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6657发布日期:2020-06-17 00:44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面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



背景技术:

牛仔面料一直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梭织牛仔僵硬不透气,弹性和柔软性差,这与人们越来越重视服装穿着舒适感而相悖,由此针织牛仔面料应运而生,针织牛仔面料所用组织以单面斜纹布为主,主要是靛蓝棉纱通过针织大圆机,采用纬编工艺编织,功能单一,缺乏弹性;为了增加针织牛仔面料的功能,现有的针织牛仔面料直接由混纺的功能性纤维进行编制,结构上功能性纤维是夹在面料中间的,不能充分贴身,在穿着时会让人感到不舒适,冬季需要的拉绒面料,如果弹性丝和功能丝一起编织不利于拉绒工序的处理,弹性丝如氨纶、莱卡很容易被拉断造成面料加工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拉绒弹性的针织牛仔面料,优化面料结构,便于快热涤纶长丝的拉绒处理,并且氨纶弹性丝位于面料中间,不影响拉绒处理。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包括若干最小循环结构单元,所述最小循环结构单元由六路线圈横列和三路线圈纵列组成,其中:

所述六路线圈横列由第1、2、3、4、5、6路纬纱依次横向排列组成;所述第1、3、5路纬纱为快热涤纶长丝,所述第2、4、6路纬纱为棉白纱;

所述三路线圈纵列包括第ⅰ线圈纵列、第ⅱ线圈纵列和第ⅲ线圈纵列;其中

所述第ⅰ线圈纵列由第1、2、3、5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4、6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所述第ⅱ线圈纵列由第1、3、4、5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2、6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所述第ⅲ线圈纵列由第1、3、5、6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2、4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所述第2、4、6路纬纱形成的反面长浮线集中到面料反面作为服饰正面;所述第1、3、5路纬纱形成毛圈集中在面料正面并拉绒成型,作为服饰贴身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2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ⅱ和ⅲ线圈纵列处不成圈;所述第4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ⅰ和ⅲ线圈纵列处不成圈;所述第6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i和ii线圈纵列处不成圈。

作为优选,所述第1、3、5路纬纱中设置氨纶单丝,与棉白纱并列纬编织造。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织物采用针织面料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梭织牛仔面料,其具有四面弹性,手感好,亲肤,穿着无拘束感,而在外观上同时具有梭织牛仔粗犷的特性。由于采用最简单的纬平针,所以面料生产过程流程比较短,成本低,对环境也无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棉白纱作为面料底纹,快热涤纶长丝形成毛圈集中在面料正面便于后续的拉绒处理,将具有弹性的氨纶单丝和棉白纱一起编织形成浮线集中在面料反面,避免和快热涤纶长丝混纺在一起,不靠近快热涤纶长丝,不会在拉绒工艺时被拉断,保证面料加工的成品率,使得面料既具有优良的弹性又不失保暖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包括若干最小循环结构单元,最小循环结构单元由六路线圈横列和三路线圈纵列组成,其中:

六路线圈横列由第1、2、3、4、5、6路纬纱依次横向排列组成;第1、3、5路纬纱为快热涤纶长丝,所述第2、4、6路纬纱为棉白纱;

三路线圈纵列包括第ⅰ线圈纵列、第ⅱ线圈纵列和第ⅲ线圈纵列;其中

第ⅰ线圈纵列由第1、2、3、5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4、6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第ⅱ线圈纵列由第1、3、4、5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2、6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第ⅲ线圈纵列由第1、3、5、6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2、4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所述第2、4、6路纬纱形成的反面长浮线集中到面料反面作为服饰正面;所述第1、3、5路纬纱形成毛圈集中在面料正面并拉绒成型,作为服饰贴身面。

第2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ⅱ和ⅲ线圈纵列处不成圈;第4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ⅰ和ⅲ线圈纵列处不成圈;第6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i和ii线圈纵列处不成圈。

第1、3、5路纬纱中设置氨纶单丝,与棉白纱并列纬编织造。

第2、4、6路为棉白纱,通过针织大圆机,纬编织造,其形成的反面长浮线形成织物的表面组织;其长浮线不成圈,第2、4、6路长浮现不成圈的次数为2圈,可使针织物的横向延伸性增大,弹性提高;使得整个面料的正面呈斜纹效果;这种斜纹结构优于普通面料的平整结构。而1、3、5路为快热涤纶长丝,提成毛圈集中到面料正面,并经过拉绒处理形成面料的表面,制作服装时,棉白纱作为表面,快热涤纶长丝形成的拉绒表面作为贴身面料,更加保暖。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棉白纱作为面料底纹,在织造时为白坯布,快热涤纶长丝形成毛圈集中在面料正面便于后续的拉绒处理,成品后仅对棉白纱底布进行染色,单染棉活性黑颜色,快热涤纶长丝不染色并作为服饰面料的贴身面,更加环保、健康、不刺激皮肤,穿着更加舒适;将具有弹性的氨纶单丝和棉白纱一起编织形成浮线集中在面料底纹,避免和快热涤纶长丝混纺在一起,不靠近快热涤纶长丝,不会在拉绒工艺时被拉断,保证面料加工的成品率,使得面料既具有优良的弹性又不失保暖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织物采用针织面料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梭织牛仔面料,其具有四面弹性,手感好,亲肤,穿着无拘束感,而在外观上同时具有梭织牛仔粗犷的特性。由于采用最简单的纬平针,所以面料生产过程流程比较短,成本低,对环境也无影响。

本实用新型纯棉白纱、快热涤纶长丝和氨纶长丝,通过针织大圆机,采用纬编斜纹组织工艺,底纹是棉白纱,表面为是快热涤纶长丝,氨纶与棉白纱并列编织,织造成胚布,然后经过单染棉活性黑胚布染色,再进行快热丝拉绒处理,定型即可完成成品,克重330gsm,门幅150cm。可直接用于贴身服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最小循环结构单元,所述最小循环结构单元由六路线圈横列和三路线圈纵列组成,其中:

所述六路线圈横列由第1、2、3、4、5、6路纬纱依次横向排列组成;所述第1、3、5路纬纱为快热涤纶长丝,所述第2、4、6路纬纱为棉白纱;

所述三路线圈纵列包括第ⅰ线圈纵列、第ⅱ线圈纵列和第ⅲ线圈纵列;其中

所述第ⅰ线圈纵列由第1、2、3、5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4、6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所述第ⅱ线圈纵列由第1、3、4、5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2、6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所述第ⅲ线圈纵列由第1、3、5、6路纬纱在面料正面经过纬编依次串套而成,所述第2、4路纬纱为反面长浮线;

所述第2、4、6路纬纱形成的反面长浮线集中到面料反面作为服饰正面;所述第1、3、5路纬纱形成毛圈集中在面料正面并拉绒成型,作为服饰贴身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ⅱ和ⅲ线圈纵列处不成圈;所述第4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ⅰ和ⅲ线圈纵列处不成圈;所述第6路纬纱形成的正面长浮线在所述第i和ii线圈纵列处不成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3、5路纬纱中设置氨纶单丝,与棉白纱并列纬编织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包括若干最小循环结构单元,最小循环结构单元由六路线圈横列和三路线圈纵列组成,其中:六路线圈横列由第1、2、3、4、5、6路纬纱依次横向排列组成;第1、3、5路纬纱为快热涤纶长丝,第2、4、6路纬纱为棉白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热丝拉绒斜纹面料为一种拉绒弹性的针织牛仔面料,其优化面料结构,便于快热涤纶长丝的拉绒处理,并且氨纶弹性丝位于面料中间,远离快热涤纶长丝,不会在拉绒时被拉断。

技术研发人员:吴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兰朵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