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07151发布日期:2020-10-13 09:4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材料不断涌现,使得功能性纺织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功能性纺织品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多的功能性纺织品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开始关注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纺织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纺织品的功能性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如产品的舒适性、美观性、健康性,是否绿色环保,是否能够满足特出行业需求等等。为了满足功能性纺织品的市场需求,加快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和研究,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快了功能性纺织品的研究步伐。研究抗菌阻燃面料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价值。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具有抗菌阻燃的优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所述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经线采用涤纶,纬线采用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所述生产工艺包括涤纶的处理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所述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30~50倍、80~10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2)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20~30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45~60s;(3)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0~45℃并保温25~30min,轧压、75~80℃下预烘3~5min、95~100℃下焙烘2~3min;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和聚乙烯醇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5:4~10: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20wt%乙醇溶液中,搅拌6~10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0~125℃下微波辐射反应150~20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进一步的,在所述涤纶的处理中,抗菌剂选用银离子抗菌剂,阻燃剂包括90~95wt%的溴系阻燃剂和5~10wt%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进一步的,所述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水整理剂用水稀释至30~40倍,制成亲水处理液;(2)调节亲水处理液ph至11,按浴比1:15~20将涤纶在亲水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15~30s;(3)将亲水理液升温至70~75℃并保温40~45min,轧压、75~80℃下预烘3~5min、95~100℃下焙烘2~3min;(4)将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30~50倍、80~10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5)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20~30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45~60s;(6)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0~45℃并保温25~30min,轧压、75~80℃下预烘3~5min、95~100℃下焙烘2~3min;所述亲水整理剂包括25~33wt%的亲水性氨基硅油整理剂、10~12wt%的聚已内酯-聚(2-乙基-2-噁唑啉)和55~65wt%的聚乙二醇。进一步的,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5:4~10:0.04~0.05: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20wt%乙醇溶液中,搅拌6~10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0~125℃下微波辐射反应150~20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经线采用涤纶,纬线采用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所述生产工艺包括涤纶的处理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所述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水整理剂用水稀释至33倍,制成亲水处理液,所述亲水整理剂包括30wt%的亲水性氨基硅油整理剂、11wt%的聚已内酯-聚(2-乙基-2-噁唑啉)和56wt%的聚乙二醇;(2)调节亲水处理液ph至11,按浴比1:18将涤纶在亲水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25s;(3)将亲水理液升温至72℃并保温42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2min;(4)将银离子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40倍、9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阻燃剂包括94wt%的溴系阻燃剂和6wt%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5)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25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50s;(6)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2℃并保温27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3min;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3:7: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8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2℃下微波辐射反应18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进一步的,所述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3:7: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8hr,取出并干燥,加入质量比为1:4的乙酸酐和水,搅拌1hr,取出并干燥,搅拌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2℃下微波辐射反应18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半芳香族聚酰胺由于在聚酰胺分子链中引入了芳香环,从而提高了耐热性和力学性能,降低了吸水率,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适用于150℃以上的高温环境及特殊化学环境,半芳香族聚酰胺的阻燃性高于脂肪族聚酰胺;涤纶经亲水、抗菌阻燃整理,抗菌阻燃性加强;因此,经线采用涤纶、纬线采用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织造而成的面料的抗菌阻燃性增强;(2)针对涤纶整理,先亲水整理,表面粗糙增加附着力,同时获得外侧的亲水基团,该作用力大,在后续的抗菌阻燃处理中难脱离,且在抗菌阻燃处理后再增加一层保护作用,增加耐候性;亲水整理效果明显优于现有技术;(3)针对半芳香族聚酰胺改性,利用微波辐射将亲水基团处理至半芳香族聚酰胺上,降低改性温度和时间,增加效率,且获得的产品较为稳定,不过该方法具有唯一性,目前未发现有相似的改性剂可通过该方法对半芳香族聚酰胺进行改性;在常规溶剂中即可进行,去除溶剂的工艺简单,产品溶残低;获得的产品表面活性基团大大增加,纤维与基体树脂的接触角(°)有效降低,具有较好的亲水性,粘接牢度强,有利于扩大应用。具体实施方式制备例: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本申请实施例中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来源均为此处),参照cn103451760b的实施例1进行制备,具体过程为:(1)将2492g的对苯二甲酸、1676g的己二胺、143g的4,4'-二氨基二苯二硫醚、86g的次亚磷酸钠、36g的苯甲酸以及1897g的去离子水加入聚合釜中,采用氮气置换釜内的空气2次后,升温至100℃进行成盐反应2h,随后升温使压力增至2.5mpa,开始进行保压,而温度继续上升至320℃时开始泄压,180min内泄至常压,充氮气,出料,得到预聚物;将得到的预聚物在80℃真空干燥20h后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固相聚合反应,固相增粘反应温度为280℃,反应时间为3h,得到阻燃性半芳香族聚酰胺。将该阻燃半芳香族聚酰胺于130℃在真空转鼓中干燥5h后,经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纺丝,纺丝温度为340℃,纺丝速度为200m/min,再经吹风冷却,采用喷嘴上油,得到初生纤维;将初生纤维牵伸6倍,卷绕成型,得到阻燃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实施例1: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经线采用涤纶,纬线采用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涤纶的处理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水整理剂用水稀释至33倍,制成亲水处理液,亲水整理剂包括30wt%的亲水性氨基硅油整理剂、11wt%的聚已内酯-聚(2-乙基-2-噁唑啉)和56wt%的聚乙二醇;(2)调节亲水处理液ph至11,按浴比1:18将涤纶在亲水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25s;(3)将亲水理液升温至72℃并保温42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2min;(4)将银离子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40倍、9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阻燃剂包括94wt%的溴系阻燃剂和6wt%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5)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25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50s;(6)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2℃并保温27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3min。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3:7: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8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2℃下微波辐射反应18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实施例2: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经线采用涤纶,纬线采用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涤纶的处理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水整理剂用水稀释至30倍,制成亲水处理液,亲水整理剂包括25wt%的亲水性氨基硅油整理剂、10wt%的聚已内酯-聚(2-乙基-2-噁唑啉)和65wt%的聚乙二醇;(2)调节亲水处理液ph至11,按浴比1:15将涤纶在亲水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30s;(3)将亲水理液升温至70℃并保温45min,轧压、75℃下预烘5min、95℃下焙烘3min;(4)将银离子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30倍、8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阻燃剂包括90wt%的溴系阻燃剂和10wt%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5)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20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45s;(6)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0℃并保温30min,轧压、75℃下预烘5min、95℃下焙烘3min。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2:4: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6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0℃下微波辐射反应20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实施例3: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经线采用涤纶,纬线采用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涤纶的处理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水整理剂用水稀释至40倍,制成亲水处理液,亲水整理剂包括33wt%的亲水性氨基硅油整理剂、12wt%的聚已内酯-聚(2-乙基-2-噁唑啉)和55wt%的聚乙二醇;(2)调节亲水处理液ph至11,按浴比1:20将涤纶在亲水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15s;(3)将亲水理液升温至75℃并保温40min,轧压、80℃下预烘3min、100℃下焙烘2min;(4)将银离子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50倍、10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阻燃剂包括95wt%的溴系阻燃剂和5wt%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5)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30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60s;(6)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5℃并保温25min,轧压、80℃下预烘3min、100℃下焙烘2min。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5:10:0.05: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20wt%乙醇溶液中,搅拌10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5℃下微波辐射反应15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实施例4: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经线采用涤纶,纬线采用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一种抗菌阻燃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涤纶的处理和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3:7: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8hr,取出并干燥,加入质量比为1:4的乙酸酐和水,搅拌1hr,取出并干燥,搅拌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2℃下微波辐射反应18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对比例1: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7: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8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2℃下微波辐射反应18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对比例2: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环氧乙烷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环氧乙烷、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3:7: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8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微波反应器中,于122℃下微波辐射反应180s,再冷却、水洗并干燥。对比例3: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马来酸、聚乙烯醇和纳米银抗菌剂加入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得到异丙醇液;马来酸、聚乙烯醇、纳米银抗菌剂和异丙醇的质量比为3:7:0.04:100;(2)将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10wt%乙醇溶液中,搅拌8hr,取出并干燥,得到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将步骤(2)得到的水解的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放入步骤(1)配制的异丙醇液中,混匀后密封,置于122℃下搅拌反应2hr,再冷却、水洗并干燥。对比例4: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水整理剂用水稀释至33倍,制成亲水处理液,亲水整理剂包括为亲水性氨基硅油整理剂;(2)调节亲水处理液ph至11,按浴比1:18将涤纶在亲水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25s;(3)将亲水理液升温至72℃并保温42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2min;(4)将银离子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40倍、9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阻燃剂包括94wt%的溴系阻燃剂和6wt%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5)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25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50s;(6)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2℃并保温27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3min。对比例5:涤纶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将亲水整理剂用水稀释至33倍,制成亲水处理液,亲水整理剂为聚已内酯-聚(2-乙基-2-噁唑啉);(2)调节亲水处理液ph至11,按浴比1:18将涤纶在亲水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25s;(3)将亲水理液升温至72℃并保温42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2min;(4)将银离子抗菌剂、阻燃剂用水稀释至40倍、90倍,制成抗菌阻燃处理液,阻燃剂包括94wt%的溴系阻燃剂和6wt%的聚丙烯酸酯类粘合剂;(5)调节抗菌阻燃处理液ph至5,按浴比1:25将涤纶在抗菌阻燃处理液中浸渍并搅拌50s;(6)将抗菌阻燃处理液升温至42℃并保温27min,轧压、77℃下预烘4min、97℃下焙烘2.3min。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氧指数参照gb2406-80,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参照gjb993-90,抗菌率测试参考gb/t20944.3-2008进行。溶剂残留采用气相-质谱仪测定。纤维与基体树脂的接触角:采用德国dataphysics公司dcat21型动态接触角与表面张力仪测试得到,基体树脂选用环氧树脂epon828。纤维层间剪切强度(ilss):选用环氧ag80树脂,制样和测试参照《gb3357-1982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测试得到。表1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性能指标涤纶的性能指标测试方法:氧指数参照gb2406-80,抗菌率测试参考gb/t20944.3-2008进行。纤维与基体树脂的接触角:采用德国dataphysics公司dcat21型动态接触角与表面张力仪测试得到,基体树脂选用环氧树脂epon828。表2涤纶的性能指标涤纶原料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4对比例5氧指数162524242223抗菌率(%)65.399.999.999.998.799.0纤维与基体树脂的接触角(°)62.120.122.222.950.251.5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