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1069发布日期:2019-11-01 22:3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

现代的人们体形臃肿或体态偏胖越来越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完美的身体曲线是大多数女性都梦寐以求要拥有的,因此塑身衣越来越被广大的女性所喜爱。在塑身衣加工的过程中,一般每个人操作一台缝纫机,各过程大都由个人手动操作完成,为了使塑身效果更佳通常在塑身衣上缝制丈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缝纫机在输送丈筋的过程中,由于丈筋为扁平状,容易发生翻转,工人需要频繁翻动丈筋,该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解决了翻动丈筋的过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包括机架和连接在机架上的缝纫机本体,所述机架上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支撑杆上通过连接杆连接有第一送料机构,所述控制箱上连接有第二送料机构,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活动辊和连接在活动辊表面的防滑筒,所述控制箱上且位于第二送料机构的同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通过调节件连接有固定辊,所述固定辊与活动辊相互抵接,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上传输有丈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能传输丈筋,有助于加快工作效率;丈筋通过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由于固定辊和活动辊为相互抵接的关系,即丈筋被压紧往前输送,减少丈筋翻转的可能,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在活动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筒,防滑筒能增大摩擦,传输的过程中减少丈筋移位的可能,有助于加快传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包括限位板、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相互平行且大小相同,限位板垂直于机架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第三限位杆和第四限位杆的一端连接在控制箱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板上,通过四根杆连接较为紧固,减少支撑架掉落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一端与固定辊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和调节件之间设有使调节件复位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杆上,当传输过程中丈筋翻转时,通过转动调节件,使固定辊与活动辊分离,便于调节翻转的丈筋,有助于加快工作效率;在第一限位杆和调节件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能使翻转的调节件复位,该设置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件的顶部且位于第二限位杆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限位杆之间存在使丈筋通过的第一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间隙能限定丈筋的活动空间,减少丈筋翻转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传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板和控制箱之间且位于第三限位杆的侧上方设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三限位杆之间存在使丈筋通过的第二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间隙能限定丈筋的活动空间,减少丈筋翻转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传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连接在连接杆上的转轴和连接在转轴上的绕线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和绕线筒的相互配合,为丈筋提供一个较为方便的传输工具,且绕线筒能限定丈筋的活动空间,减少丈筋偏移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传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辊上覆盖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的调节件复位时,固定辊和活动辊相互碰撞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通过在固定辊上覆盖有缓冲垫,缓冲垫本身具备缓冲的功能,减轻相互之间的作用力,有助于增长固定辊和活动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杆上连接有两个可移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横杆抵接,所述第三限位杆上连接有两个可移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第二横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丈筋的宽度,调节两个第一限位块的距离以及调节两个第二限位块的距离,能缩小丈筋的活动范围,减少丈筋翻转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传输的效率;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横杆抵接,第一限位块对第一横杆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二限位块与第二横杆抵接,第二限位块对第二横杆起到支撑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第一送料机构和第二送料机构对丈筋进行传输,且能对丈筋进行限位,减少丈筋翻转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传输的效率,通过固定辊和活动辊的抵接,能够压紧丈筋,进一步限定丈筋的活动空间;

2.通过设置调节件,当传输过程中丈筋翻转时,通过转动调节件,使固定辊与活动辊分离,便于调节翻转的丈筋,有助于加快工作效率;

3.通过设置弹簧,弹簧能使翻转的调节件复位,该设置简单,便于操作。

4.通过设置第一间隙、第一限位块、第二间隙和第二限位块,能缩小丈筋的活动范围,减少丈筋翻转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传输的效率;

5.通过设置缓冲垫,减轻固定辊和活动辊之间产生的作用力,有助于增长固定辊与活动辊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缝纫机本体;21、丈筋;3、支撑杆;4、控制箱;5、连接杆;6、第一送料机构;61、转轴;62、绕线筒;7、第二送料机构;71、活动辊;72、防滑筒;8、支撑架;81、限位板;82、第一限位杆;83、第二限位杆;831、第一限位块;84、第三限位杆;841、第二限位块;85、第四限位杆;86、弹簧;87、第一横杆;88、第二横杆;9、调节件;91、固定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包括机架1和连接在机架1上的缝纫机本体2。

参照图1,支撑杆3上通过连接杆5连接有第一送料机构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送料机构6包括连接在连接杆5上的转轴61和连接在转轴61上的绕线筒62,通过转轴61和绕线筒62的配合,绕线筒62在传输丈筋21的过程中能发生转动,提高输送丈筋21的效率。

参照图1和图2,机架1上通过支撑杆3连接有控制箱4,控制箱4上连接有第二送料机构7。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箱4与机架1表面平行,第二送料机构7包括活动辊71和连接在活动辊71表面的防滑筒72,通过启动控制箱4能调节活动辊71的转动,对丈筋21起到输送的效果,且活动辊71上设有防滑筒72,能增大与丈筋21的摩擦力,减少丈筋21滑移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2,控制箱4上且位于第二送料机构7的同侧连接有支撑架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8包括限位板81、第一限位杆82、第二限位杆83、第三限位杆84和第四限位杆85,第一限位杆82、第二限位杆83、第三限位杆84和第四限位杆85相互平行、大小相同且垂直于限位板81,限位板81垂直于机架1的表面,第一限位杆82位于第二限位杆83的下方,第四限位杆85位于第三限位杆84的下方,第一限位杆82和第四限位杆8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限位杆83和第三限位杆8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限位杆83靠近活动辊71。

参照图1和图2,支撑架8上通过调节件9连接有固定辊9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辊91与活动辊71相互抵接,固定辊91上覆盖有缓冲垫,缓冲垫能将固定辊91与活动辊71隔开,减轻固定辊91与活动辊71之间的摩擦,有助于增长固定辊91与活动辊71的使用寿命,调节件9一端与固定辊9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杆83转动连接,当丈筋21出现翻转时,调节件9绕着第二限位杆83转动,使固定辊91与活动辊71之间的间隙增大,便于调节丈筋21,第一限位杆82和调节件9之间连接有使调节件9复位的弹簧86,当调节件9上不受外力推动时,固定辊91始终与活动辊71抵接。

参照图1和图2,调节件9的顶部且位于第二限位杆83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横杆87,限位板81和控制箱4之间且位于第三限位杆84的侧上方设有第二横杆8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杆87和第二限位杆83之间存在使丈筋21通过的第一间隙,第二横杆88和第三限位杆84之间存在使丈筋21通过的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能限定丈筋21的活动空间,减少丈筋21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翻转的可能,有助于加快输送的效率。

参照图1和图2,第二限位杆83上连接有两个可移动的第一限位块831,第三限位杆84上连接有两个可移动的第二限位块841。本实施例中,在输送丈筋21前,通过判断丈筋21的宽度,对第一限位块831和第二限位块841进行调节,使丈筋21穿设在两个第一限位块831之间和两个第二限位块841之间,缩小丈筋21的移动空间,第一限位块831顶部与第一横杆87抵接,则第一限位块831对第一横杆87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二限位块841顶部与第二横杆88抵接,第二限位块841对第二横杆88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一种自动送料的缝纫机,启动缝纫机本体2之前,根据丈筋21的宽度,调节第一限位块831和第二限位块841的位置,首先将丈筋21穿过第一送料机构6,然后通过第一间隙,继而穿过固定辊91和活动辊71,最后经过第二间隙,该过程能对丈筋21进行限位,减少丈筋21翻转的可能,有助于提高丈筋21的传输效率;

确定无误后,启动缝纫机本体2和控制箱4。连接在控制箱4上活动辊71转动,牵引丈筋21往缝纫机本体2输送,丈筋21输送的过程中绕线筒62也能发生转动,便于传输丈筋21。当传输的过程中丈筋21发生翻转时,将调节件9绕着第二限位杆83翻转,连接在第一限位杆82和调节件9之间的弹簧86发生弹性形变,固定辊91和活动辊71分离,分离的固定辊91和活动辊71之间的间隙增大,便于调整翻转的丈筋21,然后松开调节件9,弹性形变的弹簧86会恢复形变,使调节件9复位,固定辊91和活动辊71重新抵接,继续将丈筋21往前输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