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9965发布日期:2021-07-23 14:32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拉毛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



背景技术:

拉毛是纺织业中的一种工艺,是布料通过摩擦作用使自身表面形成一层短绒毛层,既保留原有特性又赋予织物新的风格,增加了保暖性和柔软性。给布料进行拉毛操作的设备被称作拉毛机。

拉毛机的基本原理为通过针辊在布料进行相对摩擦后,在布料表面起毛即可,而在拉毛结束后,将会通过出布结构出布,例如公布号为cn102560938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摆动出布机构,横梁上安装有摆布电机及出布电机,摆布电机驱动摆布轮转动,摆布轮的圆周上铰接有摆臂拉杆,摆臂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摆臂的上端,摆臂的下端安装有导布杆,两侧摆臂分别铰接在出布辊的两轴端。通过摆布电机使得摆臂不断进行晃动,使得布料不断被折叠收拢。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拉毛机将会对不同厚度的布料进行加工,也就是说较薄的布料,在相同的长度下,与较厚的布料相比将会更加轻,也有存在材质不同导致相同长度的布料质量不同的情况,此时将会存在一个问题,同样的出布高度下,较轻的布料处于下坠状态的布料的重量可能不能足以保证布料在较好的下垂状态下进行叠布工作,存在晃动导致叠布效果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调整布料在出布时的高度,提高叠布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

本申请的提供的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出布摆动架,所述机架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方管,所述调节方管内滑移连接有与调节方管内腔适配的调节块,所述机架连接在调节块上,所述调节方管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穿过调节块且与调节块螺纹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调节螺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不同厚度的布料或者不同材质的布料在出布时,可根据需要高度,调节出布架的高度,通过驱动组件使得调节螺杆进行转动,此时安装块由于被周向限位在调节方管内,故将会在沿调节方管长度方向上进行运动,继而使得出布摆动架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出一个比较合适的出布高度,在既能够有一个较好的下坠效果,又不会使得出布长度过大,最终提高叠布效果。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调节方管的驱动杆、固定连接在调节螺杆杆身上且位于调节方管内的蜗轮、设置在驱动杆的杆身上且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转动时,能够通过两个蜗杆段同时对两个蜗轮进行作用,能够使得两根调节螺杆进行转动,使得两侧的机架都能同时上升,具有同步性。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具有可收缩的施力组件,所述施力组件沿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周向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机架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将施力组件打开,从而便于转动驱动杆,而当施力组件不打开时,能够减小误触导致高度变化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施力组件包括一端铰接在驱动杆端部的第一折叠块、铰接在第一折叠块另一端的第二折叠块,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上设有可沿驱动杆长度方向运动的调节套,所述第二折叠块远离第一折叠块的一端与所述调节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得调节套朝远离调节方管一侧运动,能够使得第二折叠块带动第一折叠块进行运动,两者将会折叠,突出于驱动杆外表面,此时将会能够使得操作人员便于转动驱动杆,而调节完毕后,将调节套反向运动,使得施力组件收拢。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施力组件嵌入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第一折叠块与第二折叠块将能够完全收入至容置槽中,几乎不会存在误触导致驱动杆转动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槽底具有用于抵触在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铰接处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起部的存在,在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嵌入至容置槽中后,不会导致两者共线,始终保持一个角度,便于下次打开。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套设并螺纹连接在所述驱动杆上,所述调节套靠近所述第二折叠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环,所述第二折叠块铰接在所述连接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套通过拧动的方式进行调节时,连接环将会与其保持相对转动的状态,不会对第一折叠块、第二折叠块造成影响,能够正常打开。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上具有嵌入至所述容置槽内的嵌块,所述第二折叠块铰接在所述嵌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动过程中,嵌块将会始终保持在容置槽中,并且最终能够使得第二折叠块也能完全嵌入至容置槽中,起到较好的容纳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对于不同材质或者厚度的布料进行出布时,可通过驱动杆转动,使得调节螺杆进行转动,调节块在调节方管内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出布摆布架的高度;

2、需要进行调节时,通过转动调节套,使得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相互折叠,突出于驱动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转动;

3、在第一折叠块和第二折叠块收拢时,凸起部将会抵触在两者的铰接处上,便于下次将两者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驱动组件;

图3是施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施力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机架;110、出布摆动架;120、调节方管;121、调节块;122、让位槽;123、调节螺杆;130、驱动组件;131、驱动杆;132、蜗轮;133、蜗杆段;140、施力组件;141、第一折叠块;142、第二折叠块;143、容置槽;150、调节套;151、连接环;152、嵌块;153、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参照图1、图2,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安装有出布摆动架110,机架100两侧均设有调节方管120,调节方管120内滑移连接有调节块121,调节块121与调节方管120内腔适配,机架100焊接连接在调节块121上,两个调节方管120相对一侧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让位槽122,调节块121伸出让位槽122与机架100焊接。

调节方管120内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123,调节螺杆123穿过调节块121且与调节块121螺纹连接,机架100上设有驱动调节螺杆123转动的驱动组件130。通过驱动组件130使得调节螺杆123转动时,将会使得调节块121在调节方管120内滑移,从而带动机架100以及出布摆动架110运动,实现调节的效果。

驱动组件130包括驱动杆131、蜗轮132、蜗杆段133,驱动杆131转动连接于调节方管120,驱动杆131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调节方管120,并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蜗轮132固定连接在调节螺杆123杆身上且位于调节方管120内,蜗轮132与调节螺杆123同轴转动,蜗杆管一体设置在驱动杆131的杆身上且与蜗轮132啮合。当驱动杆131转动时,蜗杆段133将会使得蜗轮132转动,此时调节螺杆123也会相对转动。

参照图1、图3,驱动杆131的一端具有可收缩的施力组件140,施力组件140沿驱动杆131的端部周向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施力组件140设有三个。施力组件140包括第一折叠块141、第二折叠块142,第一折叠块141的一端铰接在驱动杆131端部,第一折叠块141铰接在第一折叠块141另一端,第一折叠块141与第二折叠块142运动时位于同一平面内,且驱动杆131的中心轴线也经过该平面。驱动杆131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施力组件140嵌入的容置槽143,也就是供第一折叠块141和第二折叠块142嵌入的地方。

参照图3、图4,驱动杆131的一端上设有调节套150,调节套150可沿驱动杆131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本实施例中调节套150螺纹连接在驱动杆131杆身上,通过拧动使得调节套150运动,此时调节套150靠近第二折叠块14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环151,连接环15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调节套150上,第二折叠块142远离第一折叠块141的一端铰接在连接环151上,为了使得施力组件140能够更好地收拢在容置槽143内,连接环151的内壁上具有嵌入至容置槽143内的嵌块152,第二折叠块142铰接在嵌块152上。

此时当转动调节套150之后,连接环151将会相对转动,从而推动第二折叠块142,继而使得第一折叠块141也发生运动,两者最终将会突出于驱动杆131的外表面,形成可以用于施力的部分。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为第二折叠块142直接铰接在调节套150上,在驱动杆131端部转动连接连接环151,第一折叠块141铰接在连接环151上,只要能够达到调节套150转动不影响施力组件140的展开和收拢即可。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在施力组件140再次打开,需要做到的是,第一折叠块141和第二折叠块142不能共线,故在容置槽143槽底具有用于抵触在第一折叠块141和第二折叠块142铰接处的凸起部153。当第一折叠块141、第二折叠块142收拢时,将会完全位于容置槽143内,从而减小误触的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调式拉毛机出布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对于不同材质或者厚度的布料进行出布时,需要转动调节套150使其朝靠近驱动杆131端部一侧运动,此时连接环151也将会运动,在凸起部153的作用下,第一折叠块141和第二折叠块142未共线,此时第一折叠块141将会和第二折叠块142突起至驱动杆131外侧,并形成施力的部分。

然后通过施力的部分,转动驱动杆131,驱动杆131转动时,蜗杆段133将会与蜗轮132啮合,使得调节螺杆123转动,由于调节块121限位在调节方管120内被周向固定,此时调节块121将会带动机架100以及出布摆动架110运动,从而调节出布的高度,便于折叠布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