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50007发布日期:2021-11-24 22:1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具备洗涤器具的以往的洗衣机。
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洗衣机包括洗涤兼脱水槽、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设于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底部的波轮、以及安装于洗涤兼脱水槽的洗涤器具。洗涤器具包括网、将洗涤器具支承于洗涤兼脱水槽的环、以及设于网的上表面侧中央部且产生浮力的浮子。洗衣机在洗涤运转的过程中使波轮间歇地旋转。由此,使浮子上下运动,清洗载置于浮子的衣物。
4.上述以往的洗衣机在设于网的上表面侧中央部的浮子上载置衣物。因此,在对衣物作用较强的离心力的情况下,衣物有可能从洗涤器具甩出。此外,甩出来的衣物在较强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有可能与洗涤兼脱水槽的内壁面接触从而损伤。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1248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公开公开了抑制洗涤对象衣物等的损伤并且提高清洗性能的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
9.本公开的洗涤器具安装在洗衣机的槽的内部,包括:周缘部,其形成为大致环状(包含环状);连接部,其具有通水性,设在周缘部的内侧;可动体,其设在连接部的大致中央(包含中央),产生浮力;以及盖,其配设为将可动体的上方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
10.此外,本公开的洗衣机包括:外槽;洗涤兼脱水槽,其内置于外槽内;波轮,其设于洗涤兼脱水槽;马达,其至少对波轮和洗涤兼脱水槽中的任一者进行旋转驱动;循环路径构件,其设于洗涤兼脱水槽;喷出口,其在循环路径构件的上端开口;上述洗涤器具;以及控制装置。
11.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抑制洗涤对象衣物等的损伤并且能够提高清洗性能的洗涤器具及具备该洗涤器具的洗衣机。
附图说明
12.图1是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纵剖视图。
13.图2a是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的拆下了盖的状态的侧视图。
14.图2b是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的拆下了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15.图3a是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的盖的俯视图。
16.图3b是表示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的盖的纵截面的图。
17.图4a是表示在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的拆下了盖的状态下折叠洗涤器具的
动作的侧视图。
18.图4b是表示将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安装于洗涤兼脱水槽或循环路径构件的状态的侧视图。
19.图5a是表示在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安装有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20.图5b是表示在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安装有盖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的图。
21.图6是表示该洗衣机供水时的洗涤器具的动作的示意图。
22.图7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波轮旋转时的洗涤器具的动作的示意图。
23.图8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波轮停止旋转时的洗涤器具的动作的示意图。
24.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供水时的洗涤器具的动作的示意图。
25.图10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旋转时的洗涤器具的动作的示意图。
26.图11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停止旋转时的洗涤器具的动作的示意图。
27.图12是实施方式3的洗衣机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被附图和以下的说明所限定。
29.(实施方式1)
30.以下,分项地说明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
31.(洗衣机的结构)
32.首先,使用图1说明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结构。
33.图1是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纵剖视图。
34.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包括框体1、上部罩4、内置于框体1内的外槽5、洗涤兼脱水槽25、循环路径构件29及波轮26等。另外,之后有时将外槽5和洗涤兼脱水槽25单独地称为“槽”或者统称为“槽”来进行说明。
35.上部罩4在其上部具有开口部3,该上部罩4固定于框体1的上部。框体1和上部罩4构成洗衣机的轮廓。外槽5形成为有底圆筒状,其被从框体1的上部的拐角进行垂下支承。洗涤兼脱水槽25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内置于外槽5的内部。
36.洗涤兼脱水槽25由具有多个贯通孔27的有底圆筒状形成。外槽5和洗涤兼脱水槽25构成为能够在内部贮存经由供水阀19供给的自来水等作为洗涤水。支承罩10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包含圆环状),其固着在外槽5的上端。也就是说,支承罩10以覆盖洗涤兼脱水槽25和外槽5的上方的方式固着于外槽5。上部罩4在其内部配设有供水阀19、控制装置(未图示)等电气部件。
37.在外槽5的外底部配设有马达6、驱动机构部7、排水旋塞(未图示)等。波轮2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配设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底部。驱动机构部7内置用于切换马达6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目的地的离合器机构(未图示)。离合器机构切换马达6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目的地,选择性地使波轮26单独旋转或者使洗涤兼脱水槽25和波轮26这两者旋转。控制装置控制供水阀19、马达6、驱动机构部7、排水旋塞(未图示)等,执行洗衣机的一连串的洗涤运
转。
38.循环路径构件29与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侧面隔有空隙地配设。而且,利用循环路径构件29和洗涤兼脱水槽25之间的空隙形成水路56。
39.波轮26具备形成在其下表面的背叶片30。背叶片30吸起贮存在洗涤兼脱水槽25内的洗涤水,将其向水路56送入。水路56在循环路径构件29的上端侧在与后述的流体平衡环之间具有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开口的喷出口31。喷出口31将在水路56中上升的洗涤水喷出到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
40.洗涤兼脱水槽25和循环路径构件29具有形成于各自的内侧面的凹部50。凹部50构成为能够安装洗涤器具40(见后述)。另外,凹部50设在洗涤器具40不与波轮26接触的高度以上的位置。
41.(洗涤器具的结构)
42.接着,使用图2a和图2b说明洗涤器具40的周缘部11的结构。
43.图2a是安装于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的拆下了盖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b是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的拆下了盖的状态的俯视图。
44.洗涤器具40主要包括形成为大致环状(包含环状)的周缘部11、设在周缘部11的环的内侧的连接部12、设在连接部12的大致中央部(包含中央部)的可动体13、以及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于周缘部11的盖14(参照图3a等)等。
45.洗涤器具40的周缘部11由例如聚丙烯等硬质的树脂、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刚性体构成。周缘部11形成为大致圆环状(包含圆环状)或多边环状。并且,周缘部11构成为能够以二分割的半圆状折叠。二分割的半圆状的周缘部11彼此利用设于两处的转动轴4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相互连接。
46.此外,周缘部11具有设于其外周侧的凸部49。凸部49构成为能够安装于上述凹部50。凸部49由能够弹性变形的例如爪形状形成。在凸部49的附近形成有供使用者勾挂手指的肋55。并且,周缘部11具有形成在环的内侧的两处的、后述的周缘部侧卡合部54。
47.洗涤器具40的连接部12以垂下到周缘部11的下方的方式固着于周缘部11的下表面地设置。连接部12由网等具有伸缩性和通水性的构件构成,该网例如由聚酯、尼龙线等形成。连接部12形成为上部开口的大致圆筒状(包含圆筒状)。
48.洗涤器具40的可动体13在周缘部11的由转动轴44形成的对折线的投影线上被二分割,收纳在连接部12的底面。可动体13例如通过发泡聚氨酯等发泡原材料或聚丙烯的吹塑成型等中空成型而形成。在将洗涤对象衣物载置在可动体13上时,可动体13产生在洗涤水中适当地上下移动的浮力。
49.一般来讲,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上部设置直径比洗涤兼脱水槽25的直径小的流体平衡环9(参照图1)的结构的洗衣机较多。于是,实施方式1的洗涤器具40设为能够对折的结构。由此,洗涤器具40能够以对折的状态穿过流体平衡环9。因此,洗涤器具40也能够安装于这样的洗衣机,即,配设有内径比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径小的流体平衡环9的洗衣机。也就是说,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的洗涤器具40。
50.(盖的结构)
51.接着,使用图3a和图3b说明洗涤器具40的盖14的结构。
52.图3a是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的盖14的俯视图。图3b是安装于该洗衣机的
洗涤器具40的盖14的纵剖视图。
53.如图3a和图3b所示,盖14形成为朝向大致中央(包含中央)而相对于周缘部11向下方凸出的大致碗形形状(包含碗形形状)。盖14由例如聚丙烯等硬质的树脂、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刚性体构成。盖14具备形成于表面的多个盖贯通孔52a。盖贯通孔52a形成为供从上方注入的洗涤水穿过。盖14具有例如形成在相对的周缘的两处的盖侧卡合部53。在盖侧卡合部53的下表面形成有爪53a(参照图5b)。而且,使盖14在安装于周缘部11的环内的状态下旋转。由此,盖侧卡合部53的爪53a嵌合于周缘部11的周缘部侧卡合部54(参照图2b)的孔54a(参照图5b)。其结果为,爪53a与孔54a卡合,成为盖14安装于周缘部11的状态。
54.盖14以安装于周缘部11的状态覆盖载置在可动体13上的洗涤对象衣物的上方。此外,盖14具有在大致中央(包含中央)开口地形成的盖开口52b。并且,盖14具备架设于盖开口52b的上方的把手部15。
55.以下,说明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洗涤器具40的动作。
56.(洗涤器具的安装结构)
57.首先,使用图4a和图4b说明洗涤器具40的安装结构。
58.图4a是表示在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的拆下了盖14的状态下折叠洗涤器具40的动作的侧视图。图4b是表示将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安装于洗涤兼脱水槽25或循环路径构件29的状态的侧视图。
59.如图4a所示,使用者在欲将洗涤器具40安装于洗衣机内时,首先,借助转动轴44将周缘部11向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对折。在对折的状态下,将洗涤器具40的周缘部11从上部罩4的开口部3插入到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
60.接着,使用者将指尖勾在周缘部11的肋55上,将一侧的两个凸部49推入到相对地配设的、循环路径构件29和洗涤兼脱水槽25中的任一者的两个凹部50。由此,一侧的两个凸部49与相对的两个凹部50嵌合。
61.接着,使用者在将折叠的洗涤器具40打开的同时将另一侧的两个凸部49推入并嵌合于相对地配设的、洗涤兼脱水槽25和循环路径构件29中的任一者的两个凹部50。由此,相对于转动轴44而言分别设于洗涤器具40的两侧的两个凸部49与相对地配设的两个凹部50嵌合,洗涤器具40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槽25和循环路径构件29的内部。另外,上述一侧是指图2b所示的转动轴44的右侧或左侧,另一侧是指一侧的相反侧且是转动轴44的左侧或右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洗涤器具40在一侧具有两个凸部49,在另一侧具有两个凸部49。同样,洗涤兼脱水槽25和循环路径构件29在一侧的与两个凸部49相对的位置具有两个凹部50,在另一侧的与两个凸部49相对的位置具有两个凹部50。
62.(盖的安装结构)
63.接着,使用图5a和图5b说明盖14的安装结构。
64.图5a是表示在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安装有盖14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在安装于该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安装有盖14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纵截面的图。
65.首先,使用者从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的洗涤器具40的周缘部11的上方载置盖14。
66.接着,如图5a所示,使用者把持盖14的把手部15,使盖14向箭头的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盖14的盖侧卡合部53的爪53a与周缘部11的周缘部侧卡合部54的孔54a
卡合,成为在周缘部11安装有盖14的状态(参照图5b)。
67.具体地讲,首先,使用者将洗涤对象衣物17(参照图6)投入到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槽25内的洗涤器具40的可动体13上。然后,使用者像上述那样将盖14从洗涤器具40的上部载置在周缘部11的中央,使盖14旋转。通过旋转,盖14的能够弹性变形的爪53a与周缘部11的孔54a嵌合,成为在周缘部11安装有盖14的状态。
68.接着,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控制装置借助驱动机构部7(参照图1)执行一连串的洗涤运转。
69.在洗涤运转结束时,使用者使盖14向与安装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自周缘部11拆卸盖14。然后,使用者将载置在可动体13上的洗涤对象衣物17取出。
70.接着,使用者将指尖勾在肋55上,朝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中央拉动洗涤器具40,解除凸部49与凹部50的压接固定。
71.最后,使用者在折叠洗涤器具40的同时将其从洗涤兼脱水槽25取出。
72.此时,实施方式1的盖14以外径与周缘部11的内径大致相同(包含相同)的大小形成。因此,盖14的外径小于流体平衡环9的内径。也就是说,盖14无需构成为能够折叠。由此,实施方式1的盖14能够像上述那样由不易变形的刚性体形成为大致碗形形状(碗形形状)。其结果,能够高效地揉洗洗涤对象衣物17。
73.(洗涤运转)
74.接着,使用图6~图8说明安装于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洗涤运转时的动作。
75.图6是表示该洗衣机供水时的洗涤器具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波轮26旋转时的洗涤器具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波轮26停止旋转时的洗涤器具40的动作的示意图。
76.如图6所示,使用者首先利用上述的方法将洗涤器具40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槽25内。
77.接着,使用者将洗涤对象衣物17载置在洗涤器具40的可动体13上等部位。然后,将盖14以利用其与可动体13夹着洗涤对象衣物17的方式安装于周缘部11。
78.在夹着上述洗涤对象衣物17的状态下,使用者借助控制装置使洗衣机开始洗涤运转。
79.具体地讲,洗衣机的控制装置将供水阀19开放,从上方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注入例如自来水等。注入的水如图6所示落下到盖14的外周缘附近。落下的大部分水沿着盖14的大致碗形形状(包含碗形形状)的倾斜朝向盖14的中央下降。下降至中央附近的水从盖贯通孔52a或盖开口52b落下。此时,沿着盖14的倾斜下降的一部分水从形成在倾斜的中途的盖贯通孔52a落下到洗涤对象衣物17。
80.另外,一般来讲,在洗涤运转的供水步骤中向洗涤兼脱水槽25内注入的水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壁面附近的局部落下的结构的洗衣机较多。因此,洗涤对象衣物17局部湿润的情况较多。在该情况下,由局部湿润的洗涤对象衣物17引起洗涤对象衣物17的重量分布成为不平衡状态。由此,后述的洗涤器具40的可动体13的、例如上下移动等动作受到阻碍。于是,在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中,将盖14形成为大致碗形形状(包含碗形形状)。由此,注入到局部的大部分水以向盖14的中心部分汇集的方式沿着盖14的倾斜面落下。因此,水从洗涤对象衣物17的中央附近均匀地渗透到外周。由此,在洗涤运转时,能够抑制洗涤对象衣物17成为不平衡状态。
81.此外,可动体13和洗涤对象衣物17在与注入的洗涤水接触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洗涤水的水面附近漂浮在洗涤兼脱水槽25内的中央附近。并且,随着洗涤水的水位的上升,可动体13和洗涤对象衣物17在洗涤兼脱水槽25内漂浮的高度位置慢慢上升。
82.然后,在达到预定的水位时,控制装置关闭供水阀19,向马达6间歇地通电。由此,洗涤运转的洗涤步骤开始。
83.也就是说,在洗涤步骤中,控制装置向马达6间歇地通电。具体地讲,在向马达6通电的期间,对波轮26进行旋转驱动。此时,如图7所示,伴随着波轮26的旋转,一部分洗涤水被背叶片30吸起并经由由循环路径构件29和洗涤兼脱水槽25形成的水路56向上方送入。在水路56中上升的洗涤水形成从形成于循环路径构件29的上部的喷出口31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循环的循环水流。循环水流穿过盖贯通孔52a和盖开口52b(参照图5a)中的至少一者,渗透到洗涤对象衣物17中。由此,洗涤对象衣物17含有洗涤水从而膨胀。
84.并且,伴随着波轮26的旋转,在洗涤兼脱水槽25内生成水流。如图7所示,由于生成的水流,洗涤兼脱水槽25内的水面39成为中央下沉的研钵形状。此时,洗涤器具40的可动体13漂浮在水面39的中央部分。因此,在水面39的中央部分下沉的同时可动体13下降。
85.接着,在控制装置停止向马达6通电时,波轮26的旋转停止。此时,如图8的空心箭头所示,随着水面39从研钵形状向水平状态恢复,在水面39上升的同时可动体13上升。由此,伴随着可动体13的上升,载置于可动体13的洗涤对象衣物17被推向盖14的背面。然后,洗涤对象衣物17由于被推压于盖14而放出含有的洗涤水从而压缩。
86.像以上那样,通过与波轮26的旋转和停止同步的水面39的上下移动,可动体13进行上下动作。并且,伴随着可动体13的上下动作,洗涤对象衣物17重复进行膨胀动作和压缩动作。由此,能高效地揉洗洗涤对象衣物17。
87.此外,盖14通过卡合而与周缘部11进行安装,从而封闭环状的周缘部11的内部。因此,在脱水运转的过程中,能够抑制洗涤对象衣物17的向洗涤器具40外的甩出、由离心力引起的与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壁的贴附、碰撞等于未然。由此,在脱水运转的过程中,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洗涤对象衣物17发生损伤、走形等。
88.此外,实施方式1的连接部12具有伸缩性。由此,吸收可动体13的不规则的动作,抑制不规则的动作。因此,实现了可动体13的稳定的上下动作。
89.此外,实施方式1的盖14以在载置于周缘部11的状态下向下方凸出的方式以大致碗形形状(包含碗形形状)形成。由此,与平坦地形成的盖的情况相比,在波轮26的旋转停止时,洗涤对象衣物17被更强有力地推压于盖14的下表面从而压缩。因此,实施方式1的盖14更高效地促进了洗涤水的含有(与膨胀对应)和放出(与压缩对应)的重复。其结果,能更高效地揉洗洗涤对象衣物17,能够实现较高的清洗性能。
90.此外,实施方式1的周缘部11由不易变形的刚性体构成。因此,即使由于水流、洗涤对象衣物17的载荷而向洗涤器具40的中心方向局部地作用有较大的外力,周缘部11的外周部也不易变形。并且,通过盖14安装于周缘部11,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洗涤器具40的刚度。
91.(作用等)
92.像以上那样,实施方式1的洗涤器具40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而且,洗涤器具40包括:周缘部11,其实质上形成为圆环状或者实质上形成为多边环状;连接部12,其具有通水性,设在周缘部11的内侧;可动体13,其设在连接部12的实质上的中央,产生浮力;
以及盖14,其以开闭自如地覆盖可动体13的上方的方式配设。
93.根据该结构,通过安装盖14,能够抑制伴随着可动体13的上下运动而载置于可动体13的洗涤对象衣物17向洗涤器具40外甩出或者与洗涤兼脱水槽25贴附、碰撞等。也就是说,能够抑制洗涤运转时由洗涤对象衣物17向洗涤器具40外甩出或者与洗涤兼脱水槽25接触引起洗涤对象衣物17损伤、走形等。
94.此外,实施方式1的盖14优选为这样的结构:由刚性体形成,在表面设置作为多个贯通孔的盖贯通孔52a和盖开口52b。
95.根据该结构,在可动体13上升时,能够利用盖14按压洗涤对象衣物17。并且,盖14能够使从上方注入的洗涤水朝向洗涤对象衣物17地穿过。
96.此外,实施方式1的周缘部11优选为在转动轴44能够折叠的结构。并且,盖14优选为这样的结构:以相对于周缘部11装卸自如的方式配设于该周缘部11,在洗涤器具40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的状态下,向周缘部11安装该盖14。
97.根据该结构,对于洗涤器具40,在周缘部11安装在洗涤兼脱水槽25等的内部之后,能够容易地安装盖14。
98.此外,实施方式1的盖14优选为这样的结构:在该盖14封闭可动体13的上方并安装于周缘部11的状态下,盖14的实质上的中央相对于周缘部11向下方凸出。
99.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盖14将从上方注入的水引导到洗涤对象衣物17的实质上的中央部分。此外,与平坦形状的盖的情况相比,盖14在可动体13上升时能够强有力地按压洗涤对象衣物17。
100.此外,实施方式1的盖14优选为通过相对于周缘部11进行旋转操作而安装于周缘部11的结构。并且,优选为具备形成在盖14的上表面侧的把手部15的结构。
101.根据该结构,使用者通过把持把手部15对盖14进行旋转操作,从而能够在周缘部11上容易地安装盖14。此外,在使用者安装盖14时,不会对洗涤兼脱水槽25等与周缘部11的卡合作用较强的外力。因此,能够抑制由伴随着盖14的安装而发生的周缘部11的卡合脱离引起的脱落。
102.此外,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包括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外槽5、向上方开口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内置于外槽5内的洗涤兼脱水槽25、以及设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底部的波轮26。并且,洗衣机优选为这样的结构:包括至少对波轮26和洗涤兼脱水槽25中的任一者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6、覆盖外槽5和洗涤兼脱水槽25之间的上方的支承罩10、洗涤器具40、以及控制装置。
103.此外,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也可以是这样的结构:在向洗涤兼脱水槽25中供水至预定的水位之后对波轮26进行旋转驱动,产生在外槽5和洗涤兼脱水槽25内的循环路径构件29之间的水路56中上升而从洗涤兼脱水槽25的喷出口31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喷出的水流。
104.根据这些结构,洗涤对象衣物17不仅被穿过洗涤器具40的连接部12的洗涤水浸泡,还被从循环路径构件29的喷出口31喷出的循环水流等水流浸泡。其结果,能够实现一种能够利用洗涤器具40高效地洗涤洗涤对象衣物17的、具有较高的洗涤性能的洗衣机。
105.(实施方式2)
106.以下,使用图9~图11说明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
107.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25供水时的洗涤器具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25旋转时的洗涤器具40的动作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该洗衣机的洗涤兼脱水槽25停止旋转时的洗涤器具40的动作的示意图。
108.如图9~图11所示,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在不具备波轮26这一点及洗涤器具40和洗涤兼脱水槽25固着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有所不同。另外,除此之外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109.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具体地讲是用于使用洗涤器具40的专用的洗衣机。因此,拆下了盖14的状态的洗涤器具40预先固着配置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侧面。
110.以下,对固着配置于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洗涤运转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111.如图9所示,使用者将洗涤对象衣物17载置在洗涤器具40的可动体13上。然后,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盖14以利用其与可动体13夹着洗涤对象衣物17的方式安装于洗涤器具40的周缘部11。
112.在夹着上述洗涤对象衣物17的状态下,使用者借助控制装置(未图示)使洗衣机开始洗涤运转。
113.具体地讲,洗衣机的控制装置将供水阀19开放,从上方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注入例如自来水等。注入的水落下到盖14的周缘附近。落下的大部分水以沿着盖14的大致碗形形状(包含碗形形状)的倾斜落下到洗涤对象衣物17的大致中央(包含中央)附近的方式被引导。由此,洗涤对象衣物17从大致中央(包含中央)附近被浸水。此时,沿着盖14的倾斜下降的一部分水从形成在倾斜的中途的盖贯通孔52a落下到洗涤对象衣物17。
114.然后,在注入的洗涤水到达预定的水位时,控制装置关闭供水阀19。并且,控制装置向马达6间歇通电,使洗涤兼脱水槽25间歇地旋转。由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开始洗涤洗涤对象衣物17的洗涤运转的洗涤步骤。
115.具体地讲,在向马达6通电的期间,对洗涤兼脱水槽25进行旋转驱动。此时,如图10所示,在因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洗涤水产生水流。产生的水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洗涤兼脱水槽25的贯通孔27,沿着由洗涤兼脱水槽25的外周和外槽5的内周形成的间隙57上升。沿着间隙57上升的洗涤水从形成在支承罩10的下表面和洗涤兼脱水槽25(流体平衡环9)的上表面之间的上部喷出口32喷出。由此,洗涤水形成向洗涤兼脱水槽25内部循环的循环水流。循环水流与实施方式1同样穿过盖14的盖贯通孔52a和盖开口52b中的至少一者,渗透到洗涤对象衣物17中。
116.此外,如图10所示,伴随着洗涤兼脱水槽25的旋转,洗涤兼脱水槽25内的水面39成为中央下沉的研钵形状。此时,洗涤器具40的可动体13漂浮在水面39的中央部分。因此,在水面39的中央部分下沉的同时可动体13下降。
117.接着,在控制装置停止向马达6通电时,洗涤兼脱水槽25的旋转停止。此时,如图11的空心箭头所示,随着水面39从研钵形状向水平状态恢复,在水面39上升的同时可动体13上升。由此,伴随着可动体13的上升,载置于可动体13的洗涤对象衣物17被推向盖14的背面。然后,洗涤对象衣物17由于被推压于盖14而放出含有的洗涤水从而压缩。
118.(作用等)
119.像以上那样,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包括形成为有底圆筒状的外槽5、向上方开口且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内置于外槽5内的洗涤兼脱水槽25、对洗涤兼脱水槽25进行旋转驱动的
马达6、覆盖外槽5和洗涤兼脱水槽25之间的上方的支承罩10、洗涤器具40、以及控制装置等。而且,洗涤器具40固着配置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侧面。
120.也就是说,实施方式2的洗衣机在向洗涤兼脱水槽25中供给洗涤水至预定的水位之后对洗涤兼脱水槽25进行旋转驱动。由此,洗涤水在外槽5和洗涤兼脱水槽25之间的间隙57中上升。上升的洗涤水产生从在洗涤兼脱水槽25的流体平衡环9的上表面和支承罩10的下表面之间形成的上部喷出口32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喷出的水流。另外,在不使用流体平衡环9的洗衣机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产生从洗涤兼脱水槽25的上表面和支承罩10的下表面之间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喷出的水流的结构。
121.根据该结构,洗涤对象衣物17不仅被穿过洗涤器具40的连接部12的洗涤水浸泡,还被因洗涤兼脱水槽25的离心力而产生的循环水流浸泡。因此,洗衣机能够利用洗涤器具40高效地洗涤洗涤对象衣物17。
122.(实施方式3)
123.以下,使用图12说明实施方式3的洗衣机。
124.图12是实施方式3的洗衣机的纵剖视图。
125.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3的洗衣机在洗涤器具40b未与洗涤兼脱水槽25或循环路径构件29的内侧面固定而是利用设于周缘部11的腿部34支承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洗衣机有所不同。另外,除此之外的结构由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使用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126.(洗涤器具的结构)
127.首先,使用图12说明洗涤器具40b的结构。
128.如图12所示,实施方式3的洗衣机的洗涤器具40b主要包括能够折叠的周缘部11、设于周缘部11的下表面侧的腿部34、连接部12、可动体13、以及盖14等。
129.腿部34设于周缘部11的多个部位,构成为能够以与周缘部11的下表面平行的方式朝向中央部折叠。也就是说,腿部34以相对于周缘部11的下表面在铅垂方向上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在该周缘部11的下表面。
130.并且,腿部34具有固着于下端的作为配重起作用的锤体33。锤体33以洗涤器具40b不漂浮在洗涤水中的方式支承洗涤器具40b。
131.以下,说明像以上那样构成的洗涤器具40b的动作。
132.(洗涤器具的安装结构)
133.首先,说明洗涤器具40b的安装结构。
134.使用者在欲将洗涤器具40b安装在洗衣机内时与实施方式1同样借助转动轴44将周缘部11向图4a所示的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对折。此时,将腿部34以与周缘部11的下表面平行地安装于周缘部11的下表面的状态对折。然后,在对折的状态下将洗涤器具40b的周缘部11从上部罩4的开口部3插入到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
135.接着,使用者在将弯折的洗涤器具40b打开的同时使腿部34相对于周缘部11的下表面在铅垂方向上转动,将该腿部34以不能转动的方式固定于周缘部11。
136.然后,使用者将洗涤器具40b的腿部34的锤体33侧载置于洗涤兼脱水槽25的底面。由此,洗涤器具40b借助腿部34支承于洗涤兼脱水槽25。
137.像以上那样,实施方式3的洗衣机能够利用具备腿部34的洗涤器具40b设为安装更
容易的结构。
138.(其他的实施方式)
139.像以上那样,作为在本技术中公开的技术的例示,说明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但是,本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
140.以下,说明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
141.例如,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作为周缘部,以形成为圆环状或多边环状的周缘部1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周缘部实质上是环状的形状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包含环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形状。此外,周缘部也可以包含环的一部分欠缺的形状。由此,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进行的安装变容易。
142.此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以由硬质的树脂、金属等刚性体形成周缘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例如也可以使用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周缘部。由此,向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部进行的安装变容易。
143.此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作为盖,以由刚性体构成的盖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盖是将可动体的上方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的结构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由聚乙烯等具有塑性的原材料构成。由此,能够高效地揉洗洗涤对象衣物17。但是,由刚性体构成的盖在洗涤运转时起到按压洗涤对象衣物的作用,因此更优选由刚性体构成盖。
144.此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以将洗涤器具的盖和连接部分开单独地设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盖和连接部一体地构成。由此,能够削减成本。
145.此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作为盖,以实质上形成为碗形形状的盖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盖形成为在封闭了可动体的上方的状态下实质上中央相对于周缘部向下方凸出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是倒圆锥、倒棱锥形的形状。由此,盖的安装性提高。
146.此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作为连接部,以在底面收纳可动体13的连接部1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连接部是将可动体13保持为能够上下移动的结构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设为与可动体的上表面连接的结构。并且,连接部也可以设为与可动体的侧面或下表面连接的结构。
147.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洗涤器具,以通过凸部49与凹部50的卡合而固定于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侧面的结构的洗涤器具4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洗涤器具位于不与波轮26接触的高度即可,因此洗涤器具40的安装方式例如也可以是凹凸的关系相反。此外,洗涤器具也可以与实施方式3同样设为具备腿部34的结构。并且,也可以设为利用磁力将洗涤器具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洗涤兼脱水槽的结构。
148.此外,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洗衣机,以不具备波轮的结构的洗衣机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具备波轮的结构。由此,能获得与实施方式1同等的效果。
149.此外,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中,以通过旋转来安装的结构的盖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盖是将可动体的上方以开闭自如的方式覆盖的结构即可,因此例如也可以是利用转动轴将盖支承于周缘部的结构。由此,能够一体地形成盖。
150.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周缘部,以比流体平衡环9的内径大的周缘部11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3的洗涤器具40b利用腿部34进行支承。因此,无需以洗涤兼脱水槽25与周缘部11能够卡合的方式设定周缘部11的外径。也就是说,周缘部
11例如也可以大幅度地小于洗涤兼脱水槽25的内径,也可以不是能够折叠的结构。由此,通用性提高。
151.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52.本公开能够应用于具备向上方开口的槽的洗衣机,因此例如在立式洗衣机、双缸式洗衣机等中也是有用的。
153.附图标记说明
154.1、框体;3、开口部;4、上部罩;5、外槽;6、马达;7、驱动机构部;9、流体平衡环;10、支承罩;11、周缘部;12、连接部;13、可动体;14、盖;15、把手部;17、洗涤对象衣物;19、供水阀;25、洗涤兼脱水槽;26、波轮;27、贯通孔;29、循环路径构件;30、背叶片;31、喷出口;32、上部喷出口;33、锤体;34、腿部;39、水面;40、40b、洗涤器具;44、转动轴;49、凸部;50、凹部;52a、盖贯通孔;52b、盖开口;53、盖侧卡合部;53a、爪;54、周缘部侧卡合部;54a、孔;55、肋;56、水路;57、间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