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7587发布日期:2020-10-28 12:0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层面料。



背景技术:

空气层面料是一种三层及以上织物结构面料的统称,由内层、外层及中间连接层组成,其典型特征是内层和外层均由致密的独立结构的面料构成,二者通过纱线连接在一起,使面料形成一空气夹层,能够储存较多的空气,提升面料的保暖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休闲服饰中。现有的实现空气层结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中间填充不编织衬纬的变形丝或蓬松纱;其二,在编织过程中将内外层面料利用纱线通过集圈连接起来。第一种方式所填充的不编织衬纬纱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抽拉出来形成长勾丝,第二种方式中集圈的连接纱容易露出正反面形成短勾丝。这两种方法形成的面料均无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面料产生勾丝,起毛起球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外观效果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了一种空气层面料,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料、服饰存在的勾丝、起毛起球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层面料,包括:外层、次外层、中间层、次里层以及里层,所述外层和里层分别为由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所述次外层由第一涤纶纱与所述外层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次里层由第二涤纶纱与所述里层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中间层由第三涤纶纱将次外层的第一涤纶纱和次里层的第二涤纶纱经以集圈的方式串套而成。

现有的空气层面料均无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面料产生勾丝,尤其是当织物内外表面都是棉纱材质时,一般情况下,棉起球之后大部分会直接脱落,涤纶丝容易勾丝,则容易造成涤纶丝的外露,再加上摩擦,会缠着原本可以脱落的毛球,使得面料更加容易起毛起球。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层面料,外层为由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构成面料的第一层;织物的里层为由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构成面料的第五层;引入第一涤纶纱以集圈的形式与织物外层的线圈连接,构成面料的第二层,即次外层;引入第二涤纶纱以集圈的形式与织物里层的线圈连接,构成面料的第四层,即次里层;再引入一根涤纶纱,将次外层的涤纶纱和次里层的涤纶纱以集圈的方式串套形成中间层,即第三层,从而整体形成五层针织面料。通过引入以集圈形式构成的中间连接纱(即第二涤纶纱),使中间连接纱很好地与第二层纱线和第四层纱线实现了串套,使得中间三层的纱线不易从织物中抽拉出来,从而使面料具有很好的抗勾丝、起毛起球性能,有效地改善了面料的服用性能。

具体的,纬平针组织又称平针组织,由连续的单元线圈向一个方向串套而成,是单面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组织。线圈由圈干和沉降弧构成,圈干由左右两根圈柱和位于两根圈柱顶部的圈弧构成,位于上方的那个线圈的沉降弧套在位于其下方相邻两个线圈的圈弧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进行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棉纱的支数为20s~100s的精梳棉纱,所述第一涤纶纱和第二涤纶纱分别为旦数为30d~150d的涤纶低弹丝,所述第三涤纶纱为旦数为50d~200d的涤纶低弹丝。

优选的,所述精棉棉纱纺纱方式为赛络紧密纺。

采用上述原料得到的面料不仅具有很好的抗勾丝、抗起毛起球性能,使面料在染整方面的折痕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且使面料的克重符合秋冬服装的规格。

进一步,所述空气层面料的克重为200~400g/m2

由此,使面料的克重符合秋冬服装的规格,且在成本等各方面达到最优。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层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棉纱为原料,采用针织纬平组织结构,分别织造形成所述外层和里层,引入第一涤纶纱以集圈的形式与所述外层的线圈连接,构成所述次外层,引入第二涤纶纱以集圈的形式与所述里层的线圈连接,构成所述次里层,再引入第三涤纶纱将引入次外层的第一涤纶纱和次里层的第二涤纶纱以集圈串套连接起来,构成中间层,得到空气层预面料;

2)对步骤1)得到的预面料进行预定型;

3)对步骤2)得到的预面料用高温缸进行染色;

4)对步骤3)得到的染色布进行湿布定型烘干;

5)对步骤4)得到的面料按幅宽克重进行定型。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层面料的用途,将其用于制备服饰。

进一步,将其用于制备运动服饰。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层面料的服饰,具有良好的抗勾丝,抗起毛起球性能,可以较好避免运动过程中的产生勾丝或起毛起球,且空气层面料外层和里层以棉纱为原料,透气性好,穿着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层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层面料的编织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名称为:

外层1;次外层2;中间层3;次里层4;里层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完整地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层面料,包括:外层1、次外层2、中间层3、次里层4以及里层5,所述外层1和里层5分别为由32s/1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所述次外层2由30d/24f涤纶低弹丝与所述外层1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次里层4由30d/24f涤纶低弹丝与所述里层5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中间层3由50d/36f将次外层2的30d/24f和次里层4的30d/24f以集圈的方式串套而成。

具体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以32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30d/24f涤纶低弹丝为原料,利用20g34"双面大圆机进行织造;

(2)外层1和里层5以32s/1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进行编织,次外层2和次里层4分别引入30d/24f涤纶低弹丝并以集圈的形式与外层1和里层5的32s/1棉纱编织的线圈连接,中间层3引入的50d/36f涤纶低弹丝将次外层2和次里层4的30d/24f涤纶低弹丝以集圈的方式串套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五层空气层预面料。

(3)对步骤(2)织造得到的预面料进行预定型;

(4)对步骤(3)织造得到的预面料用高温缸进行染色;

(5)对步骤(4)织造得到的染色布进行湿布定型烘干;

(6)对步骤(5)整理得到的面料按幅宽克重进行定型。

其中,所述空气层面料中32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所述面料中32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和30d/24f涤纶低弹丝按工艺50枚针纱长:15.0cm/17.5cm/10.0cm织造生产,其中,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的空气层面料外层1、次外层2、中间层3、次里层4以及里层5的的编织方法分别对应于图2中的编制路线a、b、c、d、e。

实施例1所得面料中,30d/24f涤纶低弹丝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67.9%,24.0%,8.1%,所述面料的克重为330g/m2,所得空气层面料具有优良的抗勾丝和抗起毛起球的特性。

实施例2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层面料,包括:外层1、次外层2、中间层3、次里层4以及里层5,所述外层1和里层5分别为由40s/1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所述次外层2由30d/24f涤纶低弹丝与所述外层1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次里层4由30d/24f涤纶低弹丝与所述里层5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中间层3由50d/36f将次外层2的30d/24f和次里层4的30d/24f以集圈的方式串套而成。

具体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以40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30d/24f涤纶低弹丝为原料,利用20g34"双面大圆机进行织造;

(2)外层1和里层5以40s/1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进行编织,次外层2和次里层4分别引入30d/24f涤纶低弹丝并以集圈的形式与外层1和里层5的40s/1棉纱编织的线圈连接,中间层引入的50d/36f涤纶低弹丝将次外层2和次里层4的30d/24f涤纶低弹丝以集圈的方式串套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五层空气层预面料;

(3)对步骤(2)织造得到的预面料进行预定型;

(4)对步骤(3)织造得到的预面料用高温缸进行染色;

(5)对步骤(4)织造得到的染色布进行湿布定型烘干;

(6)对步骤(5)整理得到的面料按幅宽克重进行定型。

其中,所述空气层面料中40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所述面料中40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和30d/24f涤纶低弹丝按工艺50枚针纱长:14.7cm/34.5cm/10.5cm织造生产,编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2所得面料中,30d/24f涤纶低弹丝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62.4%,10.1%,27.5%,所述面料的克重为280g/m2,所得空气层面料具有优良的抗勾丝和抗起毛起球的特性。

实施例3

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层面料,包括:外层1、次外层2、中间层3、次里层4以及里层5,所述外层1和里层5分别为由50s/1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所述次外层2由30d/24f涤纶低弹丝与所述外层1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次里层4由30d/24f与所述里层5的线圈以集圈连接的形式构成,所述中间层3由50d/36f将次外层2的30d/24f和次里层4的30d/24f以集圈的方式串套而成。

具体制作方法步骤如下:

(1)以50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30d/24f涤纶低弹丝为原料,利用20g34"双面大圆机进行织造;

(2)外层1和里层5以50s/1棉纱构成的针织纬平组织结构进行编织,次外层2和次里层4分别引入30d/24f涤纶低弹丝并以集圈的形式与外层1和里层5的50s/1棉纱编织的线圈连接,中间层3引入的50d/36f涤纶低弹丝将次外层2和次里层4的30d/24f涤纶低弹丝以集圈的方式串套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五层空气层预面料;

(3)对步骤(2)织造得到的预面料进行预定型;

(4)对步骤(3)织造得到的预面料用高温缸进行染色;

(5)对步骤(4)织造得到的染色布进行湿布定型烘干;

(6)对步骤(5)整理得到的面料按幅宽克重进行定型。

其中,所述空气层面料中50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所述面料中50s/1精棉、50d/36f涤纶低弹丝和30d/24f涤纶低弹丝按工艺50枚针纱长:14.5cm/35.5cm/10.0cm织造生产,编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所得面料中,30d/24f涤纶低弹丝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6.5%,32.6%,10.9%,所述面料的克重为250g/m2,所得空气层面料具有优良的抗勾丝和抗起毛起球的特性。

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