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织物的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24232发布日期:2021-06-18 20:1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织物的染整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织物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织物的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麻类或亚麻类织物是植物的皮层纤维,具有保护肌肤、调节湿度、抗菌卫生等天然性能,因此,亚麻服饰又被称为天然空调。

相关技术中,染整过程包括:磨毛、轧染和定型烘干,其中磨毛就是用裹了沙皮的滚筒在布面进行摩擦,在布面上磨出一层绒毛,使得人们使用过程中保持温暖,拥有极佳的手感。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但是对织物进行磨毛的过程中,织物上会产生较多的碎屑,这些碎屑一般残留在织物中,因此织物进入轧染机进行轧染时,这些碎屑会对染液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染液进入织物中的速率,同时这些碎屑还容易随着织物的移动进入染液中,因此降低了染液的质量,以此来降低了轧染机对织物的染色效果,降低了织物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织物的质量,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麻织物的染整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麻织物的染整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麻织物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磨毛,对织物进行磨毛处理;

s3、轧染,对织物进行轧染处理;

s4、拉幅定型,对织物进行拉幅定型处理;

所述s1和s3之间设置s2:清理,通过清理装置清理织物上的毛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理装置对织物上的碎屑进行清理收集,降低了在轧染过程中织物上残留的碎屑,降低了碎屑在织物染色时对染液的阻挡效果,同时也减小了碎屑残留在染液中对染液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染液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对织物的轧染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箱、加热管、拍打机构、吸尘机构,所述清理箱上开设有供织物通过的进布口和出布口,所述加热管设置在清理箱内侧壁上,所述拍打机构设置在清理箱上且用于对织物进行拍打,所述吸尘机构设置在清理箱上且用于收集织物上的碎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磨毛后从进布口进入清理箱,加热管对织物进行加热,同时拍打机构启动来对织物进行拍打,使得织物上的碎屑脱离,吸尘机构启动来吸收织物上脱离的碎屑,最后织物从出布口输出清理箱,以此来对织物上的碎屑进行吸收,降低了织物上碎屑的数量,提高了织物的染色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轧染时染液一般都需要加热,织物进入染液时会和染液存在较大的温度差,从而降低了染液对织物的染色效果;因此织物经过加热管加热后温度升高,因此降低了织物进行轧染时织物与染液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提高了对织物的染色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拍打机构包括转轴、连接杆、拍打杆、转动组件,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清理箱上且设置上有两个并位于织物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个且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转轴上,所述拍打杆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连接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上并用于对织物进行拍打,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箱体上且与两个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组件启动带动两个转轴转动,两个转轴转动带动连接杆和拍打杆转动,拍打杆转动对织物上下表面进行拍打,使得织物上的碎屑从织物上脱离,以此来使得织物上的碎屑脱离织物。

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转动电机、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两个转轴上,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清理箱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转动电机输出轴上且与两个第一齿轮均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启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齿轮转动,两个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两个转轴转动,以此来实现转动电机启动带动两个转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箱、吸尘管、吸尘风机、回流管、过滤组件,所述吸尘箱设置在清理箱上,所述吸尘管两端分别与清理箱和吸尘箱的顶端连接,所述吸尘风机设置在吸尘箱侧壁上,所述回流管两端分别与吸尘风机和位于进布口下方的清理箱连通,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吸尘箱上且位于吸尘风机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尘风机启动,清理箱内碎屑通过吸尘管进入吸尘箱内,然后碎屑进入过滤组件进行收集,而热气通过回流管进入清理箱内继续循环利用,以此来对碎屑进行收集,同时将热气回移到清理箱内,以此来降低了热量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框、盖板,所述吸尘箱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过滤框滑移设置在滑移孔上,所述盖板设置在过滤框上且抵触在吸尘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盖板将过滤框拆卸下来进行清理,然后将过滤框滑移安装到滑移孔上,且使得盖板抵触到吸尘箱上对过滤框进行定位,以此来实现对过滤框进行清理,提高了过滤框对碎屑的收集效果,降低了织物上碎屑的数量,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清理箱上且位于进布口和出布口处均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安装座、夹紧块、定夹紧辊、动夹紧辊和夹紧弹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清理箱上,所述夹紧块滑移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定夹紧辊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动夹紧辊转动设置在夹紧块上,所述夹紧弹簧两端分别与夹紧块和安装座连接,所述动夹紧辊在夹紧弹簧作用下和定夹紧辊配合夹紧织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动夹紧辊远离定夹紧辊,然后织物穿过动夹紧辊和定夹紧辊之间,织物穿过进布口进入清理箱内,接着织物穿过出布口后再次从动夹紧辊和定夹紧辊之间穿过,因此动夹紧辊和定夹紧辊配合夹紧织物的两端,使得织物位于在清理箱内时处于张紧状态,从而提高了拍打机构对织物的拍打效果,提高了对织物上碎屑的去除效果,降低了织物上碎屑的数量,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s3通过轧染装置对布料进行轧染,所述轧染装置包括轧染池、封板、输送管道、输送辊、轧染辊组,所述轧染池设置在清理箱上且位于进布口下方,所述封板设置在轧染池上且封住轧染池顶端,所述输送管道一端设置在封板上且另一端与清理箱上连接并将出布口罩设在内,所述封板上且位于输送管道内开设有供织物通过的过布孔,所述输送辊设置在输送管道上且用于对清理箱内的织物进行导向,所述轧染辊组设置在封板上且用于对织物进行轧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通过出布口输出后进入输送管道内,然后织物绕过输送辊后穿过过布孔进入轧染池进行轧染处理,因此封板封住轧染池的顶端,而且织物穿过输送管道进入轧染池内,以此来降低了织物和染液热量的散失,降低了热量的浪费,也降低了织物与染液的温度差,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轧染辊组包括安装箱、定压辊、滑移块、动压辊、移动组件,所述安装箱设置在封板上且开设有供织物通过的过布口,所述定压辊转动设置在安装箱内侧壁上,所述滑移块滑移设置在安装箱上,所述动压辊转动设置在滑移块上,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安装箱上且与滑移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物进入轧染池内浸渍染液后通过过布口进入安装箱内,然后织物穿过动压辊和定压辊之间,最后织物输出安装箱外,移动组件启动带动定压辊靠近动压辊来挤压织物,使得织物中的染液通过过布口回流到轧染池内,以此来降低了织物上染液掉落到轧染池外的概率,降低了染液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染液掉落到轧染池外而使得热量散失的概率,降低了热量的浪费。

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板、移动电机、移动螺杆、压力检测仪、移动弹簧,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滑移设置安装箱上,所述移动电机设置在安装箱上,所述移动螺杆设置在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移动板螺纹连接,所述压力检测仪设置移动板上,所述移动弹簧设置在滑移块上且抵压在压力检测仪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电机启动带动移动螺杆转动,移动螺杆转动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带动压力检测仪移动,压力检测仪挤压移动弹簧,因此动压辊在移动弹簧作用下和定压辊配合挤出织物中染液,而挤出染液通过过布口回流到轧染池内进行回收;同时压力检测仪控制动压辊和定压辊对织物的挤压力,以此来控制挤压后织物上染液的含量,从而使得在定型烘干时织物的染液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提高了织物定型烘干质量,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清理装置对织物上的碎屑进行清理收集,降低了在轧染过程中织物上残留的碎屑,降低了碎屑在织物染色时对染液的阻挡效果,同时也减小了碎屑残留在染液中对染液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染液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对织物的轧染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2.通过加热管对织物进行加热,同时拍打机构启动来对织物进行拍打,使得织物上的碎屑脱离,吸尘机构启动来吸收织物上脱离的碎屑,以此来对织物上的碎屑进行吸收,降低了织物上碎屑的数量,提高了织物的染色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同时织物经过加热管加热后温度升高,因此降低了织物进行轧染时织物与染液之间的温度差,从而提高了对织物的染色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3.通过将织物穿过动压辊和定压辊之间,移动电机启动带动压力检测仪挤压移动弹簧,因此动压辊在移动弹簧作用下和定压辊配合挤出织物中染液,而挤出染液通过过布口回流到轧染池内进行回收;同时压力检测仪控制动压辊和定压辊对织物的挤压力,以此来控制挤压后织物上染液的含量,从而使得在定型烘干时织物的染液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提高了织物定型烘干质量,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拍打机构和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吸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吸收罩和回流管进行了爆炸;

图5是本申请中轧染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清理装置;11、清理箱;111、进布口;112、出布口;113、清理罩;12、加热管;13、拍打机构;14、转轴;15、连接杆;16、拍打杆;17、转动组件;171、第一齿轮;172、转动电机;173、第二齿轮;2、吸尘机构;21、吸尘箱;211、安装孔;212、滑移孔;213、吸收罩;22、吸尘管;23、吸尘风机;24、回流管;25、过滤组件;26、过滤框;27、盖板;3、夹紧装置;31、安装座;311、滑移槽;32、夹紧块;33、定夹紧辊;34、动夹紧辊;35、夹紧弹簧;4、轧染装置;41、轧染池;411、导向辊;412、升降气缸;42、封板;421、过布孔;422、过布口;43、输送管道;431、水平段;432、竖直段;44、输送辊;5、轧染辊组;51、安装箱;511、封口板;512、腰形孔;513、滑道;514、出布孔;515、安装板;52、定压辊;53、滑移块;54、动压辊;6、移动组件;61、移动板;62、移动电机;63、移动螺杆;64、压力检测仪;65、移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麻织物的染整工艺。

本实施例中压力检测仪64型号为hylf-010。

参照图1,麻织物的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磨毛,通过磨毛机对织物进行磨毛处理;

s2:清理,通过清理装置1清理织物上的毛絮。

s3、轧染,通过轧染装置4对布料进行轧染处理;

s4、拉幅定型,通过拉幅定型机对织物进行拉幅定型处理。

参照图1和图2,清理装置1包括清理箱11、加热管12、拍打机构13,清理箱11呈长方体状,清理箱11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开设有织物通过的进布口111和出布口112,加热管12固定安装在清理箱11内侧壁上且位于进布口111下方,且加热管12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磨毛后的织物通过进布口111进入清理箱11内,加热管12启动对织物进行加热,最后织物从出布口112输出清理箱11。

参照图1和图3,拍打机构13设置在清理箱11上且用于对织物进行拍打,拍打机构13沿清理箱1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拍打机构13包括转轴14、连接杆15、拍打杆16、转动组件17;转轴14设置有两组,两组转轴14分别位于织物的上下两侧且沿清理箱11长度方向上错位设置;每组转轴14均设置有两个且水平铰接在清理箱1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转轴14两端分别位于清理箱11内外两侧,同时两个转轴14位于织物上下两侧,且转轴14轴线与清理箱11长度方向垂直。

参照图1和图3,连接杆15设置有两组且与两组转轴14一一对应设置上,每组连接杆15均设置有两个且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转轴14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且连接杆15远离转轴14的一端竖直向下设置,拍打杆16固定安装在连接杆15底端上,且拍打杆16轴线与转轴14轴线平行并用于拍打布料。

参照图1和图3,转动组件17设置在清理箱11上且与位于织物上下两侧的两个转轴14连接;转动组件17包括第一齿轮171、转动电机172、第二齿轮173,第一齿轮171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键连接在两个转轴14位于清理箱11外的一端上;转动电机172固定安装在在清理箱11外侧壁上,且转动电机172位于两个第一齿轮171之间;第二齿轮173键连接在转动电机172输出轴上且与两个第一齿轮171均啮合。

参照图1和图3,转动电机172启动带动第二齿轮173转动,第二齿轮173转动带动两个第一齿轮171转动,第一齿轮171转动带动转轴14转动,转轴14转动带动连接杆15和拍打杆16转动,拍打杆16转动对织物进行拍打,以此来带动两个拍打杆16相互交替对织物进行拍打。

参照图1和图4,清理装置1还包括吸尘机构2,吸尘机构2设置在清理箱11上且用于收集织物上的碎屑,吸尘机构2包括吸尘箱21、吸尘管22、吸尘风机23、回流管24、过滤组件25。

参照图1和图4,吸尘箱21固定安装在清理箱11外侧壁上,吸尘箱21顶端上固定安装有呈棱台状的清理罩113,且清理罩113顶端截面面积小于清理罩113底端的截面面积;吸尘管22两端分别与清理罩113和吸尘箱21的顶端固定连接,吸尘箱21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211,吸尘风机23卡接安装在安装孔211上,吸尘箱21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罩住吸尘风机23的吸收罩213。

参照图2和图4,回流管24固定安装在吸收罩213背离吸尘箱21的一端上,且回流管24远离吸收罩213的一端与位于进布口111下方的清理箱11外侧壁固定连接,同时回流管24与吸收罩213和清理箱11内部连通。

参照图2和图4,过滤组件25设置在清理箱11上,且过滤组件25位于吸尘风机23上方并用于对碎屑进行收集;过滤组件25包括过滤框26、盖板27,吸尘箱21侧壁上且位于吸尘风机23上方开设有滑移孔212,过滤框26水平滑移安装在滑移孔212上;盖板27固定安装在过滤框26上且抵触在吸尘箱21外侧壁上。

参照图2和图4,清理箱11外侧壁上且位于进布口111和出布口112处均设置有夹紧装置3,夹紧装置3包括安装座31、夹紧块32、定夹紧辊33、动夹紧辊34和夹紧弹簧35;安装座31固定安装在清理箱11外侧壁上,且安装座31水平间隔设置有两个且位于进布口111的两侧。

参照图2和图4,两个安装座3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滑移槽311;夹紧块3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竖向滑移安装在两个滑移槽311上,定夹紧辊33铰接在两个安装座31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定夹紧辊33呈水平状态并位于夹紧块32下方。

参照图2和图4,动夹紧辊34水平铰接在两个夹紧块3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夹紧弹簧35底端固定安装在夹紧块32上表面上,且夹紧弹簧35顶端抵紧在滑移槽311侧壁上,织物从定夹紧辊33和动夹紧辊34之间通过,且动夹紧辊34在夹紧弹簧35作用下和定夹紧辊33配合夹紧织物。

参照图1和图2,轧染装置4包括轧染池41、封板42、输送管道43、输送辊44、轧染辊组5,轧染池4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装有染液,清理箱11开设出布口112的侧壁固定安装在轧染池41侧壁上,且出布口112位于轧染池41上方,同时清理箱11位于轧染池41长度方向的一端上。

参照图1和图2,轧染池41顶端呈开口状态,轧染池41内侧壁上水平铰接有导向辊411,且导向辊411沿轧染池4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并位于染液内。封板42放置在在轧染池41顶端上,且封板42挡住轧染池41顶端的开口,轧染池41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升降气缸412,且升降气缸412活塞杆竖直向上并与封板42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输送管道43包括水平段431和竖直段432,水平段431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清理箱11外侧壁上,且出布口112和位于出布口112处的夹紧装置3均位于水平段431内,水平段431远离清理箱11的一端水平伸至轧染池41上方;竖直段432一体设置在水平段431远离清理箱11的一端上,且水平段431和竖直段432截面均呈方形;竖直段432竖直向下抵触到封板42上表面上,且竖直段432通过螺钉与封板42靠近清理箱11的一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封板42上开设有与竖直段432连通且供织物通过的过布孔421,输送辊44水平铰接在水平段431和竖直段432连接处,织物穿过出布口112和动夹紧辊34与定夹紧辊33之间后,织物绕过输送辊44穿过过布孔421进入轧染池41内部,然后绕过多个导向辊411进行染色。

参照图2和图5,轧染辊组5设置在封板42上且用于对织物进行轧压,轧染辊组5包括安装箱51、定压辊52、滑移块53、动压辊54、移动组件6,安装箱51固定安装在封板42上表面上且位于远离输送管道43的一端上,封板42上表面上和安装箱51下表面上均开设有供织物进入安装箱51内的过布口422;安装箱51顶端呈开口状态,且安装箱51顶端通过螺钉可拆卸设置有挡住安装箱51顶端开口的封口板511。导向辊411位于过布孔421和过布口422之间。

参照图2和图5,定压辊52水平铰接在安装箱51内侧壁上,且定压辊52两端穿出安装箱51外并位于过布口422远离输送辊44一侧;安装箱51相对两侧壁上且位于定压辊52上方开设有竖直的腰形孔512,安装箱51相背的两外侧壁上且位于腰形孔512处均固定安装有两组竖直的滑道513,且每组滑道513水平间隔设置有两个并位于腰形孔512两侧。

参照图2和图5,滑移块53设置有两个且分别竖向滑移在每组的两个滑道513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动压辊54水平铰接在两个滑移块53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动压辊54的两端水平穿过腰形孔512并与滑移块53铰接,因此动压辊54可在腰形孔512上竖向滑移。

参照图2和图5,动压辊54、定压辊52和输送辊44轴线平行,动压辊54和定压辊52配合对织物进行轧压;安装箱51侧壁上且位于定压辊52远离过布口422一侧开设有出布孔514,且出布孔514位于动压辊54和定压辊52之间并用于织物输出。

参照图5和图6,移动组件6设置在其中一组滑道513上且与滑移块53连接,移动组件6包括移动板61、移动电机62、移动螺杆63、压力检测仪64、移动弹簧65;移动板61竖向滑移安装在两个滑道513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且移动板61位于滑移块53上方;两个滑道513的顶端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15;移动电机6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515上表面上,且移动电机62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安装板515后伸至其中一个滑道513内。

参照图5和图6,移动螺杆63同轴安装在移动电机62的输出轴上,且移动螺杆63远离移动电机62的一端铰接在滑道513上,同时移动螺杆63与移动板61螺纹连接;压力检测仪64固定安装在移动板61下表面上,且压力检测仪64与移动电机62电连接;移动弹簧65底端固定安装在滑移块53上表面上,且移动弹簧65顶端抵压在压力检测仪64检测元件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织物通过磨毛机进行磨毛,推动动夹紧辊34远离定夹紧辊33,然后将织物穿过动夹紧辊34和定夹紧辊33之间,织物从进布口111进入清理箱11内后再从出布口112输出清理箱11外,织物再次从动夹紧辊34和定夹紧辊33之间穿过,因此动夹紧辊34和定夹紧辊33夹住织物的两端,加热管12启动对织物进行加热,转动电机172启动带动两个拍打杆16相互交替对织物进行拍打,以此来使得织物上碎屑飘散起来。

吸尘风机23启动,碎屑通过清理罩113进入吸尘管22内,然后碎屑移至过滤框26内进行收集,而热气通过回流管24回移至清理箱11内,以此来对热气进行回收,降低了热量的损失,以此来降低了织物上碎屑的数量,而动夹紧辊34和定夹紧辊33夹住织物的两端,以此来提高了拍打杆16对织物的拍打效果,进一步降低了织物上碎屑的数量。

而织物进入输送管道43,然后织物绕过输送辊44后穿过过布孔421进入轧染池41内的染液进行染色,因此降低了碎屑在染色时对染液的阻挡效果,也降低了碎屑对染液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染液的质量,从而提高了对织物的轧染效果,提高了织物的质量;同时加热管12对织物进行加热,使得织物温度升高,降低了织物进入染液时与染液之间的温度差,提高了织物的轧染效果。

接着织物绕过多个导向辊411后从过布口422进入安装箱51内;然后织物穿过动压辊54和定压辊52之间,最后织物从出布孔514输出后进入拉幅定型机进行定型烘干。移动电机62启动带动移动板61和压力检测仪64移动,压力检测仪64对移动弹簧65进行挤压,因此动压辊54在移动弹簧65作用下和定压辊52配合挤出织物中的染液,挤出的染液通过过布口422回流到轧染池41内,因此可以通过压力检测仪64压力来控制挤压后织物中染液的含量,从而使得在定型烘干时织物的染液含量处于适宜的范围,提高了织物定型烘干质量,提高了织物的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