滤装置箱体902.1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滤装置出水口,所述过滤装置进水口与排水管202.5之间通过连接管10连接;

所述过滤装置进水口处向下设置有过滤装置进水管902.2,所述过滤装置进水管902.2与连接管10的一端相连通;

所述过滤装置进水管902.2的底端设置有排水阀902.3;

所述水泵903的一侧设置有水泵进水口,所述水泵903的另一侧设置有水泵出水口,所述水泵进水口处设置有取水管903.1,取水管903.1的取水端穿过过滤装置出水口伸进过滤装置箱体902.1内并向下弯折至过滤装置箱体902.1的下部,所述水泵出水口与相应走布管3的进布口之间通过循环管11连接;

所述过滤插板902.4呈倾斜布置;

所述过滤插板902.4设置有两个。

所述水洗腔202.2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21和溢流口122,所述溢流口122位于进水口121的上方,多个水洗腔202.2的溢流口122高度沿进布方向依次增高,即最前侧的水洗腔202.2的溢流口122的高度最高,最后侧的水洗腔202.2的溢流口122的高度最低,前一个水洗腔202.2的溢流口122与后一个水洗腔202.2的进水口121之间连接有溢流管123;

多个溢流管123下方设置有总管125,所述总管125通过多个支管124分别与多个溢流管123相连接;

所述溢流管123和支管12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每相邻两个水洗腔的溢流口122的高度差设置为10-50mm。

所述水洗腔202.2的另一侧设置有输水管202.6,所述输水管202.6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多个输水管202.6之间连接有输水总管。

所述走布管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段301、凹面向上的第一弧形段302、第一横段303、斜段304、第二横段305、凹面向下的第二弧形段306和第二竖段307,所述第一横段303、斜段304和第二横段305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竖段301和第一弧形段302位于第一横段303、斜段304和第二横段305的上方,所述第二竖段307和第二弧形段306位于第一横段303、斜段304和第二横段305的下方,所述走布管3以纵向呈s型结构,横向呈z型结构,所述第一弧形段302和第一竖段301伸进水洗腔202.2内并向上延伸至上箱体201内,所述第二弧形段306和第二竖段307伸进相邻水洗腔202.2内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一竖段301的顶端为走布管3的进布端,所述第二竖段307的底端为走布管3的出布端,所述喷嘴位于走布管3的进布端的上方;

所述走布管3的进布端位于与水洗腔202.2相对应的提布机构4的下方;

所述走布管3可将后一个水洗腔202.2内完成运行路线的织物输送过渡到前一个水洗腔202.2内继续运行,织物在走布管3内的运行路线发生两次方向的改变,且运行速度在s弯处减慢,导致水流速度两次超过织物运行速度,水流穿过织物,清洗出织物表面和内部结构中所带的杂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布机构4设置有两种结构形式:

实施例一

所述提布机构4包括上下布置的压辊组件402a和提布轮组件401a,所述提布轮组件401a包括传动轴401.1a,所述传动轴401.1a设置于上箱体201的左右两箱壁之间,所述传动轴401.1a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01.3a,所述传动轴401.1a的中部设置有提布轮401.2a,所述提布轮401.2a包括左右两个穿装于传动轴401.1a上的圆盘401.2.1a,左右两个圆盘401.2.1a之间设置有多个横档401.2.2a,多个横档401.2.2a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横档401.2.2a间隔布置,每相邻两个横档401.2.2a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压辊组件402a包括气缸座402.2a,所述气缸座402.2a上铰接有气缸402.1a,所述气缸402.1a通过气缸座402.2a安装于上箱体201上,所述气缸402.1a的下方设置有转动轴402.3a,所述转动轴402.3a上设置有左右两个转臂402.4a,左右两个转臂402.4a之间设置有压布辊402.5a,所述压布辊402.5a与提布轮401.2a平行布置,所述气缸402.1a下端与转臂402.4a中部相连接;

所述提布轮401.2a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压布辊402.5a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织物包绕于提布轮的外圈,驱动电机驱动提布轮转动,提布轮通过摩擦力带动织物运动,控制气缸伸出带动压布辊向下移动,使其与提布轮之间产生压力,增大织物与提布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轧水、增大牵引力的作用,针对一些特殊材质的织物,控制气缸缩回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可使得压布辊与提布轮分离,提布轮则通过与织物之间的摩擦力继续带动织物运动,根据不同织物的材质特性,可对包绕于提布轮表面的织物进行选择性施加压力。

实施例二

所述提布机构4包括提布轮组件401b,所述提布轮组件401b包括传动轴401.1b,所述传动轴401.1b设置于上箱体201的左右两箱壁之间,所述传动轴401.1b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01.3b,所述传动轴401.1b的中部设置有提布轮401.2b,所述提布轮401.2b包括左右两个穿装于传动轴401.1b上的圆盘401.2.1b,左右两个圆盘401.2.1b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横档401.2.2b,多个横档401.2.2b位于同一圆周上,相邻两个横档401.2.2b之间嵌置有向外凸起的橡胶条401.2.3b;

所述圆盘401.2.1b和横档401.2.2b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由于提布轮的外表面均匀嵌设有多个凸起的橡胶条,当织物包绕于提布轮的表面时,通过橡胶条与织物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织物运动,此外,由于橡胶条的表面高于提布轮的表面,提布轮在转动过程中即可实现对织物轧水,取代了传统的压辊式结构,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橡胶条具有耐酸碱、耐高温、抗压不易变形的优点,延长了提布轮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

本实施例中的水洗单元以四个水洗腔为例:

沿进布方向排列的多个水洗腔依次为第一水洗腔、第二水洗腔、第三水洗腔、第四水洗腔,其中,第四水洗腔的溢流口的高度最高,第一水洗腔的溢流口的高度最低,所述第四水洗腔的溢流口与总管之间的溢流管为第一溢流管,第三水洗腔的溢流口与总管之间的溢流管为第二溢流管,第二水洗腔的溢流口与总管之间的溢流管为第三溢流管,第一溢流管与第三水洗腔的进水口之间的支管为第一支管,第二溢流管与第二水洗腔的进水口之间的支管为第二支管,第三溢流管与第一水洗腔的进水口之间的支管为第三支管;

沿进布方向排列的多个提布机构依次为过度提布机构、第一提布机构、第二提布机构、第三提布机构、第四提布机构,其中第一提布机构、第二提布机构、第三提布机构、第四提布机构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一水洗腔、第二水洗腔、第三水洗腔、第四水洗腔的上方;

沿进布方向排列的多个走布管依次为第一走布管、第二走布管、第三走布管、第四走布管,其中,第一走布管设置于过度提布机构与第一水洗腔之间,第二走布管设置于第一水洗腔与第二水洗腔之间,第三走布管设置于第二水洗腔与第三水洗腔之间,第四走布管设置于第三水洗腔与第四水洗腔之间;

通过输水总管向多个水洗腔内同时输送洗涤水至某一设定水位后,织物通过进料口进入水洗单元中,依次经过过度提布机构、第一走布管、第一水洗腔、第一提布机构、第二走布管、第二水洗腔、第二提布机构、第三走布管、第三水洗腔、第三提布机构、第四走布管、第四水洗腔、第四提布机构,最后通过出料口进入下一水洗单元中;

织物在行进过程中,过滤装置将水洗腔中的洗涤水过滤之后通过水泵引入走布管的进布端的喷嘴中,利用喷嘴喷射水流带动织物,织物从走布管的出布端运行至水洗腔内时,织物在水流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沿水洗腔的箱壁弧度自然顺畅的向下滑动浸入工作液中,且在弧形水洗槽内充分浸泡,织物在水流和提布机构的牵引力的作用下向前游动,并以设定的运行路线顺畅行进;

织物在清洗过程中,第一水洗腔的水为第一次洗涤,污染度最高,需直接排放,第二水洗腔的水为第二次洗涤,其污染度略低于第一水洗腔的污染度,以此类推,第四水洗腔的水最为清洁,通过补水管向第四水洗腔内补水(第一阀门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由于第四水洗腔、第三水洗腔、第二水洗腔、第一水洗腔的溢流口高度逐一降低,当第四水洗腔内的洗涤水液位到达其溢流口位置(最高液位点)时,即可通过第一溢流管的和第一支管倒流至第三水洗腔中,当第三水洗腔内的洗涤水液位到达其溢流口位置时,即可通过第二溢流管和第二支管倒流至第二水洗腔中,当第二水洗腔内的洗涤水液位到达其溢流口位置时,即可通过第三溢流管和第三支管倒流至第一水洗腔中;

多个水洗单元串联时,沿进布方向位于最前侧的水洗单元中的第四水洗腔的进水口外接补水管,位于最后侧的水洗单元中的第一水洗腔的溢流口外接出水管,前一个水洗单元中的第一水洗腔的溢流口与后一个水洗单元中的第四水洗腔的进水口之间通过溢流管相连接,最后侧水洗单元中的第一水洗腔中使用过的洗涤水则通过出水管直接排放。这样一来,水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循环利用,避免了传统的多次清洗需多次排放的弊端,既能够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实际需求,还可实现越级倒流。如第三水洗腔中的洗涤水内添加有药剂,在倒流时需避开第三水洗腔,则可将第四水洗腔与第三水洗腔之间的第一溢流管上的第一阀门打开,与第一溢流管连通的第一支管上的第二阀门关闭,同时将第三水洗腔与第二水洗腔之间的第二溢流管上的第一阀门打开,第四水洗腔中的洗涤水则可通过第一溢流管、总管、第二溢流管的下段、第二支管直接倒流至第二水洗腔中,从而实现越级倒流,提高性价比。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