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6770发布日期:2020-07-10 16:0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纺织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机械中布料的穿针、压针由于在市场上需求量不高的原因,社会上很少研制与布料穿针压针相关的机器设备,更不用说配套的机械装置系统。因此传统工艺方面,一直使用手工打孔或半自动打孔,之后手工穿针、捶打半压,然后送到冲床压针。这一套工序不仅繁琐、效率低,而且很难保证打孔、穿针、压针这一连续加工后的成品效果,例如布料穿针的精度、压针的力度这些都与操作人的状态有关,难以保证长时间高效率,高质量的操作,由此必然影响出货率。因此这样的生产模式极不符合现代企业的工作需求,企业生产零件的效率太低、人员素质要求提升、时间成本过重最后都将导致产品成本太高,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改善相应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穿针压针的效率低,对于极小的目标零件,操作难度大,且穿针压针准确精度不高等不足,提出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将自动上料、自动穿针与自动压针结构进行集成,可实现自动化运转和工作,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可提高穿针压针的准确度,保证零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包括工作台和震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上料桶、回料槽、螺旋带、输送带、针头、过渡仓、旋转轴、转换轮、针板、撞针组成;所述震荡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料桶的底部;所述输送带设置在所述上料桶与所述转换轮之间,所述过渡仓设置在所述转换轮与输送带之间,所述输送带靠近上料桶的一端设有筛选口,所述回料槽设置在所述筛选口的下方;所述螺旋带连接至所述上料桶的桶口,所述转换轮外表面设有卡槽,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转换轮的中心,所述旋转轴的轴端与减速机构连接,所述转换轮的外侧连接设有转换轮护罩,撞针设置在旋转轴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台垂直,所述针板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移动工作台使所述卡槽的底部与所述针板对应连接。

所述筛选口为矩形口,筛选口紧靠输送带一侧设置,筛选口的宽度小于输送带宽度的一半。

所述转换轮为圆锥台结构,转换轮表面间隔均匀的设有36个卡槽。

所述上料桶内壁设有螺旋带,螺旋带的顶部与输送带连接,螺旋带的底部与上料桶的内底面连接。

所述过渡仓一端与输送带的底部相接,另一端与转换轮的外表面相切连接。

所述工作台为可移动式,通过移动工作台使针板的针孔对准转换轮的卡槽,便于针头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结构上由上料桶、螺旋带、输送带、针头、过渡仓、旋转轴、转换轮、针板、撞针组成,将混乱的针头放置在上升的螺旋带上,由螺旋带将针送达桶口的输送带上,当针通过筛选口时,带有大头的针头受到重力的作用,从筛选口掉落到回料槽和上料桶中重新开始,输送带的针头经过过渡仓落到转换轮的卡槽内,通过转换轮的旋转轴在旋转后,撞针将卡槽内的针头撞入下方的针板内。本实用新型将自动上料、自动穿针与自动压针的机械设备进行集成,通过转换轮机构,无缝衔接完成不同设备对针头的操作要求,最后使其完成穿针压针的结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快速运转和工作,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件上料桶1、回料槽2、螺旋带3、输送带4、针头5、过渡仓6、旋转轴7、转换轮8、转轮护罩9、针板10、工作台11、震荡机构12、撞针13、筛选口14、卡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由上料桶1、回料槽2、螺旋带3、输送带4、针头5、过渡仓6、旋转轴7、转换轮8、针板10、工作台11、震荡机构12、撞针13组成;所述震荡机构12设置在上料桶1的底部;输送带4设置在上料桶1与转换轮8之间,过渡仓6设置在转换轮8与输送带4之间,输送带4靠近上料桶1的一端设有筛选口14,回料槽2设置在筛选口14的下方;螺旋带3连接至上料桶1的桶口,转换轮8外表面设有卡槽15,旋转轴7设置在转换轮8的中心,旋转轴7的轴端与减速机构连接,转换轮8的外侧连接设有转换轮护罩9,撞针13设置在旋转轴7一侧且与工作台11垂直,针板10放置在工作台11上,移动工作台11使卡槽15的底部与针板10对应连接。

如图1-5所示,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筛选口14为矩形口,筛选口14紧靠输送带4一侧设置,筛选口14的宽度小于输送带4宽度的一半;转换轮8为圆锥台结构,转换轮8表面间隔均匀的设有36个卡槽15;上料桶1内壁设有螺旋带3,螺旋带3的顶部与输送带4连接,螺旋带3的底部与上料桶1的内底面连接;过渡仓6一端与输送带4的底部相接,另一端与转换轮8的外表面相切连接;工作台为可移动式,通过移动工作台11使针板10的针孔对准转换轮8的卡槽15,便于针头5的进入。

如图1-5所示,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进行穿针压针工作时,首先将大量的针头倒入零件上料桶中,上料桶经桶底的震荡机构振动,将混乱的针头整齐的放置在上升的螺旋带上,由螺旋带将针送达桶口的输送带上。之后当针通过输送带的右前端筛选口时,带有大头的针头受到重力的作用,从筛选口掉落到回料机构中,进而重新落回零件上料桶重新开始,这样起到对针头的筛检作用。接着输送带上经过筛选的针头经过过渡仓落到转换轮的卡槽内,转换轮的外围有半圆弧的护罩,对卡槽内的针头起保护作用,防止其受力飞出去。然后,转换轮的旋转轴在旋转一定角度后,撞针准确的将卡槽内的针头撞入下方的针板内。最后,控制器控制工作台向前移动相应的距离,以便下一次的插针压针操作。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个人向零件上料桶内放料,并过一段时间看看针板上的针有无遗漏即可,因此整个生产线的效率很高,也极大的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损耗。其次,运用新型的转换轮等机构,保证了整个机构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穿针压针的精度。总的降低了零件的生产成本,极大提升利润空间,也使本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更高的竞争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包括工作台(11)和震荡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上料桶(1)、回料槽(2)、螺旋带(3)、输送带(4)、针头(5)、过渡仓(6)、旋转轴(7)、转换轮(8)、针板(10)、撞针(13)组成;所述震荡机构(12)设置在所述上料桶(1)的底部;所述输送带(4)设置在所述上料桶(1)与所述转换轮(8)之间,所述过渡仓(6)设置在所述转换轮(8)与输送带(4)之间,所述输送带(4)靠近上料桶(1)的一端设有筛选口(14),所述回料槽(2)设置在所述筛选口(14)的下方;所述螺旋带(3)连接至所述上料桶(1)的桶口,所述转换轮(8)外表面设有卡槽(15),所述旋转轴(7)设置在所述转换轮(8)的中心,所述旋转轴(7)的轴端与减速机构连接,所述转换轮(8)的外侧连接设有转换轮护罩(9),撞针(13)设置在旋转轴(7)一侧且与所述工作台(11)垂直,所述针板(10)放置在所述工作台(11)上,移动工作台(11)使所述卡槽(15)的底部与所述针板(10)对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口(14)为矩形口,筛选口(14)紧靠输送带(4)一侧设置,筛选口(14)的宽度小于输送带(4)宽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轮(8)为圆锥台结构,转换轮(8)表面间隔均匀的设有36个卡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桶(1)内壁设有螺旋带(3),螺旋带(3)的顶部与输送带(4)连接,螺旋带(3)的底部与上料桶(1)的内底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仓(6)一端与输送带(4)的底部相接,另一端与转换轮(8)的外表面相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为可移动式,通过移动工作台(11)使针板(10)的针孔对准转换轮(8)的卡槽(15),便于针头(5)的进入。


技术总结
一种布料定型机针板穿针、压针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结构上由上料桶、螺旋带、输送带、针头、过渡仓、旋转轴、转换轮、针板、撞针组成,将混乱的针头放置在上升的螺旋带上,由螺旋带将针送达桶口的输送带上,当针通过筛选口时,带有大头的针头受到重力的作用,从筛选口掉落到回料槽和上料桶中重新开始,输送带的针头经过过渡仓落到转换轮的卡槽内,通过转换轮的旋转轴在旋转后,撞针将卡槽内的针头撞入下方的针板内。本新型将自动上料、自动穿针与自动压针的机械设备进行集成,通过转换轮机构,无缝衔接完成不同设备对针头的操作要求,最后使其完成穿针压针的结果,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快速运转和工作,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孙国荣;曾励;竺志大;戴敏;杨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1.21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