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至少两个熨烫面的多功能蒸汽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8768发布日期:2020-06-20 16: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具有至少两个熨烫面的多功能蒸汽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熨烫、消毒、清洁等用途的具有至少两个熨烫面的多功能蒸汽刷。



背景技术:

现今市场上,蒸汽刷由于体积小,便于携带,工作时无需烫衣板,收藏方便,是一种高效环保型家庭清洁家电产品,其持续喷出的高温高压蒸汽可以使熨烫、杀菌灭菌、清洁等变得轻而易举,适宜用于家庭、酒店及外出旅游等。现市场上渐渐流行起来。授权公告号为cn20462611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这样的蒸汽刷。

蒸汽刷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对自身着装的要求及品质的提高。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多布料服装(一件衣服不同区域采用不同布料,例如袖子用丝绸,其余区域布料用棉)。

还有另一种情形也是现有蒸汽刷熨烫的痛点,当一件棉制作的衣服有一小区域折皱度很高,其它区域轻微。当用户熨平其它区域后便无法马上处理皱度很高的区域,只因需加温加蒸汽量才能熨平此些区域。

市场上的蒸汽刷还有如下特点及不足:熨烫面单一(仅为一个),使得用户熨烫时无法短时间切换欲使用温度、干湿度的蒸汽。熨烫过程接触织物的熨烫面材质单一(仅为一个),使得用户熨烫过程遇到低温布料时,无法即刻进行操作,需套上辅助配件或调低温度等待。同一时间喷射的蒸汽干度单一,喷射强度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蒸汽刷无法短时间切换欲使用温度、干湿度蒸汽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两个熨烫面的多功能蒸汽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至少两个熨烫面的多功能蒸汽刷,包括外壳及装配在外壳内的用于将水汽化成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上配置至少两个熨烫面,每个所述的熨烫面上设有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孔。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为每个所述熨烫面上的出汽孔配置一个独立的蒸汽发生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外壳内设有水量分配器,所述水量分配器分别经出水口连接所述独立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外壳上设有控制所述水量分配器输水方向的供水切换件。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水量分配器包括两个水阀,所述水阀包括阀体、阀杆、弹簧,所述阀体具有进水口、出水口及位于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阀口,所述阀杆具有位于阀体内的阀塞及延伸出阀体的延伸段,所述弹簧作用在所述阀杆上令所述阀塞封堵所述阀口,所述供水切换件与所述两个水阀的阀杆配合以关闭或者开启所述阀杆对应的阀口。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两个水阀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水阀的阀杆同轴并相对,所述的供水切换件为位于所述两个水阀的阀杆之前并装配在所述外壳上的滑动推钮。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两个水阀并列设置,所述的供水切换件为装配在所述外壳上的翘动件,所述翘动件选择地触动所述两个水阀的阀杆。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每个所述的蒸汽发生器配置一个独立的温度控制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每个所述的蒸汽发生器配置不同功率的电加热器件。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蒸汽发生器为一个且具有至少两段汽化流道,所述至少两段汽化流道分别经排汽口连通所述每个熨烫面上的出汽孔。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每个所述的熨烫面的材质不同。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每个所述的熨烫面上的出汽孔的形态不同。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至少两个熨烫面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至少两个熨烫面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侧面。

本实用新型在外壳上配置至少两个熨烫面,每个熨烫面上设有连通蒸汽发生器的出汽孔;不同熨烫面上的出汽孔可喷射出不同温度、不同干湿度或者不同喷射强度的蒸汽,可根据需求设定、选用,使产品能同一时间仅喷射一种蒸汽或者喷射多种蒸汽。可同步对多种布料进行熨烫切换。既保护了低温布料被烫坏的问题,又能熨平高温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蒸汽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蒸汽刷的第一熨烫面平烫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蒸汽刷的第一熨烫面挂烫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蒸汽刷的第一熨烫面熨烫时的供水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蒸汽刷的第二熨烫面平烫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蒸汽刷的第二熨烫面挂烫时的供水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蒸汽刷的第二熨烫面熨烫时的供水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量分配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蒸汽发生器叠装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蒸汽发生器设两段汽化流道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在图10-11所示蒸汽发生器上配置一个温度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13为在图10-11所示蒸汽发生器上配置两个温度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在外壳的前端、侧面各设一个熨烫面的蒸汽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01-外壳;

02-第一熨烫面,21-第一出汽孔;

03-第二熨烫面,31-第二出汽孔;

04-第一蒸汽发生器;

05-第二蒸汽发生器;

61-第一温度控制器,62-第二温度控制器;

07-水量分配器,71-水阀,72-阀体,73-阀杆,74-弹簧,75-进水口,76-出水口,77-阀口,78-阀塞,79-延伸段;

08-供水切换件;

91-上游汽化流道,92-下游汽化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图5-7所示是一种具有两个熨烫面的多功能蒸汽刷,其包括外壳01及装配在外壳内的用于将水汽化成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外壳具有柄部以便握持。外壳前端配置第一熨烫面02、第二熨烫面03,两个熨烫面上分别设有连通蒸汽发生器的第一出汽孔21、第二出汽孔31。以实现不同熨烫面上的出汽孔喷射出不同温度、不同干湿度或者不同喷射强度的蒸汽。可根据需求设定、选用,使产品能同一时间仅喷射一种蒸汽或者喷射多种蒸汽。可同步对多种布料进行熨烫切换。既保护了低温布料被烫坏的问题,又能熨平高温布料。

为了供给不同熨烫面上的出汽孔不同的蒸汽,可如图9所示将第一蒸汽发生器04、第二蒸汽发生器05叠放在一起分别为一个熨烫面上的出汽孔供应蒸汽。如此以来,通过为每个蒸汽发生器配置不同功率的电加热器件(如电热管)并配以温度控制器来实现不同的蒸汽发生器产生不同的蒸汽。

图9所示层状布置的蒸汽发生器,每层蒸汽发生器的前端设独立的排汽口,每层炉体顶部设独立的进水口。水泵抽上来的水通过水量分配器分别进入各层炉体流道内进行化汽再经各自的排汽口从对应的出汽孔喷出进行熨烫。这样便可实现多层蒸汽孔喷射蒸汽的目的。若要实现同时喷射多种干度蒸汽的目的,只要调整镶在各层炉体上的发热管功率或调整进入各层的水量。若要实现同时喷射多种喷射强度蒸汽的目的,只要调整镶在各层炉体上的发热管功率或调整水量分配器改变进入各层的水量。同时各层炉体对应的出汽孔直径设定不同。这样各层的喷射距离便会不同,每层的蒸汽穿透力及软化纤维的效果也不同。

具体实施时,蒸汽发生器也可以是3层或者更多,也可以左右并排。

多个蒸汽发生器可用紧固螺钉穿过连接固定。

为了分别控制两个蒸汽发生器,外壳内设有水量分配器07,水量分配器分别经出水口76连接第一蒸汽发生器04、第二蒸汽发生器05,外壳上设有控制水量分配器输水方向的供水切换件08。如图4所示是第一熨烫面工作时由水量分配器向第一蒸汽发生器输水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是第二熨烫面工作时由水量分配器向第二蒸汽发生器输水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水量分配器07包括两个水阀71,水阀71包括阀体72、阀杆73、弹簧74,阀体72具有进水口75、出水口76及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阀口77,阀杆73具有位于阀体内的阀塞78及延伸出阀体的延伸段79,弹簧74作用在阀杆73上令阀塞封堵阀口,供水切换件08与两个水阀的阀杆配合以关闭或者开启阀杆对应的阀口。而且,两个水阀对称设置,两个水阀的阀杆同轴并相对,供水切换件为位于两个水阀的阀杆之前并装配在外壳上的滑动推钮。通过推动滑动推钮,可以切换两个水阀的开启或者关闭。具体实施时,两个水阀还可并列设置,供水切换件为装配在外壳上的翘动件,通过翘动件选择地触动两个水阀的阀杆来切换两个水阀的开启或者关闭。

为了供给不同熨烫面上的出汽孔不同的蒸汽,还可如图10-15所示仅配置一个蒸汽发生器,该蒸汽发生器设两段汽化流道,两段汽化流道分别经排汽口连通每个熨烫面上的出汽孔。

图10-15所示仅配置一个蒸汽发生器时,水泵抽上来的水通过设在炉体盖上的进水孔直接进入流道内进行化汽,按照蒸汽流向,上游的蒸汽经上游汽化流道91的排汽口喷出时,具有较低的温度;余下的蒸汽继续流向下游被继续加热,直至经下游汽化流道92的排汽口喷出,此时的蒸汽由于进行了二次加热,蒸汽干度较高。结合调整发热管功率便可实现同时喷射多种干度蒸汽的目的。若要实现同时喷射多种喷射强度蒸汽的目的,只要调节发热管功率或调整各层炉体的出汽孔直径。

无论是单个蒸汽发生器为两个熨烫面的出汽孔输送蒸汽,还是两个蒸汽发生器分别为两个熨烫面的出汽孔输送蒸汽,为了适于不同的熨烫功效,每个的熨烫面的材质不同,如有的为不锈钢材质,有的为塑料材质。为了使喷射出的气流压力不同,每个熨烫面上的出汽孔的形态不同,如孔径不同、孔的形状不同等。

如图1-3、图5-6、图9-13所示的两个熨烫面位于外壳的前端。图14-15所示的两个熨烫面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前端、侧面。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分别布设在两个侧面。

图中的电热管,埋设在蒸汽发生器的炉体内,具体实施时,可用ptc发热片代替,也可设于炉体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