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8750发布日期:2019-11-08 23:4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



背景技术:

毛呢面料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的织物的泛称。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它的优点是手感柔软,高雅挺括,富有弹性,保暖性强。它的缺点主要是洗涤较为困难,不大适用于制作夏装。

中国专利CN201720184433.6,公开日为2017年2月28日,公开一种带有凹凸纹路的双面顺毛呢面料。包括空气层辅料和双面顺毛呢层,空气层辅料设置有镂空孔,双面顺毛呢层由热压凹陷部和平整部拼接组合而成;平整部与空气层辅料的非镂空区相贴合;热压凹陷部穿设在镂空孔中,镂空孔的孔周通过胶条与热压凹陷部的外缘粘接连接。该面料存在容易使面料表现陈旧,而且结构强度差,影响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洗涤困难、难以制作呈夏装、面料表现陈旧和耐磨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其结构紧凑、防皱耐磨、手感柔软、富有弹性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提高了面料的品质和手感。从立体凹凸纹路的结构上使得面料持久保持光鲜亮丽,引领新潮且柔软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包括梭织层,所述的梭织层上设有与梭织层相交错编织的提花罗纹圈层,所述的梭织层下端设有与提花罗纹圈层相榫接式编织的底料层。所述的提花罗纹圈层包括若干提花纬线,所述的提花纬线上设有若干与提花纬线相罗纹式交织的提花左经线,两相邻的提花左经线间设有与提花左经线相缠绕式交织的提花右经线。

梭织层起到面料骨架的作用,提花罗纹圈层分别与梭织层和底料层相互交错交织。提高了面料的结构强度,起到防皱耐磨的效果。提花罗纹圈层由提花左经线、提花右经线和提花纬线的编织结构,实现提高手感的同时方便洗涤,避免了面料的洗涤困难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的梭织层包括梭织经线,所述的梭织经线上设有与梭织经线相菱形交错编织连接的梭织纬线。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料层包括水平均匀分布的底料纬线,所述的底料纬线上设有与提花左经线相交错编织连接的底料经线。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料经线与底料纬线相锯齿状交织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提花罗纹圈层上端延伸出梭织层呈罗纹圈形的凹凸状结构。凹凸状结构增加了外观的美感,提高线条的纹理路线。使得面料持久保持光鲜亮丽,引领新潮且柔软舒适。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防皱耐磨、手感柔软、富有弹性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提高了面料的品质和手感。从立体凹凸纹路的结构上使得面料持久保持光鲜亮丽,引领新潮且柔软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提花罗纹圈层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提花罗纹圈层1,梭织层2,底料层3,梭织经线4,梭织纬线5,底料经线6,底料纬线7,提花纬线8,提花左经线9,提花右经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包括梭织层2,梭织层2包括梭织经线4,梭织经线4上设有与梭织经线4相菱形交错编织连接的梭织纬线5。梭织层2上设有与梭织层2相交错编织的提花罗纹圈层1,提花罗纹圈层1上端延伸出梭织层2呈罗纹圈形的凹凸状结构。梭织层2下端设有与提花罗纹圈层1相榫接式编织的底料层3,底料层3包括水平均匀分布的底料纬线7,底料纬线7上设有与提花左经线9相交错编织连接的底料经线6。底料经线6与底料纬线7相锯齿状交织分布。提花罗纹圈层1包括588条提花纬线8,提花纬线8上设有366条与提花纬线8相罗纹式交织的提花左经线9,两相邻的提花左经线9间设有与提花左经线9相缠绕式交织的提花右经线10。

综上所述,该梭织提花罗纹圈纱毛呢面料,具有结构紧凑、防皱耐磨、手感柔软、富有弹性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提高了面料的品质和手感。从立体凹凸纹路的结构上使得面料持久保持光鲜亮丽,引领新潮且柔软舒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实用新型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