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扎染操作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7137发布日期:2020-02-14 15:47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扎染操作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扎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扎染操作桌。



背景技术:

在中国,扎染活动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扎染技艺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服饰风格和样式,但是随着现代染制工艺的普及,传统的扎染活动已经逐渐消失。进入21世纪,大理扎染和自贡扎染分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扎染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更加重要和紧迫。

让扎染技艺从幼儿阶段开始传承和学习显得更有现实意义,为此开发了幼儿扎染课程。然而目前并没有专用的扎染操作桌,使得扎染活动从浸湿、染色、染制等过程效率较低,不便操作、不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扎染操作桌,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扎染效率较低,操作不方便、不卫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该扎染操作桌包括桌板以及固定在桌板下侧的桌腿,在桌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凹槽和第二固定凹槽,所述第一固定凹槽和第二固定凹槽均沿桌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桌板,所述桌板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环绕第一固定凹槽设置,所述第二卡槽环绕第二固定凹槽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卡槽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拿放凹槽,所述第一拿放凹槽的深度与第一卡槽的深度相同,或者第一拿放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卡槽的深度;

所述第二卡槽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拿放凹槽,所述第二拿放凹槽的深度与第二卡槽的深度相同,或者第二拿放凹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固定凹槽和第二固定凹槽均为长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桌板和桌腿的表面喷涂有防水漆。

进一步地,所述的桌板与桌腿的材质均为橡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扎染专用装置包括扎染操作桌以及盛水容器和染料容器,所述盛水容器与染料容器的上侧开口均具有水平的外翻边,所述盛水容器固定在第一固定凹槽内,所述盛水容器的外翻边位于第一卡槽内,所述染料容器固定在第二固定凹槽内,所述染料容器的外翻边位于第二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桌板上开设用于固定盛水容器的第一固定凹槽和用于固定染料容器的第二固定凹槽,而且在桌板上还开设有用于固定盛水容器的外翻边的第一卡槽以及用于固定染料容器的外翻边的第二卡槽,使用过程中有效避免水和染料溅出,而且有效提升了扎染活动的便利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扎染操作桌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扎染操作桌安放盛水容器与染料容器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盛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板2-桌腿3-板凳4-第一固定凹槽5-第一卡槽6-第一拿放凹槽7-第二固定凹槽8-第二卡槽9-第二拿放凹槽10-盛水容器11-染料容器12-外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见图1,该扎染操作桌包括桌板1以及固定在桌板1下侧的桌腿2,在桌板1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凹槽4和第二固定凹槽7,第一固定凹槽4和第二固定凹槽7均沿桌板1的厚度方向贯穿桌板1,桌板1上表面还开设有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8,第一卡槽5环绕第一固定凹槽4设置,第二卡槽8环绕第二固定凹槽7设置。

第一卡槽5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拿放凹槽6,第一拿放凹槽6的深度与第一卡槽5的深度相同,或者第一拿放凹槽6的深度大于第一卡槽5的深度;第二卡槽8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拿放凹槽9,第二拿放凹槽9的深度与第二卡槽8的深度相同,或者第二拿放凹槽9的深度大于第二卡槽8的深度。这样便于从第一拿放凹槽6和第二拿放凹槽9伸手将盛水容器10或者染料容器11固定在第一固定凹槽4与第二固定凹槽7内,或者将盛水容器10或者染料容器11从第一固定凹槽4与第二固定凹槽7内取出。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凹槽4和第二固定凹槽7均为长方形,相应的,第一卡槽5与第二卡槽8也是长方形的。为了加工方便,本实施例中的桌板1是有两层木板加工而成,其中上侧一层木板上开设有两个长方形的第一凹槽,下侧一层的木板上开设有两个长方形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第二凹槽的长度和宽度,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重合部就构成了第一固定凹槽4和第二固定凹槽7,而第一凹槽位于第二凹槽外侧的部分则构成了第一卡槽5和第二卡槽8,这样加工方便,直接在两层木板上分别加工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通孔即可,降低加工成本。

桌板1和桌腿2的表面喷涂有防水漆,有效防止木料腐化和染色,使用寿命更长。本实施例中的桌板1与桌腿2的材质均为橡木。在扎染操作桌两侧防止板凳3,可以同时支持6人进行扎染操作。

扎染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浸湿布料;2.扎结布料;3.染色;4.冲洗;5.拆解;6.晾晒。

在以往步骤1需要接一盆水或在洗手池完成;步骤2需要在桌面完成;步骤3需要在染缸完成;步骤4、5需要在洗手池完成;步骤6需要在户外完成。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扎染专用装置后,可以有效缩短各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和距离:步骤1~5均可在扎染操作桌上进行,步骤6可以在晾晒架上进行。有效提升了扎染活动的便利度和效率。

参见图2~3,扎染专用装置包括扎染操作桌以及盛水容器10和染料容器11,盛水容器10与染料容器11的上侧开口均具有水平的外翻边12,盛水容器10固定在第一固定凹槽4内,盛水容器10的外翻边12位于第一卡槽5内,染料容器11固定在第二固定凹槽7内,染料容器11的外翻边12位于第二卡槽8内。盛水容器10与染料容器11也为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桌板1上开设用于固定盛水容器10的第一固定凹槽4和用于固定染料容器11的第二固定凹槽7,而且在桌板1上还开设有用于固定盛水容器10的外翻边12的第一卡槽5以及用于固定染料容器11的外翻边12的第二卡槽8,使用过程中有效避免水和染料溅出,而且有效提升了扎染活动的便利度和效率。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