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服通道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5529发布日期:2021-02-26 23:14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服通道布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织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绒服通道布。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羽绒服通道布主要由绗线、贴合的非织造方式和一体织造两种方式来获得;
[0003]
绗线的通道布加工方式最为简单,直接将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面布或胆布绗在一起,形成羽绒通道,其优点是可以根据设计任意更换绗线的花型和位置,图案效果丰富,但是极易从车缝线的位置跑绒;
[0004]
贴合是在绗缝的基础上,用粘合胶水代替缝线,直接将两层或者两层以上的面布或胆布贴合在一起,形成充绒通道,其缺点是贴合牢度不较差,易开胶,且贴合出必须保证一定的宽度,影响成品美观;
[0005]
一体织造是直接在织布阶段设计织物的组织结构,织造出具有通道的面料,其主要优点是防绒效果稳定,风险低,但缺点是受织造工艺限制,花型变化小;其中,一体织造的组织结构包括两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两层结构的织造相对简单,但由于没有中间层,无法对通道布的正反面都进行充绒,因此其保暖性较差;
[0006]
目前的三层结构的织造一般是采用上、中、下三层分别错开的方式,这种结构的通道布虽然能够在通道布的正反两面都进行充绒,具有较好的保暖效果,但每两层的连接处均会有向外漏绒的可能性;
[0007]
综上,关于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结构的羽绒服通道布跑绒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羽绒服通道布,以降低三层结构的羽绒服通道布跑绒的可能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羽绒服通道布(第一技术方案),包括上层织物、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上层织物、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每间隔一定距离形成共同交织处;相邻的两个共同交织处之间设有m个第一通道和n(n≠m)个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位于上层织物和中层织物之间;第二通道位于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之间;第一通道的宽度大于第二通道的宽度。
[0010]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二技术方案,在第二技术方案中,通道布的一个组织循环,经向包括10根经纱,纬向包括六个区域;纬向的每一个区域包括n次纬向循环,一个纬向循环包括6根纬纱;通道布的穿综位置如说明书附图一所示;通道布织造的组织图如说明书附图二所示。
[0011]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设有第三技术方案,在第三技术方案中,上层织物、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所使用的经纱和纬纱采用涤纶50/72sd。
[0012]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3]
1、第一技术方案通过将上层织物、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每隔一定距离形成共同交织处的方式,使得通道布在共同交织处不会出现漏绒的情况,并通过在相邻的两个共同交织处之间设置m个位于上层织物和中层织物之间的第一通道和n(n≠m)个位于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之间的第二通道,且将第一通道的宽度设置成小于第二通道的宽度的方式,减少了通道布漏绒处;实现上述效果的原理如下:三层结构的通道布之所以能够在正反面都进行充绒的原因在于正反两面的通道是交叉间隔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结构的通道布正反两面的通道交叉间隔,且正反两面的通道的宽度一致,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通道布的正反两面每两层的连接处均会存在数量基本一致的漏绒处,而本方案将正反两面的通道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共同交织处之间,且由于第一通道的宽度大于第二通道的宽度,因此第一通道所在的那一面的漏绒处的数量则会少于第二通道所在的那一面的漏绒处的数量,且由于共同交织处是三层织物连为一体的,因此共同交织处不会接触羽绒,则不会出现漏绒的情况,如此一来,则大大降低了三层结构的羽绒服通道布跑绒的可能性。
[0014]
由于共同交织处的上层织物、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连为一体,因此羽绒服通道布的正面和反面都没有接触羽绒;由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宽度不一致,且位于两个相邻的共同交织处之间的交织方式,
[0015]
2、第二技术方案提供了通道布的一个组织循环的具体织造结构,以实现第一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减少通道布漏绒处的效果。
[0016]
3、第三技术方案提供了上层织物、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所采用的经纱和纬纱的材质,以进一步实现第一技术方案和第二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减少通道布漏绒处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羽绒服通道布穿综位置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羽绒服通道布的组织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羽绒服通道布的原理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羽绒服通道布的剖面示意图。
[0022]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
第一区域a、第二区域b、第三区域c、第四区域d、第五区域e、第六区域f、共同交织处g、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下层织物03、第一漏绒处l1、第二漏绒处l2、第三漏绒处l3、第一通道t1、第二通道t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
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0027]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0028]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0029]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羽绒服通道布;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羽绒服通道布包括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上层织物01由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交织而成;中层织物02由中层经纱和中层纬纱交织而成;下层织物03由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交织而成;在本新型的实施例中,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所使用的经纱和纬纱采用涤纶50/72sd;
[0030]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羽绒服通道布的一个组织循环,经向包括10根经纱,纬向包括六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a、第二区域b、第三区域c、第四区域d、第五区域e和第六区域f;纬向的每一个区域包括n次循环,一个纬向包括6根纬纱;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域b中的上层经纱的序号为1、4、6、9,中层经纱的序号为2、7,下层经纱的序号为3、5、8、10;第三区域c中的上层经纱的序号为1、4、6、9,中层经纱的序号为3、8,下层经纱的序号为2、5、7、10;第四区域d中的上层经纱的序号为1、3、6、8,中层经纱的序号为4、9,下层经纱的序号为2、5、7、10;第五区域e中的上层经纱的序号为1、3、6、8,中层经纱的序号为5、10,下层经纱的序号为2、4、7、9;第六区域f中的上层经纱的序号为3、5、8、10,中层经纱的序号为1、6,下层经纱的序号为2、4、7、9;
[0032]
其中,在图2的组织图中,有x的位置代表该位置的经纱在织造时需要提起,没有x的位置代表该位置的经纱在织造时需要下沉;n代表每个区域重复的次数,可以根据所需通道的宽窄来自由调节,n越大,表示打纬的次数越多,通道的体积越大;
[0033]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羽绒服通道布的原理示意图,在该示意图中,由左至右分别为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其中,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每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由上层织物、中层织物和下层织物连结为一体的共同交织处g;相邻的两个共同交织处g为最小的组织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在相邻的两个共同交织处g之间设有m个第一通道t1和n(n≠m)个第二通道t2;第一通道t1位于上层织物01和中层织物02之间;第二通道t2位于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之间;第一通道t1的宽度大于第二通道t2
的宽度;在本新型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共同交织处g之间设有2个第一通道t1和3个第二通道t2,第一通道t1位于通道布的反面,第二通道t2位于通道布的正面,反面相邻的两个第一通道t1的连接点位于正面的第一通道t1的区域内,以形成第一漏绒处l1,正面两两相邻的第二通道t2的连接点分别位于反面的第二通道t2的区域内,以分别形成第二漏绒处l2和第三漏绒处l3,如此一来,在一个最小的组织循环中,则依序形成共同交织处g、第一漏绒处l1、第二漏绒处l2、第三漏绒处l3及共同交织处的连接方式,由于共同交织处g为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三层连结为一体,因此在一个最小的组织循环内可能漏绒的连接点仅为第一漏绒处l1、第二漏绒处l2和第三漏绒处l3,如此一来,则降低了三层结构的羽绒服通道布跑绒的问题;
[0034]
在缝制羽绒服通道布的过程中:先将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的经线进行穿综,具体穿综位置如图1所示;
[0035]
穿综完成后,通过将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的经线通过交织连结为一在一起,形成共同交织处g,此时10根经线不分层;
[0036]
从共同交织处g开始,将共同交织的经与纬线交织,先形成一个单层平纹,该单层平纹对应图2中的第一区域a;
[0037]
再将10根经线进行分层,并依序按图2所示的组织图的第二区域b、第三区域c、第四区域d、第五区域e和第六区域f进行织造,完成最小的组织循环;
[0038]
将每个区域循环往复n次,以使羽绒服通道布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如此一来,则完成织造;
[0039]
其中,如图4所示,通道布位于正面和反面的第一通道t1和第二通道t2是通过上层织物01、中层织物02和下层织物03的经线两两交织而成的;
[0040]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羽绒服通道布有效降低了三层结构的羽绒服跑绒的问题。
[0041]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