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拉布组件的熨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3397发布日期:2020-08-28 17:2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带有拉布组件的熨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熨台,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拉布组件的熨台。



背景技术:

熨台是通过风机产生强大的气流向下流动,在熨烫时通过自吸风装置生产的吸力防止面料随熨斗移动把刚熨烫过的面料快速冷却定型。烫台主要用于服装制造,是蒸汽熨烫作业必不可少的专业设备之一。

目前,公告号为cn10786903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熨烫的工作台,包括透气工作台面、密封箱体、机架、风机和放料架,机架是左右对称用三角铁将支腿焊接构成,透气工作台面的下面置放有一个密封箱,密封箱的四周用板面密封,箱底面与上盖面敞开,风机置放在密封箱里的底面上,箱底面与地面相接密封,上盖面上用透气工作台面密封,工作透气台面的上方通过左右支架固定有一个放料架。

这种熨烫的工作台在工作时,放料架上的布料铺设在透气工作台面上,铺设完成后,启动风机,风机将布料吸附在工作台面上,对布料进行吸紧,降低了布料在工作台面上产生松脱的现象,布料吸紧后,工作人员利用熨斗进行熨烫工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布料是吸附在工作台面上的,在熨烫过程中,当布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时,布料会呈变形状吸附在工作台面上,工作人员调整拉平的过程中,需要多次反复调整布料,在风机的吸力下,需要浪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熨烫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拉布组件的熨台,具有自动拉平布料,无需人工反复调整布料平整度,从而提高熨烫便捷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拉布组件的熨台,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的风机,所述工作台的台面呈空腔状,其表面开有若干吸气孔,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于工作台台面的空腔,在工作台台面上且靠近其长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联动皮带,两侧支撑台之间设有移动梁,所述移动梁的两端滑移在两侧的支撑台上且连接于联动皮带,所述移动梁上竖向连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杆穿过移动梁并固定连接有下承载板,所述下承载板上设有用于压紧布料的压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待熨烫的布料从下承载板表面经过,之后,工作人员将布料的边缘处翻转过下承载板的端部并压紧在压紧组件的下方。布料压紧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移动梁移动,在移动梁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梁拉动布料,使得布料铺设在工作台台面的基层上。移动完成后,启动气缸,气缸将布料压紧在工作台上,此时待熨烫的布料贴合在工作台上。最后,工作人员启动风机,将布料吸紧在基层上,同时,利用熨斗对布料进行熨烫,完成布料的熨烫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梁、压紧组件和承载板的共同配合,在熨烫布料时,能够将布料拉紧,具有自动拉平布料,无需人工反复调整布料平整度,从而提高熨烫便捷性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梁包括外支撑架和滑移块,沿着外支撑架的长度方向开有滑移口,所述滑移块滑移在滑移口内,所述滑移块沿着滑移口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所述滑移口长边的两内侧比分别开有调节口,所述滑移块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穿过锁紧口的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穿过锁紧口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首先拧松锁紧螺帽,此时滑移块的限制被解除,工作人员根据布料的宽度调整两个滑移块之间的间距,再利用压紧组件对布料进行压紧。因此可滑移设置的滑移块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布料,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外支撑架的上表面且沿着滑移口的长边刻画有刻度线,所述滑移块上刻画有用于指向刻度线的指引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滑移块时,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刻度线移动滑移块,提高了滑移块移动时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上压板、导向杆和复位压簧,所述上压板位于下承载板上方,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于上压板,所述下承载板上开有供导向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底端穿过导向孔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复位压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布料经过下承载板的下表面翻折至上表面时,工作人员上拉上压板,此时复位压簧被压缩,具弹性势能。当布料进入上压板和下承载板之间时,工作人员松开上压板,上压板在复位压簧的回复力下,下压到上承载板上,以此使得布料得到压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孔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孔身和第二孔身,所述第一孔身的内径小于第二孔身的内径,所述限位板滑移在第二孔身内,所述复位压簧位于限位板以及第二孔身靠近第一孔身的端面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和复位压簧位于导向孔内,布料在经过下承载板的下表面时,不会刮擦到导向杆或复位压簧,降低了布料被刮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背离下承载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上拉上压板时,能够通过扣拉拉环实现,拉环提高了提拉上压板的便捷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板和下承载板相对的两面分别胶接有柔性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橡胶层能够提高布料在上压板和下承载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了布料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脱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下承载板靠近压紧组件的一端呈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在从下承载板的下表面翻折至其上表面的过程中,圆弧过渡的端部使得布料能够更加顺滑地过渡,从而降低了布料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组件为水平式快速夹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式快速夹具在夹紧布料时,具有快速的优点,提高了工作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移动梁、压紧组件和承载板的共同配合,在熨烫布料时,能够自动拉平布料,无需人工反复调整布料平整度,以此提高了熨烫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工作台与风机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移动梁与联动皮带之间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复位压簧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压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基层;12、吸气孔;2、风机;21、通风管;3、支撑台;31、安装槽;32、转动轴;33、联动皮带;34、驱动电机;4、移动梁;41、连接台;42、下连接板;43、紧固螺栓;44、外支撑架;441、滑移口;4411、调节口;442、刻度线;45、滑移块;451、锁紧螺杆;4511、锁紧螺帽;452、指引线;5、升降气缸;6、下承载板;61、导向孔;611、第一孔身;612、第二孔身;7、压紧组件;71、上压板;711、拉环;72、导向杆;73、复位压簧;74、限位板;75、水平式快速夹具;8、柔性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带有拉布组件的熨台,参照图1和图2,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下方的风机2,工作台1的台面呈空腔状,其表面开有若干与空腔相通的吸气孔12。风机2的进风口连通有通风管21,通风管21远离风机2的一端连通于工作台1台面的空腔。

参照图1和图2,在工作时,布料从工作台1的一端进入到工作台1上,当布料全部位于工作台1上时,启动风机2,风机2产生的吸引力将布料吸引在工作台1上,以此使得布料吸附在工作台1上,降低了布料在熨烫过程中产生游走现象能性。

参照图1,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焊接有支撑台3,支撑台3呈长条形。支撑台3靠近工作台1长边的两侧设置。支撑台3为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钢铁板材,在两块钢材板材之间形成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2。其中一端的转动轴32上固定套设主动带轮,另一端的转动轴32上固定套设有从动带轮。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连接有联动皮带33。

参照图1,在支撑台3靠近主动带轮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同轴连接于主动带轮的转动轴32。驱动电机34产生的驱动力促使转动轴32转动,转动轴32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以此对联动皮带33的带动。

参照图1和图3,在两侧的支撑台3之间设有移动梁4,移动梁4的两端滑移在两侧的支撑台3上,移动梁4两端的下表面焊接有连接台41,连接台41位于安装槽31内。连接台41贴合于联动皮带33的上侧皮带。在联动皮带33上侧皮带的下表面贴合有下连接板42,下连接板42正对于连接台41。下连接板42穿设有紧固螺栓43,紧固螺栓43穿过下连接板42并螺纹连接于连接台41。移动梁4通过下连接板42与连接台41之间的锁紧,实现与联动皮带33之间的同步运动。

参照图1,移动梁4上呈竖向固定有升降气缸5,升降气缸5的伸缩杆穿过移动梁4并固定连接有下承载板6。移动梁4包括外支撑架44和滑移块45,外支撑架44的两端滑移在两侧的支撑台3上。沿着外支撑架44的长度方向开有滑移口441,滑移块45滑移在滑移口441内。滑移块45沿着滑移口441的长度方向设有两个。

参照图1,在滑移口441长边的两侧壁分别开有调节口4411,滑移块45相对的两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穿过调节口4411的锁紧螺杆451,锁紧螺杆451穿过调节口4411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4511。升降气缸5通过螺栓连接在滑移块45上,其伸缩杆竖向穿过滑移块45。

参照图1,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随意调整两个滑移块45之间的间距,调整时,拧松锁紧螺帽4511,此时滑移块45能够在滑移口441内自由滑移,当两个滑移块45的位置调整完成后,工作人员拧紧锁紧螺帽4511,利用锁紧螺帽4511对滑移块45进行锁紧,以此达到限制滑移块45位置的效果。

参照图1,在外支撑架44的上表面且沿着滑移口441的长边刻画有刻度线442,滑移块45上刻画有用于指向刻度线442的指引线452。刻度线442的设置使得两个滑移块45的移动位置能够得到控制,从而提高了移动的精确度。

参照图1和图5,在下承载板6上设有用于压紧布料的压紧组件7,压紧组件7包括上压板71、导向杆72和复位压簧73。上压板71位于下承载板6上方,导向杆72焊接在上压板71的下表面。在下承载板6上开有供导向杆72穿过的导向孔61,导向孔61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孔身611和第二孔身612,第一孔身611的内径小于第二孔身612的内径。导向杆72的外径略小于第一孔身611的内径。

参照图1和图5,导向杆72的底端穿过导向孔61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4,限位板74滑移在第二孔身612内。在导向杆72上套设有复位压簧73,复位压簧73位于限位板74以及第二孔身612靠近第一孔身611的端面之间。在上压板71背离下承载板6的一面焊接有拉环711,拉环711便于工作人员提拉限位板74。

参照图1和图4,在进行熨烫工作前,工作人员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铺设一层布料层作为基层11,基层11的边缘处利用钢丝扎牢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在工作时,待熨烫的布料从下承载板6下方经过,之后工作人员提拉拉环711,使得上压板71与下承载板6之间具有间距,当布料经过下承载板6的下表面之后,布料的边缘处翻转过下承载板6的端部并进入到下承载板6和上压板71的间距之间,接着工作人员松开拉环711,复位压簧73的回复力促使上压板71下压,对布料进行压紧。

参照图1,布料压紧后,启动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驱动移动梁4移动,在移动梁4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梁4拉动布料,使得布料铺设在工作台1台面的基层11上。移动完成后,启动气缸,气缸将布料压紧在工作台1的基层11上,此时待熨烫的布料贴合在基层11上。接着,工作人员启动风机2,将布料吸紧在基层11上。最后工作人员利用熨斗对布料进行熨烫,完成布料的熨烫工作。

参照图4,在布料从下承载板6的下表面翻折到上表面的过程中,为了降低下承载板6的端部损坏布料,下承载板6靠近压紧组件7的一端呈圆弧过渡。另外,为了对布料的夹紧更加稳定,在上压板71和下承载板6相对的两面分别胶接有柔性橡胶层8。

具体实施过程:

在对布料进行熨烫前,工作人员将布料的一端经过下承载板6的下表面,当布料到达下承载板6靠近上压板71的一端时,工作人员通过拉环711上拉上压板71,使得上压板71与下承载板6之间具有间距。接着,工作人员将布料的一端从下承载板6的下表面翻折至下承载板6的上表面,完成对布料的压紧。

布料压紧后,启动驱动电机34,驱动电机34带动移动梁4移动,移动梁4带动布料移动,使得布料铺设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工作人员启动气缸,气缸的伸缩杆将布料下压至基层11表面上,使得布料与基层11相互贴合。接着,工作人员启动风机2,将布料吸附在基层11表面,最后工作人员利用熨斗完成对布料的熨烫工作。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仅在于压紧组件7,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压紧组件7为水平式快速夹具75,水平式快速夹具75通过螺栓连接在下承载板6上,在压紧布料时,水平式快速夹具75的压头压紧在布料上,以此完成对布料的压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