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0152发布日期:2021-01-29 23:2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纫机的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的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拉链由链牙、拉头、上下止(前码和后码)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自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
[0003]
现有的缝纫拉链工艺是将两片互相啮合的链带先缝纫在一张面料上,缝纫好之后再将另外一张面料再缝纫在链带的另一边。这是因为如果两片链带同时缝纫,一边的布料会被位于机头右侧的连接缝纫机机头和底座的立臂阻挡。由于工业缝纫机的使用寿命长,存量大,因此完全淘汰现有的工业缝纫机并不现实,因此,急需提出一种组件,可以快速地将现有的工业缝纫机改造成能够同时将两片链带缝纫在对应的两片床垫面料上。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可在通过传动件保持过渡轴和送布轴联动的前提下,避免所述传动件对布料产生遮挡,实现床垫面料与链条的两侧同时缝纫,提高缝纫效率,同时保证两侧布料对称,使拉链开合顺畅。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下摆轴、第二下摆轴和上摆轴,所述第一下摆轴位于过渡轴下方,所述第二下摆轴位于第一下摆轴的左右一侧,所述上摆轴位于第二下摆轴的上方位于送布轴一侧,所述第一下摆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与过渡轴连接,所述第一下摆轴与第二下摆轴通过第二连杆连接,第二下摆轴与上摆轴通过第三连杆连接,所述上摆轴与送布轴通过第四连杆连接。
[0006]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下摆轴和第二下摆轴的中部设有第一摆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摆件连接。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缝纫机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下部设有固定座,所述第一下摆轴和第二下摆轴设于所述固定座中。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下摆轴的端部和上摆轴的对应端部设有第二摆件,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摆件连接。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送布轴连接有可调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可调连接臂连接。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可调连接臂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有可调滑块,所述第四连杆与所述可调滑块铰接;所述可调连接臂上还设有调节螺杆,通过旋动所述调节
螺杆,能够调整可调滑块在滑槽中的位置。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节螺杆包括上调节螺杆和下调节螺杆,所述上调节螺杆与可调滑块抵接,所述下调节螺杆与可调滑块和第四连杆的铰接轴抵接。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摆轴端部设有第三摆件,所述第四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三摆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可调滑块铰接。
[0013]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支撑座,所述第四连杆设于所述支撑座中;所述支架为竖向设置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设于机针的正后方。
[0014]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承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摆件位于所述凹槽中。
[0015]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联系缝纫机头和底座的主要传动轴的传动件置于机针后方的支架中,可在保持过渡轴和送布轴联动的前提下,避免所述传动件对布料产生遮挡,实现床垫面料与链条的两侧同时缝纫,提高缝纫效率,同时保证两侧布料对称,使拉链开合顺畅。
[0017]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基于现有的工业缝纫机进行改造,投入少,保留现有工业缝纫机的主要结构,改造简易,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方针。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下轴同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图2的a-a面剖视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下轴同步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7是本实用新型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图6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0026]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缝纫机,包括缝纫机头1、底座2、上下轴同步机构3和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4,所述缝纫机头1的机针的上下运动由上轴31驱动,前后摆动由送布轴41驱动;所述底座2的旋梭由下轴32驱动,送布牙由过渡轴42驱动;所述上轴31和下轴32由上下轴同步机构3联动,所述送布轴41和过渡轴42由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4联动;所述上下轴同步机构3和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4的传动路径均经过机针后方的支架5以及支架5一侧的支撑座6。
[0027]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将联系缝纫机头1和底座2的主要传动轴的传动件置于机针后方的支架5中,在保持上轴31和下轴32联动,过渡轴42和送布轴41联动的前提下,避免所述传动件对布料产生遮挡,实现床垫面料与链条的两侧同时缝纫,提高缝纫效率,同时保证两侧布料对称,使拉链开合顺畅。
[0028]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基于现有的工业缝纫机进行改造,投入少,保留现有工业缝纫机的主要结构,改造简易,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方针。
[0029]
具体地,所述上下轴同步机构3包括第一传动轴33、第二传动轴34、驱动电机8、支架5和支撑座6,所述第一传动轴33设于下轴32侧面,并与下轴32平行,其一端通过同步带与下轴3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同步带35与第二传动轴34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34平行设于第一传动轴33的上方,其一端与第一传动轴3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同步带36与上轴3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用于驱动下轴32转动。所述下轴32、第一传动轴33、第二传动轴34和上轴31上均设有同步轮37,对应的同步带设于对应的同步轮37上。
[0030]
它们的传动原理如下:下轴32通过同步带与第一传动轴33连接,将旋转动力向底座2的侧面传递;第一传动轴33通过第一同步带35与第二传动轴34连接,将旋转动力向上传递;第二传动轴34还通过第二同步带36与上轴31连接,将旋转动力横向传递到缝纫机头1内的上轴31处。所述驱动电机8可以与上轴31、下轴32、第一传动轴33或第二传动轴34连接,从而提供旋转动力。(在本方案中,由于驱动电机8的设置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根据需求与不同传动轴连接即可实现驱动需求,因此,此处用或表达它可以与上述任一一个轴连接即可。在下面,再详细描述本方案是用驱动电机与下轴和第一传动轴连接的,以拓展本申请的范围。所以建议不用修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8设于下轴32和第一传动轴33之间,通过第三同步带38与下轴32连接,通过第四同步带39与第一传动轴33连接。驱动电机8分别通过第三同步带38和第四同步带39驱动下轴32和第一传动轴33,当驱动电机8旋转,下轴32和第一传动轴33同步旋转。
[0031]
为了便于改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结构,本申请利用所述工业缝纫机的底座2上设有的工作平台21,在所述工作平台21底部设置下支承座22。所述下支承座22上设有下轴承座23,所述第一传动轴33安装于所述下轴承座23上。
[0032]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支架5对织物的阻碍,所述支架5为竖向设置的支承板51,所述支承板51设于机针的正后方。在链带被缝合在面料上后,两侧的链带可以重新被分开,因而越过后方的支承板51。所述支承板51上设有凹槽511,所述第二同步带36位于所述凹槽511中,避免织物与支承板51内的活动部件接触。优选地,所述支承板51的外围设有护罩52,所述护罩52的前端设有导向锥面521。通过所述导向锥面521将缝纫好的床垫面料分开,使出料更加平顺。
[0033]
优选地,所述第四同步带39上设有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轮30,所述张紧轮30安装于摆臂上,所述摆臂内设有弹簧,使得张紧轮30对第四同步带39施加恒定压力,保持第四同步带39张紧。
[0034]
结合图5-图8,所述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4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下摆轴49、第二下摆轴48和上摆轴43,所述第一下摆轴49位于过渡轴42下方,所述第二下摆轴48位于第一下摆轴49的左右一侧,所述上摆轴43位于第二下摆轴48的上方位于送布轴41一侧,所述第一下摆轴49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杆44与过渡轴42连接,所述第一下摆轴49与第二下摆轴48通过第二连杆45连接,第二下摆轴48与上摆轴43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上摆轴43与送布轴41通过第三连杆46连接。机针送布牙同步机构4的传动机构均由摆轴和连杆组成,减少改造需要的零件种类,便于装配。
[0035]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摆轴49和第二下摆轴48的中部设有第一摆件401,所述第二连
杆45与所述第一摆件401连接。
[0036]
为了与现有工业缝纫机匹配,所述工作平台21下部设有固定座24,所述第一下摆轴49和第二下摆轴48设于所述固定座24中。所述上摆轴43的端部设有第二摆件402,所述连杆与所述第二摆件402连接。同样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支架5对织物的阻碍,所述第二摆件402位于所述支承板51的凹槽511中。
[0037]
为了匹配不同机型送布轴41和过渡轴42的角度偏差,所述送布轴41连接有可调连接臂7,所述第三连杆46与所述可调连接臂7连接。具体地,所述上摆轴43端部设有第三摆件47,所述第三连杆46一端与所述第三摆件47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可调滑块71铰接。所述可调连接臂7上设有滑槽72,所述滑槽72中设有可调滑块71,所述第三连杆46与所述可调滑块71铰接;所述可调连接臂7上还设有调节螺杆,通过旋动所述调节螺杆,能够调整可调滑块71在滑槽72中的位置。所述调节螺杆包括上调节螺杆73和下调节螺杆74,所述上调节螺杆73与可调滑块71抵接,所述下调节螺杆74与可调滑块71和第三连杆46的铰接轴75抵接。
[0038]
它们的传动原理如下:如图5所示,过渡轴42通过第一连杆44与第一下摆轴49连接,当过渡轴42旋转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下摆轴49同步转动一定角度。如图6所示,第一下摆轴49和第二下摆轴48设于底座2下部的连接座上,它们中部均设有第一摆件401,所述第二连杆45与所述第一摆件401连接,当第一下摆轴49旋转一定角度时,第二下摆轴48同步旋转同样角度。如图7所示,为了将竖向设置的连杆藏于支架5内,所述第二下摆轴48和上摆轴43之间还设有中转轴421,所述中转轴421贯穿支承板51,一端通过第四连杆422与第二下摆轴48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杆423与上摆轴43连接。所述中转轴421位于支承板51的凹槽511中,当第二下摆杆旋转一定角度时,通过中转轴421的中转作用,使上摆轴43同步旋转同样角度。如图8所示,上摆轴43通过第三连杆46与送布轴41上的可调连接臂7连接,通过调节上调节螺杆73和下调节螺杆74,能够调整可调滑块71在滑槽72中的位置,使上摆轴43和送布轴41的初始转动角度满足工作需求。
[0039]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