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料装置、缝纫设备及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395681发布日期:2021-08-24 16:0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备料装置、缝纫设备及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备料装置、缝纫设备及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缝制行业的拼螺纹圆领是以整卷布的形式自动拼接,又都是以专机形式的设备。专机形式的设备都是以整卷面料为加工对象,先对整卷面料进行裁切,然后再将裁切出来的面料对拼,不适合小单快换型工厂。小单快换型工厂都是采用手工拼接的方式,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能解决或改善上述问题的一种备料装置、缝纫设备及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备料装置。该备料装置包括:

机架,用于与缝纫装置可拆卸连接;

作业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放置物料;

执行组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用于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

压脚部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并与所述执行组件协同工作,用于在所述执行组件完成折叠动作后,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以便于所述缝纫装置执行缝纫动作,将所述两个端部连接。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该缝纫设备包括缝纫装置及备料装置;所述备料装置与所述缝纫装置可拆卸连接;其中,

所述备料装置包括:

作业台,用于放置物料;

执行组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用于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以及

压脚部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并与所述执行组件协同工作,用于在所述执行组件完成折叠动作后,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

所述缝纫装置,用于在所述重叠的两个端部处执行缝纫动作,以连接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该缝纫设备包括花样机及备料装置;所述备料装置与所述花样机可拆卸连接;其中,

所述备料装置包括:

作业台,用于放置物料;

执行组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用于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

压脚部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并与所述执行组件协同工作,用于在所述执行组件完成折叠动作后,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

所述花样机,用于在所述重叠的两个端部处执行缝纫动作,以连接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启动指令,控制执行组件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

在所述执行组件完成折叠动作后,控制压脚部件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

向缝纫装置发送指令,以使所述缝纫装置按照所述指令执行缝纫动作,将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备料装置与缝纫装置可拆卸连接,以在需要时将两个装置连接在一起工作,不需时拆开,这样缝纫装置可恢复至它原有的缝纫工作;可见,本方案提供的设备结构灵活,适于少量物料对接缝纫(如圆领拼接缝纫)的任务。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作业台上设置执行组件及压脚部件,可实现物料的自动折叠及固定,无需人工折叠,较现有采用人工折叠拼接的方式,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利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缝纫设备中备料装置与缝纫装置未完成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缝纫设备中备料装置与缝纫装置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备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备料装置的局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止口挡板未动作,物料端部未形成止口时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止口挡板动作,物料端部形成止口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备料装置的局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备料装置的局部区域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示出了备料装置放料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缝纫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动作、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此外,下述的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缝制行业的拼螺纹圆领是以整卷布的形式自动拼接,又都是以专机形式的设备,不适合小单快换型工厂。这种专机形式的设备先通过进料切料机构将螺纹布切成圆领条状、再经拉料折叠机构两端拼接折叠、最后将单个圆领缝纫完成。为此,本申请提供了如下各实施例,是以裁切完的物料为对象,因此不会增加小单快换型加工工厂的面料成本,且在需要拼接加工时将备料装置与缝纫装置组装在一起,不需要时缝纫设备又可恢复至原有缝纫任务或是再与其他形式的备料装置连接等等。

在介绍整个缝纫设备之前,下面先介绍一下可与缝纫装置可拆卸连接的备料装置的结构。所述备料装置可与一种或多种类型的缝纫设备连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见图1所示,所述备料装置100包括:机架1、作业台2、执行组件3及压脚部件5。其中,机架1用于与缝纫装置4可拆卸连接。作业台2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放置物料。执行组件3设置在所述作业台2上,用于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压脚部件5设置在所述作业台2上,并与所述执行组件3协同工作,用于在所述执行组件3完成折叠动作后,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以便于所述缝纫装置4执行缝纫动作,将所述两个端部连接。

所述机架1可通过定位销、自锁搭扣等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机架1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销6时,定位销6的尺寸和/或横截面的形状可不同。相应的,所述缝纫装置4上设有对应的定位孔。机架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自锁搭扣7,所述缝纫装置4上的相应位置上设有与自锁搭扣7配合的锁紧结构。在连接时,可先通过定位销6和定位孔将机架1与缝纫装置4对接好,然后再将自锁搭扣7与锁紧结构连接,以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与缝纫装置4。所述机架1的底部可设置带脚杯型调整轮8,这样可随意推动机架改变位置,还能在位置固定后使得机架不可动,还可调整机架高度以与缝纫设备高度匹配。当然,所述缝纫装置上也可设置有带脚杯型调整轮。其中,所述带脚杯型调整轮8的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意结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案中,所述执行组件3可采用图3所示的结构实现。具体的,参见图3所示,所述执行组件3包括压板机构31及折叠机构32。其中,所述压板机构31用于执行第一动作以压住所述物料的第一部分。折叠机构32用于在所述压板机构31压住所述物料的第一部分后,带动所述物料的第二部分朝着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物料的第二部分端部和所述第一部分端部重叠。

更具体的,所述压板机构31包括物料压板311及第一驱动部件312。其中,第一驱动部件312与所述物料压板3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物料压板311执行所述第一动作,还用于驱动所述物料压板311执行第二动作以释放鞥被压住的所述物料。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可包括:分别输出至少两个方向动力的驱动装置。比如,所述驱动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气缸、液压缸、丝杆电机。

例如,图4所示方案,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12包括:驱动所述物料压板沿图中x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如气缸或丝杠电机等),以及驱动所述物料压板沿图中y向移动的驱动装置(如气缸或丝杠电机等)。

具体实施时,所述压板机构31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板机构31沿所述物料的折叠方向排布。参见图4所示的的实例,压板机构31为两个,两个所述压板机构31沿所述物料的折叠方向排布,即图4中z向排布。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作业台2上设有调整板9及第二驱动部件10。其中,所述调整板9用于放置所述物料,且在所述执行组件3执行折叠动作时与所述物料压板311配合,将所述物料的第一分部固定在所述物料压板311及所述调整板9之间,并在所述物料对折后位于所述物料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第二驱动部件10与所述调整板9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调整板9移动,以在所述压脚部件完成维持动作后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撤出。如图4所示的方案,所述调整板9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10的作用下,可沿图4中x方向移动。比如,在需与物料压板311配合压物料时,第二驱动部件10驱动调整板9沿x向的负向移动,即图4中x的标“-”的方向;在需从折叠物料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件之间撤出时,第二驱动部件10驱动调整板9沿x向的正向移动,即图4中x的标“+”的方向。其中,第二驱动部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丝杠电机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同压板机构31一样,所述调整板9的数量也可为多个。调整板9的数量可以与物料压板311数量相同,也可不同。图4示出的是调整板9的数量与物料压板311的数量不同的情况。图4中调整板9的数量为3个,物料压板311的数量为2个。参见图3所示,调整板9和物料压板311可错位设置。

这种设置多个压板机构及多个调整板的方式,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物料的加工,特别是不同长度物料的折叠;比如,长的物料可跨三个调整板折叠,多个压板机构同时工作;短的可跨两个调整板折叠,多个压板机构中的部分可工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备料装置中,所述执行组件31还包括折止口机构33。如图4所示,折止口机构33用于带动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部折叠,形成止口。具体的,所述折止口机构33包括:止口压板331、止口挡板332及第三驱动部件。止口压板331位于所述物料第一部分的端部,且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超出所述止口压板331。止口挡板332,与超出所述止口压板331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接触。第三驱动部件与所述止口挡板33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止口挡板332朝折叠所述物料的反方向移动,使得所述止口挡板332推动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弯折形成所述止口。所述第三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止口压板331动作,以从所述止口处撤出。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三驱动部件可包括两个驱动装置,其中,一个驱动装置(如图中标号333)用于驱动止口挡板332沿图中z向移动,另一个驱动装置(如图中标号334)用于驱动止口压板331沿图中x向移动。

具体实施时,工作人员放料时将物料的一端放到止口压板331的下方,物料的头部超出止口压板331,且位于所述止口挡板332的上方,如图5a所示。物料的一部分置于调整板9上,另一部分的端部通过折叠机构32折叠在调整板9的下方,如图5a所示。当第三驱动部件输出驱动力时,如图5b所示,止口挡板332将会带动上层物料端部沿着止口压板331折出止口。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折叠机构32可包括折叠板322及第四驱动部件323,如图2、3、4、6和7所示。其中,折叠板322上设有第一通孔3221;其中,所述物料第二部分的端部自所述第一通孔3221内穿入并自然下垂。对于弹性比较的大的物料,通过第一通孔3221让物料部分自由下垂,可克服物料的弹性,使得对折后的物料更加平整。第四驱动部件323与所述折叠板32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折叠板322沿折叠方向移动,以所述第二部分朝着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物料的第二部分端部和所述第一部分端部重叠。

如图3、4及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压脚部件5包括第五驱动部件51及物料压脚52。其中,第五驱动部件5用于输出至少一个方向上的动力;物料压脚52与所述第五驱动部件51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五驱动部件51的驱动下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进一步的,所述物料压脚52上设有缝合缝隙53;所述缝纫装置的缝纫针可穿过所述缝合缝隙53,对所述重叠的两个端部处进行缝合。

如图3所示,所述作业台2具有装料区21及缝纫区22;所述执行组件3位于所述装料区31;所述压脚部件5还具有移料动作,以将两个端部重叠的物料从所述装料区21移至所述缝纫区22。即,如图3所示,所述第五驱动部件51不仅驱动物料压脚52沿垂直于图3纸面的方向运动,还驱动物料压脚52沿图3中x向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作业台2上设有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缝纫区22紧邻,以在所述物料重叠的两个端部位于所述缝纫区22时,所述物料的剩余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自由下垂。相应的,所述备料装置还包括料盒24,所述料盒24与所述第二通孔23连通。这样在物料完成缝纫后,便可通过第二通孔23进入所述料盒24。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缝纫区22设有与所述机缝纫装置的缝纫机构配合以完成缝纫动作的组件25。其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缝纫装置来说,这里的配合的组件也会不同,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具体实现时,本实施例中的配合缝纫装置完成缝纫动作的组件可作为一个可拆卸件更换。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装料区21可以为多个,多个装料区内均设有所述执行组件3。所述压脚部件5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一个压脚部件的话,就需要压脚部件的移料范围大,对备料装置的结构设计复杂度高。多个压脚部件的话,每个压脚部件的移料范围小,对备料装置的结构设计复杂度低。多个所述压脚部件协同工作,顺次将多个装料区内的物料移至所述缝纫区。

如图3中所示的结构,所述装料区21为两个;沿第一方向(即图3中x向),两个所述装料区21分别位于所述缝纫区22的两侧;两个装料区21内均设有所述执行组件3;所述执行组件3折叠所述物料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即图3中y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压脚部件5为两个,两个压脚部件5均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即图3中x向)的移料动作。

如下实施例提供一种缝纫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该缝纫设备包括缝纫装置4及备料装置100。其中,所述备料装置100与所述缝纫装置4可拆卸连接。所述备料装置100包括:作业台2、执行组件3及压脚部件5。其中,作业台2用于放置物料。执行组件3设置在所述作业台2上,用于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压脚部件5设置在所述作业台2上,并与所述执行组件3协同工作,用于在所述执行组件3完成折叠动作后,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所述缝纫装置4,用于在所述重叠的两个端部处执行缝纫动作,以连接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备料装置的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不作赘述。

所述缝纫装置包括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缝纫机构;所述机头伸出位于所述作业台2的上方,如图2所示。所述作业台2具有装料区21及缝纫区22;如图3所示。所述缝纫装置4的机头位于所述缝纫区22的上方;所述执行组件3位于所述装料区21;所述压脚部件5还具有移料动作,以将两个端部重叠的物料从所述装料区21移至所述缝纫区22。

一种可实现形式是,所述缝纫装置上设有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待缝纫物料是否到位;在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物料到位后,所述缝纫装置执行所述缝纫动作。或者,另一种可实现形式是,所述缝纫装置4上设有第二通信组件,与所述备料装置100上的第一通信组件通信连接,所述缝纫装置4在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组件接收到所述备料装置100发送的指令后执行所述缝纫动作。

上述实施例中的缝纫装置可以是花样机。即本申请还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缝纫设备。该缝纫设备包括花样机及备料装置;所述备料装置与所述花样机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备料装置包括:作业台、执行组件及压脚部件。作业台用于放置物料;执行组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用于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压脚部件设置在所述作业台上,并与所述执行组件协同工作,用于在所述执行组件完成折叠动作后,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所述花样机,用于在所述重叠的两个端部处执行缝纫动作,以连接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花样机与所述备料装置的连接,所述备料装置的具体实现结构等均可参见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作赘述。

下面结合图1至8,以缝纫装置为花样机为例,对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缝纫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准备工作:先将换好压脚(比如适于缝纫螺纹布料的压脚)的花样机(即图中示出了缝纫装置4)过定位销定位与备料装置100的相对位置,定位好后,锁紧自锁搭扣7为图3所示的情况。通过带脚杯型调整轮调整花样机与备料装置的高度适配。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可启动设备。启动设备后,缝纫设备的动作流程如下:

s1、将裁切完的螺纹布放置于指定位置,按下启动开关。

如图8所示,将螺纹布条放置在调整板上,螺纹布条的一端从止口压板331的下方穿过并伸出,且端部高于止口挡板332。螺纹布条的另一端穿过折叠板322上的第一通孔3221并自然下垂。

s2、第一驱动部件312驱动物料压板311将螺纹布压住。

s3、第四驱动部件323驱动折叠板322推动自然下垂的螺纹布条,使得螺纹布条的另一端朝止口压板331的方向移动以呈折叠状,所述螺纹布条的两端重叠。

s4、第三驱动部件333驱动止口挡板332动作以将上层螺纹布折出一个止口。

s5、第五驱动部件51驱动物料压脚52将螺纹布条重叠的带有止口的位置处压住。

s6、第一驱动部件312驱动物料压板退回(即撤销对螺纹布条的施压);第三驱动部件333驱动止口挡板332及止口压板331从螺纹布条中抽出;第二驱动部件10驱动调整板9从螺纹布条中抽出。

s7、第五驱动部件51驱动物料压脚动作以将螺纹布条移料至缝纫区。

s8、螺纹布条移料至缝纫区后,重叠的带有止口的位置处(即需缝纫的位置)与物料压脚52上的缝合缝隙对应。

s9、花样机启动,缝纫针穿过所述缝合缝隙对所述重叠的需缝合的螺纹布条端部进行缝合。

s10、缝合完后,缝合好后的螺纹布圆领便可通过第二通孔调入料盒。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加工的物料可以是针织物料,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材料,比如无纺布材料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如下实施例,如图9所示,一种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备料装置上的控制器。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如下各步骤中涉及的部件、组件等的具体结构及任意两部件或组件的连接关系,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作赘述。如图9所示,所述缝纫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101、响应于启动指令,控制执行组件执行折叠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对折使得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重叠;

102、在所述执行组件完成折叠动作后,控制压脚部件执行维持所述两个端部重叠关系的动作;

103、向缝纫装置发送指令,以使所述缝纫装置按照所述指令执行缝纫动作,将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连接。

其中,上述步骤101中“所述控制执行组件执行折叠动作”可具体包括:

1011、控制所述执行组件中的压板机构动作,以压住所述物料的第一部分;

1012、控制所述执行组件中的折叠机构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的第二部分朝着所述第一部分的端部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物料的第二部分端部和所述第一部分端部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101步骤中“所述控制执行组件执行折叠动作”还可包括:

1013、控制所述执行组件中的折止口机构动作,以带动所述物料的两个端部中的一端部折叠形成止口。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04、在所述压脚部件完成维持动作后,控制所述压板机构动作,以释放被压住的所述物料;

105、控制所述折止口机构中的止口压板从所述止口处撤出。

再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106、控制所述压脚部件执行移料动作,以及将所述物料移动至缝纫区;以便于在所述压脚部件将所述物料移动至缝纫区后,向缝纫装置发送指令。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小单快换场景中优点更为突出。小单快换工厂可简单理解为:订单量少,缝纫加工款式变换比较快的工厂。该类型工厂的柔性更强,可及时根据产品的加工样式调整设备组合。比如,近期来了一批t恤衫的订单,需要加工螺纹圆领,此时便可将缝纫装置(如花样机)与本申请方案中的备料装置组装便可进行加工。当这一批订单生产完后,需要生产其他的缝纫产品时,便可将缝纫装置与备料装置拆开,缝纫装置可以恢复到原有加工任务线上,又或者与其他类型的备料装置组合等等。

在具体实施时,订单信息与工厂内的加工设备(包括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缝纫装置、备料装置等)之间的信息可以同步,以实现真正的生产数字化。比如,工厂新来的订单信息,可同步至工厂内的设备,如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可根据订单信息,生成加工任务(比如,裁剪任务、大身缝纫任务、圆领拼接任务等等);然后将加工任务分发到相应的设备上,接到任务的设备便可根据任务启动生产。

在小单快换场景下,即适用于小单快换加工声场的工厂内,分离式的设备可基于订单需求随意进行组合,协同工作。比如,订单是t恤衫,可将本方案中的缝纫装置与备料装置组装在一起便可加工圆领;再将缝纫装置与其他类型的备料装置组装在一起可加工t恤大身等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