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8829发布日期:2020-10-30 21:3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绣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绣花机的送线装置基本直接由线筒传送至绣花机头内进行绣花工作,由机头拉线容易断线,影响工作效率;此外,线材直接通过机头进行进线,进线长度难以控制,若进线量太多则在刺绣时线材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在刺绣时勾线,影响绣品质量,由于线材在刺绣过程中不能承受太大的拉力,若进线量太少则会增大线材的负荷而发生断线。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脑绣花机送线装置[申请号:201910882293.3],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包括用于配合形成夹线锁紧动作的锁线机构、用于带动锁线机构动作的锁线摇臂、用于带动锁线摇臂动作的凸轮机构、用于进行送线量控制的顶出机构,所述锁线机构与锁线摇臂的一端铰接,所述凸轮机构的外轮廓与锁线摇臂的另一端接触,所述顶出机构安装在锁线机的一侧,所述顶出机构的一端可转动穿过锁线机构的另一侧,所述锁线机构内设有用于将锁线摇臂保持与凸轮机构外轮廓接触的复位弹簧ⅰ,所述凸轮机构转动带动锁线摇臂绕中部转轴转动,所述锁线摇臂的绕中部转动带动锁线机构进行夹线锁紧动作。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采用间歇交替夹持的方式实现定量送线,每次送线的长度固定,难以根据实际绣作过程中不同针步长度而输送不同长度的绣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主动送钱,且进线量能够根据绣作需要准确控制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包括线架,在线架上转动连接有绕线轮,所述的绕线轮下方设有设置在线架上的主动送线轮,所述的主动送线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的驱动电机与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相连,所述的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与预存有针步长度数据的存储器相连且所述的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能根据存储器中当前针步长度数据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所述的线架上设有位于主动送线轮一侧且可转动的被动压线轮,所述的主动送线轮与被动压线轮相邻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形成静摩擦过线间隙,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与主动送线轮的送线线长呈映射关系从而使存储器中当前针步长度与主动送线轮的送线线长始终保持一致。

被动压线轮和主动送线轮将线材夹在静摩擦过线间隙内,通过驱动电机的带动主动送线轮转动,被动压线轮在送线过程中被动转动,从而将夹在静摩擦过线间隙内的线材进行主动送线;此外,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能根据存储器中当前针步长度数据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主动送线轮的转动所经过的外径长即为线材送出的线长,使得送线的线长更加可控。

在上述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中,所述的被动压线轮设置在安装体上,所述的安装体与线架转动相连且被动压线轮位于偏离于安装体与线架的转动相连处,在安装体与线架之间设有使安装体具有转动趋势从而使被动压线轮靠近主动送线轮的弹性结构。被动压线轮通过安装体与线架相连,且安装体与线架为转动连接,使得被动压线轮和主动送线轮之间形成的静摩擦过线间隙的宽度可调,以满足不同厚度的线材送线需求。

在上述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中,所述的安装体呈v型,所述的被动压线轮设置在v型的转折处,所述的v型的开口朝向主动送线轮,所述的安装体的上端与线架转动相连,下端设有操作手柄,所述的被动压线轮与安装体转动相连。

在上述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中,所述的弹性结构包括扭簧,所述的扭簧一端作用于安装体,另一端作用于线架。这里的扭簧能够让被动压线轮具有朝向主动送线轮的运动趋势,使得静摩擦过线间隙内的线材能够夹持稳定,防止线材在送线过程中发生跑偏,让送线更加可靠。

在上述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中,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在线架一侧,所述的线架上开有供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穿出的转轴孔,所述的主动送线轮安装于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且所述的主动送线轮和驱动电机分别位于线架的两个侧面。主动送线轮和驱动电机不同侧设置能够防止送线过程中驱动电机与线材产生缠绕而且更加便于驱动电机的维护。

在上述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中,所述的线架由刚性片状材料制成,所述的线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所述的竖板下端朝绣花机头倾斜设置形成斜板,所述的斜板下端固定在绣花机头侧部,所述的主动送线轮和被动压线轮设置在竖板中部,所述的绕线轮设置在竖板上部。

在上述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中,所述的主动送线轮上方与绕线轮之间设有具有第一导线通道的第一线材导向结构,所述的主动送线轮下方设有具有第二导线通道的第二线材导向结构,所述的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静摩擦过线间隙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的同侧。

在上述的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线材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在线架上的第一导向座,所述的第一导向座上开有所述第一导线通道,所述的第二线材导向结构包括固定在线架上的第二导向座,所述的第二导向座上开有所述第二导线通道;所述的安装体位于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之间;所述的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分别位于主动送线轮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且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的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均呈扁长型且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的长轴平行于静摩擦过线间隙设置。送线时,线材从上至下依次穿过第一导向座上的第一导线通道、主动送线轮、第二导向座上的第二导线通道,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分别设置在主动送线轮的上方和下方能够在送线时起到导向作用,防止线材在传送过程中打结;此外,第一导线通道和第二导线通道的中心线重合使得线材在主动送线轮上方入线和在主动送线轮下方出线时具有同样的姿态,以减少线材的弯折。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的优点在于:1、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送线轮转动,被动压线轮在送线过程中被动转动,从而将夹在静摩擦过线间隙内的扁形线材向下传送,以此实现自动送线。2、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能根据存储器中当前针步长度数据控制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根据绣作需要准确控制送线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绣花机头1a、线架1、绕线轮2、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3、主动送线轮4、存储器5、被动压线轮6、静摩擦过线间隙7、安装体8、操作手柄9、驱动电机10、转轴孔11、转动轴12、竖板13、斜板14、第一导线通道15、第一线材导向结构16、第二导线通道17、第二线材导向结构18、第一导向座19、第二导向座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绣花机的主动送线装置,包括线架1,在线架1上转动连接有绕线轮2,绕线轮2下方设有设置在线架1上的主动送线轮4,主动送线轮4与驱动电机10相连,驱动电机10与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3相连,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3与预存有针步长度数据的存储器5相连且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3能根据存储器5中当前针步长度数据控制驱动电机10的转动角度,线架1上设有位于主动送线轮4一侧且可转动的被动压线轮6,主动送线轮4与被动压线轮6相邻设置且在两者之间形成静摩擦过线间隙7,驱动电机10的转动角度与主动送线轮4的送线线长呈映射关系从而使存储器5中当前针步长度与主动送线轮4的送线线长始终保持一致。

被动压线轮6和主动送线轮4将线材夹在静摩擦过线间隙7内,通过驱动电机10的带动主动送线轮4转动,被动压线轮6在送线过程中被动转动,从而将夹在静摩擦过线间隙7内的线材进行主动送线;此外,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3能根据存储器5中当前针步长度数据控制驱动电机10的转动角度,主动送线轮4的转动所经过的外径长即为线材送出的线长,使得送线的线长更加可控。

被动压线轮6设置在安装体8上,安装体8与线架1转动相连且被动压线轮6位于偏离于安装体8与线架1的转动相连处,在安装体8与线架1之间设有使安装体8具有转动趋势从而使被动压线轮6靠近主动送线轮4的弹性结构,被动压线轮6通过安装体8与线架1相连,且安装体8与线架1为转动连接,使得被动压线轮6和主动送线轮4之间形成的静摩擦过线间隙7的宽度可调,以满足不同的线材送线需求。

优选地,安装体8呈v型,被动压线轮6设置在v型的转折处,v型的开口朝向主动送线轮4,安装体8的上端与线架1转动相连,下端设有操作手柄9,被动压线轮6与安装体8转动相连,这里的操作手柄9用于调节被动压线轮6朝向主动送线轮4的松紧度。弹性结构包括扭簧,扭簧一端作用于安装体8,另一端作用于线架1,这里的扭簧能够让被动压线轮6具有朝向主动送线轮4的运动趋势,使得静摩擦过线间隙7内的线材能够压的更紧,防止线材在送线过程中发生跑偏,让送线更加可靠。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10固定在线架1一侧,线架1上开有供驱动电机10的转动轴12穿出的转轴孔11,主动送线轮4安装于驱动电机10的转动轴12上,且主动送线轮4和驱动电机10分别位于线架1的两个侧面,主动送线轮4和驱动电机10不同侧设置能够防止送线过程中驱动电机10与线材产生缠绕而且更加便于驱动电机10的维护。

线架1由刚性片状材料制成,线架1包括竖直设置的竖板13,竖板13下端朝绣花机头1a倾斜设置形成斜板14,斜板14下端固定在绣花机头1a侧部,主动送线轮4和被动压线轮6设置在竖板13中部,绕线轮2设置在竖板13上部,主动送线轮4上方与绕线轮2之间设有具有第一导线通道15的第一线材导向结构16,主动送线轮4下方设有具有第二导线通道17的第二线材导向结构18,第一导线通道15和第二导线通道17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均位于静摩擦过线间隙7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的同侧。

更进一步地,第一线材导向结构16包括固定在线架1上的第一导向座19,第一导向座19上开有所述第一导线通道15,第二线材导向结构18包括固定在线架1上的第二导向座20,第二导向座20上开有所述第二导线通道17;安装体8位于第一导向座19和第二导向座20之间;第一导线通道15和第二导线通道17分别位于主动送线轮4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且第一导线通道15和第二导线通道17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导线通道15和第二导线通道17均呈扁长型且第一导线通道15和第二导线通道17的长轴平行于静摩擦过线间隙7设置;送线时,线材从上至下依次穿过第一导向座19上的第一导线通道15、主动送线轮4、第二导向座20上的第二导线通道17,第一导线通道15和第二导线通道17分别设置在主动送线轮4的上方和下方能够在送线时起到导向作用,防止线材在传送过程中打结;此外,第一导线通道15和第二导线通道17的中心线重合使得线材在主动送线轮4上方入线和在主动送线轮4下方出线时具有同样的姿态,以减少线材的弯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绣花机头1a、线架1、绕线轮2、电机转动角度控制器3、主动送线轮4、存储器5、被动压线轮6、静摩擦过线间隙7、安装体8、操作手柄9、驱动电机10、转轴孔11、转动轴12、竖板13、斜板14、第一导线通道15、第一线材导向结构16、第二导线通道17、第二线材导向结构18、第一导向座19、第二导向座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